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丝裂霉素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

微波丝裂霉素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

一、微波丝裂霉素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谊,胡浩磊,张鹏臻,王莹[1](2022)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效果》文中认为目的评估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DCR)中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收集解放军第988医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8月慢性泪囊炎行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者60例(60只眼)的临床资料。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 30例, 术中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技术;对照组, 30例, 按传统手术方法不采用消融技术, 术后观察比较两组的有效率、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吻合情况等。结果术后1年, 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1, P=0.326)。治疗组术中出血(10±5)ml少于对照组的(35±15)ml(t=9.129, P<0.001)。治疗组手术耗时为(30±8)min少于对照组的(45±13)min(t=6.320, P<0.001)。术后疼痛评分治疗组为(4.7±1.5)分, 低于对照组的(8.5±3.4)分。两组吻合闭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1, P=0.326)。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在E-DCR术中应用效果较好, 可减少术中出血, 缩短手术时间, 减轻术后疼痛。

刘元[2](2021)在《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背景:慢性泪囊炎是中老年女性多见的眼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溢泪、溢脓症状,长期如此不仅影响患者容貌,还易导致各种眼部并发症的发生。慢性泪囊炎的治疗关键在于消除泪囊炎症,恢复泪道引流功能。传统的治疗方式是泪囊鼻腔吻合术,虽然疗效肯定,但由于手术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面部遗留瘢痕等缺点,大多数患者难以接受,而且基层医院开展困难。随着介入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也在迅速更新。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是将支架经鼻腔植入鼻泪管,以起到扩张阻塞部位、支撑鼻泪管及恢复泪道引流的作用。该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不留瘢痕,且适合在各级医院开展。临床上使用的鼻泪管支架种类较多,如金属管、硅胶管、聚氨酯支架、硬膜外麻醉导管和各种自制的鼻泪管支架等,但临床疗效报道不一,术后支架脱位、再阻塞等并发症也常有发生。因此,使用一种能与人体生理结构相吻合且术后效果可靠的支架尤为重要。目的:对比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和V型硬膜外麻醉导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探讨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在慢性泪囊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设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比较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植入术(观察组)与V型硬膜外麻醉导管鼻泪管植管术(对照组)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植管成功率、植管耗时、术中疼痛程度、泪点损伤率等,观察术后3月疗效、眼表症状改善情况、拔管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1.临床疗效:入选总病例80例94眼。(1)术后1周:观察组治愈率91.7%(44/48),好转率8.3%(4/48),无效率0;对照组治愈率87.0%(40/46),好转率10.9%(5/46),无效率2.1%(1/46);两组疗效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Z=-0.765,P=0.445,P>0.05)。(2)术后1月:观察组治愈率87.5%(42/48),好转率10.4%(5/48),无效率2.1%(1/48);对照组治愈率69.6%(32/46),好转率21.7%(10/46),无效率8.7%(4/4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54,P=0.031,P<0.05)。(3)术后3月:观察组治愈率77.1%(37/48),好转率14.6%(7/48),无效率8.3%(4/48);对照组治愈率56.5%(26/46),好转率28.3%(13/46),无效率15.2%(7/4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57,P=0.040,P<0.05)。(4)观察组术后1周、1月、3月的疗效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H=4.734,P=0.091,P>0.05)。(5)对照组术后1周、1月、3月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844,P=0.004,P<0.05)。2.眼表症状改善情况:术前观察组(14.2±2.1分)与对照组(14.3±2.0分)的眼表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t=-0.222,P=0.824,P>0.05)。术后3月观察组(3.4±1.9分)与对照组(5.0±2.3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且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2,P=0.000,P<0.05)。3.植管成功率:观察组40例48眼和对照组40例46眼均成功植管,总植管成功率100%(94/94)。4.植管耗时:观察组的植管耗时中位数为12.0s,对照组的植管耗时中位数为15.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96,P=0.036,P<0.05)。5.术中疼痛程度: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疼痛程度中位数均为2.0cm,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Z=-0.165,P=0.869,P>0.05)。6.泪点损伤:观察组泪点损伤率为35.4%(17/48),对照组为45.7%(21/46);两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c2=1.022,P=0.312,P>0.05)。7.拔管困难:观察组拔管困难发生率为10.4%(5/48),对照组为8.7%(4/46);两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检验,P=1.000,P>0.05)。其中,观察组断管发生率为6.3%(3/48),对照组为2.2%(1/46);两组断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检验,P=0.617,P>0.05)。8.支架相关并发症:观察组支架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6.7%(8/48),对照组为30.4%(14/46)。两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c2=2.484,P=0.115,P>0.05)。其中,观察组未出现支架移位或脱出的病例,对照组6眼术后鼻腔内硬膜外麻醉导管移位或脱出,发生率为13.0%(6/46);两组支架移位或脱出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检验,P=0.012,P<0.05)。结论:1.与V型硬膜外麻醉导管相比,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更好,短期疗效更稳定。2.与V型硬膜外麻醉导管相比,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植管耗时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3.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可考虑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李谊,岳玮,方学奇,邢培梅,张亚戈,胡浩磊[3](2020)在《丝裂霉素C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估应用丝裂霉素C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第988医院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40例(45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22眼)术中在吻合口处贴敷丝裂霉素C棉片5分钟;对照组,19例(23眼)术中不贴敷丝裂霉素C棉片。随访6个月。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19眼,好转2眼,无效(复发)1眼,优于对照组的治愈11眼,好转4眼,无效(复发)8眼。两组治愈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χ2=4.67,P=0.032)。治疗组术中出血(35±10)ml,少于对照组的(40±15)ml(t=2.096,P=0.019)。治疗组手术时间(45±12)分钟与对照组(42±11)分钟相比无统计学意义(t=1.548,P=0.065)。治疗组泪囊鼻腔吻合口形成时间短于对照组(t=3.354,P=0.001)。治疗组术后吻合口闭合仅见1眼(4.55%,1/22),少于对照组的8眼(34.78%,8/23)(χ2=4.670,P=0.032)。结论应用丝裂霉素C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慢性泪囊炎治疗可明显减少复发率。

邓宗勇,杨学兵,曹凤芝,万文娟,刘伟,欧升聪,冯斌炜,唐崑源,刘佩[4](2017)在《丝裂霉素C联合顺行泪道引流管植入治疗上泪道阻塞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丝裂霉素C(MMC)在顺行泪道引流管植入治疗上泪道阻塞中的疗效。方法选择上泪道阻塞患者166例(188眼),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40例(44眼),采用常规的泪道引流管植入术;治疗组患者126例(144眼),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MMC,按MMC质量浓度及保留时间的不同分为6组。术后平均随访(16.25±3.24)个月(620个月),对比对照组及治疗各组间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整体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9,P<0.05);各小组有效率比较,C1组与对照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χ2=9.170,P<0.01);各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结论顺行泪道引流管植入术中联合应用MMC可提高泪道阻塞的治愈率,0.3 g/L的MMC 0.1 m L注入泪道狭窄处并保留3 min疗效较好。

廖润斌,蔡树泓,张世华,李娜[5](2017)在《改良式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改良式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为提高该手术的远期疗效寻找有效的辅助措施。方法:对136例15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眼)施行改良式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硅胶管双路环形植入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对照组(78眼)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随访312mo。结果:术后6mo时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95.0%、98.8%,对照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5.6%、93.6%。治疗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90,P<0.05)。结论:改良式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有利于预防吻合口瘢痕粘连及提高远期疗效,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此外它还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复发率低等优点。

廖首本[6](2015)在《慢性泪囊炎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疾病,多由鼻泪管阻塞,泪液及分泌物不能流入鼻腔而滞留在泪囊内,导致细菌感染所引起,通常需要手术治疗。近年来对该病手术方法的研究逐渐向微创方向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对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朱兆春,王玉,胡尊霞,宋娜,何丽,王合刚,李镜海[7](2014)在《不同浓度丝裂霉素在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复发应用对比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评价注射用丝裂霉素C(MMC)在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复发临床效果以及丝裂霉素不同浓度之间的疗效对比。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将2010年2月至2013年1月在济南市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的72例(74只眼)单纯慢性泪囊炎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手术后复发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MMC观察组(56只眼)和对照组(18只眼)。其中:MMC观察组按计量不同,再分为应用0.2 mg/ml丝裂霉素C18只眼、应用0.5 mg/ml丝裂霉素C19只眼和应用1 mg/ml丝裂霉素C19只眼,计三组,并于应用泪道激光打通闭塞孔后联合不同浓度的MMC浸润5 min后放置泪道引流管1个月;对照组18只眼,应用泪道激光打通后单纯放置泪道引流管1个月。随访610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记录患者泪溢情况、肉芽形成后消失情况、下睑缘角膜问泪液弧高度以及泪道冲洗情况,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MMC组浓度为0.2 mg/ml有14只眼吻合口形成良好,浓度为0.5 mg/ml有17只眼吻合口形成良好,浓度为1 mg/ml有19只眼吻合口形成良好;0.2 mg/ml与1 mg/ml之间有差异,0.2 mg/ml和0.5mg/ml两者之间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其吻合口处肉芽组织和膜闭的形成有减少趋势。其泪溢症状改善有效率为MMC观察组94.43%(54/56)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12/18),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9.617,P=0.002)。结论 MMC作为抗代谢类药物对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增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随着MMC浓度的升高,其吻合口处肉芽组织的形成、吻合口的膜闭明显减少。

李岩,成拾明,周霞,周莎,许玲[8](2013)在《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丝裂霉素C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系统评价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与不联合MMC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PubMed、EMbase、he Cochrane Library(2012年第12期)、VIP、WanFang Data、CBM和CNKI数据库,检索时限截至2012年12月31日,查找所有关于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组)与不联合MMC疗效(对照组)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2.0软件进行Meta分析,证据质量分级采用GRADEpro 3.6软件。结果共纳入9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MC组的手术治愈率显着提高[RR=1.13,95%CI(1.04,1.22),P=0.003];MMC组术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骨床面积大于对照组[MD=6.68 mm2,95%(5.43,7.94),P<0.000 01;MD=11.61 mm2,95%CI(4.67,18.55),P=0.001;MD=15.65 mm2,95%CI(2.95,28.34),P=0.02],但在术后3个月,MMC组的骨床面积与对照组相比[MD=8.20 mm2,95%CI(–6.67,23.08),P=0.28];同时MMC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MD=10.1min,95%CI(8.00,12.20),P<0.000 01]。结论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可以显着提高手术成功率,可有效避免骨窗的过度缩小。

武群英,白萍,肖丽[9](2012)在《泪囊造瘘术联合丝裂霉素眼膏在慢性泪囊炎复发病例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应用鼻内镜泪囊造瘘术联合自制丝裂霉素C眼膏治疗慢性泪囊炎复发病例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收集2006年4月~2010年12月在该院泪道门诊就诊的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复发的慢性泪囊炎患者52例(64眼),在鼻内镜下行泪囊造瘘术,于术中、术后1周在造瘘口处应用自制丝裂霉素C(MMC)药膏;随访观察3个月,以冲洗泪道结果和鼻内镜下引流口开放状态评定效果。治愈:流泪症状完全消失、泪道冲洗通畅无返流及阻力,造瘘口直径较大,上皮化好。好转:流泪症状明显减轻、泪道冲洗部分返流,鼻内镜下造瘘口呈针孔样;无效:流泪症状无减轻,泪道冲洗液完全返流,鼻内镜下造瘘口完全闭塞。结果绝大部分患者术后流泪症状均较术前明显好转,其中47例59眼(92.19%)完全消失,泪道冲洗通畅,无反流及分泌物;3例3眼(4.69%)流泪症状明显减轻,泪道冲洗欠通畅,有一定的反流、阻力及少量分泌物。2例2眼(3.13%)流泪症状无好转,泪道冲洗不通畅,有反流、阻力及大量分泌物。结论鼻内镜微创技术联合自制丝裂霉素C眼膏治疗复发的慢性泪囊炎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直视下操作,并发症少等优点。

张社德,张天峰,罗荣,钟秀华[10](2012)在《丝裂霉素C辅助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泪道阻塞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评价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辅助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及维普文献数据库(VIP)。全面收集MMC辅助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价纳入研究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个RCT,共1139眼,MMC组574眼,对照组565眼。按测量指标和干预措施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传统鼻腔泪囊吻合术中用MMC在改善症状、保持泪道畅通及维持骨窗面积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鼻内鼻腔泪囊吻合术中用MMC在改善症状及保持泪道畅通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维持骨窗面积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现有资料未提示严重不良术后并发症。结论在传统或鼻内鼻腔泪囊吻合术中应用MMC对提高手术疗效有一定的帮助。

二、微波丝裂霉素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波丝裂霉素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随机分组
    2 手术器械及材料
        2.1 手术器材
        2.2 主要药品及来源
    3 术前准备
        3.1 全身情况
        3.2 鼻腔检查
        3.3 泪道准备
        3.4 术前沟通
    4 手术方法
        4.1 观察组手术步骤
        4.2 对照组手术步骤
    5 术后处理及随访
    6 评价指标
        6.1 主要观察指标及量化方法
        6.2 次要观察指标及量化方法
    7 统计学方法
三、结果
    1 临床疗效
        1.1 术后1 周治疗效果
        1.2 术后1 月治疗效果
        1.3 术后3 月治疗效果
        1.4 观察组术后1 周、1 月、3 月疗效对比
        1.5 对照组术后1 周、1 月、3 月疗效对比
    2 眼表症状改善情况
    3 其他临床观察指标
        3.1 植管成功率
        3.2 植管耗时
        3.3 疼痛程度
        3.4 泪点损伤发生率
        3.5 拔管困难发生率
        3.6 支架相关并发症
四、讨论
    1 慢性泪囊炎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分析
    2 慢性泪囊炎的治疗
    3 鼻泪管支架的应用现状分析
    4 Teflon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5 两组手术的结果分析
        5.1 T型 Teflon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安全性
        5.2 T型 Teflon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分析
    6 提高支架植入术疗效的改进措施
    7 展望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丝裂霉素C联合顺行泪道引流管植入治疗上泪道阻塞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1.2.2 术后处理
    1.3 疗效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5)改良式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1.2.2 手术仪器与材料
        1.2.3 麻醉方式
        1.2.4 治疗组
        1.2.5 对照组
        1.2.6 术后处理
        1.2.7 观察指标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眼吻合口周围肉芽形成情况
    2.2 两组患者术眼吻合口测量
    2.3 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
3 讨论

(6)慢性泪囊炎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表现
2 临床应用解剖
3 手术方法
    3.1传统的鼻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
    3.2人工鼻泪管植入术
    3.3激光泪道成形术
    3.4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造孔术、造口术)
4 展望

(8)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丝裂霉素C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研究设计
        1.1.2 研究对象
        1.1.3干预措施
        1.1.4 结局指标
        1.1.5 排除标准
    1.2 检索策略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1.4 质量评价
        1.4.1 文献偏倚风险评估
        1.4.2 证据质量评价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及偏倚风险评估结果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治愈率
        2.3.2 骨窗面积
        2.3.2. 1 术后1个月时骨窗面积
        2.3.2. 2 3个月时骨窗面积
        2.3.2. 3 6个月时骨窗面积
        2.3.2.4 12个月时骨窗面积比较
        2.3.3手术时间
    2.4 发表偏倚分析
    2.5 GRADE证据质量评价
3 讨论

(9)泪囊造瘘术联合丝裂霉素眼膏在慢性泪囊炎复发病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术后处理及观察
2 结果
3 讨论

四、微波丝裂霉素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效果[J]. 李谊,胡浩磊,张鹏臻,王莹.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2(02)
  • [2]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D]. 刘元. 湖北医药学院, 2021(01)
  • [3]丝裂霉素C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效果[J]. 李谊,岳玮,方学奇,邢培梅,张亚戈,胡浩磊.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0(09)
  • [4]丝裂霉素C联合顺行泪道引流管植入治疗上泪道阻塞临床研究[J]. 邓宗勇,杨学兵,曹凤芝,万文娟,刘伟,欧升聪,冯斌炜,唐崑源,刘佩. 中国药业, 2017(06)
  • [5]改良式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J]. 廖润斌,蔡树泓,张世华,李娜. 国际眼科杂志, 2017(02)
  • [6]慢性泪囊炎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J]. 廖首本. 微创医学, 2015(06)
  • [7]不同浓度丝裂霉素在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复发应用对比观察[J]. 朱兆春,王玉,胡尊霞,宋娜,何丽,王合刚,李镜海.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4(08)
  • [8]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丝裂霉素C疗效的Meta分析[J]. 李岩,成拾明,周霞,周莎,许玲.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3(12)
  • [9]泪囊造瘘术联合丝裂霉素眼膏在慢性泪囊炎复发病例中的应用[J]. 武群英,白萍,肖丽. 中国内镜杂志, 2012(12)
  • [10]丝裂霉素C辅助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泪道阻塞疗效分析[J]. 张社德,张天峰,罗荣,钟秀华. 武警医学, 2012(04)

标签:;  ;  ;  ;  ;  

微波丝裂霉素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