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植物化学组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甜玉米果穗,植物化学物,抗氧化活性,干燥,热处理
植物化学组成论文文献综述
杨天然[1](2019)在《甜玉米果穗植物化学物的组成及抗氧化活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甜玉米因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而广受关注,但其叶、芯、须等农业废料却一直被忽视,极大降低了农产品的附加值,造成资源浪费。大量研究表明植物化学物对于维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却甚少有文献对甜玉米果穗中的相关指标进行系统研究。本课题通过探究甜玉米果穗各个部分的植物化学物组成、含量与细胞、总抗氧化性,建立完整甜玉米果穗的抗氧化特性体系。同时,选取其中具有研究与应用价值的部分(玉米须、渣、汁),进一步探究加热或干燥过程对其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处理条件,为进一步开发相关产品提供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研究结果:(1)甜玉米果穗各个部分的结合态提取物的抗氧化指标占有优势(玉米汁除外)。玉米芯和成熟玉米须分别含有最高量的总多酚和总黄酮(p<0.05)。其中,阿魏酸是酚类物质的主要成分。玉米芯和玉米渣分别具有较理想的总抗氧化和细胞抗氧化活性。通过整体分析可知,玉米渣具有最佳综合抗氧化性能。(2)成熟甜玉米须分别经5种不同干燥处理后,其综合抗氧化性能均有所提升。其中,阴干的效果最佳,80℃烘干效果次之。结合工业周期和场地成本考虑,可将80℃烘干作为成熟玉米须最佳加工方法。槲皮素作为成熟玉米须中发现的独特酚类物质,与其总抗氧化性和细胞抗氧化性均有较强正相关性,可作为成熟玉米须抗氧化性能的代表性指标之一。(3)真空冷冻和烘箱热风干燥(50℃、80℃)能够提升甜玉米渣的综合抗氧化性能,其中80℃烘干效果显着。羟基香豆素对于玉米渣总抗氧化以及细胞抗氧化活性有较强的正相关性。(4)甜玉米汁分别经7种不同的加热条件处理后,虽然其综合抗氧化性能下降,但营养物质均有较大程度保留。温度越高,样品的综合氧化评级越低。相同温度下,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植物化学物含量和抗氧化性能有所上升。经分析,可选择100℃加热25min作为加工处理玉米汁的理想加热条件。(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20)
陈淼珏[2](2018)在《植物化学组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化学层面来说,植物中存在着许多的宝藏。所以要从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出发,做好深入研究工作,同时还要针对一些比较典型的进行研究。基于此,针对植物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化工设计通讯》期刊2018年09期)
王绪英,龙永游,邓黔[3](2017)在《六盘水红豆杉植物化学成分预试及其氨基酸组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试管分项提取和层析预试法对野生红豆杉进行了植物化学成分预试,同时采用凯氏定氮法对红豆杉茎、叶、皮的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野生红豆杉含有蛋白质、还原糖、多糖和甙、皂甙、挥发油、酚类化合物和鞣质、黄酮、甾体、叁萜、内酯、香豆素、强心甙、有机酸、蒽醌类和生物碱,不含氰甙、油脂;其蛋白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茎、叶、皮。(本文来源于《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林晓慧[4](2017)在《黑白芝麻体外模拟消化前后植物化学成分组成、抗氧化及抗增殖活性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芝麻中含有多酚、黄酮、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脂等生理活性功能。但是芝麻的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基础,以及不同品种的比较仍然缺乏数据。本文研究了叁种黑芝麻(昌芝二号、亮芝一号和霸王鞭F1)和叁种白芝麻(矮脚霸王鞭、郑太芝1号和郑95-8)的抗氧化活性成分组成、体外模拟消化过程、化学和细胞,以及抑制HepG2肝癌细胞株的增殖活性。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芝麻的多酚主要以游离态形式存在,游离态多酚占总酚的平均比例为63.28%。黑芝麻的游离态、结合态和总多酚含量均比白芝麻的含量高。其中,昌芝二号和亮芝一号的总酚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四个品种,分别为246.18±4.63和252.11±6.44 mg GAE/100g,DW。与之类似,芝麻中的黄酮主要以游离态形式存在,游离态黄酮占总黄酮的平均比例为81.36%。黑芝麻的游离态、结合态和总黄酮含量均比白芝麻的含量高。其中,亮芝一号和霸王鞭F1的总黄酮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四个品种,分别为1558.91±208.63和1662.77±50.50 mg CE/100 g,DW。白芝麻和黑芝麻中均含有芝麻酚、松脂醇二葡萄糖苷、阿魏酸、松脂素、芝麻素和芝麻林素。矮脚霸王鞭六种化合物的总量显着高于其他五个品种。(2)黑芝麻的总抗氧化能力(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值)高于白芝麻;游离态提取物的ORAC值高于结合态提取物。其中,昌芝二号的总ORAC值最大(78.44μmol TE/g,DW)。黑芝麻的细胞抗氧化能力(CAA值)强于白芝麻,游离态提取物的细胞抗氧化能力高于结合态提取物。其中,昌芝二号的游离态提取物的细胞抗氧化性最强(CAA值为33.73±2.46和105.04±6.75μmol QE/100g,DW)。值得注意的是,多酚及黄酮与抗氧化活性存在显着相关性(p<0.05)。黑芝麻和白芝麻中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较多和抗氧化性较强的分别为昌芝二号和矮脚霸王鞭。(3)以昌芝二号和矮脚霸王鞭为研究对象进行体外模拟消化实验。昌芝二号在消化过程中释放的多酚明显高于矮脚霸王鞭的相应部位。昌芝二号和矮脚霸王鞭的消化前总酚含量显着大于口腔消化产物,但显着小于胃部、小肠及大肠部位的消化产物,其中小肠消化部位释放的多酚最多。昌芝二号在小肠消化部位中释放的总黄酮量显着高于矮脚霸王鞭(p<0.05)。昌芝二号在其他消化部位中释放的总黄酮量与对应部位中矮脚霸王鞭释放的总黄酮量没有显着差异性(p>0.05)。芝麻酚、松脂醇二葡萄糖苷、阿魏酸、松脂、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在模拟消化过程中释放的总量以小肠部位最多,大肠次之,口腔和胃部则较少。(4)昌芝二号和矮脚霸王鞭各个消化部位产物的ORAC值没有显着性差异。昌芝二号在小肠中表现出来的细胞抗氧化活性强于矮脚霸王鞭。小肠部位模拟消化产物的ORAC值最高,口腔则最小。芝麻消化前的ORAC值显着高于口腔部位,但显着低于胃部、小肠及大肠部位。昌芝二号和矮脚霸王鞭的小肠体外模拟消化产物的细胞抗氧性显着高于消化前结果,但口腔、胃部和大肠部位的体外模拟消化产物的细胞抗氧性显着小于有机消化前结果。(5)游离态或结合态提取物,黑芝麻的抗HepG2细胞增殖活性都强于白芝麻。多酚、抗氧化活性与其抗增殖作用均呈显着相关性(p<0.05)。昌芝二号和矮脚霸王鞭经过模拟胃肠道消化后,其小肠部位模拟消化产物对HepG2的抗增殖作用显着强于游离态和结合态提取物(p<0.05)。昌芝二号和矮脚霸王鞭的游离态提取物和模拟小肠消化的产物对HepG2细胞周期的阻滞主要发生在G2/M或S期。(6)芝麻中六种代表性酚类物质的ORAC值从大到小排序为阿魏酸、芝麻酚、松脂素、松脂醇二葡萄糖苷、芝麻林素和芝麻素。仅阿魏酸和芝麻酚表现出细胞抗氧化性,且阿魏酸的细胞抗氧化性最强。六种化合物对HepG2的毒性作用不明显。芝麻酚、松脂素和阿魏酸对HepG2表现出明显的抗增殖作用,且芝麻酚的抗增殖活性最大。(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7-06-01)
冯思敏[5](2017)在《甘蔗中植物化学素组成及其中甾醇功能活性和相关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国民健康正面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肠道炎症等一系列"现代病"的挑战。利用天然活性物质对这类疾病进行防治,正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旨在对甘蔗中主要植物化学素含量分布、物化性质、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理开展基础性研究,为未来以甘蔗为原料开发功能活性物质提供基础实验依据。论文主要研究结果为:1.甘蔗节中总叁萜含量最高。总多酚、总黄酮、总植物甾醇在甘蔗皮中含量最高。绿皮甘蔗比红皮甘蔗含有更多的植物甾醇,更少的总多酚和总黄酮。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还原能力正相关。2.甘蔗不皂化植物化学素主要含45.17%的1-二十八烷醇、9.12%的豆甾醇、8.23%的β-谷甾醇和4.5%的菜油甾醇。不同温度条件下不皂化物氧化反应不同。在245.64±2.04℃以下,不皂化物稳定。然而当温度继续上升时,不皂化物以及其氧化产物会发生氧化反应。3.利用直接皂化法联用反向HPLC测得豆甾醇(不同部位约含883.3±23.5~1823.9±24.5μg/gDW)和 β-谷甾醇(不同部位约含 117.6±19.9~801.4±33.5μg/gDW)是甘蔗中两种主要甾醇,而且最多87.0%的豆甾醇和87.5%的β-谷甾醇是以甾醇糖苷和脂酰基甾醇糖苷形式存在的。4.最优提取条件(液料比=7.94:1ml/g,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5.98h)下,蔗脂提取得率为6.55±0.28%,与预测值6.47%接近。皂化后用固液萃取进行纯化,测得甘蔗中主要含有β-谷甾醇、豆甾醇和菜油甾醇,还含有一些微量甾醇包括岩藻甾醇、禾本甾醇等。5.小鼠经DSS处理,产生严重的急性结肠炎,小肠上皮细胞脱落,杯状体损坏。豆甾醇和β-谷甾醇显着抑制了结肠的萎缩、降低了粪便中血红素含量,改善了急性结肠炎病理学评分(P<0.05)。两种植物甾醇显着抑制了集落刺激因子-1表达,阻止核因子-κB(NF-κB)p65向细胞核转移,豆甾醇还抑制了环氧合酶-2的表达。豆甾醇相对β-谷甾醇具有更高的抗炎症活性。6.豆甾醇和β-谷甾醇显着降低了肝重、肝脂含量、血脂含量并改善脂肪肝病理学评分。植物甾醇通过降低小肠中胆汁酸的浓度来降低脂类物质在小肠内的吸收,增加粪便中脂类物质的排出。肝脏中共测得脂类物质192种,其中豆甾醇处理组相对对照组显着改变了63种脂类物质,β-谷甾醇仅仅显着改变了7种。在血浆中总共测得脂类物质219种,豆甾醇处理组相对对照组显着改变了39种脂类物质,β-谷甾醇显着改变了54种。与β-谷甾醇不同,豆甾醇还通过降低血液循环中神经酰胺含量来抑制肝脏中脂代谢基因(SCD1、FAS)的表达。实验结果说明两种植物甾醇都能改善NAFLD,豆甾醇效果更好。(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1-01)
赖沁润[6](2016)在《不同种芦荟植物化学物组成及抗紫外损伤机理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七种芦荟(开普芦荟、中华芦荟、易变芦荟、皂质芦荟、库拉索芦荟、木立芦荟和绿芦荟)为研究对象,提取芦荟完整叶片中活性物质,测定提取物中多酚和黄酮含量,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定量分析提取物中主要活性成分,评估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其中,采用预冷丙酮(80%,v/v)提取;总酚测定采用福林酚法,总黄酮的测定时采用硼氢化钠-氯醌法(Sodium borohydride/chloranil,SBC);抗氧化方法采用化学法即氧自由基清除(oxygen radical scavenging capacity,ORAC)和过氧自由基清除方法(peroxyl radical scavenging capacity,PSC),及细胞抗氧化活性评估方法(cellular antioxidant activity,CAA)。结果表明:芦荟不同种之间总酚、总黄酮含量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总体上绿芦荟、木立芦荟和库拉索芦荟叁种总酚含量高,且叁者无显着性差异,分别为69.1±1.93、68.10±0.74和65.50±3.22 mg GAE/100 g FW,而库拉索芦荟总黄酮含量最高,达到121.13±8.1 mg CE/100 g FW。经HPLC扫描后确定了五种化合物,分别为芦荟苷、芦荟宁、7-甲氧基芦荟新甙A、绿原酸和芥子酸。其中芦荟苷、芦荟宁为芦荟中主要化合物,绿芦荟提取物中这两种化合物含量最高,依次为42.20±0.13、110.37±2.55 mg/100 g FW。叁种抗氧化评价的结果显示抗氧化活性与芦荟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且叁种抗氧化方法的结果之间也呈现显着相关性(p<0.05)。木立芦荟ORAC值最高,达到2135.1±35.1μmol TE/100 g FW,库拉索芦荟PSC值最高,为275.2±9.8μmol ASA equiv./100 g FW,无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漂洗CAA值最高的为木立芦荟,达到17.30±2.40μmol QE/100 g FW,经PBS漂洗CAA值最高的为绿芦荟,达到5.67±0.74μmol QE/100 g FW。然后,从七种芦荟中选取四种芦荟(中华芦荟、开普芦荟、库拉索芦荟、木立芦荟)为研究对象,将芦荟完整叶片分为皮和凝胶两部分,分别提取活性物质后用上述同样的方法探究提取物中植物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同种芦荟皮中总酚总黄酮含量显着高于凝胶(p<0.05),其中木立芦荟皮与凝胶总酚含量最高,分别为168.71±1.21、27.57±1.60 mg GAE/100 g FW,库拉索芦荟皮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为306.60±0.72 mg CE/100 g FW,木立芦荟凝胶中总黄酮含量在四种芦荟凝胶中最高,达到24.88±2.24 mg CE/100 g FW。经HPLC分析后,确定芦荟中主要化合物含量,其中木立芦荟皮提取物中芦荟苷与芦荟宁含量最高,分别达到77.17±0.22和182.4±0.4 mg/100 g FW。结果显示芦荟体外抗氧化效果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且叁种抗氧化方法的结果之间也呈现相关性(p<0.05)。木立芦荟皮提取物ORAC值、无PBS漂洗CAA值和PBS漂洗CAA值都最高,分别为422.8±15.1μmol TE/100 g FW、22.56±3.33μmol QE/100 g FW和7.68±0.91μmol QE/100 g FW,而PSC值最高的为库拉索芦荟皮提取物,达到3169.6±145.0μmol ASA equiv./100 g FW。最后,采用亚甲基蓝比色法评估了各种芦荟整叶及不同部位提取物对Hep G2细胞的细胞毒性、抗增殖活性和抗紫外辐射活性以及DNA-Ladder实验检测提取物对Hep G2细胞DNA的保护程度。结果表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高的芦荟提取物,抗氧化效果好,且抗紫外效果明显。绿芦荟、木立芦荟和库拉索芦荟总酚含量没有显着差别,在抗紫外活性评估中其EC50也没有显着差别(p<0.05)。木立芦荟皮提取物总酚含量最高,其抗紫外活性EC50值最低,为17.51±3.14 mg/m L。对芦荟中两种主要化合物芦荟苷和芦荟宁的抗紫外活性评估中发现芦荟苷具有抗紫外活性(EC50值为571.8±9.1μM)而芦荟宁作用不显着。DNA-Ladder实验则验证了芦荟提取物能保护Hep G2细胞不受紫外辐照影响,阻止细胞核中生成光产物而导致细胞降解。(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6-04-22)
张兵[7](2014)在《小扁豆植物化学物组成及其抗氧化、抗炎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果、蔬菜和豆类等食物中的植物化学物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免疫调节、降低胆固醇和抗癌等功效。小扁豆(lentil)含有丰富的大量营养素(macronutrients)、微量营养素(micronutrients)以及植物化学(phytochemicals)成分。流行病学以及干预治疗研究结果表明定期食用包括小扁豆在内的豆制品与几种慢性病如冠心病、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和衰老的发病率呈负相关。小扁豆中富含的植物化学物如类胡萝卜素、生育酚和酚类等活性物质是天然的抗氧化剂,被认为在保持人体健康和预防慢性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现有的研究都强烈推荐将小扁豆引入日常的膳食结构中。然而目前对小扁豆中富含的植物化学物组成,体外化学和细胞抗氧化、抗炎活性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对于烹煮加工过程以及食用后体内消化过程对植物化学物组成和抗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也未见相关报道。为深入了解小扁豆的营养价值,本研究从小扁豆中分别提取脂溶性、水溶性的可提取酚类(Extractable phenolics)和不溶性酚类(Bound phenolics)植物化学物,采用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HPLC)和液质联用(LC-MS)定性、定量分析其植物化学物组成。利用96孔板快速检测方法测定其体外化学抗氧化活性。同时,采用更接近人体肠道细胞的Caco-2细胞建立细胞抗氧化实验模型,更加真实地评估植物化学物在体内的抗氧化活性。还通过模拟家庭的烹煮过程,研究烹煮过程对小扁豆植物化学物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探讨体外模拟煮熟后小扁豆的胃肠消化过程中,生物活性植物化学物在人体肠道内的生物可接受率。最后建立氧化应激和炎症细胞模型,研究小扁豆中主要植物化学物的抗氧化应激和抗炎活性。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定性、定量分析小扁豆脂溶性提取物中的脂肪酸、类胡萝卜素和生育酚的组成。脂肪酸组成主要为ω-6亚油酸18:2n-6(40.73-47.06%)、油酸18:1(20.11-28.00%)和棕榈酸16:0(12.67-14.82%),以及ω-3亚麻酸18:3n-3(9.00-13.28%)。不同品种的小扁豆之间总类胡萝卜素含量(TCC)、总类胡萝卜素指数(TCI)和生育酚含量都具有显着性差异。小扁豆含有的类胡萝卜素主要是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素。二十种小扁豆的TCC为5.32~28.13μg/g DW,而TCI为4.64-19.63μg/g DW。小扁豆主要含γ-生育酚,含量为36.32-63.54μg/gDW,其次是α-生育酚(0.16-0.90μg/g DW)和δ-生育酚(0.33-1.25μg/gDW)。绿小扁豆Greenland的γ-生育酚含量最高,红小扁豆Impact的TCC和TCI最高。2.采用快速、准确的96微孔板方法测定20种不同小扁豆品种脂溶性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DPPH抗氧化活性为3.61-4.48μmol TE/g DW,其中Imvincible的抗氧化活性最高,其次是Impact和Greenland。PCL法测定的抗氧化活性值为2.73-6.23μmol TE/g DW,其中Impact抗氧化活性最高,其次是Imperial和Redcliff。20种小扁豆脂溶性提取物的DPPH和PCL抗氧化活性与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生育酚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小扁豆中的类胡萝卜素和生育酚在清除DPPH自由基时可能存在协同效应。类胡萝卜素(主要是叶黄素)在PCL抗氧化活性中贡献最大。3.96孔板法一次性快速、准确地测定20种小扁豆品种的总酚(TPC)、总黄酮(TFC)和缩合单宁(CTC)含量。不同品种小扁豆TPC为4.56-8.34mgGAE/g DW; TFC和CTC分别为0.60-1.98mg CE/g DW和3.00-7.80mg CE/gDW。其中Asterix的TPC、TFC和CTC含量都是最高,其次为Greenland和Redcliff。HPLC和HPLC-MS定性、定量分析二十种小扁豆可溶性酚类提取物中的主要酚类化合物组成,发现最主要的黄酮醇类化合物是山萘酚四糖苷(tetraglycoside)和叁糖苷(triglycoside),含量分别为210.05-297.15μg/g DW和99.96-151.81μg/g DW,其次为黄烷醇类化合物儿茶素葡萄糖苷(catechinglucoside)、表儿茶素葡萄糖苷(epicatechin glucoside)和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atechin gallate),含量分别为99.27-130.10、44.92-83.55和42.87-73.93μg/gDW。4.96孔板法一次性快速、准确地测定20种小扁豆可溶性酚类提取物的体外化学抗氧化活性。不同品种小扁豆的DPPH抗氧化活性为23.83-35.03μmolTE/g DW,FRAP测定的样品总还原能力为18.75-34.52AAE/g DW,ORAC测定的抗氧化活性为105.06-168.03μmol TE/g DW。其中Asterix的抗氧化活性都是最强。在DPPH、FRAP和ORAC叁种体外化学抗氧化体系中,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与其酚类含量都呈显着正相关,总酚含量越高,其DPPH、FRAP和ORAC活性也越高。特别是FRAP值与总酚指数(TPI)、总酚含量(TPC)、总黄酮含量(TFC)和缩合单宁含量(CTC)之间的相关性系数最强。5.采用更加敏感的荧光底物4-甲基伞形酮-α-D-葡萄糖苷(4-MUG)和4-甲基伞形酮油酸酯(4-MUO),建立α-葡萄糖苷酶和脂肪酶活性抑制试验的96孔板测定方法。20种不同品种小扁豆可溶性酚类提取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IC50为23.08~42.15mg/mL,抑制脂肪酶的IC50为6.26~9.26mg/mL,其中Asterix对两种酶的抑制活性都是最强。小扁豆可溶性酚类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脂肪酶的抑制活性与各种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 <0.05);黄酮醇类化合物如山萘酚和斛皮素糖苷对两种酶的抑制活性最强,而儿茶素、表儿茶素和原花青素等黄烷醇类化合物没有明显的抑制活性。6.与亲脂性提取物相比,亲水性提取物具有更强的体外化学抗氧化活性。小扁豆中主要含有可溶性酚类化合物(不溶性酚类化合物仅占其含量5%左右)。烹煮过程对小扁豆中类胡萝卜素、生育酚、可溶性酚类和不溶性酚类提取物中的总酚、缩合单宁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都有显着影响(P<0.05)。具体来说,烹煮过程增加了类胡萝卜素、生育酚和黄酮醇类化合物(山萘酚糖苷等)的含量,而减少了黄烷醇类化合物(儿茶素和缩合单宁等)的含量。烹煮后,黄烷醇类化合物以及其他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减少会降低体外化学抗氧化活性,而其他植物化学物,特别是脂溶性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增强。7.用体外模拟消化研究了小扁豆Greenland被食用后在胃肠道的生物可接受率。结果表明:小扁豆可溶性酚类提取物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可接受率最高,为66.67%,缩合单宁的生物可接受率最低,为26.54%。体外模拟胃部消化后黄烷醇类化合物(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糖苷等)生物可接受率最高,在50%左右,酚酸类化合物的生物可接受率大约为21-45%,而黄酮醇类化合物(山萘酚和斛皮素糖苷等)的生物可接受率最低,大约为20%。继续体外模拟肠道消化后,酚酸类化合物全部降解,黄烷醇类化合物的生物可接受率显着降低(p <0.05),而黄酮醇类化合物的生物可接受率明显升高至55-65%(p <0.05)。利用Caco-2细胞建立细胞抗氧化模型,发现消化前后小扁豆可溶性酚类提取物具有很强的细胞抗氧化活性。消化前后小扁豆可溶性酚类化合物能保护由H2O2诱导的caco-2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且呈浓度依赖关系。8.利用TNF-α诱导caco-2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模型,煮熟的小扁豆可溶性酚类提取物能够显着地抑制炎症细胞释放促炎因子IL-8,显着地下调促炎因子IL-6、IL-1β和COX-2mRNA的表达水平,且浓度与抑制活性呈正相关。(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4-12-01)
K.L.Sahrawat,陈国安[8](1987)在《硝化抑制剂对植物化学组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最近有关硝化抑制剂对植物化学组成的影响的文献作了评述。内容包括不同形态的无机氮和抑制硝化作用对蛋白质和含氮化合物、阴、阳离子以及有机酸的含量和积累产生的影响。大量证据表明,在有NO_3或有机酸(如草酸)积累的地方,硝化抑制剂有可能改进植物的品质。因为盆栽结果往往和田间条件下的试验结果不同,所以需要在田间进一步研究抑制硝化作用如何影响植物体中阴阳离子的平衡问题。因为硝化抑制剂的应用不断在增加,除了阐明它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它对改善作物质量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土壤学进展》期刊1987年06期)
植物化学组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化学层面来说,植物中存在着许多的宝藏。所以要从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出发,做好深入研究工作,同时还要针对一些比较典型的进行研究。基于此,针对植物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植物化学组成论文参考文献
[1].杨天然.甜玉米果穗植物化学物的组成及抗氧化活性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9
[2].陈淼珏.植物化学组成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18
[3].王绪英,龙永游,邓黔.六盘水红豆杉植物化学成分预试及其氨基酸组成[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7
[4].林晓慧.黑白芝麻体外模拟消化前后植物化学成分组成、抗氧化及抗增殖活性的探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5].冯思敏.甘蔗中植物化学素组成及其中甾醇功能活性和相关机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7
[6].赖沁润.不同种芦荟植物化学物组成及抗紫外损伤机理探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7].张兵.小扁豆植物化学物组成及其抗氧化、抗炎活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4
[8].K.L.Sahrawat,陈国安.硝化抑制剂对植物化学组成的影响[J].土壤学进展.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