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地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干旱地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论文题目: 干旱地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作者: 韩春鲜

导师: 熊黑钢

关键词: 旅游,旅游业,旅游产品,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

文献来源: 新疆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研究干旱地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首先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是旅游,什么是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目前,对旅游的属性认识存在着“旅游不是产业,而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旅游是经济现象,是产业”两种观点。对旅游的定义也大致可分三类:一类是旅游者角度的定义,一类是旅游供需方角度的定义,另一类是综合角度的定义。对旅游属性和定义的不同认识,必然会导致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内容有所差异。本论文在分析前人旅游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旅游研究的是离开惯常居住地的人的活动,满足他们需求的产业的活动,以及两类活动与目的地的社会文化、经济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定义,认为旅游研究的内容包括三部分,即:旅游者及其活动,旅游产业及其活动,两类活动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定义旅游业是:“旅游经营者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各种需要,而向旅游市场提供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的综合性的产业”;旅游业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各种需要,而向旅游市场提供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的综合。一个完整的旅游业产品由旅游交通、旅游住宿、餐饮供应、旅游吸引(物)、娱乐项目、旅游购物、旅行社服务七种产品组合而成”,认为旅游业产品只是旅游产品的组成部分;并从旅游者活动角度出发,定义旅游产品“是旅游者在外出旅游过程中所消费的旅游业产品和旅游目的地公共产品的总和”。目前,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主要有: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方法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研究和使用容量和旅游规划等管理手段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利用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如何实现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与产业竞争力持续发展,以达到旅游可持续发展目的;研究与提倡对旅游目的地环境影

论文目录:

0 引言

1 一些旅游学基本概念及其阐释

1.1 对旅游是不是产业的争论

1.2 中国旅游文献对tourism 的两种不同翻译

1.3 旅游的定义

1.3.1 国内外旅游定义及分类

1.3.2 对三类旅游定义的评价

1.3.3 旅游的概念性定义

1.4 旅游业产品和旅游业的定义

1.4.1 产业的定义和属性

1.4.2 构成旅游业的七类支柱性企业和旅游业产品的定义

1.4.3 旅游业的定义

1.5 旅游产品的定义

1.5.1 旅游产品定义综述

1.5.2 旅游产品定义

1.6 旅游产品和旅游业产品的核心—旅游吸引(物)的诠释

2 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2.1 发展观的演进

2.1.1 从经济增长观到社会学发展观

2.1.2 自然资源与环境持续发展观

2.1.3 可持续发展观

2.2 旅游发展带来的问题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思想

2.2.1 旅游发展带来的问题

2.2.2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思想

2.3 国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2.3.1 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内容与理论的研究进展

2.3.2 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进展

2.3.2.1 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方法研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3.2.2 利用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对可旅游持续发展的研究

2.3.2.3 通过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实现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2.3.2.3.1 利用容量管理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

2.3.2.3.2 通过旅游地规划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

2.3.2.4 通过改变旅游形式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

2.3.2.4.1 生态旅游

2.3.2.4.2 选择性旅游

2.3.2.5 利用综合指标法监测和管理旅游可持续发展

2.3.2.6 其它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

2.4 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3 干旱地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定义

3.1.1 旅游可持续发展定义综述

3.1.2 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定义

3.2 干旱地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本内容

3.2.1 旅游社会效益研究内容

3.2.2 旅游业持续发展能力研究内容

3.2.3 区域环境质量研究内容

3.2.3.1 干旱地区的区域景观系统构成

3.2.3.2 干旱地区区域环境质量研究内容

3.3 干旱地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的选择

3.4 干旱地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4.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3.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2.1 总目标层和子目标层指标

3.4.2.2 旅游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

3.4.2.2.1 旅游社区居民满意程度评价指标

3.4.2.2.2 旅游者满意程度评价指标

3.4.2.3 旅游业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

3.4.2.4 绿洲系统环境质量评价

3.4.2.4.1 人工绿洲的环境质量评价指标

3.4.2.4.2 绿洲——荒漠交错带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

3.4.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数据处理与评价方法

3.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3.4.3.2 指标的量化与标准化处理

3.4.3.3 评价值计算方法

4 吐鲁番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干旱地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证研究

4.1 吐鲁番地区旅游业发展特点

4.1.1 旅游业发展呈稳步增长态势

4.1.2 旅游业内部以景点业和住宿业为主

4.2 吐鲁番旅游发展阶段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必要性

4.2.1 巴特勒(Butler)生命周期理论

4.2.2 吐鲁番地区旅游发展处于开发阶段

4.2.3 吐鲁番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必要性

4.3 以吐鲁番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的可行性

4.3.1 吐鲁番地区的环境特征

4.3.2 吐鲁番地区绿洲系统水资源及利用特征

4.3.2.1 地表水资源特点

4.3.2.2 以地下水为主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4.3.3 吐鲁番旅游区域的特点

4.4 吐鲁番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4.4.1 旅游社会效益评价

4.4.1.1 旅游社区居民满意度评价

4.4.1.2 旅游者满意度评价

4.4.1.3 旅游社会效益评价结果

4.4.2 旅游业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4.4.2.1 旅游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4.4.2.2 旅游业产品竞争力评价

4.4.2.3 旅游业内部结构竞争力评价

4.4.2.4 旅游业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果

4.4.3 绿洲系统环境质量评价

4.4.3.1 绿洲系统水资源利用量变化及所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

4.4.3.1.1 人工绿洲水资源利用状况

4.4.3.1.2 绿洲——荒漠交错带生态用水量

4.4.3.1.3 水资源利用变化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

4.4.3.2 绿洲系统环境质量评价

4.4.3.2.1 吐鲁番市人工绿洲环境质量评价

4.4.3.2.2 交错带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4.4.3.2.3 绿洲系统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4.4.4 吐鲁番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

4.5 影响吐鲁番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因素分析与进一步提高的措施

4.5.1 影响旅游社会效益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因素与改进措施

4.5.1.1 社区居民满意程度因素分析及改进措施

4.5.1.2 旅游者满意程度因素分析及改进措施

4.5.2 进一步提高地区旅游业持续发展能力的方案

4.5.3 影响绿洲系统环境质量水平的因素与改进措施

4.5.3.1 影响人工绿洲环境质量的因素分析及改进思路

4.3.5.2 影响绿洲系统交错带生态环境质量的因素分析及改进措施

5 结论、问题与讨论

5.1 结论

5.2 问题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1 旅游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附表2 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附表3 吐鲁番各景点周围居民调查表

附表4 吐鲁番旅游者调查表(中文)

附表5 吐鲁番旅游者调查表(英文)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9-06

参考文献

  • [1].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 万幼清.华中科技大学2004
  • [2].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研究[D]. 张美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
  • [3].城市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D]. 王丽华.南京师范大学2006
  • [4].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王继庆.东北林业大学2007
  • [5].中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D]. 潘顺安.东北师范大学2007
  • [6].汇率变动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D]. 杨睿.华东师范大学2013

标签:;  ;  ;  ;  

干旱地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