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气候变化问题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一个极其复杂而长期的全球性问题,关系到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为了减缓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各国开展了广泛的国际气候合作。如何协调贸易与环境问题,如何设计排放权交易制度,则是国际气候合作过程中的焦点。基于以上事实和理由,本文围绕着以下逻辑顺序逐步深入展开论述。首先是提出问题,即指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严峻性以及国际社会加强气候合作(和相关学术研究)的紧迫性。其次是分析问题,即运用博弈论分析国际气候合作中各国的利益关系,从理论上探索国际气候合作中的贸易与环境问题,回顾和评价各种排放权交易理论,分析《京都议定书》国际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基本框架。最后是解决问题,结合各国参与国际气候合作和排放权交易的实践,提出了完善《京都议定书》的综合解决方案,指出了国际气候合作的发展趋势,并就我国如何参与国际气候合作并设计国内排放权交易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国际气候合作是各国在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集体决策和博弈过程,具有全方位的和战略性的影响,其实质就是从保护全球气候的国际合作的角度确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文献综述之后,本文综合运用博弈理论和国际合作理论,以六种基本的博弈图式为例,深入分析了国际气候合作中各国的收益结构和博弈策略,进而揭示出其中的博弈机理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国家利益冲突和气候合作形态,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合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分析思路和框架。由于国际气候合作是国际环境合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不失一般性,接下来本文分析了贸易与环境问题。一般认为,贸易与环境之间并不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两者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然而,理论和现实之间的明显差距使两者的国际协调面临着困境。本文借鉴了将贸易与环境捆绑解决的思路,运用博弈工具,分析了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各方在自利行为激励下的策略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基于国际贸易协议的环境污染控制方法,从而从理论上有效地证明了:将环境问题纳入贸易自由化谈判,是解决贸易与环境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然后,考察了欧盟和NAFTA推进区域环境合作的实施途径。最后,从法理分析和案例研究的角度,探讨MEAs和WTO之间潜在冲突的原因及对策。本文认为,要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应遵守平等原则、累积原则、相互尊重和“劳动分工”原则、司法中立原则等国际法原则;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在两者之间建立长效对话机制,MEAs应主动地协调自身与WTO的关系,急需设计更加全面的、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加强两者共性方面的基础性工作等。目前,国际气候合作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采取集体行动以克服和解决囚徒困境问题并实现共同利益的最优供给和最优配置?由于国际制度安排(集体行动规则)最终决定了博弈的收益结构,进而决定了博弈的均衡结果,因此,创建一种理想的、最稳定的、最有效率的国际制度安排,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之策。《京都议定书》就是这样一种国际制度安排,它的签署及生效是国际气候合作所取得的最重要成果,其创立的“京都三机制”和全球排放权交易制度框架为世界各国加强国际气候合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为世界各国推进国际经贸合作开辟了新的领域。但是,在《京都议定书》第一履约期(2008~2012年)到来之前,如何真正建立和完善排放权交易制度,仍然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这样,本文的论述重点就转向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理论、政策解析和实践。在排放权交易的理论基础方面,首先概括了排放权交易的主要理论流派,包括外部性理论、公地悲剧、稀缺资源论、所有权学派与科斯定理、自由市场环境主义等。其次,借鉴能源论坛模型和成本有效污染控制一般数学模型,论证了排放权交易的成本效应。再次,分析了排放权交易的法律问题。最后,比较排放权交易和其他环境经济手段的环境管理成本和管理效果。在排放权交易的政策解析方面,深入地分析了全球排放权交易制度框架面临的政治经济技术难题,并提出了将科斯手段、庇古手段和PAMs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综合解决方案。在排放权交易的实践方面,简要地介绍了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权指标交易计划,欧盟“废气排放权交易体系”,日本二氧化碳国内排放权交易市场和中国排放权交易的试点情况。全文的最后部分是解决问题,即政策建议部分。首先,结合当前国际气候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国际气候合作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其次,指出了我国参与国际气候合作应采取的策略和原则。最后,就我国国内排放权交易制度的设计问题,从法律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本文认为,为了实行排放权交易、建立国内排放权转让市场,我国法律必须创造如下基本条件:确认排放权;确认排放减少量或排放减少信用;确立抵消政策;确立气泡政策;确立排污银行政策;确立排放权交易的法定程序。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于本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情况的报告——2013年12月27日在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J].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公报 2013(05)
- [2].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经济学院低碳经济学院招聘简章[J]. 环境经济研究 2019(04)
- [3].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处罚规则与履约风险规制路径[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4].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变迁的逻辑——兼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5].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J]. 财会学习 2020(09)
- [6].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完善[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7].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机制的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0(02)
- [8].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可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吗?——基于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自然实验[J]. 金融研究 2020(01)
- [9].基于国际比较视角的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处理新规解读[J]. 商业会计 2020(06)
- [10].碳排放权交易税务处理探析[J]. 西部财会 2020(03)
- [11].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J]. 时代金融 2020(11)
- [12].碳排放权交易的监管主体之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20(02)
- [13].不同监管强度下碳排放权交易违约行为的实验研究[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0(03)
- [14].用能权交易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协同与应用[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20(16)
- [15].辽宁省碳排放权交易现状研究[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0(05)
- [16].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政策效果的评估方法[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0(05)
- [17].碳排放权交易会计核算探析[J]. 中国林业经济 2020(05)
- [18].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影响因素文献综述[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07)
- [19].复合的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欧盟的经验与启示[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4)
- [20].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会计 2020(07)
- [21].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的思考[J]. 商业会计 2020(17)
- [22].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湖北经济学院低碳经济学院 招聘简章[J]. 环境经济研究 2018(04)
- [23].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能提高企业价值吗[J]. 财贸经济 2019(01)
- [24].美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述评及对我国的启示[J]. 法制博览 2019(06)
- [25].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经济学院低碳经济学院招聘简章[J]. 环境经济研究 2019(01)
- [26].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经济学院低碳经济学院 招聘简章[J]. 环境经济研究 2019(02)
- [27].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电力行业发展的影响[J]. 财经界(学术版) 2019(20)
- [28].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湖北经济学院低碳经济学院招聘简章[J]. 环境经济研究 2019(03)
- [29].碳排放权交易机制风险及法制对策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9(28)
- [30].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风险挑战及其法律应对[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