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唐五代《切韵》系韵书指的是从隋初产生的《切韵》,到在它的基础上扩充发展而成的唐五AI写作本刻本《切韵》。这些韵书所跨的时期正处于汉语音韵史上最重要的中古音时期。《切韵》一系韵书在音韵、文字、训诂、韵书史上都具有极重要价值。前辈学者对《切韵》一系韵书的研究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果,他们完成了《切韵》一系韵书的刊布整理、韵书流变、残卷定性考释等重要工作。今又有年轻学者对《切韵》一系韵书作研究,但大多也是停留在韵书的性质、韵书流变等成果的总结上,只有个别学者对存韵较多的《王三》、《唐韵》等进行了研究。少有人对残卷整体进行研究,也很少有人去分析《切韵》系韵书内部的语音层次,研究方法手段比较单一。所以我们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唐五代《切韵》系韵书作全面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将唐五代《切韵》系韵书7类43种卷子制成电子文本、采用XML技术对之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封闭性、穷尽式的研究。本文对这43种卷子进行了详细的体制、韵目、小韵、切语考察,试着勾勒出《切韵》的原貌,并对其后来的一系列演变进行了阐述。我们发现:1长孙讷言笺注本《切韵》和增训加字本《切韵》、《唐韵》在韵字数目表示上有创新,王韵在注释体例上有创新,长孙讷言笺注本《切韵》和《王二》在又音表示格式上有创新。《王三》在异体字格式方面有创新。《王二》在注释体例、韵字数目表示方法、又音格式、异体字格式、注释特点等方面全面表现出内部不统一,从另一面证明了《王二》的创新性。五代本在注释体例上吸收陆韵和王韵,在又音格式上吸收陆韵、长孙讷言笺注本以及《王二》,在异体字格式上吸收长孙讷言笺注本《切韵》和《王三》,在注释内容方面吸收《唐韵》并有所改略。另外,P2017、列TIVK75(7片),列TIV70+71(1片)既有增训又有增字,应是增字增训本《切韵》。2唐五代《切韵》系韵书现存韵目有三种格式。《切韵》中绝大多数韵书依照陆书的韵序,《王一》、《王三》、蒋斧《唐韵》、P2014(3)、P2016等韵目韵序的改变是因为加韵。《王二》大量改动韵目,既有大韵代表字的改变,亦有韵序的大调整。这可能是因为《王二》非常注意韵序的排列,注意反映时音;另外《王二》编者口音也有些不同于《切韵》的地方。《王二》韵序对后世李舟《切韵》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广韵》韵序。3唐五代《切韵》系韵书小韵用字没有改变的居多,即使改变用字,也多半是同一字的异体、俗体。只有少数小韵更换了用字,但这些字也多半是同一小韵下的韵字。4唐五代《切韵》系韵书反切用字的更替较广泛。基本上各韵都存有沿袭旧切、切语用字改变的情况。二者谁的比例大一些,每个大韵情况都不同。5唐五代《切韵》系韵书反切用字更替带来的实际语音如下:(1)韵类方面的语音变化有:开合口相混、同韵等的混同、同等重韵的混同、一二等韵混同、一三等韵混同、二三等韵混同、三四等韵混同。同韵等的混同包括:庚韵、马韵、敬韵、陌韵二三等混同;戈韵一三等混同。同等重韵的混同包括:东、冬、钟相混;皆、佳相混;虞、语相混;耿、梗相混;敢、感相混(入声盍、合相混);夬、怪相混;祭、废相混;月、薛相混;鎋、黠相混;支、脂、之、微相混(以平赅上去)。一二等韵混同包括:寒、山相混;屋、觉相混;鎋、曷相混。二三等韵混同包括:仙、删相混;劲、敬相混。一三等韵混同包括:阳、唐相混;尤、侯相混。三四等韵混同包括:盐、添相混;线、霰相混(入声屑、薛相混)。总体上来说,开合口相混、同韵等的混同、同等重韵的混同、以及各韵跨等混同是当时实际语音的体现。(2)声调方面的变化有:平去相混、平上相混、上去相混、入去相混。(3)声类方面的变化有:知、庄、章相混;清浊音相混;喉牙音相混;全清、次清相混;轻重唇相混;舌头、舌上相混;照二、照三相混;精、庄、章相混;泥、日、娘相混;喻三、匣母相混;以、邪相混;崇、俟相混;从、邪相混。在这些声类变化里,存在着不同的时代层次,如上古音的成分:舌头、舌上相混,精、庄相混,以、邪相混,喻三、匣母相混。体现当时语音变化的,如浊音清化,轻重唇分立,知、庄、章相混,照二、照三相混,从、邪相混。而浊音清化里面,还有自己的时代性,有唐时的清浊音相混(如:仙韵仙小韵),也有唐末五代时的清浊音相混(如:仙韵焉小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