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严重危害病人生活质量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其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在人体各关节中发病率最高,关节软骨和周围软组织的病变是KOA的两个重要的病理基础。西医治疗目前缺少有效的方法,中医药对这些软组织的作用是肯定的,但目前尚缺乏有说服力的实验研究[1]。本实验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应用光、透射电镜、生化法、免疫组化法等先进手段,从整体(KOA兔)、细胞(凋亡)、分子(SOD、MDA、NO)和基因水平(DNA)系统地研究骨痹消对KOA的治疗作用机理,加大科研力度,对疗效评定进行量化、客观化,使之具有科学性、可比性、可靠性,并阐明“骨痹消”对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如滑膜等)损伤的治疗作用机制。目的:探讨骨痹消对实验性兔KOA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塞来昔布组、骨痹消组、壮骨关节丸组),每组12只。同等条件下正常饲养1周后,正常对照组12只正常饲养,作为空白对照,其余4组兔均采用伸膝制动OA动物模型法造模,制成兔KOA模型;给药方法: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从造模第1天起经胃灌生理盐水2ml/Bid/d;塞来昔布组:从造模第1天起经胃灌药,2ml/Bid/d(55mg/d);骨痹消组:从造模第1天起经胃灌药,2ml /Bid/d(688mg/d);壮骨关节丸组:从造模第1天起,经胃灌药,2ml/Bid/d(1650mg/d)。检测指标:①用生化法,检测五组兔治疗后6周及10周各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O)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②于治疗后6周及10周取材,进行肉眼大体观察后,分别取胫骨内髁关节软骨及膝前正中部滑膜,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用光镜、透射电镜对兔膝关节滑膜及软骨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③同时,取膝前正中部滑膜组织,匀浆,取上清液检测滑膜SOD、MDA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④6周及10周后随机取各组兔膝关节软骨,用TUNEL方法进行软骨细胞凋亡的原位检测,采用CIAS-1000型图像分析系统软件分析5组兔软骨细胞AI及Bcl-2与p53基因表达灰度值,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利用公认的伸膝制动OA动物模型法造模,模型成功。通过生化指标检测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在6周、10周时兔血清SOD、MDA、NO及滑膜SOD、MDA水平均发生变化。其中,模型组血清和滑膜SOD水平均较低,MDA水平均较高,血清NO水平升高,而各治疗组血清和滑膜S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MDA和NO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各组关节软骨的大致肉眼观察,见造模6周后模型组兔关节软骨失去原有光泽,发黄,可见少量糜烂点,滑膜组织增生;10周后软骨明显失去原有光泽,发黄,色泽变暗淡,软骨表面凹凸不平,周围滑膜明显增生。而各治疗组病变均不同程度好转,以骨痹消组最为明显。通过电镜、光镜观察,模型组电镜下6周时可见细胞固缩,细胞略呈锥形,胞核高度固缩,周围出现空隙,细胞器消失,胞膜破损,基质中有深密度碎屑,10周时出现凋亡小体。光镜下模型组6周软骨细胞排列紊乱,簇集,细胞核固缩,细胞内成分减少,基质内胶原发生轻度纤维变性。10周时细胞簇集明显,核固缩,核溶,基质染色不均,淡染,胶原纤维明显,各组间关节软骨病理学变化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光镜下模型组6周时滑膜上皮增生,细胞间可见炎细胞浸润,滑膜下局部血管长入。10周时滑膜上皮重度增生,细胞肥大,滑膜下大量肉芽组织增生,大量血管长入,大量炎细胞浸润。骨痹消组、壮骨关节丸组、塞来昔布组在镜下观察,病变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以骨痹消组最佳。光镜下,细胞图像分析系统显示:模型组见到p53、Bcl-2的表达增加。骨痹消组、壮骨关节丸组、塞来昔布组Bcl-2的表达随用药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而p53的表达逐渐减弱。6周及10周时骨痹消组p53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灰度值升高,组间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6周及10周时骨痹消组Bcl-2表达较模型组相比灰度值下降,两组间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应用TUNEL法进行软骨凋亡细胞的原位检测:显微镜下见模型组软骨细胞的凋亡指数明显增高。治疗后,骨痹消组、壮骨关节丸组、塞来昔布组有不同程度下降,且骨痹消组下降最为明显,10周时,与模型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骨痹消可清除机体多余自由基,纠正氧自由基代谢紊乱;促进软骨细胞代谢及软骨修复,维持软骨结构的相对完整;抑制滑膜炎性改变,减少滑膜炎性物质释放入关节腔,阻碍炎性滑膜对软骨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阻断诱导软骨细胞凋亡的途径,减少软骨细胞的凋亡数量,促进软骨的修复。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论文; 骨痹消论文; 实验研究论文; 动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