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元种群?

究竟什么是元种群?

一、Metapopulation(复合种群 )究竟是什么 ?(论文文献综述)

李琼雯[1](2021)在《钱江源国家公园黑麂生境破碎化评价及生境廊道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俗称红头青麂、蓬头麂,是我国I级重点保护动物,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干扰致使其生境破碎化,进而威胁黑麂种群生存。本文为实现对黑麂种群及其生境的有效保护,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为研究区,在对研究区生境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遥感影像、红外相机黑麂监测数据、开化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等数据资料,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景观连接度指数以及MaxEnt模型对黑麂生境破碎化现状进行评价,借助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 Model,MCR)以及Linkage Mapper廊道设计软件构建黑麂潜在生境廊道,并通过计算分析景观连接度指数来评价廊道构建的有效性。主要结果有:(1)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对黑麂生境结构破碎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主导生境景观是由适宜森林景观和其他森林景观构成的森林景观,二者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8.2%,在面积和数量上都具有绝对优势。森林景观尤其是适宜森林景观主要以大面积斑块分布为主,其他非林景观主要以小斑块形式零散分布,且这些非林景观对黑麂生境破碎化的影响至关重要。研究区各生境景观类型都具有较复杂的斑块形状,较低的斑块连接度且较离散的斑块分布,呈现一定程度的破碎化。与黑麂活动区相比,黑麂非活动区各类生境景观斑块的形状更复杂、聚合度更小、分布状态更离散、连接度更低、边缘密度也更大以及各类生境景观整体在斑块面积和数量上的分布更加不均衡,说明与黑麂活动区相比,黑麂非活动区各生境景观类型的破碎化程度更高。(2)通过MaxEnt模型以及计算分析景观连接度指数来评价黑麂生境功能破碎化,结果表明:黑麂适宜生境面积相对狭小为44.78km2,仅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17.8%,且距阔叶林距离是影响黑麂生境选择的最主要环境因子。整个研究区黑麂适宜生境斑块间的景观连接度指数值较低,表明研究区黑麂生境整体的功能破碎化程度较高。同时黑麂活动区适宜生境斑块间的景观连接度指数值略高于非活动区,说明黑麂非活动区生境的功能破碎化程度高于活动区。森林景观的破碎化(尤其是阔叶林区的破碎化)是导致研究区黑麂生境功能破碎化的主要原因。(3)对黑麂潜在生境廊道的构建与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内共有4个生境“源”斑块,共识别出3条黑麂潜在生境廊道,主要位于里秧田村、田畈村、库坑村以及霞川村,廊道总长度是12.70km,廊道宽度的最低限值设定为黑麂最小家域面积的直径766m。生境廊道建设后适宜生境关键区的景观连接度指数值均高于廊道构建前适宜生境关键区的景观连接度指数值,表明该廊道的构建能提高生境斑块间的连通性,从而缓减黑麂生境破碎化,保护黑麂种群及其栖息地。

祖笑艳[2](2020)在《康养服务型城市森林的生态构建方法研究 ——以北京市横街子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快速的城镇化过程给城市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如热岛效应、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城市的发展,也给居民带来了健康问题。当前国内针对健康问题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森林康养基地和社区花园两个方面,森林康养基地由于生态基底的建设需求多位于远郊,社区花园则存在环境、范围和活动类型的限制,两者的使用对于城市居民健康问题的缓解存在一定的局限。在城市双修、留白增绿、森林城市构建和健康中国的背景下,研究针对由于城市建设和发展而受到污染的大面积腾退用地,探讨康养服务型城市森林的生态构建方法,通过生态修复的技术手段进行场地修复,在充分发挥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植入康养理念,构建完善的康养空间结构体系,实现康养服务型城市森林的生态构建。在尝试构建高生态效益城市森林的同时,为居民提供近距离的、以健康服务为目的的绿色健康环境,突破以健康为目的的空间范围的限制。以北京市朝阳区横街子公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对场地周边用地性质、交通、人群结构及需求、场地内部原有地形、植被、水系、道路、建构筑物等进行勘察。通过文献阅读,总结生态修复相关理论,同时结合康养环境的建设需求,从环境自身和人体健康需求两个方面实现物理环境的修复和设计,打造健康稳定的城市森林环境。在此基础上,植入康养活动体系,最终实现环境与人的共同健康。以期为康养服务型城市森林的生态构建提供方法参考,科学服务“健康中国”发展目标。

陈可可[3](2020)在《生态安全格局下的生态廊道规划研究 ——以南昌莲塘河生态廊道规划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进程不断加快的背后生态问题逐渐凸显,建立生态安全格局成为当前建立生态园林城市一个重要方向。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中,廊道起着景观链接与过度的作用,是链接破碎化景观斑块重要因素。本文将从生态安全格局角度下探讨生态廊道规划设计,根据生态安全格局中水环境生态安全格局、生物保护安全格局、地质灾害安全格局、历史人文保护安全格局依次进行生态廊道的作用研究。文献综述主要对生态廊道、生态安全格局等理论知识的进行阐述。引言部分提出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并说明研究本论文的方法与过程。正文部分首先分析生态廊道的基础作用,分别对河流生态廊道、道路生态廊道、山林生态廊道在生态安全格局下的生态作用进行分析研究;然后根据最小阻力模型,在GIS软件中识别出潜在生态廊道并构建南昌县莲塘河研究区域综合安全格局,为下一步规划设计提供依据;最后根据莲塘河现状与研究区域的综合安全格局进行整体生态设计,从整个河岸的清淤设计入手,设计生态驳岸、人文节点分区、植物主题分区设计。生态廊道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将生态廊道纳入景观基础设施将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思路与方法,使生态廊道成为城市的生态走廊与绿色骨架。

廖伟,刘娜,冯承莲,徐建,王子健,金小伟[4](2020)在《种群水平生态风险评价方法概述及其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生态风险评价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稳定性和持久性,为环境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然而,目前常见的用于保护生物的化学污染物浓度阈值大多是以个体水平的毒性试验结果为基础,忽略了物种在时间和空间相互作用等因素,不能够完全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延续性。本文从生态风险评价的概念、目的和意义引出种群水平生态风险评价在环境管理应用的重要性,综述了种群水平生态风险评价的科学问题(如密度依赖、遗传变异和空间结构等),归纳了种群水平风险评价主要模型方法及其应用(如Euler-Lotka方程、预测矩阵、个体模型、空间模型和动态能量预算模型等),列举了各国现有法律法规中关于种群水平生态风险评价的规定,以期为种群水平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及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提供有益借鉴。

席唱白,迟瑶,钱天陆,盛彩英,王结臣[5](2019)在《动物种群动态模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动物种群动态模型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文章回顾和总结了其取得的丰富成果,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种群动态包括种群数量动态和时空分布动态,根据其形式和研究内容,可以将种群动态模型分为数量模型和空间模型。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方程模拟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它包括"J"型增长模型、"S"型增长模型和Lotka-Voltera模型等;空间模型侧重于种群和生境的空间化表达,包括异质种群模型、空间精确性种群模型和基于个体的种群模型等。种群动态模型在物种保护、气候变化和土地管理等方面都有成功应用。目前,种群动态模型的空间描述能力不足,未来与地理信息技术结合将有助于种群动态模型的进一步发展。

李燕平[6](2017)在《石爬鮡复合种局域适应及物种形成的分子基础研究》文中指出生物如何生存并适应复杂的自然环境一直是生物学家关注的重点和核心问题。局域适应(Local adaptation)作为生物适应自然环境的重要一面,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其在生物多样性塑造、物种遗传变异维持、物种分布范围扩张以及生态物种形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尽管局域适应的证据广泛存在,迄今其遗传学基础却知之甚少。鱼类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容易随环境改变而发生适应性演化并最终形成新的物种,因而使得鱼类成为当今脊椎动物中物种数最为丰富的类群。另外,生活于水体中的鱼类,其分布受到水系的严格限制,遗传分化和种群结构容易受到地质历史事件的影响。与其他脊椎动物相比,鱼类分布与其栖息的水体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鱼类特别是淡水鱼类是研究局域适应和物种形成的理想类群。石爬鮡属(Euchiloglanis Regan,1907)隶属于辐鳍鱼纲(Actinopterygii)、鲇形目(Siluriformes)、鮡科(Sisoridae),是在高山峡谷、陡坡急流的环境中营底栖生活、无洄游的淡水鱼类。迄今,石爬鮡属描记的物种有6个,其中3个种(E.dorsoarcus,E.longus,E.phongthoensis)局限分布于红河水系,另外3个种(E.davidi,E.kishinouyei,E.longibarbatus)局限分布于横断山区的长江上游水系。分布于横断山区长江上游水系的3种石爬鮡由于在形态上极其相似、在分子水平上分歧很小,该属物种在成种时间上并不长且有可能还正处于成种过程中,彼此间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我们将分布于横断山区的3个物种作为“石爬鮡复合种”对待)。因此,横断山区分布的石爬鮡复合种是研究局域适应以及物种形成的理想模型。基于此,本文以分布于横断山区的石爬鮡复合种为研究对象,从多变量形态度量学、几何形态学、谱系地理学以及群体基因组学的角度,来探讨其局域适应及物种形成的分子基础。旨在回答的科学问题是:(1)哪些表型特征在石爬鮡复合种局域适应和物种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石爬鮡复合种的遗传分化及谱系地理过程如何?(3)哪些基因以及生态因子在石爬鮡局域适应及物种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多变量形态度量学和几何形态学对石爬鮡复合种的形态分化进行研究。分别对8个不同群体共233尾样本,选取11个解剖学坐标点以及52个可量性状对其进行多变量形态度量;此外,选取和多变量形态度量对应的8个群体共226尾样本,背面观选取20个标定点,腹面观选取17个标定点分别进行几何形态学分析。(1)多变量形态度量结果表明:主成分和线性辨别分析显示金沙江和青衣江的群体在形态上差异较大,能够区分于大渡河和雅砻江的群体,而大渡河和雅砻江的群体形态差异相对较小。不同地理群体的石爬鮡复合种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头部相对大小、口裂大小、胸鳍、腹鳍、背鳍、臀鳍以及脂鳍起点、眼径、颌须的延长部分、鳃孔大小、肛门位置、背鳍长、脂鳍长以及尾柄高;(2)几何形态学的主成分分析和典型变量分析结果表明:其聚类关系和多变量形态度量学的结果相吻合;辨别分析表明:其形状变异结果主要为:(1)青衣江的群体头部最扁,背鳍起点最靠后且背鳍长更长,脂鳍起点最靠后,脂鳍长最短,臀鳍长最长;(2)金沙江的群体头部扁平程度最小,背鳍起点、臀鳍起点和肛门位置最靠前,背鳍长最短,口裂最小;(3)雅砻江的群体脂鳍起点最靠前且脂鳍长最长,臀鳍起点以及肛门位置最靠后,口裂最大;(4)对于尾柄高,大渡河和雅砻江的群体尾柄高最大,大渡河和雅砻江的表型分化相对较小,金沙江的群体尾柄高最小。2.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和10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对石爬鮡复合种进行遗传分化和谱系地理分析。主要结果为:(1)从11个群体360个个体中成功获得360条cytb基因序列,包含125个单倍型,基于单倍型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及单倍型网络图支持石爬鮡复合种分为四个支系,并与所属水系相一致;(2)基于10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在7个群体192个个体中扩增得到的数据,进行structure分析,其结果支持单倍型网络图和系统发育的结果;(3)两种分子标记均支持石爬鮡复合种的遗传多样性呈中度多态,且水系间遗传分化达到高度分化的水平;(4)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石爬鮡复合种群体间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显着相关;(5)错配分布、中性检验以及贝叶斯天际线(bsp)分析结果均支持不同水系石爬鮡复合种群体经历过种群扩张现象,扩张时间和第四纪间冰期的时间对应;(6)种群分化时间估算结果显示:横断山区石爬鮡复合种起源时间约为1.3百万年前(ma)(95%置信区间为0.9-1.7ma);大渡河和雅砻江群体分化时间约为0.7ma(95%置信区间为0.5-1.0ma);金沙江和青衣江群体分化时间约为0.7ma(95%置信区间为0.4-1.1ma);大渡河-雅砻江群体和金沙江-青衣江群体这两支系的分化时间约为1ma(95%置信区间为0.6-1.4ma)。分化时间与相应的地质事件和河流变迁时间相一致。3.基于rad测序数据对石爬鮡复合种进行了群体基因组学分析。对9个群体213尾石爬鮡复合种以及3尾中华鮡进行rad测序,共得到339.42gb原始数据,质控后得到226.52gb过滤数据和6,606个snps,基于这些snps或snps所在的rad-tags进行系统发育、聚类分析、基因流、物种界定以及功能注释,结果如下:(1)以中华鮡为外类群,通过贝叶斯法、最大简约法和最大似然法对石爬鮡复合种进行系统发育关系重建,其拓扑结构均支持石爬鮡复合种可按水系分为四个支系;主成分分析、主成分辨别等聚类分析结果均支持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表明大渡河和雅砻江的群体亲缘关系更近;(2)基于SOM模型的特征诊断位点分析一共得到1,891个特征诊断位点,为不同水系石爬鮡复合种的鉴别提供参考资料。(3)对不同水系之间的石爬鮡复合种进行基因流分析,结果表明大渡河到雅砻江的基因流达到3.735,这解释了大渡河和雅砻江群体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和形态分化相对较小的原因;(4)石爬鮡复合种物种界定结果显示:横断山区石爬鮡复合种分为三个物种,金沙江的为一个物种,青衣江的为一个物种,大渡河和雅砻江的为一个物种;(5)基于LOSITAN和ARLEQUIN对水系间的石爬鮡复合种进行离群分析,得到受选择位点,将受选择位点与Swissprot和GO数据库比对注释后,筛选到与石爬鮡复合种局域适应及物种形成相关的候选基因主要有:(1)跨膜转运相关的基因:MYH家族,MYO1H,Myosin IC,EXOC3,DNM1,STOM,SLC2A10;(2)突触传递相关基因:CA家族,ACTL6A,PPFIA1,TAAR8;(3)转录调控相关基因:ZSCAN29,ZNF257,KANSL3,HCFC1;(4)生长发育相关基因:ID1,MYOCD,MKL2,PRKCD,MYH10,DHX32,ANK2;(5)细胞生殖与有丝分裂基因:TUBD1,TUBB2A;(6)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的基因:LRP1B;(7)磷酸盐转运蛋白相关基因:SLC家族;(8)免疫相关基因:PRKCE,RAB32,RAB38;(9)渗透压调节相关基因:TRPV4等;(6)基于水系间差异的SNP以及受选择位点的GO注释结果的GO富集显示:富集到的GO terms主要与细胞分化、调节细胞形态、组织结构发育、转录、代谢、离子跨膜转运、突触传递、机体应激反应、细胞对氧水平降低和缺氧的反应及免疫应答等基本生物学功能相关;(7)气候因子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降水量、气温和海拔高度的差异是引起石爬鮡复合种局域适应及物种形成的关键气候因子。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逐步深入的方式解析了石爬鮡复合种在局域适应及物种形成过程中的遗传基础。首先采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与几何形态学方法分析了石爬鮡复合种的形态分化;其次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与多态性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了石爬鮡复合种的遗传分化;最后基于全基因组扫描的RAD测序技术分析了石爬鮡复合种在局域适应及物种形成过程中与表型变异相关的关键遗传改变。这为横断山区物种多样性的成因与适应性演化机制研究提供了资料与范例。

孙中帅[7](2016)在《东亚菝葜复合种(Smilax china complex)系统发育及谱系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菝葜复合种(Smilax china complex)是一个广布于东亚地区的多倍体复合种,其倍性复杂,形态多变,尤其是其广布核心种菝葜(S. china)的形态性状与其近缘种相互重叠交叉,且分布区也相互重叠,即使在野外也难于分类鉴定,而且其部分近缘种(如S. trinervula和S. biflora)的分类地位至今仍存争议。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根尖染色体压片和流式细胞技术对菝葜复合种的群体倍性及其地理分布规律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用分子系统学的手段对菝葜复合种及其近缘种进行了系统发育重建,并采用综合分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对菝葜复合种内的二倍体重新进行了物种界定;通过对广布种菝葜(S. china)不同倍性群体的谱系地理研究及可能参与其杂交多倍化过程的三脉菝葜(S. trinervula)和小果菝葜(S. davidiana)的分子系统学及群体遗传学分析,并结合地质学与古气候学提供的背景,探讨了菝葜复合种的起源、进化历史及广布种菝葜的多倍化过程。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菝葜复合种整个分布区的野外补充调查采集从2009年开始,对菝葜复合种展开野外生境调查和DNA及染色体倍性分析材料的补充采集,野外调查地点几乎遍及除朝鲜半岛外的整个菝葜复合种分布区,补充采集了12个群体的DNA材料及26株活体植株;加上本研究室前期的积累,共有菝葜复合种材料7种1变种(含本研究所报道的2个新种)55个群体,华家池植物园共引种栽培菝葜复合种活体植株144株。2.菝葜复合种的染色体倍性基于染色体压片及流式细胞技术对菝葜复合种6种25个群体进行了研究,发现并证实菝葜复合种倍性变化复杂,存在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非整倍体等倍性,新报道了部分种和群体的染色体数目(S. china的湖北神农架/江苏宜兴/山东枣庄(SNJ/ZZ/YX)群体2n= 32; S. trinervula安徽天堂寨群体(TTZ)和日本滋贺群体群体(ZH) 2n= 64 (4X),浙江磐安群体(PA)和江西云居山群体(YS)2n=32:S. biflora的屋久岛群体(WJ)2n=32(2X),奄美大岛群体(AM)2n=60;进一步结合形态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确定分布于奄美大岛S. biflora群体(2n=60)为不同起源的、尚未被描述过的新种;发现S. trinervula也具有二倍体和四倍体两种倍性,长江以南向西到贵州的群体都为二倍体,长江以北的大别山区以及日本的群体为四倍体。3.菝葜复合种的系统发育及物种组成基于4个cpDNA片段(matK、rbcL、trnS-trnG、psbA-trnH)、核基因ITS序列和单拷贝核基因agt1序列,对21个种47个群体共80个体,以S. glabra和S. corbularia为外类群进行了系统发育和分歧时间分析,证实菝葜复合种为一单系类群(cpDNA:BS=95/92; ITS:BS= 65/58; agt1:BS= 57/-),明确了S. ferox、 S. polycolea、S. lebrunii及S. glaucochina不是菝葜复合种的成员;结合综合分类学方法确定菝葜复合种的成员包括:菝葜(S. china L.)、琉球菝葜(S. china var. kuru Sakag.ex Yamam.)、奄美菝葜(S. amamiana ZS.Sun et P. Li, sp. nov.)、双花菝葜(S. biflora Siebold ex Miq.)、小果菝葜(S. davidiana A.DC.)、微齿菝葜(S.microdonta ZS.Sun & CX. Fu, sp. nov.)、南投菝葜(S. nantoensis T.Koyama)和三脉菝葜(S. trinervula Miq.),支持属下建立菝葜组(Sect. china)。4.广布种菝葜的谱系地理学研究基于分子系统学和谱系地理理论,筛选了cpDNA 4个片段(matK、rbcL、 trnS-trnG、psbA-trnH)和ITS序列对广布种菝葜(S. china)分布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岛、日本本岛、日本琉球群岛及朝鲜半岛的共25个群体,三脉菝葜(S.trinervula)分布中国大陆和日本本岛的7个群体以及分布中国大陆的小果菝葜(S.davidiana)6个群体进行了谱系地理研究,并结合化石证据分析了菝葜复合种的群体进化历史,得到结果如下:1)菝葜复合种起源于中新世早期(18.07 Ma);2)菝葜复合种约在中新世中期(12.53 Ma)分化为CJK(中国-日本-朝鲜半岛)谱系和Chi(中国华南-西南)两大谱系,中新世东亚季风气候形成对两大谱系的分化有重要影响;CJK谱系在10-7 Ma又进一步分化为四个分支(CJK 1-4),而Chi谱系约在7-5 Ma进一步分化为三个分支(Chi 1-3);3)中新世末期至上新世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干旱化可能促进了Chi谱系内一些二倍体种的分化;4)第四纪冰期东海陆桥的出现促进了S. trinervula和S. china CJK2谱系在中国和日本/朝鲜半岛区系间的迁移:S. trinervula的祖先类群从长江中下游地区向东迁移到日本,而S. china的CJK2谱系正好相反,从日本东南部向朝鲜半岛、山东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扩张;研究结果支持东海陆桥的通道作用对于不同的物种是不同的:5)从cpDNA和ITS单倍型分析揭示菝葜复合种的多倍体是多地多次起源的,不同进化谱系的多倍体群体的起源时间有较大差异,化石证据表明有些谱系的多倍化(如CJK1谱系)可能早在上新世就已经发生了;6)cpDNA和ITS单倍型分析均表明S. davidiana和S. trinervula参与了广布种菝葜(S. china)的多倍化,证实杂交多倍化在菝葜复合种六倍体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东部地区的六倍体很可能是菝葜复合种的早期二倍体群体加倍后与S.trinervula杂交形成的。5.菝葜复合种的物种形成模式综合菝葜复合种的系统发育和谱系地理研究,探讨了东亚的地质历史的变迁和气候变化对菝葜复合种的物种形成的影响,认为菝葜复合种内至少存在边域物种形成、静域物种形成、杂交和多倍化等物种形成模式。分布于屋久岛的双花菝葜(S. biflora)和台湾岛的南投菝葜(S. nantoensis)均系典型的岛屿物种,研究结果揭示他们分别是从日本本岛的三脉菝葜(S. trinervula)和中国大陆的小果菝葜(S. davidiana)衍生出的物种,符合边域物种形成的特点,东亚地质历史上的海退和海侵造成的大陆和大陆邻近岛屿的连接和隔离,很可能促进了这一成种过程。分布于奄美大岛的奄美菝葜(S. amamiana)在菝葜复合种内具有2n=60的染色体数,其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很可能促进了这一物种与复合种内其它物种的隔离,即属于静域物种形成的范畴。本研究证实了杂交和多倍化在菝葜复合种的物种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揭示仅分布于琉球群岛的两个岛屿种:屋久岛的双花菝葜(S. biflora)和奄美大岛的奄美菝葜(S. amamiana)来自不同的遗传谱系,其相近的形态特征(矮化、叶较小、卷须退化、花序仅有1-2朵花等),是由于适应岛屿生境而平行进化的结果。6.菝葜复合种的分类处理基于形态、染色体、分子及地理分布数据,运用综合分类学和谱系地理学理论对菝葜复合种的所有二倍体种/群体进行物种界定和分析,解决了部分分类上存在争议类群的分类地位。研究发现了两个未被描述过的新种:奄美菝葜(S.amamiana ZS. Sun & P. Li, sp. nov.)和微齿菝葜(S. microdonta ZS. Sun & CX. Fu, sp. nov.),通过对新发现的物种与菝葜复合种内的其余二倍体物种的比较(形态、染色体、遗传分化、地理分布),对新种进行了分类处理和描述。最后确定菝葜复合种的分类体系为:菝葜属Smilax L., Sp. P1. 2:1028.1753.菝葜亚属subgen. China P.Li & C.X.Fu菝葜组sect. ChinaT.Koyama(1)奄美菝葜Smilax amamiana Z.S.Sun et P. Li sp. nov.(2)双花菝葜Smilax biflora Siebold ex Miq.(3)菝葜Smilax china L.硫球菝葜S. china var. kuru Sakag. ex Yamam.(4)小果菝葜Smilax davidiana A.DC.(5)微齿菝葜Smilax microdonta Z.S. Sun & C.X. Fu, sp. nov.(6)南投菝葜Smilax nantoensis T.Koyama(7)三脉菝葜Smilax trinervula Miq.

邹诚[8](2015)在《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地理关系及PSP毒素的成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Alexandrium tamarense species complex)是重要的赤潮原因种之一,包括塔玛亚历山大藻(A.tamarense)、芬地亚历山大藻(A.fundyense)和链状亚历山大藻(A.catenella)。其能够产生麻痹性贝毒(PSP toxin),对生态、经济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塔玛亚历山大藻广泛存在于我国沿海各大海域,并曾在渤海、东海及厦门海域爆发赤潮,但各大海域塔玛亚历山大藻的遗传多样性、分化水平如何?其与世界其他海域的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的关系如何?毒素成分有什么特征?目前均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采用高效能的DNA指纹标记技术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对采自世界范围内不同海域的82株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分析,筛选出370个多态性位点。样品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Nei’s遗传多样(h)在0.1370.266之间,平均为0.186;香农指数(I)在0.1900.408之间,平均为0.275。不同地理种群间遗传分化指数(Fst)不同,范围在0.0070.303之间,其中东海种群与南海种群、黄渤海种群与楚科奇海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很小,分别只有0.007和0.032。不同地域种群间基因流不同,平均为1.628。Structure种群结构预测与主坐标分析(PCo A)显示,82株样品可分为4个组,其中中国黄渤海与楚科奇海种群为一组。综合以上结果,可以认为中国黄渤海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与楚科奇海藻株同源。此外,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60株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大部分来自中国沿海)的麻痹性贝毒组分和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样品中毒素的组分和含量存在一定差异,麻痹性贝毒主要成分包括N-磺酰氨甲酰基类毒素(C1/2)、膝沟藻毒素(GTX1/4)和新石房蛤毒素(NEO),其中NEO主要存在于中国南海藻株中。平均每个细胞中毒素含量在31.810.02 fmol/cell,平均为7.06 fmol/cell(n=49)。每个细胞相对于STX的毒性在0.0017.88 pg STXeq/cell之间。聚类分析表明,麻痹性贝毒含量及组分与该复合种的地理分布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武晶,刘志民[9](2014)在《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综述》文中指出生境破碎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是理论生态学的研究热点。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的基础上,阐述了生境破碎化的概念内涵与度量,介绍了生境破碎化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研究内容与研究进展;总结了目前生境破碎化研究存在度量破碎景观格局的方法尚未统一、研究方法有待精确以及生境破碎化与生物多样性的阈值效应尚未发现等问题。今后,半干旱地区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需要加强,空间分析理论和方法将会在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中得到更多应用。

张敏[10](2014)在《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苏锡常地区生态网络优化研究 ——以白鹭生境网络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网络一直是保护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环境生态与园林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土地利用规划等众多领域的研究热点。从生态功能的角度,生态网络即物种生境网络的集合。生境网络为物种在不同生境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流提供了重要的空间保障,而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地区,随着土地利用的急剧变化,物种生境遭到严重破坏,因此研究快速城市化地区的生境网络问题对维持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网络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目前已有的生态网络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将其作为一种规划手段,通过识别斑块、廊道等要素以及测度网络连接度等方法从网络的构建、评价及优化等方面完成生态网络的规划与实施过程,较少考虑时间尺度,从生态网络随土地利用变化的视角入手展开研究。国内已有的涉及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影响的研究多是笼统地得出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生境质量下降的结论,缺乏定量分析,且较少以具体的物种来反映。此外,就生态网络的优化而言,在生态网络的获得过程中多采用最小成本路径法,较少将不同类型的网络构建方法相结合。鉴于此,本文选取了城市化快速发展、土地利用变化急剧的苏锡常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区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土地覆被数据,以湿地代表性鸟类白鹭为研究物种,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白鹭的生活习性特征,借助ArcGIS 10.1空间分析工具,得到其生境网络,在此基础上分别运用Fragstats 4.1、UCINET 6等分析软件,从斑块和网络视角选取景观指数、网络结构指数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网络造成的影响,并基于恢复生态学理论,以2010年网络为现状,2000年网络为优化目标,将两种不同的网络构建方法相结合,即通过识别位于最小成本路径上的2000年的失缺节点及路径的交点,分别作为恢复型生境节点和新建型生境节点,并对其进行重要性评价,选择重要的节点加以恢复或新建,进而得到网络优化的最终状态。结果表明,2000-2010年研究区由于大量新增线性人为干扰致使白鹭生境网络质量下降;白鹭生境网络在研究区不是全区覆盖的回路,基本由宜兴-溧阳片、无锡滨湖片、苏州吴中片和苏州阳澄湖片4个小片网构成,其完整程度及受破坏程度按照宜深片、滨湖片、吴中片、阳澄湖片降次排列;恢复型生境节点对应的生境斑块面积基本在10-50hm2之间,以乔木林地为主,新建型生境节点对应的生境斑块则是乔木林地和湖泊水库与河流兼而有之,均满足白鹭生境地类要求;通过对增加的恢复型和新建型生境节点遴选后得到的生境网络,其连接度较高、整体结构状况最好,并且兼顾了资源有限性下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可作为苏锡常地区白鹭生境网络优化的最优方案。

二、Metapopulation(复合种群 )究竟是什么 ?(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etapopulation(复合种群 )究竟是什么 ?(论文提纲范文)

(1)钱江源国家公园黑麂生境破碎化评价及生境廊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生境破碎化研究进展
        1.2.1 生境破碎化的定义和影响
        1.2.2 生境破碎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1.2.3 生境破碎化研究的度量方式
        1.2.3.1 生境结构破碎化的度量
        1.2.3.2 生境功能破碎化的度量
    1.3 生境廊道构建研究进展
        1.3.1 生境廊道构建理论
        1.3.2 生境廊道构建方法与应用
    1.4 黑麂栖息地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土壤类型
        2.1.5 动植物资源
        2.1.5.1 植物资源
        2.1.5.2 动物资源
        2.1.6 研究区内黑麂种群分布情况
    2.2 数据基础和预处理
        2.2.1 遥感影像
        2.2.2 分布点数据
        2.2.3 环境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生境结构破碎化评价方法
        2.3.2 生境功能破碎化评价方法
        2.3.3 MaxEnt模型
        2.3.4 层次分析法
        2.3.5 生境廊道构建模型
第三章 黑麂生境结构破碎化评价
    3.1 研究区生境景观的分类
    3.2 评价指数的选定
    3.3 生境结构破碎化分析
        3.3.1 研究区生境景观格局基本特征分析
        3.3.2 生境景观形状复杂度分析
        3.3.3 生境景观离散性与蔓延度分析
        3.3.4 生境景观边缘密度与连接度分析
        3.3.5 生境景观多样性与均匀度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黑麂生境功能破碎化评价
    4.1 基于MaxEnt模型的黑麂生境分布预测
        4.1.1 环境因子的选取
        4.1.2 MaxEnt模型构建与检验
        4.1.3 黑麂生境适宜性分区
        4.1.4 环境因子的重要性分析
    4.2 适宜生境的景观连接度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黑麂生境廊道构建与评价
    5.1 黑麂生境廊道构建
        5.1.1 “源”斑块的选取
        5.1.2 阻力面的构建
        5.1.3 潜在生境廊道识别
        5.1.4 生境廊道宽度的设定
    5.2 生境廊道构建的有效性评价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康养服务型城市森林的生态构建方法研究 ——以北京市横街子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概念阐述
        1.3.1 城市森林
        1.3.2 康养服务型城市森林
        1.3.3 生态修复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4.1 国内外城市森林的生态修复及营建相关研究进展
        1.4.2 国内外城市森林康养服务相关研究进展
        1.4.3 小结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2 城市森林生态修复及重建相关理论基础
    2.1 森林生态学基本原理
        2.1.1 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理论
        2.1.2 生态适应性及生态位理论
        2.1.3 生物多样性原理
        2.1.4 植物群落演替理论
        2.1.5 生态平衡理论
        2.1.6 森林生态学基本原理在城市森林建设中的应用
    2.2 城市生态学原理
    2.3 景观生态学原理
        2.3.1 斑块—廊道—基底模式
        2.3.2 复合种群理论
        2.3.3 景观连接度
        2.3.4 景观异质性
    2.4 人居环境科学原理
    2.5 生态系统管理理论
3 城市森林康养服务支撑体系
    3.1 森林环境健康因子
        3.1.1 森林物理环境因子
        3.1.2 森林化学环境因子
        3.1.3 森林景观环境因子
    3.2 森林活动健康因子
        3.2.1 森林休憩性因子
        3.2.2 森林活动性因子
    3.3 健康恢复相关理论支撑
        3.3.1 生态潜意识与生态自我
        3.3.2 亲生命性假说
        3.3.3 压力缓解理论
        3.3.4 注意力恢复理论
4 相关案例分析
    4.1 泰国曼谷都市森林公园
        4.1.1 项目概况
        4.1.2 相关策略借鉴
    4.2 日本大阪万博纪念公园——自然文化园
        4.2.1 项目概况
        4.2.2 相关策略借鉴
    4.3 日本十胜川千禧森林——森林园
        4.3.1 项目概况
        4.3.2 相关策略借鉴
    4.4 伊瓦瓦森林
        4.4.1 项目概况
        4.4.2 相关策略借鉴
    4.5 丹麦纳卡蒂亚森林医疗花园
        4.5.1 项目概况
        4.5.2 相关策略借鉴
    4.6 韩国国立山阴疗养林
        4.6.1 项目概况
        4.6.2 相关策略借鉴
    4.7 小结
5 总体规划设计原则
    5.1 生态优先原则
    5.2 可持续发展原则
    5.3 因地制宜原则
    5.4 以人为本原则
6 康养服务型城市森林的生态构建方法研究
    6.1 建筑垃圾废弃地土壤修复
    6.2 地形塑造
    6.3 水系塑造
        6.3.1 河流
        6.3.2 湿地
        6.3.3 生态护岸技术的运用
    6.4 森林植物群落构建
        6.4.1 植物群落构建方法
        6.4.2 植物群落构建要点
    6.5 空间环境设计
    6.6 康养步道设计
    6.7 小结
7 北京市横街子公园规划设计
    7.1 背景分析
    7.2 场地概况
        7.2.1 场地区位及区域概况
        7.2.2 相关上位规划
        7.2.3 周边交通环境
        7.2.4 周边用地性质
        7.2.5 周边环境资源
        7.2.6 周边环境分析
        7.2.7 场地现状分析
        7.2.8 SWOT分析
    7.3 设计定位、目标与策略
        7.3.1 设计定位
        7.3.2 设计目标
        7.3.3 总体策略
    7.4 总体布局
        7.4.1 总体布局
        7.4.2 空间结构
        7.4.3 功能分区
    7.5 分区及节点设计
        7.5.1 森林游赏区
        7.5.2 康养休闲区
        7.5.3 生态涵养区
        7.5.4 自然静憩区
    7.6 专项规划设计
        7.6.1 竖向设计
        7.6.2 水系规划设计
        7.6.3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7.6.4 康养专项规划设计
        7.6.5 交通规划设计
        7.6.6 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7.7 用地平衡
8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录:北京市横街子公园规划设计图集

(3)生态安全格局下的生态廊道规划研究 ——以南昌莲塘河生态廊道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生态廊道相关理论
        1.1.1 廊道概念
        1.1.2 生态廊道概念
        1.1.3 生态廊道的分类
        1.1.4 生态廊道的宽度
        1.1.5 生态廊道形态的其他基本指标
    1.2 生态廊道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生态安全格局
        1.3.2 生态安全格局国外研究动态
        1.3.3 生态安全格局国内研究动态
    1.4 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概述
        1.4.1 “斑块—廊道—基质”理论
        1.4.2 空间异质性与景观格局
        1.4.3 景观连接度和渗透理论
        1.4.4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1.4.5 复合种群理论和源-汇模式
        1.4.6 最小阻力模型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引言
    2.1 选题目的和意义
        2.1.1 选题目的
        2.1.2 选题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试验设计
        2.3.1 研究对象
        2.3.2 研究数据来源
        2.3.3 研究方法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生态廊道的作用研究
    3.1 廊道的基本作用
        3.1.1 调节城市生态气候,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1.2 提高市民居住区环境
        3.1.3 提升城市的人文景观
    3.2 生态廊道在生态安全格局下的作用研究
        3.2.1 生态廊道在水环境下的生态作用
        3.2.2 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
        3.2.3 生态廊道对地质灾害的防护作用
        3.2.4 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昌县生态廊道安全格局研究
    4.1 南昌县现状研究
        4.1.1 南昌县区位分析
        4.1.2 南昌县区域交通
        4.1.3 南昌县地貌
        4.1.4 南昌县气候分析
        4.1.5 南昌县历史人文景观
    4.2 南昌县潜在生态廊道的研究
        4.2.1 阻力面的搭建
        4.2.2 生态源的识别
        4.2.3 潜在生态廊道的提取与分析
    4.3 南昌县莲塘河廊道综合安全格局研究
        4.3.1 研究区域的选取
        4.3.2 莲塘河规划区域现状分析
        4.3.3 莲塘河区域水环境安全格局研究
        4.3.4 莲塘河区域生物保护安全格局研究
        4.3.5 莲塘河区域地质灾害安全格局研究
        4.3.6 莲塘河区域乡土景观安全格局研究
        4.3.7 莲塘河区域综合安全格局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昌县莲塘河生态廊道整体规划设计
    5.1 莲塘河整体规划设计
        5.1.1 莲塘河整体方案设计
        5.1.2 莲塘河规划分析图
    5.2 莲塘河专项规划设计
        5.2.1 莲塘河截污与清淤
        5.2.2 莲塘河驳岸规划设计
        5.2.3 莲塘河景观公共服务设施布置
        5.2.4 莲塘河绿道规划设计
        5.2.5 莲塘河桥梁规划设计
    5.3 莲塘河人文节点设计
        5.3.1 迎宾广场
        5.3.2 莲盛广场
        5.3.3 名人园
        5.3.4 孝道园
    5.4 莲塘河植物规划设计
        5.4.1 莲塘河植物种植现状与设计原则
        5.4.2 莲塘河植物主题分区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种群水平生态风险评价方法概述及其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种群水平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的科学问题(Scien-tific issues in population-leve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1.1 评价终点(Assessment endpoint)
    1.2 密度依赖(Density dependence)
    1.3 遗传变异(Genetic variation)
    1.4 空间结构(Spatial structure)
2 种群水平生态风险评价方法(Approaches to population-leve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3 种群水平生态风险评价模型(Modeling approa-ches to population-leve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3.1 非结构化模型(Unstructured models)
    3.2 生物结构化模型(Biologically structured models)
        3.2.1 Euler-Lotka方程
        3.2.2 预测矩阵
    3.3 个体模型(Individual-based models,IBM)
    3.4 空间模型(Spatial models)
        3.4.1 集合种群模型
        3.4.2 空间显式模型
    3.5 动态能量预算(Dynamic energy budget,DEB)
4 种群水平风险评价在环境风险管理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population-leve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in environmental risk management)
5 展望(Expectation)

(5)动物种群动态模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种群动态数量模型及其发展
    1.1 指数增长模型
    1.2“S”型增长模型
    1.3 Lotka-Voltera模型
2 种群动态时空模型及其发展
    2.1 异质种群模型
    2.2 空间精确性种群模型
    2.3 基于个体的种群模型
3 GIS支持下动物种群动态模型的发展
    3.1 生态学与GIS结合的案例——物种分布模型
    3.2 种群动态模型发展展望探讨
4 结语

(6)石爬鮡复合种局域适应及物种形成的分子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表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局域适应
        1.1.1 局域适应的研究方法
    1.2 生态物种形成
        1.2.1 生态物种形成的条件
        1.2.2 生态物种形成的研究方法
    1.3 石爬鮡属鱼类的研究进展
        1.3.1 石爬鮡属鱼类的生物学研究概况
        1.3.2 石爬鮡属鱼类的系统分类研究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石爬鮡复合种形态分化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3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多变量形态度量学分析结果
        2.3.2 基于标定点的几何形态学分析结果
    2.4 讨论
        2.4.1 多变量形态度量学与几何形态学应用于石爬鮡复合种的比较研究
        2.4.2 石爬鮡复合种不同群体的形态变异
        2.4.3 石爬鮡复合种形态变异的生态适应机制
    2.5 小结
第3章 石爬鮡复合种遗传分化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基因组DNA提取
        3.2.3 引物设计
        3.2.4 PCR扩增
        3.2.5 遗传多样性分析
        3.2.6 基于cyt b的系统发育及单倍型网络图分析
        3.2.7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3.2.8 分化时间估算
        3.2.9 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3.3 结果
        3.3.1 石爬鮡复合种的微卫星数量统计
        3.3.2 石爬鮡复合种多态性微卫星标记的开发
        3.3.3 跨种扩增结果
        3.3.4 石爬鮡复合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3.3.5 线粒体cyt b系统发育树构建及单倍型网络图
        3.3.6 石爬鮡复合种群体遗传结构
        3.3.7 分化时间估算
        3.3.8 石爬鮡复合种种群历史动态
    3.4 讨论
        3.4.1 微卫星标记的筛选方法
        3.4.2 微卫星标记的跨种扩增
        3.4.3 石爬鮡复合种的遗传多样性
        3.4.4 石爬鮡复合种的遗传结构
        3.4.5 石爬鮡复合种的谱系关系
        3.4.6 石爬鮡复合种的分化历史
    3.5 小结
第4章 石爬鮡复合种群体基因组学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采集
        4.2.2 基因组DNA提取与质检
        4.2.3 文库构建及RAD测序
        4.2.4 原始测序数据质控
        4.2.5 数据统计及SNP分型
        4.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4.3 结果
        4.3.1 基因组DNA质检与文库构建和测序
        4.3.2 原始测序数据质控和SNP分型
        4.3.3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4.4 讨论
        4.4.1 RAD测序解析石爬鮡复合种系统发育关系的有效性
        4.4.2 RAD测序解析石爬鮡复合种不同群体的聚类关系
        4.4.3 石爬鮡复合种基因流及物种界定
        4.4.4 石爬鮡复合种局域适应探讨
    4.5 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研究的结论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石爬鮡复合种形态学测量数据
    附录Ⅱ 125 对微卫星引物序列及跨种扩增结果
    附录Ⅲ RAD测序样本及相关信息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实践情况

(7)东亚菝葜复合种(Smilax china complex)系统发育及谱系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ABBREVIATION 第一章 引言
1.1 物种及物种界定
    1.1.1 物种概念
    1.1.2 物种界定
    1.1.3 综合分类学
1.2 杂交和多倍体复合种
    1.2.1 杂交的分子鉴定
    1.2.2 杂交与物种形成
    1.2.3 多倍体复合种
    1.2.4 多倍体复合种的分类处理
1.3 植物物种形成
1.4 泛东亚分布物种的谱系地理学研究概况
1.5 菝葜复合种研究概况
    1.5.1 菝葜复合种的提出
    1.5.2 菝葜复合种的研究历史及存在的问题
1.6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7 研究内容及目的 第二章 菝葜复合种的染色体倍性及其地理分布规律
2.1 野外调查与材料采集
2.2 方法
    2.2.1 根尖压片
    2.2.2 细胞核分离缓冲液的筛选
    2.2.3 群体倍性的检测
2.3 结果
    2.3.1 菝葜复合种的野外调查及样品采集
    2.3.2 根尖压片
    2.3.3 适合菝葜属的流式细胞缓冲液
    2.3.4 菝葜属的流式细胞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及通用性
    2.3.5 菝葜复合种各群体染色体倍性分析
    2.3.6 菝葜复合种群体的倍性分布
2.4 讨论
    2.4.1 流式细胞术在菝葜复合种倍性测定中的应用
    2.4.2 菝葜近缘种三脉菝葜和双花菝葜不同群体的倍性差异
    2.4.3 菝葜复合种的染色体基数
    2.4.4 菝葜复合种的细胞地理学 第三章 菝莫复合种的物种组成及与其近缘种的系统关系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序列信息
    3.2.2 系统发育分析
    3.2.3 菝葜复合种各谱系分歧时间
3.3 讨论
    3.3.1 菝葜复合种的物种组成
    3.3.2 菝葜复合种与其近缘种的系统关系
    3.3.3 多倍体的起源及与二倍体种的关系 第四章 菝葜复合种内二倍体的物种界定及相互关系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形态学分析
    4.2.2 cpDNA和ITS序列联合系统树
    4.2.3 群体单倍型分析
4.3 分析与讨论
    4.3.1 综合分类学(integrative taxonomy)与菝葜复合种二倍体的物种界定
    4.3.2 并系类群与物种的形成及界定
    4.3.3 菝葜复合种二倍体种的物种形成与种间关系
    4.3.4 双花菝葜(S.biflora)的平行进化事件
    4.3.5 菝葜复合种二倍体种与S.china多倍体的关系 第五章 广布种菝葜的谱系地理学研究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序列信息
    5.2.2 cpDNA群体单倍型分析
    5.2.3 ITS序列群体单倍型分析
    5.2.4 广布种菝葜各谱系分歧时间
5.3 讨论
    5.3.1 广布种菝葜(S.china)的起源、迁移及避难所
    5.3.2 菝葜复合种的亲缘地理及三脉菝葜和小果菝葜的起源
    5.3.3 第四纪冰期对菝葜复合种的影响及其现代分布区的形成
    5.3.4 广布种菝葜(S.china)多倍体群体的起源 第六章 分类处理
6.1 “S.biflora”的分类研究
    6.1.1 “S.biflora”与S.trinervula的形态比较
    6.1.2 “S.biflora”的采集历史及模式标本
    6.1.3 分类处理
6.2 Smilax china 2X群体的分类研究
    6.2.1 形态学比较分析
    6.2.2 分类处理
6.3 菝葜复合种的分类处理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8)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地理关系及PSP毒素的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赤潮及其危害
        1.1.1 赤潮
        1.1.2 赤潮成因
        1.1.3 赤潮的危害
    1.2 赤潮毒素
    1.3 麻痹性贝毒
        1.3.1 麻痹性贝毒的来源
        1.3.2 麻痹性贝毒主要成分
        1.3.4 麻痹性贝毒生物合成与影响因素
        1.3.5 麻痹性贝毒的分析检测方法
    1.4 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
        1.4.1 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的分类及系统演化研究
        1.4.2 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麻痹性贝毒的研究
        1.4.3 中国沿海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遗传多样性与PSP毒素成分的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群体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藻种
        2.1.2 藻株的培养及收集
        2.1.3 DNA提取及检测
        2.1.4 AFLP操作步骤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AFLP多态性
        2.2.2 AFLP的聚类分析
        2.2.3 种群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分析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PSP毒素成分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藻株
        3.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3 藻的培养
        3.1.4 PSP毒素的提取
        3.1.5 PSP毒素的成分分析
        3.1.6 HPLC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麻痹性贝毒成分分析
        3.2.2 麻痹性贝毒毒素聚类分析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论文的创新点、结论及展望
    4.1 创新点
    4.2 结论
    4.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生境破碎化的概念与量度
    1.1 生境破碎化的概念
    1.2 生境破碎化过程
    1.3 生境破碎化的影响
    1.4 生境破碎化量度
2 生境破碎化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2.3 复合种群理论
3 生境破碎化与生物多样性关系研究内容
    3.1 生境破碎化与生物多样性关系
        3.1.1 生境破碎化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3.1.2 生境破碎化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3.1.3 生境破碎化对生态系统层次的影响
    3.2 边缘效应
    3.3 生物对破碎景观的适应
    3.4 小斑块对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5 生境破碎化与物种多样性关系的尺度性及局限性
4 结论与展望

(10)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苏锡常地区生态网络优化研究 ——以白鹭生境网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生态网络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1.1.2 苏锡常地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及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生态网络研究综述
        1.2.2 生态网络的研究区域分析
        1.2.3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的影响研究综述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生态网络的概念、组成及其功能
        2.1.1 生态网络的概念
        2.1.2 生态网络的组成
        2.1.3 生态网络的功能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保护生物学理论
        2.2.2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2.2.3 复合种群理论
        2.2.4 生态阈值理论
        2.2.5 景观连接度理论
        2.2.6 恢复生态学理论
第3章 苏锡常地区生态网络的构建方法
    3.1 苏锡常地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1.3 土地资源利用及生态建设概况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3.3 生态网络构建方法
        3.3.1 目标物种的选择
        3.3.2 生境斑块的确定
        3.3.3 生态网络的构建方法
第4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网络的影响分析
    4.1 指数选择
    4.2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网络的影响分析
        4.2.1 生境斑块选择结果
        4.2.2 对生境斑块的影响分析
        4.2.3 对生态网络结构的影响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苏锡常地区生态网络优化研究
    5.1 研究假设
    5.2 新增生境斑块/节点识别
        5.2.1 新增生境斑块/节点的识别方法
        5.2.2 新增生境斑块/节点的识别结果
    5.3 新增生境斑块/节点重要性排序
        5.3.1 指数选择
        5.3.2 新增生境斑块/节点重要性排序结果
    5.4 生态网络优化
        5.4.1 网络评价指数选择
        5.4.2 生态网络优化结果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可能的创新
    6.3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6.3.1 存在的不足
        6.3.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已录用的学术论文

四、Metapopulation(复合种群 )究竟是什么 ?(论文参考文献)

  • [1]钱江源国家公园黑麂生境破碎化评价及生境廊道构建研究[D]. 李琼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康养服务型城市森林的生态构建方法研究 ——以北京市横街子公园为例[D]. 祖笑艳.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生态安全格局下的生态廊道规划研究 ——以南昌莲塘河生态廊道规划为例[D]. 陈可可.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4]种群水平生态风险评价方法概述及其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J]. 廖伟,刘娜,冯承莲,徐建,王子健,金小伟. 生态毒理学报, 2020(01)
  • [5]动物种群动态模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 席唱白,迟瑶,钱天陆,盛彩英,王结臣. 生态科学, 2019(02)
  • [6]石爬鮡复合种局域适应及物种形成的分子基础研究[D]. 李燕平. 西南大学, 2017(10)
  • [7]东亚菝葜复合种(Smilax china complex)系统发育及谱系地理研究[D]. 孙中帅. 浙江大学, 2016(02)
  • [8]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地理关系及PSP毒素的成分分析[D]. 邹诚. 暨南大学, 2015(02)
  • [9]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综述[J]. 武晶,刘志民. 生态学杂志, 2014(07)
  • [10]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苏锡常地区生态网络优化研究 ——以白鹭生境网络为例[D]. 张敏.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究竟什么是元种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