李会英安阳县崔家桥一中
摘要:创新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初中化学教师要实施教学创新,必须在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采取恰当有效的措施,学生才会逐步形成创新思维的良好品格,才能成为适应时代要求、勇于开拓、善于创造的新世纪人才。
关键词:初中化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教师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的学习不那么死板。给予学生创造自主发挥的空间和时间。
一、建立和谐民主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完成各自的任务,两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多给学生以激励和积极肯定的评价,对学生负责,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密切同教师的关系。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的积极性才会得到更大的提高。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更好的发挥创造性,才有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创新上来。学生喜爱这一科的教师,他的学习热情就会高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才会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才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看到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会从心理感到欣喜,才会在教学中想办法满足自己学生的需求,促进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不然就没办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这里看出,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创新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的动力之源。作为教师要主动与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为教学创新和学生未来奠定基础。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向深层次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初中化学中把验证性学生实验改为探究性学生实验后,自然地创设了师生平等交流,探究问题的创新学习氛围,他们的创新意识,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二、端正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作为知识的权威,向学生传授知识,解答学生的疑惑。长期以来,教师的思想即是学生的思想,教师的观点就是学生的观点,学生的思维活动受到了限制。要想使学生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师生之间需要构建一个平等、宽松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发问,并对教师的观点提出异议。教师做为知识的引路人,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的独到见解要予以肯定和表扬,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通过师生之间的平等接触和潜移默化中得以实现的。例如:课本上的制CO2的实验装置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可让学生进行改进或重新设计使之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学生经过认真思考,设计了多种装置,有些学生还动手设计了装置,用医疗上的点滴管代替导管,用矿泉水瓶代替试管,其中有这样一套装置较好,把药品放于矿泉水瓶中,瓶底打好小眼,用点滴管与橡胶塞连接好塞于瓶口,用玻璃杯装酸液,反应时将矿泉水瓶压入酸液中,停止时取出即可。此装置很有创意,用于实验室时将瓶子换成试管,管底磨出小眼,玻杯换成烧杯即可。诸如此类的实验均可让学生大胆创新,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喜悦之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设计、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挖掘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竞争异常激烈,培养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学生,是现在中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大胆提出对前人的质疑,告诉他们很多科学发现都是从质疑开始的。例如,讲盐与某些金属的反应时,教师增加了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演示实验,结果观察到铜丝表面是黑色固体而不是银白色的,积极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让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纷纷发言,讨论异常激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去设想、去想象,即使学生的想象没办法实现,作为教师也应当去鼓励学生,而不要去否定学生,更不要批评学生,哪项新科学新技术不是从想象开始的呢。对于学生的创新,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强化创新的自觉性,定会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学生的能力提升了,他们会对老师提出更多问题,促使教师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为了满足学生需求必定会发展自己,拓宽知识面,丰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很难想象学生能力低下,而他们的老师在教学中能有更好的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集众人之长,在教学中有更好的创新。
总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及时总结、归纳成功的教学经验;实施创新教育,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抽象和逻辑思维活动。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