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反馈式高职优质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多元反馈式高职优质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ConstructionandResearchofEvaluationSystemforHigherVocationalQualityCurriculumwithMultipleFeedback

曾德江ZENGDe-jiang曰鲍仲辅BAOZhong-fu(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广州510515)(SchoolofMechanicalEngineering,GuangdongMechanical&ElectricalCollege,Guangzhou510515,China)

摘要院文章在分析当前高职课程评价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据“动态课程观”优化高职优质课程评价路径与内容,引入“自动控制闭环系统”思想开发高职优质课程评价模型,构建多元反馈式高职优质课程评价体系,为高职优质课程的开发、改进与完善提供依据。

Abstract:Accordingtosomethingunreasonableincurrentcurriculumevaluationsystem,anewkindofevaluationsystemhasbeenbroughtupbasedondynamiccurriculum.Theideastemsfromtheprincipleofautomaticcontrol.Thisevaluationsystemcanprovidefeedbackinformationfrommultipleanglesinthewholeprocessofcourseconstructionandistheassuranceofcurriculumquality.

关键词院高职课程评价;优质课程;多元反馈评价体系Keywords:highervocationalcurriculumevaluation;qualitycurriculum;multiplefeedbackevaluationsystem

中图分类号院G423.04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10-0279-030

引言职业教育课程是培养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人才的教学载体,具有定向性、适应性、实践性、双重性以及昂贵性等特点。高职优质课程相对普通高职课程而言,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精良的教学设计、优秀的教学团队、良好的教学效果、优质的教学资源等基本特征。

而不同级别的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等则是优质课程中的典型代表。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活动及结果等有关问题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对教学效果进行诊断、纠偏的重要手段,也是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主要依据[1]。

因此,构建客观、科学而完善的高职优质课程评价体系与评价机制,一方面可以为学校行政管理部门、课程负责人、相同或相近课程教师提供反馈信息,便于完善和发展被评价课程。另一方面对高职优质课程建设与实施具有积极导向作用与价值判断作用,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

1当前高职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高职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起着导向作用,直接关系到课程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但是目前高职课程评价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忽视了过程性评价,课程建设质量难以跟踪反馈目前高职课程评价的主要形式是总结性课程评价。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最常采用的形式是期中测验、期末考试或考查,毕业考试、学校鉴定等,而忽视了受教育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体验与感悟,对其学业进步、职业素养培养的关注与评价不多,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与成长,直接导致教学过程中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应试教育。

1.2忽视了学生与企业的参与,评价主体单一学生既是课程学习的主体也应是课程评价的主体,但是目前课程实施阶段评价的主体基本上是学校主管部门和教师,学生和企业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作为课程教学的直接参与者、体验者和使用者没能成为课程评价的主体,不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不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控并促进其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培养适合企业真正需求的人才。

1.3忽视关键能力的评价,评价结果偏离社会需求长期以来,课程评价主要强调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等专业能力考查,忽视了对学生职业道德、交流沟通、信息处理及团队协作等关键能力的评价,不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2高职优质课程评价的内涵与特征高职优质课程评价是依据相关行业职业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通过搜集、分析、整理课程相关信息与资料,并能实时的对课程实现岗位职业能力的有效性、吻合性及贡献率等方面进行价值评判,为高职课程持续改进作出决策[2]。高职优质课程评价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2.1评价标准的职业性高职优质课程是根据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而设置,依据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标准确定课程知识点,根据岗位的工作过程序化课程内容和顺序。因此,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就是高职优质课程的教学质量标准。

2.2课程评价的多主体性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面向就业岗位。高职优质课程的评价主体应充分体现课程教学受益者的利益,在考虑职业教育具有终身性的角度,课程的主要受益者是学生与社会学习者、企事业用人单位、专业专任教师。因此,课程评价主体应为接受该课程教学的学生与社会学习者、企事业用人单位、相同或相近专任教师及作为委托主体参与课程评价课程专家等[3]。

2.3课程价值的社会性职业教育是立足于企业、行业,为社会培养人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和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因此,对高职教育而言,社会要求和职业需求既是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也是高职优质课程建设的价值标准。

2.4课程评价的动态性课程评价的目的是改善与发展课程,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将随之发生变化,也要求课程不断进步与发展。作为对优质课程发展具有价值判断作用的课程评价体系,在目标、内容、方法与评价方案上也应随之发展与变化。

3多元反馈式高职优质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课程评价体系是指围绕课程开发设计、课程开设条件、课程实施过程、课程实施结果而构建的一整套能够对课程价值做出定性、定量价值判断的指标系统。[4]高职优质课程评价体系是指利用先进课程评价理论与方法,在遵循高职教育的规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而构建的课程评价体系。

为了解决目前高职课程评价存在的若干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动态课程观”优化课程评价路径与评价内容,引入自动控制闭环系统思想开发出高职优质课程评价模型,构建多元反馈式高职优质课程评价体系。

3.1依据“动态课程观”优化课程评价路径与内容动态课程观源于对课程词源的理解,即拉丁文“currere”中文译为“跑道”[5],认为课程是学习的路径。本文从课程评价的角度来考虑,认为从路径本身的设计、规划开始,到其引导学生学习发展,再到最终的成效评价以及路径的优化都属于课程建设的范畴,都应当纳入评价范围。因此将“动态课程观”思想融入高职优质课程开发、实施、建设等不同阶段,依据评价内容对课程价值目标的不同作用,实施全面的评价。

依据“动态课程观”优化高职优质课程开发与建设评价路径和内容,将课程评价分成课程开发方案评价、课程实施评价、课程建设水平评价三个阶段组成,各阶段评价内容如下:淤课程开发方案评价是开发阶段对课程目标、课程定位、课程内容选取与组织、课程资源设计、网络共享资源设计、课程师资配置、课程实训条件的配置、教学过程设计等进行可行性评判。

于课程实施评价是实施与管理阶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应用的有效性及效果;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成效、教学中的教研教改效果、课程网络共享资源的开发与共享程度进行评判。

盂课程建设水平评价是课程建设与更新阶段的综合性评价,主要针对课程实施某个阶段,对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有效性、创新性和更新发展性进行的价值、吻合度和贡献度评判。

3.2引入自动控制闭环系统思想开发课程评价模型为了解决高职课程评价过程缺乏过程性和动态性等问题,本文提出如图1所示融入“课程动态观”的“基于自动控制原理闭环系统”思想开发的高职优质课程评价模型。自动控制原理闭环系统思想的精髓是利用反馈理论实现系统的自动调节。该评价模型把课程开发的不同阶段课程看成一个大的循环系统,通过设置阶段性的评价给予及时的反馈,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机的组合起来,以实现课程质量实时监控与改善,从而保证课程的建设质量。

3.3构建多元反馈式高职优质课程评价体系为解决高职课程评价过程中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单一等问题,本文提出了构建多元反馈式课程评价体系。

多元反馈式高职优质课程评价体系是指基于高职优质课程评价模型,在课程评价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课程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多元相结合并实时反馈的课程评价体系。

如图2所示,淤课程方案设计阶段:参与评价的主体是学校管理部门、行业和企业专家、课程专家及专业专任教师。该阶段为诊断性评价,评价方法采用质性评价为主,量性评价为辅的评价方法,完成课程方案设计的评价。

于课程实施与管理阶段:参与评价的主体是学生、专业专任教师及课程专家。该阶段为形成性评价,评价方法以量性评价为主,质性评价为辅的评价方法,对专业教学、职业素养培养等实施全程评价。

盂课程建设与更新阶段:参与评价的主体是专业专任教师、学校管理部门、行业和企业专家、课程专家。该阶段为总结性评价,要完成课程的价值目标判断,为高职优质课程的发展、完善与更新提供完整的评价资料。

4结束语高职课程的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与就业质量,因此,针对目前高职课程评价体系存在重视课程总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重视教育专家评价,忽视课程学习者学生与企业的评价;重视专业能力的评价,忽视职业素养的评价等若干问题,本文提出了依据“动态课程观”优化课程评价路径与内容,引入“自动控制闭环系统”思想开发了高职优质课程评价模型,构建了多元反馈式高职优质课程评价体系。

构建多元反馈式高职优质课程评价体系,力图解决高职课程评价中忽视过程评价、忽视职业素养评价、忽视课程评价动态反馈、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为高职优质课程的开发、改进与完善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院[1]周芹,曾祥麒,陈英.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高职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0(35):4-6.[2]陶红林,肖仁政.高职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22):47-50.[3]仲剑锋,于天明,逄志敏.基于能力本位的“制药通用设备”课程多元评价体系构建[J].职业通讯,2013(9):68-71.[4]董兴.课程评价属性与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特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11):23-24.[5]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5.基金项目院2013年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工科优质课程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30926);2013年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研重点培育课题“高职工科优质课程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YJW2013-00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2-2013年度科研规划项目“广东产业升级下现代装备制造专业群能力进阶式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5723);2012-2013年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立项课题“基于“3Q”人才标准的多元多维开放式学习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ZYLX1213294);2012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一般课题“广东产业升级下高职现代装备设计与制造专业进阶式职业能力标准的研究与实践”(GDGZ12Y051)。

作者简介院曾德江(1965-),女,广东揭西人,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理论,高职教育课程研究与开发;鲍仲辅(1984-),男,安徽合肥人,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数字化样机技术,高职教育课程研究与开发。

标签:;  ;  ;  

多元反馈式高职优质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