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的利益表达途径研究 ——以S大学为例

高校教师的利益表达途径研究 ——以S大学为例

论文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高校教师利益表达途径的有效性问题。公民利益表达程度本质上体现的是一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我国各种群体性事件和暴力事件的发生背后反映的是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现有的利益表达途径有很多,但由于制度的设置或实际使用的障碍或其他原因,使得这些途径无法顺畅地表达群众的意愿,导致了各地群体性事件和暴力事件的不断发生。高校教师作为一个高学历、高社会地位、理性思维的群体,从对各种利益表达途径的理解到实际运用能力,高校教师都没有障碍,所以文章选择高校教师作为调查对象,来研究高校各种利益表达途径的设计情况、使用情况及满意度。本文首先对高校已经设置的各种利益表达途径做了调查,接下来深入分析了高校利益表达途径的有效性,力求通过实证研究为我国高校教师利益表达途径的完善提供对策性建议。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利益表达途径的相关研究综述、高校教师利益表达途径的有效性和完善高校教师利益表达途径的对策性建议。作者首先阅读了大量文献,梳理出了国内外利益表达途径的相关研究现状,运用访谈、观察、资料查询等方法调查了S高校现有的利益表达途径和利益相关方面;接下来又通过调查问卷的发放、收回及统计整理,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了S大学教师对现有的利益表达途径的使用情况及满意度;最后通过深度访谈、资料查询等方法分析教师利益表达途径不能正常发挥其效用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和对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利益表达相关研究
  • 1.3.2 国外利益表达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S大学教师利益表达途径的实证分析
  • 2.1 调查目的
  • 2.2 调查的设计
  • 2.2.1 S大学现有利益表达途径的调查
  • 2.2.2 利益相关方面的调查
  • 2.2.3 调查对象的选定
  • 2.3 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和统计
  • 2.3.1 调查问卷的发放、收回
  • 2.3.2 调查问卷的统计
  • 第三章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利益表达途径存在的问题
  • 3.1 调查结果的分析
  • 3.1.1 基本情况分析
  • 3.1.2 利益相关调查结果
  • 3.1.3 利益表达途径分析
  • 3.2 利益表达途径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完善高校教师利益表达途径的对策及建议
  • 4.1 建立健全机构
  • 4.2 完善会议制度
  • 4.3 改进制度设置
  • 4.4 开拓表达途径
  • 4.5 保持渠道畅通
  • 第五章 结论性评述
  •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5.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网络群体性事件与政府应对策略研究[J].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12(01)
    • [2].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维护丹东边境地区社会稳定[J]. 辽宁法治研究 2008(01)
    • [3].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法律对策研究[J]. 辽宁法治研究 2008(01)
    • [4].群体性事件治理的四大利益调处机制[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8(01)
    • [5].情报信息在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中的作用[J].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08(01)
    • [6].中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1(01)
    • [7].有效应对和化解群体性事件需要转换思维与时俱进[J]. 决策导刊 2009(11)
    • [8].社会管理创新与群体性事件防控机制研究[J]. 治安学论丛 2015(00)
    • [9].网络之于群体性事件的助燃作用研究[J]. 治安学论丛 2015(00)
    • [10].我国环境污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防治[J]. 治安学论丛 2015(00)
    • [11].论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与防治对策[J]. 治安学论丛 2015(00)
    • [12].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述评[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1(06)
    • [13].群体性事件的宪法之维[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9(03)
    • [14].体育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分析与应对[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02)
    • [15].浅议高校提升大学生应对群体性事件能力之途径[J]. 法制博览 2020(02)
    • [16].浅析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治理路径[J]. 大视野 2019(06)
    • [17].环境群体性事件集体行动生成及消解:对典型个案的扎根分析[J]. 行政与法 2020(03)
    • [18].抗争型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社会认同及话语表征——以“深圳高考移民”为例[J]. 新闻传播 2019(23)
    • [19].公共管理视角下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综述——基于2002—2019年58篇CSSCI文献的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20(12)
    • [20].新形势下西北地区群体性事件的立体防控[J]. 发展 2020(04)
    • [21].环境公平视角下的环境群体性事件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20(09)
    • [22].法治维度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J].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0(01)
    • [23].类神经网络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干预[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24].民族因素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干预[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4)
    • [25].国内环境群体性事件研究进展[J].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20(04)
    • [26].警方介入高校群体性事件处置的若干思考[J]. 法制与社会 2020(24)
    • [27].博弈分析在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中的应用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20(15)
    • [28].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中公众参与的现实困境与消解之道[J]. 领导科学 2020(18)
    • [29].新时期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对策研究[J]. 公民与法(综合版) 2020(09)
    • [30].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理与应对策略——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5)

    标签:;  ;  ;  ;  

    高校教师的利益表达途径研究 ——以S大学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