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芳张金梅(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1)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9-0210-02
【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儿气胸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010年对本院NICU收治的30例新生儿机械通气合并气胸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双侧气胸5例,右侧气胸18例,左侧气胸4例,自发性气胸3例;30例患儿中肺部病变13例,有窒息复苏史17例。其中27例痊愈出院,2例入院24h内自动出院,1例死亡。护理重点包括气胸的早期发现和处理,急救的配合,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机械通气的护理。结论加强病情观察,早期发现,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机械通气所致新生儿气胸护理的关键。
【关键词】新生儿机械通气气胸护理
气胸是危重急症,若不及时处理可危及性命,在行机械通气时更易发生,已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的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急,进展迅速,如不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我科于2005年至2010年共收治机械通气导致气胸患儿30例,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30例患儿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28例,CPAP2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早产儿14例,足月儿16例;出生体重<1.5kg1例,1.5~2.5kg13例,2.5~4kg13例,>4kg3例。剖宫产14例,顺产16例,其中肺透明膜病12例,有窒息复苏史17例。使用呼吸机期间,发生左侧气胸4例,右侧气胸18例,双侧气胸5例,自发性气胸3例。
1.2主要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出现程度不等的气促、发绀,患侧呼吸音减弱,烦躁不安5例,呼吸暂停2例,SPO2下降25例,一侧或双侧胸廓隆起16例,胸廓塌陷1例,双肺呼吸音不对称23例,心音低钝,心率减慢17例,血压下降5例。X线检查均有程度不等的肺压缩,其中>30%5例,>50%21例。
2护理
2.1机械通气的护理
2.1.1护士应及早识别新生儿机械通气中发生气胸的危险因素,注意观察在插管后或在机械通气过程中突然呼吸困难、烦躁不安,一旦怀疑发生了气胸,及时报告医生,床旁X线透视,以明确诊断。
2.1.2正确选择机械通气的模式及参数,观察肺通气和氧合情况等指标,然后根据患儿的情况、临床表现和动脉血气结果,及时调整相应治疗参数。并应用镇静剂,避免自主呼吸与呼吸机对抗。
2.1.3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时,呼吸频率可适当增加到50~60次/min,提高氧浓度到40%左右,防止气胸漏口增大,加重病情。在保证有效通气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患儿的气道峰压,尽可能使用低PEEP值。
2.1.4保持呼吸道通畅,卧向患侧,垫高双肩,头略向后仰,有分泌物时及时清理,痰液粘稠给予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后易于吸出,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时翻身、叩背、吸痰。
2.2早期发现和处理气胸的征兆对有窒息复苏史,MAS患儿,机械通气及NCPAP早产儿合并肺部感染,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一旦有气胸症状出现,应及时通知医生,使病人得到及时的处理,因此,病情观察非常重要。
2.3急救配合当气胸发生时,护士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备齐抢救药物及做胸腔穿刺及闭式引流的物品,协助医生在无菌操作下立即行胸腔穿刺术,术中应严密观察呼吸、心率、血压、SPO2、引流瓶水柱波动及气泡溢出情况,术后常规行床边摄片确定引流管位置。
2.4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2.4.1术后常规摄床边胸片确定引流管位置,应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通常,观察引流瓶中有无气泡冒出,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情况。
2.4.2应将引流瓶牢固安置在抢救台架上,液面要低于引流部位60厘米以上,引流瓶长管插入水面下2厘米,防止引流瓶倾倒牵拉引流管。
2.4.3皮肤切口处每日用0.5%碘伏消毒后用无菌纱布覆盖,观察切口处固定线是否脱落,局部有无红肿、渗出等炎性症状,观察引流物的量、颜色、性质并做好记录。
2.4.4经胸腔闭式引流后,患儿呼吸困难改善,PCO2正常,血气分析恢复正常,X线胸部摄片示肺复张,引流管内无气泡溢出可遵医嘱予以夹管24小时,胸部X线摄片胸腔内无气体可协助医生拔管拔管后做好伤口护理,避免感染。
2.4.5预防控制肺部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ICU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我们从各个环节预防院内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强化消毒隔离观念,根据患儿病情及血培养结果,应用抗生素,定时消毒,7d更换1次呼吸机管道。
3一般治疗
3.1将患儿置辐射式抢救台保暖,抬高床头,遵医嘱予以镇静剂。
3.2根据病情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调节好氧流量。
3.3营养支持:使用注射泵24小时内均匀由PICC管输入营养液,以减少过渡侵入性操作,避免对患儿的刺激,保证足够的热量和水分。
参考文献
[1]郑琴,刘天福,张梦桃.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气胸的急救与护理[J].吉林医学,2006,27(6):606-607.
[2]祝益民,刘瑞冰.儿科重症监护与护理[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