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明清时期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特殊之地位与影响。一方面,这一时期我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到了完全成熟的阶段,农学著作要超过之前所有农学著作的总和,农学思想也日臻完善。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经验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建立在繁荣的农业经济基础上的明王朝为了宣扬国威,使众多小国来“天朝大国”朝贡,曾七次派遣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更为频繁,这也为农业科技文化的交流创造了契机。传统的中日、中朝以及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交流在这一时期又有了新的内容。这一时期中国从美洲引进大量高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以及园艺作物,通时很多优秀的中国作物传到了美洲。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东来,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也随之传来,而中国传统的农学著作也被介绍到了西方国家。这一时期对外交流的内容、方式和特点等都与明清以前的朝代有很大区别,中外文化科技交流发生了逆转,中国由输出国变为输入国,其交流规模之大、影响之大是空前的,因此是全局的、整体的。而中西文化是两种异质文化,西方农业科技之发展也为中国传统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本文主要是从农业史之角度来研究明清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其大致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言。主要从中外农业科技交流的背景入手,阐述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可创新之处。第二章:明清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基础和背景。各时期的文化交流都是与本时期的经济形势,社会形势和国际形势有关。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传统的农业科技也发展到了顶点。但在经济繁荣的背后人均生活水平仍然没有多少变化,新增的粮食产量被新增的人口所抵消,所以引进新的物种和先进的技术势在必行。而此时的西方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经济飞速发展。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政策也有一些波折,但仍然阻挡不了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进行。第三章:与东亚诸国的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在明代以前陆上丝绸之路像一条纽带将中国与西方国家联系在一起。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贸易逐渐增多,海上丝路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海上丝路中国得以与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甚至欧洲的国家进行科技文化交流。日本和朝鲜是中国的邻国,在这一时期的交流更加频繁。中国大量的农书传至日本朝鲜,这一时期中日、中朝朝贡贸易仍然是主流,但民间贸易,如貂皮、水獭皮、鞍马等其他农产品的贸易在边境也很繁荣。第四章:美洲作物的引进。这一时期中国从美洲通过民间贸易和官方贸易等引进了大量的高产粮食作物,如玉米、番薯等,还引进了很多经济作物,如花生、棉花和烟草等,以及其他的一些农作物。这些作物的引进使中国的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改变,产量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人民的饮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五章:中西农业科技文化交流。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多。西方一大批传教士,主要是耶稣会士,来到中国来传教。他们带了大量的书籍,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同时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如茶文化,儒家思想也传到了欧洲。中西科技文化交流对中国和欧洲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第六章:整体认识。这一时期的对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与以往的有所不同。在明代以前中国对外交流主要以零星的产品的输出为主。这一时期的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是大规模的引进,如美洲作物的引进,西方最新科技文化知识的引进等,因此具有整体性和输入性的特征。这对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教育等等都是不无裨益的。但也有缺憾:这一时期的中国没有和日本一样借着西方工业革命的东风走向现代化,即李约瑟先生所提出的难题。这是很值得我们现代人反思从中以求得到启迪。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明清时期中越农业科技文化交流[J]. 中州大学学报 2016(02)
- [2].哈工大致力打造世界科技文化交流枢纽[J]. 国际人才交流 2018(08)
- [3].我國2016年專利運營17萬餘次同比增長近20%[J]. 中国专利与商标 2017(04)
- [4].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社会大课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展示(科技类)[J].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9(02)
- [5].给世博主题打分[J]. 中国酒 2010(05)
- [6].从传统到“趋新”:使者的活动与清代中越科技文化交流刍议[J]. 文山学院学报 2010(01)
- [7].中俄教育科技文化交流之花盛开在北疆——黑河学院与俄罗斯高校交流合作30年[J]. 黑河学院学报 2019(06)
- [8].第二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京召开[J]. 起重运输机械 2019(15)
- [9].2017年海峡两岸科技文化交流峰会在广西南宁举行[J]. 台声 2018(01)
- [10].网络在科教医疗中的应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14)
- [11].访台十日记(之一)[J]. 创作评谭 2011(01)
- [12].资讯[J]. 泸州科技 2011(02)
- [13].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助力海峡两岸科技文化交流[J].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6(09)
- [14].微观视野下的中西科技文化交流——以明清时期西方科技著作汉译化为例[J]. 科技信息 2010(24)
- [15].论古代中印农业科技文化交流[J]. 农业考古 2014(01)
- [16].浅论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基本维度[J]. 农业考古 2011(01)
- [17].从大局看问题[J]. 成才与就业 2020(06)
- [18].宋代科技教育鼎盛的原因[J]. 天中学刊 2008(06)
- [19].构建亚欧空中大通道给力新疆[J]. 中亚信息 2011(01)
- [20].十七世纪来华波兰耶稣会士卜弥格中医译介研究[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4(03)
- [21].《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杯”优秀论文评选通知[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23)
- [22].翻转课堂与激励机制的巧妙结合——以Review Grade 9 Unit 1 Topic 1教学为例[J]. 考试周刊 2016(61)
- [23].英语外来语及其对汉语语言的影响探析[J].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4)
- [24].《广东茶业》杂志征订启事[J]. 广东茶业 2015(04)
- [25].大学生校际科技文化交流的实践与启示[J]. 中国电力教育 2013(07)
- [26].浅谈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 新课程(上) 2014(12)
- [27].申长雨在京会见多哥共和国工业与技术产权局局长一行[J]. 河南科技 2018(24)
- [28].农村孩子英语听说水平探析[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05)
- [29].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意义及训练艺术[J]. 考试周刊 2010(06)
- [30].利玛窦:明末中西科技文化交流的使者[J]. 艺术界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