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并探讨持续非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与营养状态的关系,为探索CAPD营养不良的中医药治疗途径打下基础。方法:1.本组53例病人均为2005年3月至2007年1月期间武汉市第一医院肾病内科住院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这53例患者均为2005年3月后行CAPD治疗。2.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2002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3.由课题组专人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分别在透析前半个月内和CAPD治疗六个月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归纳中医证候学特征。所有CAPD患者均给予营养评估。4.观察腹膜透析前后中医证候分布以及证候变化情况。5.观察中医证候特点与营养状态及生化指标的关系。6.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多个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53例患者在透析前的本证分布依次为脾肾气虚22例(41.5%),脾肾阳虚15例(28.3%),气阴两虚7例(13.2%),阴阳两虚6例(11.3%),肝肾阴虚3例(5.7%);透析后本证的分布依次是气阴两虚17例(32.1%),脾肾阳虚17例(32.1%),脾肾气虚例11(20.8%),肝肾阴虚5例(9.4%),阴阳两虚3例(5.7%)。进入透析治疗后脾肾气虚证较透析前减少,气阴两虚证较透析前增加,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53例患者透析前的标证分布依次为湿浊22例(41.5%),水湿19例(35.8%),风燥5例(9.4%),湿热4例(7.5%),血瘀3例(5.7%);透析后标证的分布依次是血瘀16例(30.2%),湿浊11例(20.8%),风燥10(18.9%),水湿9例(17.0%),湿热7例(13.2%)。进入透析治疗后血瘀及风燥证均较透析前增加,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水湿证及湿浊证较透析前减少,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营养良好组本证最多的是脾肾气虚证(占45%);营养不良组最多的是气阴两虚(占45.4%),其次是脾肾阳虚(占33.3%)。两组之间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4.营养良好标证以风燥证最多(占30%);营养不良组组血瘀证最多(占42.4%),其次为湿浊证(占27.3%),两组的血瘀证有显著性差异(P<0.05)。5.各证型在血BUN、Scr的对比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证型在血Alb及nPNA的对比中,总体均数存在差异,因此再进行均数的两两比较,经q检验,脾肾气虚证及气阴两虚证在血Alb及nPNA的比较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6.各标证在血BUN、Scr的对比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血Alb及nPNA的对比中,总体均数存在差异,经q检验,湿浊与风燥证,血瘀与风燥证在血Alb及nPNA的比较中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1.透析前本证脾肾气虚证最多(22例,占41.5%),标证湿浊证最多(22例,41.5%);透析后本证气阴两虚证最多(17例,占32.1%),标证血瘀证最多(16例,占30.2%)。2.透析后脾肾气虚证较透析前减少,气阴两虚证较透析前增加;透析后湿浊、水湿证较透析前减少,血瘀、风燥证较透析前增加。3.透析治疗后本证和标证均会发生转变。4.CAP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与透析前的中医证型无关。5.透析治疗后营养不良患者本证多为气阴两虚证,标证多表现为血瘀证;营养良好患者本证多为脾肾气虚证,标证多为水湿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