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集中供暖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对节约工程投资、降低供暖能耗、提高企业效益等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供暖体制的改革,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提高,使供暖能源结构发生变化,推动了供暖模式的推陈出新,正确分析、评价和选择适合本地特点的供暖模式尤为重要。实现供暖热源、供暖管网的优化设计及整个供暖系统的优化运行势在必行。针对府谷县城区当前的能源结构及特点,本文选择了六种有针对性的供暖模式作为对比方案,通过对各方案工作原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等方面的分析,运用模糊数学和价值工程的方法建立了评价体系,对经济、环境、能源技术和社会效益进行模糊评价,提出府谷县城区集中供暖的模式。多热源联合供暖技术是国外供暖先进国家为节约能源、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发展起来的一项先进的供暖管网运行技术。结合府谷县城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中煤设计院所做的原设计初投资和运行费用进行分析,从供暖热源优化选择出发,提出了府谷县城区进行分区集中供暖的方案,并建立费用模型与原设计的投资和运行费用进行计算比较,为府谷县城区采取分区集中供暖、系统热源优化提供了依据。城市集中供暖的发展,中继泵站在热网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的确定中继泵站的位置及台数对于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原设计中主干管网的分析,在主干管上设置中继泵并通过水泵运行费用模型对设置中继泵前后进行运行费用对比,实现对府谷县城区集中供暖系统一级热网的布局优化。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课题的提出1.2 国内外供暖事业的发展及存在问题1.3 供暖系统的主要模式及特点评述1.3.1 热电联产1.3.2 区城锅炉房供暖1.3.3 单户式燃气炉1.3.4 垃圾焚烧供暖1.3.5 低温核供暖1.3.6 热泵供暖1.3.7 其它供暖模式1.4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1.4.1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4.2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2 府谷县城区供暖系统分析2.1 府谷县城区供暖外部条件分析2.1.1 区位条件2.1.2 气象条件2.2 府谷县城区供暖系统分析2.2.1 供暖现状2.2.2 热源状况2.2.3 热负荷状况2.3 小结3 府谷县城区供暖模式的模糊综合评价3.1 供暖模式的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建立3.1.1 供暖模式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思路3.1.2 供暖模式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3.1.3 供暖模式费用年值模型3.2 供暖模式的经济效益评价3.2.1 供热规模与热负荷指标的确定3.2.2 供暖工程中的经济要素3.2.3 供暖成本的定义、构成及算法3.2.4 各方案的初投资对比3.2.5 各方案的年运行费对比3.2.6 供暖模式的经济评价优度3.3 供暖模式的环境效益评价3.3.1 供暖模式的污染物量3.3.2 供暖模式的环境评价优度3.4 供暖模式的能源技术评价3.4.1 供暖模式的先进性评价3.4.2 技术成熟性评价原理3.4.3 供热技术发展阶段评价3.4.4 能源技术评价3.5 供暖模式的社会效益评价3.6 供暖模式的综合评价3.6.1 确定各因素权重值3.6.2 各对比方案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3.7 本章小结4 府谷县城区供暖系统优化设计4.1 府谷县城区集中供暖工程原设计浅析4.1.1 热源4.1.2 换热站4.1.3 循环水泵4.1.4 供暖管网4.1.5 总结4.2 府谷县城区集中供暖的热源优化4.2.1 多热源联合供暖的优化方案4.2.2 热源优化前后投资的对比4.2.3 热源优化前后运行费用的对比4.2.4 热源优化前后的综合对比4.3 中继泵站的优化设计4.3.1 中继泵站位置的技术分析4.3.2 中继泵站的优化设置的数学模型4.3.3 实例计算4.3.4 泵站优化前后的经济分析5 结论与建议5.1 结论5.2 建议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集中供暖论文; 模糊综合评价论文; 热源优化论文; 中继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