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性别与教育”已成为国际教育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政府也已意识到了性别问题对教育的重要性。2001年5月22日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明确指出:“在课程、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中,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教师培训课程”,“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教育内容”。与此同时,新课程改革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首先要面向学生的自然群体——男生和女生。教育要充分发挥其功能,就必须正视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着的男女学生性别差异问题。然而,当前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以及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忽视男女学生性别差异的现象,这不仅影响着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而且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研究表明,男女两性存在着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差异,而由于性别的差异,男女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语言和表达、记忆和思维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语文教学如果忽视这些差异的客观存在,就必然会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我们必须思索以往语文教育中所忽视的学生的性别差异问题,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的性别差异,把性别差异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采用因性施教的策略,引导男女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进而提高男女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首先,论文对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概念“性别”、“性别角色”、“性别刻板印象”进行界定,阐述有关性别差异的研究现状,并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初中男女学生语文学习中性别差异的成因及对策。其次,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课堂观察以及访谈等方法对初中男女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得出结论: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存在着性别差异。再次,在上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导致初中生语文学习性别差异的因素,从生理、心理、教育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具体来说,生理方面主要是男女两性大脑结构存在先天差异、两性生理结构发展速度存在差异以及大脑结构偏侧性功能专门化发展存在差异;心理方面主要是男女两性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差异;教育环境方面主要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存在差异,这些差异都影响着初中男女学生的语文学习。最后,针对影响初中男女学生语文学习性别差异的因素提出一些相应的语文教育策略,重点提出“因性施教”策略,并分别针对影响初中男生和初中女生语文学习的因素提出若干建议。女生方面:第一,发挥女生语言流畅性的优势,弥补其语言逻辑性的不足。第二,发挥女生形象思维较强的优势,弥补其抽象思维的不足。第三,发挥女生形象记忆较强的优势,弥补其理解记忆的不足。第四,充分利用女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保护女生敏感的自尊。第五,锻炼女生意志,保证语文学习的持久性。男生方面:第一,改变教师对男生性别期望的偏见,增强男生的语文学习信心。第二,强化男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第三,发挥男生抽象思维优势,弥补其形象思维的不足。第四,引导男生发挥理解记忆的优势,提高记忆效果。第五,引导男生利用视觉空间方面的优势弥补其听觉方面的不足。第六,引导男生重视课外阅读,培养男生阅读的兴趣。第七,适当改变语文教师队伍女性偏多的局面。总之,在语文教育实践中,要关注学生的性别差异,积极实施扬长补短的策略,充分发挥两性各自的优势,弥补各自的缺陷,使他们都能得到全面而良好的发展。已有的有关学习中性别差异的研究大多强调语文教学中存在对女生的性别偏见,呼吁人们在语文教学中克服性别偏见,进一步提高女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本研究则认为在当今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相对来说男生稍微处于不利地位,更应该对男生的语文学习给予较多的关注。研究的意义在于提高广大语文教师对学生性别差异的重视,并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因性施教的策略,引导男女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其整体语文素养。本研究也丰富了语文教学论的理论体系,弥补了语文教学论中性别差异研究方面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