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热休克蛋白—抗原肽复合物激活的树突状细胞疫苗抗肿瘤效应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作者: 孙光
导师: 施广霞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肿瘤免疫
文献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开发更有效的抗肿瘤疫苗一直是肿瘤免疫治疗的主要目标之一。我们研究组以往的研究表明:经榄香烯处理的肿瘤细胞用做肿瘤疫苗免疫小鼠后,可诱导机体产生比较强的抗肿瘤免疫保护效应;用从榄香烯复合瘤苗(elemene combo tumor cell vaccine,EC-TCV)中提取的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HSP70肽复合物进行免疫,可诱导比较强的特异性抗瘤免疫保护效应。这些结果提示,HSP70肽复合物在榄香烯复合瘤苗诱导的抗瘤免疫保护效应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日益增多的证据表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在体内外均可激活初始型T细胞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HSPs是可以激活DCs的内源性分子,它强有力地结合整个细胞内的抗原肽的能力,使它成为肿瘤疫苗最有吸引力的载体。本论文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选择Hca-F和L929细胞系为模型,在体外比较卡介苗来源的HSP70肽复合物(HSP70<sub>BCG)和Hca-F榄香烯复合瘤苗来源的HSP70肽复合物(HSP70-EC-TCV)冲激的DCs抗Hca-F和L929效应;探讨Toll-like Receptor 4(TLR4)信号通路在HSP70<sub>BCG和HSP70-EC-TCV激活DCs过程中的作用;体外构建的Hca-F榄香烯复合瘤苗抗原肽-HSP70<sub>BCG复合物(HTA-HSP70<sub>BCG)激活的DCs的体内外抗瘤效应,主要结果如下: 一.HSP70<sub>BCG和HSP70-EC-TCV抗原肽复合物对DCs的冲激作用 1.HSP70<sub>BCG和HSP70-EC-TCV由本室从Hca-F榄香烯复合瘤苗细胞和BCG中提取,Western blot证实,全过程以低压液相色谱监控。 2.骨髓来源的不成熟DC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GM-CSF(20ng/ml)和IL-4(20ng/ml)培养5天获得。 3.以HSP70<sub>BCG(25μg/ml)和HSP70-EC-TCV(25μg/ml)冲激DC 24h,用ELISA法检测上清中IL-12浓度,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CD86和CD40的表达。
论文目录:
一、论文
(一) 中文摘要
(二) 英文摘要
(三) 前言
(四) 参考文献
(五) 第一章 HSP70-_(BCG)和HSP70-_(EC-TCV)抗原肽复合物对树突状细胞的冲激作用
(六) 第二章 TLR_4在HSP70诱导DC成熟过程中的作用
(七) 第三章 体外构建的H_(TA)-HSP70__(BCG)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的冲激作用
(八) 第四章 H_(TA)-HSP70__(BCG)诱导DC体内抗瘤作用的研究
(九) 结论
二、文献综述
(一) 正文
(二) 参考文献
三、致谢
四、作者简历
五、缩略词表
发布时间: 2006-10-31
参考文献
- [1].HCV C-Fc融合基因疫苗修饰的树突状细胞功能研究[D]. 王全楚.第四军医大学2004
- [2].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D]. 江小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
- [3].核因子-κB寡聚脱氧核苷酸诱骗剂处理的供受者树突状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D]. 徐东亮.复旦大学2004
- [4].树突状细胞调节T细胞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研究[D]. 侯万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
- [5].来源于人树突状细胞的新型癌基因样小G蛋白RabJ的生物学功能研究[D]. 陈涛涌.第二军医大学2004
- [6].VEGF对CD34~+造血干/祖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分化和功能的影响及其在卵巢癌免疫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D]. 叶枫.浙江大学2005
- [7].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及其配体对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D]. 俞静.浙江大学2005
- [8].发热温度调节树突状细胞表达TLR4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D]. 闫小毅.浙江大学2005
- [9].内皮型脾脏基质细胞诱导造血干细胞分化为调节性树突状细胞[D]. 唐华.浙江大学2005
- [10].HPV16E7DNA疫苗和IL-15重组质粒的联合免疫作用及对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和功能的影响[D]. 李艳佳.河北医科大学2005
相关论文
- [1].新型热休克蛋白HSP-DC激活树突状细胞及其佐剂效应研究[D]. 周向阳.第二军医大学2003
- [2].热休克蛋白65-HER2多表位融合蛋白的构建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D]. 向泽敏.吉林大学2006
- [3].热休克蛋白70-多肽负载的树突状细胞在骨肉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实验研究[D]. 王丹辉.吉林大学2006
- [4].热休克蛋白70、90α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热休克蛋白70、90α多肽复合物疫苗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D]. 张剑军.中国医科大学2004
- [5].热休克蛋白gp96对肿瘤恶性行为的影响及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D]. 岳培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
- [6].负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疫苗联合CpG-ODN对膀胱肿瘤免疫治疗效应的实验研究[D]. 聂志林.第三军医大学2006
- [7].全细胞性肿瘤抗原以不同方式负载树突状细胞诱导肝癌特异性T细胞反应的实验研究[D]. 张利旺.第四军医大学2006
- [8].高表达p53蛋白的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D]. 杨建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
- [9].白细胞介素12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后和卵巢癌细胞融合作为卵巢癌肿瘤疫苗的初步研究[D]. 彭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
- [10].负载EBV-LMP2基因人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制备及抗肿瘤免疫研究[D]. 盘鹰.汕头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