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本课题研究观察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否能提高血浆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NGF(神经生长因子)水平,进而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为临床脑梗死急性期的针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资料和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分为治疗组(针刺+常规疗法)25例(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67.76±8.97岁,为(A)组;对照组(常规疗法)25例(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66.6±12.05岁,为(B)组。对照组予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2周为一疗程。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在治疗前后测量观测指标和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清晨空腹采集肘静脉血,BDNF和NGF均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用SPSS13.0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A组下降了12(5)分,B组下降了6.00±1.98分,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0<0.01),治疗组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2)治疗后BDNF,A组为4.96±2.25ng/ml,B组为3.82±1.28ng/ml,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34<0.05),A组BDNF水平升高优于B组。(3)治疗后NGF,A组为144.54±19.13pg/ml,B组为126.46±16.70pg/ml,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性(P=0.001<0.01),A组NGF水平升高优于B组。(4)“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程度”与“增高的BDNF含量”成正相关(r=0.309;P=0.029<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增高的NGF含量”成正相关(r=0.584;P=0.00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针刺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能促进患者血浆BDNF、NGF水平的提高。(2)针刺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3)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程度”与“血浆中增高的BDNF、NGF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NGF、BDNF具有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作用。(4)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常规治疗配合针刺治疗,有助于提高内源性BDNF、NGF的表达,进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这可能是针刺治疗急性脑梗的机理之一,再次证明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肯定疗效,并提示在脑梗死发病早期即开始介入针刺治疗对减少患者的病残率有重要意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急性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的全程管理[J]. 名医 2019(12)
- [2].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研究[J]. 名医 2020(01)
- [3].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J]. 名医 2020(02)
- [4].人性化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06)
- [5].阿加曲班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河南医学研究 2020(08)
- [6].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中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21)
- [7].应用血小板参数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早期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06)
- [8].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13)
- [9].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世界复合医学 2020(04)
- [10].三项实验室指标联合预测急性脑梗死的价值[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07)
- [11].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继发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16)
- [12].医护患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现代实用医学 2020(10)
- [13].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9(06)
- [14].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分析[J]. 吉林医学 2019(07)
- [15].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17)
- [16].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24)
- [17].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28)
- [18].急性脑梗死治疗研究概述[J]. 中国社区医师 2017(35)
- [19].急性脑梗死药物治疗现状[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13)
- [20].急性脑梗死在神经重症模式下治疗的临床评价[J]. 吉林医学 2018(07)
- [21].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入院前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卫生统计 2018(04)
- [22].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评价急性脑梗死临床预后的研究进展[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6(05)
- [23].穴位注射红花黄色素治疗亚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11)
- [24].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7(01)
- [25].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临床效果[J]. 江苏医药 2017(03)
- [26].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04)
- [27].胞二磷胆碱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81)
- [28].他汀类药物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综述[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03)
- [29].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70)
- [30].浅谈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功能性电刺激对其肢体功能的影响[J]. 当代医药论丛 2016(22)
标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论文; 针灸效应论文; 神经生长因子论文; 脑梗死论文; 针灸疗法论文; 功能恢复论文; 血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