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工程应用研究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工程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复合材料的三维编织技术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成型技术,它将古老的编织技术与现代复合材料成型技术有机地融于一体,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特结构的复合材料。应用三维编织技术制造复合材料,从编织、复合到成品,不分层,无机械加工,或仅做不损伤纤维的少量加工,从而保持了材料的整体性,克服了层合板复合材料层间强度和刚度不足的缺陷,显著地提高了材料的整体强度和刚度,也极大地提高了材料的综合性能。目前编织结构复合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许多高科技领域,例如体育用品、工业设备、医疗器械、汽车结构以及国防和航空航天等。本文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编织工艺、力学性能和高科技工程应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所做工作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深入分析三维编织工艺和预制件细观结构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一种固定网格法对三维编织工艺进行计算机仿真。采用MATLAB+3DMAX+AutoCAD VBA组合开发平台,绘制了三维编织预成型件的空间网格图和实体图,动态模拟了三维编织工艺全过程。在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基本的单胞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三细胞模型,对圆形截面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工程弹性常数进行了理论预测,通过数学推导和数值计算,首次提出了一种准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的概念。这种材料的本构关系中有6个弹性常数,其特性介于横观各向同性材料和正交各向异性材料之间。圆形截面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即可以看作准横观各向同性材料,这样可以简化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分析。以Tsai-Wu强度准则的二阶表现形式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计算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矩形截面梁纵向拉伸强度的理论方法。该方法把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看作横观各向同性材料,从而在确定Tsai-Wu强度准则的各阶强度张量系数时可以进行简化,使Tsai-Wu强度准则能较好地应用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强度计算。以单向复合材料轴向拉伸强度的统计模型为基础,首次提出了一种计算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轴向拉伸统计强度的新方法。根据这种方法进行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预测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轴向拉伸统计强度。首次导出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剩余刚度和疲劳寿命的威布尔概率分布函数的表达式,并给出了上述两个分布函数中有关参数的确定方法,为以后进一步研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疲劳寿命试验和寿命预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圆柱壳进行屈曲和应力分析,首次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高压储气瓶的临界载荷、强度和应力分布等技术指标进行了数值计算,其结果表明屈曲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高压储气瓶使用性能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基于圆形四步法三维编织工艺及上述理论分析,提出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高压储气瓶的结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为气瓶在CNG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证。分别用解析法和有限元方法,首次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高速飞轮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和固有频率的计算,给出了飞轮极限转速和固有频率的理论计算公式。由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构件具有极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因此三维编织飞轮能够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大幅度地提高飞轮的极限转速,并具有极高的固有频率,满足了飞轮的使用性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2 三维编织工艺及其计算机仿真
  • 2.1 三维编织工艺
  • 2.2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分析
  • 2.3 四步法三维编织工艺计算机仿真
  • 2.4 本章小结
  • 3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弹性理论
  • 3.1 概述
  • 3.2 各向异性弹性理论
  • 3.3 单向复合材料弹性模量计算
  • 3.4 基本的单胞模型
  • 3.5 圆形截面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三细胞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4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强度理论
  • 4.1 概述
  • 4.2 单向复合材料的基本强度计算
  • 4.3 各向异性强度理论
  • 4.4 TSAI-WU 多项式强度准则及其应用
  • 4.5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强度的统计理论
  • 4.6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剩余刚度和疲劳寿命概率分布的数学模型
  • 4.7 本章小结
  • 5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高压储气瓶屈曲分析与结构优化设计
  • 5.1 引言
  • 5.2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圆柱壳屈曲临界载荷的确定
  • 5.3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圆柱壳应力计算与强度校核
  • 5.4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气瓶优化设计
  • 5.5 算例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飞轮的动力学分析
  • 6.1 引言
  • 6.2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飞轮的极限转速计算
  • 6.3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高速飞轮的固有频率
  • 6.4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高速飞轮的有限元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撰写的主要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横观各向同性地基各向异性对应力场影响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5(06)
    • [2].横观各向同性地基中管桩扭转振动响应解析解[J]. 岩土力学 2016(09)
    • [3].基于2.5维有限元法分析横观各向同性地基上列车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J]. 结构工程师 2012(04)
    • [4].横观各向同性黏土的非正交弹塑性本构模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0(04)
    • [5].自由面压力作用下横观各向同性地基多裂纹分析[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6].横观各向同性岩体中复杂地应力反演参数敏感度分析[J]. 水力发电 2017(06)
    • [7].横观各向同性地基上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应力应变研究[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7(04)
    • [8].基于2.5维有限元法分析横观各向同性地基上列车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01)
    • [9].多层横观各向同性地基轴对称固结的传递矩阵解[J]. 岩土力学 2009(04)
    • [10].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土中埋置弹性桩的扭转振动[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8(01)
    • [11].横观各向同性饱和介质非轴对称动力响应分离变量解[J]. 计算力学学报 2016(03)
    • [12].高压水射流冲击作用下横观各向同性岩石破碎机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07)
    • [13].弹性圆板下横观各向同性弹性地基的轴对称问题[J]. 应用力学学报 2012(05)
    • [14].横观各向同性岩体中任意形状巷道的位移解析解[J].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0(03)
    • [15].横观各向同性材料中激光超声谱有限元数值模拟[J]. 光子学报 2009(05)
    • [16].横观各向同性岩体内时损伤本构模型研究[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7(07)
    • [17].二维横观各向同性厚板在空间变化热源及体力作用下的动力学响应[J]. 应用数学和力学 2011(10)
    • [18].横观各向同性层状场地静力问题[J]. 山西建筑 2009(15)
    • [19].横观各向同性层状地基上任意形状刚性基础动力响应求解与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20(07)
    • [20].一种基于热线法的横观各向同性材料导热系数的测量方法[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8(05)
    • [21].横观各向同性黏弹性沥青路面的动力响应[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22].层状横观各向同性地基平面应变问题的扩展精细积分解[J]. 岩土力学 2018(05)
    • [23].增量型横观各向同性损伤理论与数值分析[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24].基于双屈服条件准则的横观各向同性本构模型研究及其数值模拟[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9(06)
    • [25].基于沥青混凝土横观各向同性的路面结构分析[J]. 上海公路 2017(04)
    • [26].横观各向同性在抗滑桩加固边坡中的应用[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27].横观各向同性双参数地基上矩形薄板的弯曲[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 [28].横观各向同性岩石力学-化学-损伤耦合有限元分析[J]. 工程力学 2017(09)
    • [29].横观各向同性岩体地基中赋存裂纹断裂力学分析[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3(06)
    • [30].弹性矩形板下横观各向同性多层地基分析[J]. 岩土力学 2011(S2)

    标签:;  ;  ;  ;  ;  ;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工程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