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胡先骕是我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主攻自然科学,但又有较高的文学造诣,在教育科学方面也不乏真知灼见。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胡先骕以其独特的文化视角和严肃的人文情怀,试图矫正文化激进主义者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问题上存在的偏激倾向,理性探索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之路。胡先骕是文化保守主义团体——学衡派的创始人之一,是造诣精深的古典诗人和文学家。当新文化派猛烈冲击传统文化,如火如荼地进行文学革命时,胡先骕与文学革命倡导者展开了学理上的辩论。他支持对汉语文字进行必要的改革,但坚决反对废除汉字,盲目实行拼音化。他不反对白话的兴起与发展,但反对纯粹的不讲究艺术价值的白话文学。胡先骕主张恪守文学创作规范,实现文学的艺术价值,反对以降低文学标准为代价换取文化的普及。他在对古典诗词进行精深研究的同时,也希望白话诗能够汲取古典诗的精华,健康成长。胡先骕主张审慎对待传统文化,批评文学革命倡导者对待传统文化的偏激之举,主张吸取传统文化之精髓,弃其糟粕,融合古今中外文化,建设中国之新文化。在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上,胡先骕表现得更为理性和冷静。胡先骕大半生从事教育工作,长期的教育实践,使其对中国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教育思想。作为著名教育家,胡先骕主张推广新人文主义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尤其强调人的道德教育,并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建议。他要求高等教育要“即贵精专,尤贵宏通”,进行通才教育,而不可过于专业化。他还以其睿智的眼光对当时中国留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提出了精到而深刻的见解。胡先骕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主张尊重、关心教师,同时也要求教师要“德术兼备”。他注重公民的思想教育,着眼于培养公民的现代思想意识,使其追求丰富快乐的人生。认真梳理胡先骕的教育理念,可以为当前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