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研究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研究

论文摘要

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重要部分,也是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现实的唯一途径。公共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关键,公共政策执行结果是政策检验、修正与完善的基本依据。而以往人们往往注重对政策制定的研究,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政策执行才被人们所重视,并逐渐成为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产生了许多政策执行理论。在我国,政策执行的影响和作用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政策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的运用和实现。而我国的政策执行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专业性的研究还很少。我国公共政策执行领域尚存在诸多问题,有的还相当突出,比如执行体制混乱、扩大执行、中断执行、执行评价标准模糊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国公共政策功能与作用的发挥。本文分析了政策与政策执行的概念和政策执行在政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简要介绍了西方的一些政策执行理论,对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具体模式提出了新的看法,研究了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影响因素,然后描述了我国政策执行中出现的政策敷衍、政策附加、政策曲解、政策截留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政策执行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剖析,找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提高公共政策执行水平的建议。本文的创新点有三:一是总结了海外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二是全面概括了我国公共政策执行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产生原因、影响因素作了系统分析;三是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了提高我国公共政策执行水平的建议。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前言。这一部分主要是向读者介绍了论文选题的意义和目的、论文中使用的主要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国内公共政策执行研究的情况以及一些需要向读者交待的问题。属于一个概括性的叙述。第二部分:公共政策执行理论与实践。详细论述了公共政策执行研究的兴起和基本理论,并概括了公共政策执行的地位和作用,总结出了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另外就是介绍了公共政策执行的特点,特别论述海外公共政策执行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最后就是描述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重要并且有代表意义的模式。第三部分: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现状分析。概括并分析了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体制、执行过程、执行评价及执行监控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很多因素,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体制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公共政策执行体制不健全、不完善,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具体来说,包括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单一化、公共决策权对公共政策执行权的过渡束缚、公共执行体制上存在职责不清等混乱现象。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实际上是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在公共政策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转型期的中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普遍。这些问题的存在有着深厚的经济与社会原因,制约了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具体来说,包括机械执行、野蛮执行、扩大执行和中断执行等。公共政策执行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执行的效果、效益和公众的满意度作出评定。分析公共政策执行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重构公共政策执行评价体系、提高公共政策的执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评价存在的问题有:执行评价标准模糊、执行评价标准偏差和执行评价结果的无效等。公共政策执行监控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对于提高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效力和效率有重要的影响。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控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监控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人大监督力度不够、法律不健全,法律制约无力、监督制约不协调,未构成合力、司法监控在我国极为弱化和社会舆论的作用在政策监控中发挥不充分等。另外,在这部分的第二小节主要分析了产生以上公共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具体包括制度因素、利益因素、人为因素和政策本身的因素。第四部分:提高我国政策执行水平的建议。主要有完善公共政策执行体制、塑造政策执行的能动执行主体、改进公共政策执行手段、完善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四方面的建议。首先,公共政策执行体制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在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反映。我国的公共政策执行体制既要合乎世界发展方向,也要具有中国特色;既要注重政府组织的执行功能,也要重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执行功能。其次,作为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人,其政治态度、职业技能、利益需要和行为习惯等都对政策的有效执行产生影响。为此,必须重视建立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优化机制,通过提升人的政治社会化水平来提高政策执行者的综合素质,促使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再次,有效的政策执行手段是保证一项政策顺利实现的必要条件。从通常使用的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及宣传教育手段入手来不断对执行手段进行完善和改进,进而保证政策执行的顺利进行。最后,作为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政策的作用能否有效发挥,从根本上取决于政策执行的效率,而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监督机制不健全无疑是造成某些政策执行效率不高乃至无效率的重要原因。为此,应从强化政策执行责任、保证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强化国家机关的监督职能和完善各项社会监督制度等方面来完善我国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第五部分:案例分析。本文最后根据前面四部分的论述并且以住房公共政策的执行为例,运用第四部分的提高政策执行水平的建议来分析说明了在住房问题的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完善措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目前已经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公共政策是党和国家行使统治和管理职能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而公共政策执行则是整个政策研究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领域,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对于正在转轨中的中国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研究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具有很强的实践导向。本文从公共政策执行研究的基本理论出发,借鉴海外公共政策执行的特点,全面、系统概括分析了我国公共政策执行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提高我国公共政策执行水平的建议,以期对我国公共政策理论研究及提高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有所贡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使用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 1.3 国内公共政策执行研究情况
  • 1.4 需要同读者交待的其它问题
  • 2. 公共政策执行理论与实践
  • 2.1 研究的兴起及基本理论
  • 2.1.1 公共政策执行研究的兴起
  • 2.1.2 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理论
  • 2.2 公共政策执行含义
  • 2.3 公共政策执行的地位与作用
  • 2.4 公共政策执行的特点与模式
  • 2.4.1 公共政策执行的特点
  • 2.4.2 公共政策执行模式
  • 2.5 海外公共政策执行的特点
  • 3.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 3.1.1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体制中的问题
  • 3.1.2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 3.1.3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评价中的问题
  • 3.1.4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控中的问题
  • 3.2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政策执行的制度因素
  • 3.2.2 政策执行的利益因素
  • 3.2.3 政策执行的人为因素
  • 3.2.4 政策本身的因素
  • 4. 提高我国政策执行水平的建议
  • 4.1 完善公共政策执行体制
  • 4.2 塑造政策执行的能动执行主体
  • 4.3 改进公共政策执行手段
  • 4.4 完善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
  • 5. 案例分析——以住房公共政策的执行为例
  • 5.1 住房调控政策的执行现状
  • 5.2 住房调控政策遭遇的执行瓶颈
  • 5.3 怎样解决住房调控政策执行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