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胡洁芳通讯作者
(北部战区总医院耳鼻喉科;辽宁沈阳1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耳鼻喉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耳鼻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划分为心理护理路径组和常规组,心理护理路径组实施心理护理路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不实施心理干预措施。结果:心理护理路径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较低,护理质量评分较高。结论:应结合耳鼻喉患者的心理特点,明确心理护理路径,全面优化其护理质量。
【关键词】耳鼻喉;心理护理;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9)01-0017-01
前言:在日常生活中,头晕耳鸣、鼻出血、中耳炎、咽炎等均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类型。一旦罹患上述类型,患者会产生不安和恐慌情绪,渴望获取优先就诊的权利,这也加剧了医患纠纷和患者之间纠纷的发生概率,这也充分说明了实施心理护理措施的必要性,通过结合患者的疾病类型和情绪表现,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策略,对防范纠纷产生大有裨益。本研究探讨了对耳鼻喉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路径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92例耳鼻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划分为心理护理路径组和常规组,常规组46例:年龄:20--83岁,平均年龄:66.66±0.99岁,男/女=25/21,心理护理路径组46例:年龄:18--830岁,平均年龄:64.516±0.70岁,男/女=11/12。
1.2方法
常规组:为患者提供疾病咨询服务,辅助患者做好相应检查。
心理护理路径组:将患者的心理特点作为参考依据,实施心理护理路径:(1)针对焦虑心理的护理:焦虑心理主要以精神高度紧张和惊恐情绪为主要表现,患者由于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担心疾病会对自身的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又容易担心治疗费用高昂会加剧家庭的医疗负担,在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极容易导致患者心烦意乱、意志消沉,出现反复询问病情和怀疑治疗效果现象。一旦临床症状加重,会产生激动的情绪,将原因归结于医务人员的技术不精,这也为医患矛盾的发生埋下了祸根。因此,针对存在焦虑心理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询问患者有无需要帮助的地方,发挥自己的耐心和爱心,向患者阐释疾病的常规检查步骤和治疗安排,确保患者休息充分。在与患者对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保持和蔼的态度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的疑虑。(2)针对恐惧心理的护理:耳鼻喉患者由于对医院环境欠缺了解,极容易对手术机械产生恐惧。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心理抚慰工作,告知患者治疗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复杂,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工作。(3)在患者来院检查的第一时间,患者渴望得到照顾,优先就诊,然而,耳鼻喉科患者的人数众多,极容易因插队等问题产生纠纷与矛盾。因此,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科学的诊前服务,运用自身所学知识解答患者的疑惑,使患者情绪能够逐渐平复下来,避免产生纠纷。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
2.结果
2.1护理质量评分
表1提示,采取心理护理路径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较高。
3.讨论
由于耳鼻喉科患者对医院环境缺乏熟悉度,加之检查流程较为繁琐,容易导致其出现不安心理。部分耳鼻喉患者罹患的是慢性病,在长期病痛的折磨下,容易丧失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存在悲观和消极治疗心理。部分耳鼻畸形的患者在外界言行的刺激下,极容易产生自卑感。与此同时,有些耳鼻喉患者的痛苦程度较为严重,既渴望理解解脱痛苦,又对治疗可能导致的痛苦存在畏惧心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对耳鼻喉科患者的心理诉求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构建文明和谐的就医氛围,提升患者心理上的满足感[1]。
在对耳鼻喉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重创设良好的就医环境,拉近与患者的距离,使患者能够充分领会到医院的人性化特点。同时,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候诊患者的心理疏导,积极争取患者的理解与支持,针对部分情绪过于急躁的患者,应保持绝对的耐心,使患者能够充分看到护理人员的诚意,彰显医院的人文关怀,实现对护患危机发生的化解。此外,针对耳鼻畸形患者,护理人员应坚持将崇高的医德作为指导,严禁出现歧视患者现象,使患者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就诊,并为患者讲述各项检查和治疗的必要性,强化患者对疾病治愈成功的信心[2]。
结论: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耳鼻喉科患者的过程中,在基础护理操作的同时,应加大对心理护理路径的实施力度,对护患纠纷发生的苗头进行扼杀,使患者能够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形成治疗效果提升的关键点。
参考文献:
[1]李洁.心理护理路径在耳鼻喉患者中的应用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1):218.
[2]王永峰.心理护理路径在耳鼻喉患者中的应用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A1):26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