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不同肠内营养方式的护理体会经验分析

ICU患者不同肠内营养方式的护理体会经验分析

(攀枝花中心医院四川攀枝花617067)

【摘要】目的:探讨对ICU患者给予不同肠内营养方式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47例。对照组行鼻胃管肠内营养方式,实验组则行鼻肠管肠内营养方式,观察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营养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7例(14.89%)显著低于对照组22例(46.81%),实验组血红蛋白、血清前白蛋白以及血清前蛋白等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ICU患者行鼻肠管营养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还能够改善总蛋白以及血清前蛋白等各项指标,缩短达到营养目标剂量的时间。

【关键词】ICU患者;不同肠内营养方式;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1-0286-02

ICU患者通常情况下患病情况比较严重,通常存在身体反应过激、对于环境反应过大等不良反应,将会直接造成患者新陈代谢异常的情况[1]。临床上通常采取肠内营养支持的方式来确保患者达到各项营养指[2]。在患者进入ICU病房后,则需要在患者各项指标稳定以及没有食物过敏史后,采取鼻胃管或者是鼻肠管的方式提供营养支持,该肠内营养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体内新陈代谢的反应,进而极大程度减轻患者的身体负担,避免发生溃疡反应,快速改善患者营养状态[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47例。其中,实验组男性27例,女性20例,年龄为22~78岁,平均年龄(55.2±1.4)岁;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为24~80岁,平均年龄(56.4±1.7)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没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可进行。

1.2方法

对照组行鼻胃管肠内营养方式。首先测量患者所需要的鼻胃管长度,并沿着患者鼻腔一侧缓慢插入,直到喉咙部位时,将患者头部向前稍微弯曲,对于头脑清醒患者则需要指导做出吞咽动作,同时快速而又准确的将导管送至指定位置。确保胃管能够顺利运行后,使用医用胶布将其固定于鼻翼两侧。最后将导管名称、位置以及放置时间标识清晰。

实验组则行鼻肠管肠内营养方式。首先将鼻肠管缓慢插入患者胃部,随后将胃液抽回,通过听取气过水声的方法进一步确定导管位置。向导管内注入20ml的生理盐水,随即将导管插入大约25cm处,最终将钢丝完全抽出。管道外端需要留置出大约40cm长度的多余导管,并使用医用胶带固定于患者耳垂部位,利于鼻肠管于8h~12h时间内通过幽门直接进入患者小肠。对于无胃动力症状患者而言,则需要在药物或者是内镜的辅助帮助下将鼻肠管插入小肠。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营养指标的改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中的数据均需要利用SPSS17.0软件包予以核验,选择[n(%)]表示计数资料,并接受χ2值核算,利用(x-±s)来表示计量数据,并用t值验算。若实验对象之间的数据在计算后P<0.05,则为存在明显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发生并发症情况

实验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7例(14.89%)显著低于对照组22例(46.81%),卡方值=11.220,P值=0.001,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2两组营养指标的改善情况比较

实验组血红蛋白、血清前白蛋白以及血清前蛋白等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详情如表1所示。

表两组各项营养指标比对[(x-±s)]

3.讨论

对于行鼻胃管和鼻肠管两种不同营养方式而言,在此期间则需要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其中包括:(1)鼻饲护理。护理人员通过利用鼻饲泵设备将营养液输送,并在此期间严格监测患者胃部残余量,每间隔4h监测一次,并将胃残余量控制在200ml之内,确保患者床头呈现〉30°的角度;(2)导管护理。患者于每天泵入营养液前后3h之间,使用50ml温开水冲洗导管一次。对于出现导管堵塞的情况时,则需要使用含量为5%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冲洗和溶解。护理人员需要确保导管的留置时间,并定期更换导管一次;(3)口腔护理。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口腔内的pH值,选择适合患者的漱口水进行口腔清洁和护理,每天四次。鼻饲前行雾化吸入,并使用封闭式的吸痰方式将患者口腔内多余的分泌物排出;(4)并发症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实时监测患者在此期间肠鸣音以及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记录下患者的大便次数和性质,每间隔4h监测一次气囊压,上述所有操作全部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4]。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7例(14.89%)显著低于对照组22例(46.81%),实验组血红蛋白、血清前白蛋白以及血清前蛋白等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通过行鼻肠管营养方式,能够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极大程度改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

4.结语

与鼻胃管营养方式相比,通过行鼻肠管营养方式,不仅能够降低ICU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还能够改善各项营养指标,效果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贾会哲,成玉红,谭晓欢.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预防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3):239-240.

[2]鲁桂英,李晓青,安笑.集束化护理策略对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01):139-142.

[3]危娟,林凤英,莫红平,冯燕英.ICU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腹泻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08):954-959.

[4]文英花.循证护理对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8):209-210.

标签:;  ;  ;  

ICU患者不同肠内营养方式的护理体会经验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