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汇率与贸易间的关系,就不能不提到经典的四大国际收支理论,特别是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中的马歇尔-勒纳条件。传统的马歇尔-勒纳条件是在两个国家条件下分析贸易与汇率的关系。本文以此为基础,对其进行适当改进,得出三个国家条件下的第二代马歇尔-勒纳条件。此后,又以第二代马歇尔-勒纳条件为基础,再进行适当改进,得出多个国家条件下的第三代马歇尔-勒纳条件。接着,本文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方法,对第三代马歇尔-勒纳条件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支持了数理模型的结论,即影响进出口贸易变化的最大因素是进出口贸易本身的惯性效应,相较而言,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作用较小。同时,本文还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对四大国际收支理论进行了再研究。实证结果认为:一是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中的J曲线效应仍然存在,但影响微乎其微,更无法起到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二是国际收支乘数分析法可能无法成立,因为收入对进口贸易的影响微乎其微,且正负相抵,收入增加时进口贸易并无明显的增加或减少。三是基本可以估算出国际收支吸收分析法中不确定的部分,即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增加会远小于其造成国际收支的减少。四是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的传导机制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内是成立的,但其作用效果微乎其微。然后,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方法,对第二代马歇尔-勒纳条件的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支持数理模型的结论。同时,实证结果认为,当存在第三国影响时,中美的贸易情况有以下结论:一是对于中美两国,美国国内经济对中美贸易的影响最大,相较之下中国国内经济对中美贸易影响很小。二是在研究中美贸易时,如果只盯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是不合理的。日元、欧元汇率同样对中美贸易产生一定影响,且影响程度不亚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三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最主要原因,是当美国经济增长时,其对中国市场需求的增加,要远大于其对中国市场的出口能力。最后,本文还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引言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1.1 选题背景1.1.2 研究理论与现实意义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1.2.1 研究内容1.2.2 研究思路1.3 已解决的关键问题第二章 文献回顾和评述2.1 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回顾2.1.1 对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文献回顾2.1.2 对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的文献回顾2.1.3 对相关计量方法的文献回顾2.2 相关文献评述2.3 四大国际收支理论简介2.3.1 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2.3.2 国际收支的乘数分析法2.3.3 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2.3.4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第三章 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关系理论研究——对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推广3.1 经典马歇尔-勒纳条件——在两国情况下的运用3.1.1 经典马歇尔-勒纳条件简述3.1.2 经典马歇尔-勒纳条件在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缺陷3.2 第二代马歇尔-勒纳条件——在三国情况下的运用3.2.1 经典马歇尔-勒纳条件在三国情况下的推导——第二代马歇尔-勒纳条件3.2.2 第二代马歇尔-勒纳条件结论及运用3.3 第三代马歇尔-勒纳条件——在多国情况下的推广3.3.1 马歇尔-勒纳条件在多国条件下的推广3.3.2 第三代马歇尔-勒纳条件研究启示第四章 汇率与贸易关系实证研究——对第三代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实证分析4.1 实证安排与指标构造4.1.1 模型构建4.1.2 估计方法4.1.3 数据及其来源4.1.4 平稳性检验4.1.5 滞后阶数的确定4.1.6 稳健性检验4.2 实证结果分析4.2.1 方差分解4.2.2 脉冲响应函数4.3 对四大国际收支理论的再研究4.3.1 对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的一点质疑4.3.2 对国际收支乘数分析法的一点质疑4.3.3 估算国际收支吸收分析法中的不确定部分4.3.4 对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的有限肯定4.4 小结第五章 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关系实证研究——对第二代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实证分析5.1 实证设计与指标构造5.1.1 变量的选择5.1.2 数据的处理5.1.3 滞后阶数的确定5.1.4 模型稳定性检验5.2 实证结果分析5.2.1 方差分解5.2.2 脉冲响应函数5.3 小结结论与政策建议1 主要结论2 文献对比3 政策建议参考文献致谢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人民币汇率论文; 中美贸易论文; 马歇尔勒纳条件论文; 面板向量自回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