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竞技举重后备人才培养研究

湖南省竞技举重后备人才培养研究

论文摘要

为使我省竞技举重可持续发展并有新突破,竞技举重后备人才的保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湖南省省举重管理中心、举重基地、体校的二、三线运动员、教练员及部分外省的二、三线举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专家访谈法、归纳、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进行了研究:中、小级别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主要集中在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江西等省市,大级别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主要集中在山东、辽宁、黑龙江、上海、安徽等省市;中、小级别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主要集中在广东、湖南、福建、广西、安徽等省市,大级别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主要集中在吉林、辽宁、山西、安徽、江苏等省市。从湖南省竞技举重后备人才数量一、二、三线的比例可以看出,我省二线队伍很少,主要分布在经济条件差的边缘市县,学训矛盾突出,总体竞技实力位于全国第1集团中上游水平,男子优势明显。教练员的人数、职称、学历总体合理,科研能力不强。训练资金的短缺、运动员的来源不健全、举重运动社会化程度不够也是竞技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在训练条件上大部分基地和市、县级体校还有待改善。人才流动渠道不畅通及地域环境造成的人体体形差异,使湖南省举重大级别的发展受到了制约。省体育学校的承启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束缚了举重的正常发展。针对制约因素,我们提出以下对策:湖南省竞技举重后备人才的培养应从深化培养管理机制的改革、加强教练员队伍及训练条件等的建设、加强运动员文化学习、深化体教结合、解决招生就业衔接、拓展经费来源、优化经费使用结构等方面入手,建立并实施湖南省少年举重后备人才培养工程计划,真正使我省举重人才培养呈“一条龙”体系;在“精品工程”战略框架下优化级别布局,以小中级别为“龙头”,跨区选材,积极引进其他各个级别的优秀选手及教练,推广举重运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竞技举重后备人才,最终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湖南省举重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 2.1 参加奥运会、世锦赛、全国运动会举重奖牌统计
  • 2.2 湖南省竞技举重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及特点
  • 2.2.1 培养模式
  • 2.2.2 特点
  • 2.3 湖南省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现状
  • 2.3.1 湖南省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数量与质量
  • 2.3.2 湖南省青少年举重运动员文化学习与“学训”矛盾
  • 2.3.3 湖南省青少年举重运动员流向及趋势
  • 2.4 湖南省青少年举重教练员现状
  • 2.4.1 教练员从事举重训练工作的人数、年限、学历、职称状况
  • 2.4.2 教练员运动经历与再培训状况
  • 2.4.3 教练员实施训练计划、方法和手段的状况
  • 2.4.4 教练员研究能力状况
  • 第3章 湖南省举重后备人才培养制约因子分析
  • 3.1 制约湖南省举重后备人才培养管理因素
  • 3.1.1 培养体制因素
  • 3.1.2 选材局限因素
  • 3.1.3 青少年举重赛制因素
  • 3.1.4 人才交流因素
  • 3.2 制约湖南省举重后备人才培养经费来源与使用政策因素
  • 3.2.1 经费来源渠道
  • 3.2.2 举重项目本身的耗资
  • 3.2.3 对各举重基地省政府投入数量
  • 3.2.4 使用政策
  • 3.3 制约湖南省举重后备人才培养训练条件的因素
  • 3.3.1 场馆情况
  • 3.3.2 器材情况
  • 3.3.3 后勤保障情况
  • 3.3.4 医务监督情况
  • 3.3.5 科研及成果转化情况
  • 3.4 制约湖南省举重后备人才培养教育与就业制度的因素
  • 3.4.1 教育招生制度
  • 3.4.2 运动员退役安置
  • 3.5 制约湖南省举重后备人才培养教练员因素
  • 3.5.1 教练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 3.5.2 教练员竞争机制
  • 3.5.3 教练员自我提高
  • 3.5.4 职前教育
  • 3.6 制约湖南省举重后备人才培养独生子女因素
  • 3.6.1 城市与城效及乡村出生运动员之比
  • 3.6.2 传统观念的影响
  • 3.7 制约湖南省举重后备人才培养自然因素
  • 3.7.1 地域环境造成的人体体型差异
  • 第4章 湖南省举重后备人才培养对策
  • 4.1 深化举重后备人才培养管理机制改革的对策
  • 4.1.1 完善培养体制
  • 4.1.2 扩大在本省范围内的选材面
  • 4.1.3 完善竞赛制度
  • 4.1.4 通过外省优秀人才的引进渠道
  • 4.2 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变革拓展经费来源的对策
  • 4.2.1 推广举重运动拓展经费来源
  • 4.2.2 优化经费使用结构
  • 4.2.3 推行举重职业俱乐部
  • 4.3 加强竞技举重后备人才的训练条件设施建设的对策
  • 4.3.1 加强场馆器材建设
  • 4.3.2 加强后勤保障工作
  • 4.3.3 加强医务监督
  • 4.3.4 加强科研及成果转化
  • 4.4 加强运动员文化学习和就业衔接的对策
  • 4.4.1 深化体教结合
  • 4.4.2 拓宽就业渠道缓解运动员后顾之忧
  • 4.5 加强竞技举重后备人才教练员队伍建设的对策
  • 4.5.1 提高教练员文化水平
  • 4.5.2 加强教练员队伍的竞争机制
  • 4.5.3 培养教练员自我提高能力
  • 4.5.4 加强职前教育
  • 4.6 独生子女背景下加强向教育转变传统观念激发青少年体育兴趣开发人才资源的对策
  • 4.7 在“精品工程”战略框架下优化级别布局的发展策略
  • 结论
  • 一、结论
  • 二、本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 三、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举重训练中伸展、下蹲、支撑动作的思考[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32)
    • [2].对影响青少年举重运动员选材因素的分析[J]. 运动精品 2019(11)
    • [3].基层教练员对举重人才的选拔的几点思考[J]. 亚太教育 2016(32)
    • [4].高校举重训练教学方法探讨[J]. 运动 2016(20)
    • [5].浅探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12)
    • [6].福建省举重教练员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12)
    • [7].如何提高基础举重训练下蹲支撑的稳定性[J]. 运动 2017(10)
    • [8].简析举重训练中的力量训练[J]. 运动 2017(11)
    • [9].简论佛山市高明区少年儿童业余体校梯队建设——以举重项目为例[J]. 运动 2017(13)
    • [10].对我国举重项目体制改革及发展的探讨与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14(34)
    • [11].举重[J]. 小猕猴学习画刊 2020(Z1)
    • [12].青少年举重训练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J]. 山西青年 2020(05)
    • [13].举重训练科学性及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规律的探究[J]. 体育风尚 2020(04)
    • [14].浅析举重训练中的力量训练[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02)
    • [15].举重过程中对男子举重队员战术及心理培养[J]. 山西青年 2020(12)
    • [16].拳手训练时是否需要举重?[J]. 拳击与格斗 2020(05)
    • [17].浅谈儿童举重启蒙训练计划的制定[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12)
    • [18].举重训练[J]. 家教世界 2019(13)
    • [19].青少年举重训练中的损伤分析及预防方法[J]. 山西青年 2019(19)
    • [20].举重训练中伸展、下蹲、支撑动作的训练技巧[J]. 山西青年 2019(18)
    • [21].举重的学问[J]. 物理教学探讨 2009(02)
    • [22].谈宁波举重的发展及现状[J]. 文理导航(中旬) 2015(08)
    • [23].关于举重训练教学方法的探究[J]. 考试周刊 2013(95)
    • [24].浅谈举重教学中常见的问题[J]. 新课程(下) 2014(07)
    • [25].论唐代的举重明星[J]. 兰台世界 2013(36)
    • [26].电动螺旋举重器设计[J]. 装备制造技术 2013(10)
    • [27].多姿的举重[J]. 视野 2009(13)
    • [28].举重训练[J]. 小雪花(小学生成长指南) 2009(11)
    • [29].腿部举重亦瘦身[J]. 百姓生活 2010(03)
    • [30].举重与负重[J]. 故事家(微型经典故事) 2010(04)

    标签:;  ;  ;  ;  

    湖南省竞技举重后备人才培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