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公法现代化的一般研究——以国家权力的法治化进程为视角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法学理论
作者: 王月萍
导师: 马新福
关键词: 公法,公法现代化,国家权力,法治,宪政
文献来源: 吉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尝试以国家权力的法治化进程为主线,从公法现代化的视角考察法治建设的核心内容与历史进程。本文着重分析了西方国家内源----演进型的公法现代化的历史脉络、生成机理、理论逻辑与主要表现,并藉此关照当下中国公法的现代化,以期从中汲取有益的制度设计、理念精神以及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同时本文结合当前实际,从观念与制度两方面讨论了加速推进中国公法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与可行举措。本文着重探讨了以下一些问题:公法与公法现代化的内涵解析,西方公法现代化的发展脉络、生成机理、理论逻辑与主要表现,中国公法现代化转型的历史基础和深层动因,以及如何加速推动中国公法的观念现代化与制度现代化。本文所称公法现代化的一般研究,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本文只是对公法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进行研究;二是本文是笔者对公法现代化问题的初层探讨,是对公法现代化过程中的理论、观念与制度中一般性问题的梳理、概括与分析。
论文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公法与公法现代化概说
第一节 公法本体论略
一、从公私法划分谈起
二、公法内涵的界定
三、公法法律关系的主要客体
四、公法的主要表现形式
五、公私法划分及相关问题
第二节 对现代化的理解
第三节 公法现代化内涵解析
一、公法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宪政
二、公法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三、公法现代化的历史向度
第四节 公法现代化的评价标准
一、公法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二、公法现代化的主要形式标准
第五节 公法现代化与法治
第二章 西方公法现代化的历史脉络
第一节 西方公法的历史源起----古希腊城邦国家
第二节 古罗马公法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 中世纪法与国家权力的矛盾斗争
第四节 诞生于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近现代宪法----公法现代化的里程碑
第三章 公法现代化的生成机理
第一节 法律至上的宪政传统----公法现代化的法治根基
第二节 多元权力均势中难以伸张的王权----公法现代化的政治平台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与发展----公法现代化的内源动力
第四节 城市的兴起、市民社会的成长与近现代国家的形成
第四章 西方公法现代化的理论逻辑
第一节 作为理论基点和哲学基础的人文主义
第二节 人民主权理论----国家权力的归属与合法性基础
第三节 代议制民主与分权制衡----国家权力的运行机理
第四节 宪政主义的政治理念----国家权力合法性的规范性转换
第五章 西方公法现代化的主要表现
第一节 从宪法到宪政
第二节 从权力行政到法治行政
第三节 公法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律程序
第四节 刑事领域中的国家权力与人权
第五节 国家赔偿制度的普遍确立
第六章 中国公法的现代化转型----通向法治的必由之路
第一节 公法现代化转型的历史基础
一、古代公法的特征与成因透视
二、近代以来公法现代化的努力与尝试
三、建国以来公法的曲折发展
第二节 公法现代化的深层动因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体现
三、市民社会力量自下而上的不断催动
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应有之义
第三节 加速公法观念的现代化----理念的转换
一、转“国家优位理念”为“社会优位理念”
二、从“权力至上”转变为“法律至上”尤其是“宪法至上”
三、从“国家权力本位”向“个体权利本位”转变
第四节 加速推进公法制度的现代化
一、公法制度现代化的突破口
(一) 加快规范政府职能的转变
(二) 树立司法权威、确保司法独立
(三) 尽快建立违宪审查制度
二、公法制度现代化的现实举措
(一) 建立健全国家权力运行的程序化机制
(二) 建立健全国家权力运行的监督与制约机制
(三) 建立健全对个体权利的救济制度
(四) 建立健全保障和提高行权者素质的法律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8-26
参考文献
- [1].德国团体法中的成员权研究[D]. 任中秀.山东大学2014
- [2].萨维尼法律关系理论研究[D]. 朱虎.中国政法大学2008
- [3].论环境法律关系[D]. 尹鸿翔.中国海洋大学2014
- [4].网络空间的法理分析[D]. 夏燕.西南政法大学2010
相关论文
- [1].现代立法中的利益衡量[D]. 张斌.吉林大学2005
- [2].价值衡量法律思维方法论[D]. 沈仲衡.吉林大学2005
- [3].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法理[D]. 吴宁.吉林大学2005
- [4].论法律的合法性[D]. 傅鹤鸣.复旦大学2005
- [5].法治的人性基础[D]. 陈福胜.黑龙江大学2004
- [6].论公法与私法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D]. 王继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