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与铜的钎焊机理及新型低温活性钎料的制备

石墨与铜的钎焊机理及新型低温活性钎料的制备

论文摘要

由于石墨具有优越的抗热震性、高熔点、高热导率和抗热疲劳性,因此石墨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如碳换向器不仅可以应用在所有的直流电机上,还可以在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中得到推广与应用。本文采用商用钎料和自己研制的新型钎料对石墨与铜进行钎焊,分析了钎料制备原理和界面反应机理。本文研究结果不仅填补了我国碳换向器生产的技术空白,且为碳基材料与异种金属的连接提供了技术储备。本文选择Ag、Cu、Ti、Sn四种元素作为机械合金化(MA)制备钎料的主要成分。其中,Ag元素的添加方式为Ag单质粉末或者AgCu共晶粉。研究了球磨时间、球料比、元素添加方式等工艺参数对粉末形貌、粒度、合金化程度、钎料熔点的影响。建立了MA的工艺模型,提出了一种点蚀状剥落的局部模型。通过数学模型、动力学模型和热力学模型分析表明,球速越大,Pmax越大,粉末被破碎的程度大;颗粒越小粉末的稳定程度也越大,粉末的温升不足以使粉末融化。本文在机械合金化转速为260r/min,球磨时间为7h时,球磨后的粉末平均直径低于20μm。采用非晶态TiZrNiCu钎料钎焊时,接头的界面结构为石墨/TiC/Ti-Cu、Cu-Zr、Ni-Ti系金属间化合物/Cu基固溶体/Cu,TiC是实现钎料与石墨冶金连接的主要因素。钎焊工艺参数对接头界面组织和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当钎焊温度为1193K、保温时间为900s时,接头获得最佳抗剪强度26MPa;在1223K/900s和1173K/600s参数下获得接头的平均电阻为3.3 m?和3.2 m?,均满足使用要求。但是从电阻极差、相邻叶片电阻差、方差等因素分析,在1223K/900s试验条件下,接头电阻具有最高的稳定性。石墨/AgCuTiSn/Cu钎焊接头的界面结构为石墨/TiC/Ti3Sn+Ag(s.s)+Cu-Sn化合物+Cu(s.s)/Cu(s.s)/Cu。随着钎焊工艺参数的增加,白色Ag(s.s)的尺寸和分布面积减少,钎料向Cu母材侧的晶间渗入增强,黑色的金属间化合物相明显长大。石墨侧发现了“须”状组织,其随着钎焊工艺参数的提高先增多、增长、增大,然后减少,直至消失,这种变化将对接头的力学性能带来一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钎焊温度为1093K,保温时间为900s时,接头获得最大的抗剪强度24MPa。另外,接头的断裂位置与钎焊工艺参数有关。在最佳的工艺参数下,断裂几乎全部发生在石墨母材处,接头的抗剪强度最高。采用AgCuTiSn钎料对石墨/Cu进行连接时,Sn元素熔化形成了液相通道,加速了其它元素的扩散、反应,使得钎料熔化,达到了降熔的作用;同时,为钎焊过程提供了活泼的Ti原子。采用AgCuTi和AgCuTiSn钎料对实际件进行焊接,并试车运行。结果表明,换向器工作状态稳定,该产品的使用寿命达到15000h以上,可以达到传统换向器使用寿命的5倍。本文建立了石墨/TiZrNiCu/Cu接头界面反应层成长动力学方程,并分析了石墨/AgCuTiSn/Cu钎焊界面的反应机理。通过研究钎料与碳基材料的反应机理可知,Ti基钎料实现连接主要是利用Ti与C反应生成TiC;Cr基钎料实现连接主要是在界面反应层处产生一定厚度的CrmCn相反应层,其种类受到钎焊温度、保温时间和钎料中含有的其它元素来决定。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碳材料的特性及连接难点
  • 1.2.1 石墨材料的特点
  • 1.2.2 石墨与金属连接的难点
  • 1.3 碳材料连接的研究现状
  • 1.3.1 粘结
  • 1.3.2 活性金属浇注技术
  • 1.3.3 钎焊连接
  • 1.4 碳材料与铜连接的研究现状
  • 1.5 机械合金化(Mechanical Alloying MA)的研究现状
  • 1.5.1 机械合金化的过程的唯象学描述
  • 1.5.2 机械合金化的理论研究进展
  • 1.6 碳换向器研究进展
  • 1.7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备与工艺
  • 2.3 微观分析及性能检测
  • 第3章 机械合金化合成AgCuTiSn钎料
  • 3.1 引言
  • 3.2 钎料选配原则
  • 3.2.1 金属的导电性分析
  • 3.2.2 温度对Cu母材晶粒度的影响
  • 3.2.3 石墨的润湿性
  • 3.3 钎料的配制
  • 3.3.1 金属元素粉末的选用与配制
  • 3.3.2 粉末的原始形貌
  • 3.4 试验结果
  • 3.4.1 SEM观察
  • 3.4.2 TEM观察的粉末形貌
  • 3.4.3 XRD分析
  • 3.4.4 DSC及DTA结果
  • 3.5 分析与讨论
  • 3.5.1 机械合金化运动学分析
  • 3.5.2 过饱和固溶体的形成
  • 3.5.3 MA工艺的机理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石墨与Cu钎焊接头的界面结构
  • 4.1 引言
  • 4.2 接头界面组织结构
  • 4.2.1 石墨/TiZrNiCu/Cu 接头界面组织
  • 4.2.2 石墨/AgCuTiSn/Cu 接头界面组织
  • 4.2.3 石墨/NiCrPCu/Cu 接头界面组织
  • 4.3 工艺参数对石墨/TiZrNiCu/Cu 接头界面结构的影响
  • 4.3.1 钎焊温度对界面结构的影响
  • 4.3.2 保温时间对界面结构的影响
  • 4.4 工艺参数对石墨/AgCuTiSn/Cu 接头界面结构的影响
  • 4.4.1 钎焊温度对界面结构的影响
  • 4.4.2 保温时间对界面结构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石墨与 Cu 钎焊接头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石墨/TiZrNiCu/Cu 接头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 5.2.1 工艺参数对接头抗剪强度的影响
  • 5.2.2 生成相对接头性能的影响
  • 5.2.3 工艺参数对接头电学性能的影响
  • 5.3 工艺参数对石墨/AgCuTiSn/Cu 接头性能的影响
  • 5.3.1 钎焊温度对接头抗剪强度的影响
  • 5.3.2 保温时间对接头抗剪强度的影响
  • 5.4 石墨/AgCuTiSn/Cu 钎焊接头的断裂位置及断口形貌分析
  • 5.4.1 较低工艺规范下钎焊接头的断裂位置及断口形貌
  • 5.4.2 较高工艺规范下钎焊接头的断裂位置及断口形貌
  • 5.4.3 优化工艺规范下钎焊接头的断裂位置及断口形貌
  • 5.5 石墨/NiCrPCu/Cu 接头力学性能
  • 5.6 换向器的成品焊接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碳基材料钎焊界面反应机理
  • 6.1 引言
  • 6.2 石墨/TiZrNiCu/Cu 钎焊过程中的反应层的成长行为
  • 6.2.1 TiZrNiCu 钎料钎焊的界面反应层成长行为
  • 6.2.2 TiZrNiCu 钎料钎焊的界面反应层成长动力学方程求解
  • 6.3 AgCuTiSn 钎料钎焊连接机理
  • 6.3.1 界面连接机理
  • 6.3.2 石墨/AgCuTiSn/Cu 连接机理研究
  • 6.4 含Ti 活性元素钎料的钎焊机理
  • 6.5 含Cr 元素钎料的钎焊机理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专利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石墨与铜的钎焊机理及新型低温活性钎料的制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