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渐进社会工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由主义剃刀,渐进社会工程,反历史决定论,反乌托邦
渐进社会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张睿元[1](2018)在《自由主义剃刀和渐进社会工程理论的困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围绕波普尔政治哲学的两个要点——自由主义剃刀和渐进社会工程理论进行分析、讨论。通过对相关概念内涵的挖掘,概念之间关系的梳理,力求揭示其理论的困境。正文大体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交代本文的选题缘起和意图讨论的问题;第二部分介绍相关的文献着述和研究状况;第叁部分从波普尔的思想立场出发,通过分析他对历史决定论和整体主义的批判,揭示他创建渐进社会工程及相关理论的动机和诉求;第四部分重点分析波普尔的“自由主义剃刀”原则及其衍生概念,如“最小国家”、“最小痛苦”原则,具体辨析这些概念各自蕴含的意义,进行评述;第四部分评述波普尔的渐进社会工程理论。第五部分是对波普尔政治思想的评价:一方面指出波普尔政治思想的内在矛盾,揭示“自由主义剃刀”原则和“渐进社会工程”理论之间的双重关系:二者不仅是理论表面的顺承关系,还有具体实践中的悖谬关系。“自由主义剃刀”原则从根本上严格制约着“渐进社会工程”理论的实现。如果以前者作为基础,后者将寸步难行,变成另外一种乌托邦——而这正是波普尔政治哲学最大的批判靶标。另一方面,波普尔强调“渐进社会工程”这一政治理想本身的合理因素和崇高价值,可以从中获得宝贵的教益。(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05-01)
伊平[2](2016)在《波普尔“渐进的社会工程”理论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分析了波普尔的"渐进的社会工程"理论。经过分析,本文将这一理论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波普尔对人主体地位的强调;其次,波普尔从辩证思想的角度,对渐进的社会与暴力革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第叁,波普尔从微观的角度对渐进社会工程对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作用进行阐释,并解释了社会理论发展的必要性,以及社会的开放性;最后,本文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了波普尔"渐进的社会工程"理论对我国的社会改革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6年08期)
李岁科[3](2015)在《波普尔“渐进的社会工程”理论对我国当代社会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渐进的社会工程"理论是西方思想家波普尔提出的思想理论,在社会发展选择上强调尊重社会自身"生长",而不是由人们去进行刻意的道路设计;在社会发展状态上注重渐进可行的改进方式,而不是突变式的变革;在社会发展要求上偏重于通过改造社会去服务人,而不是偏重通过改造人去适应社会;在社会发展对象上要求同样注重公众性质和私人性质的利益。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深入研究波普尔"渐进的社会工程"理论,将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南方论刊》期刊2015年03期)
杨悦[4](2013)在《波普尔“渐进的社会工程”探研》一文中研究指出卡尔·雷蒙德·波普尔于1902年7月28日生于维也纳。他亲历了警察残酷的以暴力手段镇压青年社会主义者的示威游行,该事件最后以流血牺牲结束。他从此确信,马克思主义者所从事的所谓革命不能带来负有责任感的牺牲。波普尔的着作涉猎面广,几乎涵盖了哲学的所有领域的问题,研究内容多为科学的问题,包括了经济学、心理学、逻辑学和数学、物理学和生物学,以及社会学和历史。他的哲学观点强调了哲学问题同科学及日常生活问题之间的密切联系。在《科学发现的逻辑》中首先探讨的是逻辑实证主义,并提出了“证伪主义”理论。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和《历史主义的贫困》两本着作中,对“历史主义”设想的方法方面进行了批评,在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下,提出了开放的社会的秩序是人的秩序,并且是易犯错误的人的秩序。开放社会不会将需要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条化,尽管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这些缺点也许随着人类知识的增长可以被发现并得到纠正。在这样一种秩序的框架内,所涉及的就不会是通过采取某种政治措施来保证个人的幸福,而只是消除具体的弊端。从而形成了“渐进的社会工程”理论。随着人类社会发展,技术突飞猛进为人类带来即得利益的同时,也出现这样那样的社会问题,在全球化的今天,“暴力革命”和“整体主义”改革都难以解决人类社会凸显问题的今天,故而波普尔“渐进的社会工程”理论再次日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国民素质的良莠不齐、收入分配的差距加大、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全球能源紧缺及自然资源不足等等社会问题的凸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都在考验着人类智慧,人类社会的前进是一片光明还是万丈深渊,是大胆创新还是裹足不前,是推翻重建还是在探索中循序渐进,通过对波普尔“渐进社会工程”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理论在现实中应用进行探究论证,给出合适的答案。(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3-03-06)
李巧琳,王一夫[5](2012)在《渐进的社会工程对社会管理的借鉴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渐进的社会工程是卡尔波普尔提出的重要理论之一,他提出渐进的社会工程就能为人们在社会的管理和改造方面提供更好的建议和批评,而社会工程也是社会实践。社会工程理论对社会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在社会改造、社会管理方面的作用也是特别突出的,而渐进的社会工程可以在社会工程指导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供修正方法和建议,最终找到社会实践中适合社会管理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东方企业文化》期刊2012年17期)
杨悦[6](2012)在《简述波普尔“渐进社会工程”的优越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卡尔·波普尔在人类知识的增长方式和"证伪主义"的理论基础上,批判了历史决定论的局限性,阐述了自己"渐进的社会工程"思想。面对如今社会现象出现的异化,调整社会结构、完善社会制度日渐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波普尔的"渐进的社会工程"理论在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2年22期)
王志强[7](2012)在《邓小平的改革思想与波普尔的社会渐进工程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卡尔.波普尔作为与邓小平生活年代大致相当的思想家,在40年代提出了他的社会渐进工程理论,虽然我们决不赞同他的政治立场,但他的许多理论在今天看来也是具有很深刻的教益的,而且与邓小平的理论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其中包括"反左"与"反乌托邦主义"、"摸着石头过河"与"社会渐进工程"、"小康社会"与"开放社会"、务实主义和"最小痛苦原则"。厘清这些概念的异同并从中寻求一般规律性的东西是本文的主旨所在。(本文来源于《党政干部学刊》期刊2012年04期)
王英伟[8](2010)在《波普尔“渐进的社会工程”与现代性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渐进的社会工程"理论是波普尔政治哲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充分论证现代性建构的可行性的基础上,对波普尔的"渐进的社会工程"理论进行仔细解读,意在从中发掘出其对于现代社会进行渐进式改造和建构的睿意之思,从而彰显出"渐进的社会工程"理论对于现代性建构的方法论意义。(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张懿红[9](2008)在《渐进社会工程的象征:中国当代小说城乡对立主题的变奏》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符号学方法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理论,考察建国后小说中城乡对立主题的一个表现:进城。经过细读《创业史》、《人生》、《平凡的世界》、《城的灯》等小说,发现爱情婚姻是解决进城问题的艺术途径,进城的道路上浮动着菲勒斯能指,它把城市与农村分别变成了被征服和被抛弃的女人。但同时小说作为社会象征性行为也历时性地昭示了渐进社会工程的进展,进城的道路在逐渐拓宽。(本文来源于《甘肃高师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谢龙彪[10](2007)在《卡尔·波普尔渐进社会工程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卡尔·莱芒德·波普尔(Karl Raimund Popper,1902—1994),奥地利裔英籍犹太人,是当代最负盛名的哲学家、社会理论家、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1902年6月28日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在他长达七十年的辛勤耕耘中,波普尔给人类呈现了丰富的哲学着作和哲学思想。其1945年出版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和1957年出版的《历史主义的贫困》(也译《历史决定论的贫困》)被誉为属于本世纪最伟大的政治思想经典着作。本文从解读《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和《历史主义的贫困》这两本哲学着作的文本出发,着重论述,挖掘其理论的合理性,并试图分析其理论意义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理论创新所提供的有益启示和借鉴。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波普尔渐进社会工程理论构建的时代背景;第二部分阐述波普尔渐进社会工程理论构建的理论基础;第叁部分着重阐述波普尔渐进社会工程理论,主要从对极权主义的批判、历史主义的贫困、封闭社会与开放社会、乌托邦工程与社会渐进工程、社会渐进工程的合理性和渐进社会工程批判等六个进行了论述;第四部分对波普尔的渐进社会工程理论的理论意义和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理论创新的现实意义作一些思考。波普尔的渐进社会工程理论虽然有不足之出,但对其理论进行思考是有一定意义的。(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7-04-01)
渐进社会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分析了波普尔的"渐进的社会工程"理论。经过分析,本文将这一理论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波普尔对人主体地位的强调;其次,波普尔从辩证思想的角度,对渐进的社会与暴力革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第叁,波普尔从微观的角度对渐进社会工程对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作用进行阐释,并解释了社会理论发展的必要性,以及社会的开放性;最后,本文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了波普尔"渐进的社会工程"理论对我国的社会改革的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渐进社会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1].张睿元.自由主义剃刀和渐进社会工程理论的困境[D].兰州大学.2018
[2].伊平.波普尔“渐进的社会工程”理论探究[J].山西青年.2016
[3].李岁科.波普尔“渐进的社会工程”理论对我国当代社会的启示[J].南方论刊.2015
[4].杨悦.波普尔“渐进的社会工程”探研[D].沈阳师范大学.2013
[5].李巧琳,王一夫.渐进的社会工程对社会管理的借鉴意义[J].东方企业文化.2012
[6].杨悦.简述波普尔“渐进社会工程”的优越性[J].才智.2012
[7].王志强.邓小平的改革思想与波普尔的社会渐进工程理论[J].党政干部学刊.2012
[8].王英伟.波普尔“渐进的社会工程”与现代性建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9].张懿红.渐进社会工程的象征:中国当代小说城乡对立主题的变奏[J].甘肃高师学报.2008
[10].谢龙彪.卡尔·波普尔渐进社会工程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