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折子戏是中国戏曲独有的一种存在方式,它既是戏剧文学读本,又是舞台演出的脚本。它体制短小,却浓缩了戏曲表演艺术之精华,是十分纯粹的戏曲形态。本论文梳理了古代折子戏发展的历史,探讨了从全本戏到折子戏的转变过程,并以较多篇幅论述了折子戏的表演艺术成就和文学价值。在文献资料上,本文主要从古典文献如小说、笔记、日记了解明清两代折子戏演出与观赏生态;从折子戏选本中了解折子戏剧目的积累与衍变;从折子戏演出台本与身段谱中寻绎折子戏的表演神韵。在研究方法上,以传统的目录版本学与考据学方法为主。全文以折子戏历史发展为经,以折子戏表演特性与文学特性为纬,点面结合,纵横勾连,力图对折子戏做一番立体观照。论文共分以下几个部份:绪论,简要概述20世纪以来折子戏的研究情况,以及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价值和几个核心概念的界定。第一章,论述明代折子戏发展历史。通过整理和分析大量的折子戏选本与小说、日记等史料,勾勒出明代折子戏之面貌:兴起于明代正德年间;嘉靖、隆庆为其发展期;兴盛于万历年间;繁荣于天启、崇祯年间。第二章,论述清代折子戏发展历史。有清一代大量折子戏支配着舞台,折子戏演员众多、班社林立,是为折子戏演出之高峰——剧目与表演走向成熟与定型。重点考察了折子戏集大成《缀白裘》的成书与版本情况以及剧坛花部、雅部折子戏演出之实况。第三章,从全本戏到折子戏:《六十种曲》与《缀白裘》之比较。本章主要就《六十种曲》与《缀白裘》相同出目20剧172折就标目、脚色行当、唱曲、宾白与舞台提示进行细致比较。通过比较,动态地展现了从全本戏到折子戏的转变过程,而从比较中发现折子戏形成的几种方式以及“江湖十二脚色”形成的过程、吊场的特殊处理。第四章,折子戏表演艺术成就。折子戏演出促使戏曲脚色行当分工越来越精细。而行当分工精细、表演精湛的极致表现则是独特风格的形成,这些风格在师徒传习中传承,最终形成各行当之流派。流派的形成不仅让昆剧生命得以传承与延续,而且也促使部分折子戏目定型,成为家门戏或为各行当的表演艺术之典范。本章重点考察导演台本《审音鉴古录》的导演构思,并从部份表演身段谱中领悟折子戏表演艺术之神韵。附录,《缀白裘》所收花部戏研究。本附录主要对《缀白裘》所收花部折子戏进行微观研究。从这些花部戏考察戏曲从曲牌体向板腔体过渡的痕迹以及南方的昆腔、弋阳腔、昆弋腔与南下的梆子诸腔相互交流的局面,指出其在地方戏研究中的文献资料价值。结语,对全文作了简要的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