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在肾盂癌诊断中的价值

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在肾盂癌诊断中的价值

郑鹏宇陆明园温淑英孙晓光余丰年(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CT-Mri室115000)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MSCTU)在肾盂癌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MSCTU检查肾盂癌病例,所有病例均行MSCT平扫、增强动、静脉期、分泌期多期扫描,及1.25mm层厚后重建,分别经MPR、CPR、VR、MIP重组。结果原始轴位平扫,与增强动、静脉期、排泄期扫描能够清楚显示病变,及病变特点,经MPR、CPR重组能够更清楚显示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肾实质的侵润范围。结论MSCTU能够多平面、多方位、立体显示肾盂癌的形态与密度,显示肾盂癌的影像特征,有利于肾盂癌的诊断,并能同时客观评价双侧肾脏排泄功能,为临床提供全面有价值的资料。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肾肿瘤肾盂

肾盂癌是起源于尿路上皮的恶性肿瘤,大多数为乳头状移行细胞癌,其发病率占肾肿瘤的6%-10%。以往肾盂癌的诊断主要依靠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肾盂造影(RGP),超声,磁共振输尿管水成像(MRU)等检查方法,上述方法由于图象缺乏立体感,密度分辩率低,病变本身及周围结构常显示不理想,而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MSCTU),通过多期动态增强扫描,会充分显示肾盂癌的病变特征,在原始轴位扫描的基础上,通过强大的图象后处理功能,多平面、多方位、多时相、立体显示肾盂癌的形态与密度,使肾盂癌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我院2006年12月—2012年1月,经MSCTU检查的肾盂癌病人65例,现收集其中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予以分析,以提高人们对MSCTU在肾盂癌诊断中的价值的认识。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8例中,男45例,女13例,年龄36-78岁,平均每年增龄57岁。临床表现为间断性肉眼血尿,腰痛,镜下血尿等,病程3个月至数年。术后病理结果,移行细胞癌54例,鳞癌4例。

1.2MSCTU检查方法

应用德国SEIMENSSensation64CT扫描仪。检查前患者需禁食水6小时,近期没有进行胃肠钡餐检查,检查前也不用含低浓度碘水充盈消化道。58例先行全尿路范围从肝顶至耻骨联合下缘CT平扫,之后增强动脉期(皮质期)、静脉期(实质期)双肾区扫描,排泄期全尿路扫描,电压120KV,电流300MA,螺距1.0,应用高压注射器,肘正中静脉留置针注非离子造影剂碘海醇,浓度300mgI/ml,用量100ml,流速3.0ml/s,动脉期扫描延时25-30秒,静脉期80-90秒,排泄期10分钟,个别显影不佳者,可延时至30分,1小时,甚至2小时,层厚5mm。各期原始轴位扫描图像分别经标准算法重建,层厚1.25mm,间隔1.25mm,传至MultiModalityWorkplace工作站进一步处理。

1.3图像后处理

用三维容积成像(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可获得排泄期肾盂及全尿路多方位立体图像,有利于显示肿瘤在肾盂内形成的充盈缺损。用二维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可获得肾盂或以病变为中心的矢、冠状面像,及任意角度曲面像。

2结果

本组58例肾盂癌,CT平扫表现为肾盂内密度均匀软组织肿块影,与正常肾实质比呈等密度,肾盂扩张,肾窦扩张,肿块位于肾盂内可引起局限肾盏积水,肿块位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可引起肾盂扩张积水,且积水程度较重。肾外形一般无改变。增强扫描,动脉期、实质期病灶呈轻度强化,CT值增加约20-30HU。受肿块影响,局部肾实质强化可延迟,与正常强化的肾实质相比为稍低密度。排泄期,肿块呈肾盂内软组织充盈缺损,周围部分被造影剂环绕。多方位MPR像,可进一步显示肿块在肾盂内的上下位置,占据肾盂的局部或大部。本组有5例肾盂癌侵及肾实质,表现为肿块与肾实质分界不清,局部肾实质密度减低,增强扫描局部肾柱肾锥体结构消失。本组均未见增大淋巴腺,亦未见肾静脉瘤栓。

图1,男,75岁,左肾盂癌。1a,平扫,左肾盂内等密度软组织肿块。1b,增强扫描,病灶略有强化,受肿块影响,局部肾实质强化延迟,与正常肾实质比较呈低密度。1c,冠状位MPR像,肿块位于上位肾盏,与局部肾锥体界限不清;

图2,男51岁,左肾盂癌。2a,平扫,左肾盂内等密度柔软组织肿块。2b,增强扫描,肿块前部与肾实质界限不清,肾柱肾锥体结构不清,肾实质受侵。2c,排泄期,冠状位MPR像;

3讨论

肾盂癌是起源于尿路上皮的恶性肿瘤,为低度恶性,生长缓慢,可起自一个肾盏,也可弥漫侵犯肾盏和肾盂。其中85%-95%的肾盂癌为移行上皮癌,约10%为鳞癌,腺癌不到1%[1]。好发于40岁以后,以50~70岁多见,典型临床表现为间歇无庝性全程血尿,也可有腰痛、尿路刺激征和腹部包快,文献报道占肾肿瘤的6%,国外报道占肾脏恶性肿瘤的31.7%[2],国内有学者报道占肾脏恶性肿瘤的17%[3],本组肾盂癌占同期肾脏恶性肿瘤的21%(65/309)。

3.1CT表现

MSCTU检查对肾盂癌显示清晰。肾盂癌的平扫CT表现为肾盂、肾盏内与肾实质呈等密度的软组织结节,肿块本身密度均匀,一般周围低密度肾窦脂肪仍可见,肿块大时,肾窦脂肪受压移位或消失,一般不引起肾外形改变;增强扫描能进一步显示肿瘤的形态、密度、大小,肿瘤在肾盂内占据的位置,以及对肾实质的侵润情况,根据有无强化可与肾盂内凝血块、肾盂旁囊肿等鉴别。肾盂癌是少血供肿瘤,动脉期肿块强化不明显,实质期呈轻至中度强化,CT值增加约20-30HU,当肿瘤侵及肾实质时,与肾实质分界不清,局部肾柱、肾锥体结构消失。由于肿块致肾盂积水,排泄受阻,使局部肾脏皮髓质交界模糊,同侧肾皮质强化不如对侧。延迟期肾盂或肾盏内充盈缺损,有时周围可见造影剂环绕肿块。

3.2CT的诊断价值

以往肾盂癌的诊断主要由B超检查及静脉肾盂造影来进行,但由于受检查者操作差异和肾盂积水的影响,病变往往显示不够理想,而MSCTU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不仅可以清楚显示肾盂癌病灶的大小、形态、密度、及增强表现,通过MPR等后处理功能,还可以显示肾实质有无受侵,病变在整个肾盂中占据的位置等,为手术治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在显示肾盂内病变的同时,还可以显示输尿管和膀胱有无种植转移,肾周及邻近脏器、淋巴结有无转移,在肿瘤分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在肾盂癌与肾盂内结石、凝血块、盂旁囊肿及肾细胞癌的鉴别方面有明显优势。

在临床上,肾盂癌大体病理分为以下类型:①乳头状型,可有宽窄不同的蒂,多个小瘤融合呈菜花状,充填肾盂;②平坦型,肾盂壁局部增厚,僵硬,肾盂腔狭窄;③结节肿块型,肿瘤呈球形突入肾盂,基底可侵入肾实质[4]。CT难以明确区分上述各种类型,只有当肿瘤较小时,或许能够提示一些分型诊断,但这并不影响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CT最常见的是肾盂内充满结节状或菜花状肿物[5.6]。

通过与术后病理对照,CT能真实反映手术病理所见,尤其肿块本身密度的均匀一致性,很少钙化与坏死,故增强扫描轻度均匀强化,笔者认为,该征象为肾盂癌的较为典型的CT影像特点。

3.3鉴别诊断

①肾盂内凝血块,一般边缘不整齐,位置可随体位改变而改变,无强化;②肾盂内低密度结石,平扫时密度亦较肿瘤高,增强扫描表现为肾盂内不强化的低密度充盈缺损,形态多不规则;③肾细胞癌,以透明细胞癌多见,动脉期明显强化,可见包膜,局部突出肾轮廓之外,肾静脉与下腔静脉内常见瘤栓;④肾盂癌引起的肾积水要与结石、炎症等其它原因引起的肾积水鉴别,主要鉴别点为前者肾盂壁不规则,有软组织突出影,后者肾盂壁多光滑完整;⑤肾盂旁囊肿,可多个聚集在肾窦内,肾盂、肾盏受压变形变小,平扫密度低于肾盂内肿块,增强扫描无强化。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使肾盂癌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在与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方面更加简便易行,已被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卢光明,陈君坤.CT诊断与鉴别诊断[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385.

[2]StemmerSM.Currentprogressinearlypregnancyinvestigation[J].Earlypregnancy,2000,4(3):214-218.

[3]刘中国,温端改,严春寅,等.肾盂癌31例临床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学,2007,28(4):246-249

[4]吴阶平,顾六方,郭应禄,等.《泌尿外科学》,2004.5,953-954.

[5]李向民,方昆豪,廖惜云.肾盂癌的CT诊断及评价[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29(10):710-711.

[6]张追阳,沈袁良,李新,等.CT尿路造影对非结石性尿路梗阻疾病的诊断作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10):1099-1101.

标签:;  ;  ;  

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在肾盂癌诊断中的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