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孝友论文-木子

石孝友论文-木子

导读:本文包含了石孝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石孝友,西山薇蕨

石孝友论文文献综述

木子[1](2019)在《石孝友的俚语词》一文中研究指出南宋词人中,石孝友可谓别开生面。石孝友字次仲,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详,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他因仕途不顺,隐居于丘壑之间,着有《金谷遗音》,填词常用俚俗之语,譬如下面这首《浪淘沙》:好恨这风儿,催俺分离!船儿吹得去如飞,因甚眉儿吹不展?叵耐风儿!不是这船儿,载起相思?船儿若念我孤恓,载取人人篷底睡。感谢风儿!全词通过恨风、恼风、赞船、央船、谢风,曲(本文来源于《文史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陈书芳[2](2013)在《石孝友词的艺术手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石孝友善用白描手法,高妙处足可当得起"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他还有意借鉴诗的写作手法,对句在他的词中随处可见,且形式多样间有妙语。他还尝试过集句、独木桥体等写作手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词的创作体例的丰富作出了一定贡献。(本文来源于《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2期)

何春环[3](2012)在《论石孝友俗词的散曲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石孝友(生卒年不详),字次仲,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①。据张再林《石孝友生卒年考》②一文可知,石孝友大概出生于北宋末期,晚年才登进士第,卒于南宋中叶。他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失意,其词《水调歌头》(男儿四方志)③曾自抒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词人原本志存高远,有心报国,自信(本文来源于《文艺评论》期刊2012年10期)

冀敏[4](2012)在《论石孝友羁旅行役词》一文中研究指出石孝友羁旅行役词创作有叁种抒情模式———"旅中伤怀"式,"缘情、事而发"式和"儿女情长"式,并深发其背后的深刻情感;归纳模式中两种突出的艺术表现手法———意象画面感的运用和语言的渲染。(本文来源于《上饶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陈书芳[5](2007)在《石孝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石孝友是两宋之交的一个文人,其作品仅流传下来一首诗和一部词集《金谷遗音》,故现在一般将他界定为一个词人。他虽存词有一百五十多首,但终未能在词坛上留下足够传世的声名。现存可考的资料对他少有记载,我们仅能从他的词作中了解到他生于北宋末,潦倒落魄大半生,在南宋乾道二年中进士时已垂垂老矣。他虽对仕进如此执着,然而作品中却很少能见其积极用世之心。他的词大多是传统的爱恋相思题材,即便在遣怀之作或羁旅行役词偶尔寄托不遇之感,也极少有离乱之音。他还有一些应酬之作及节序风物之作,沙中有金,佳作也值得一读。他善用白描手法,高妙处足可当得起“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他还有意借鉴诗的写作手法,对句在他的词中随处可见,且形式多样间有妙语。他还尝试过集句、独木桥体等写作手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他的词雅俗兼而有之,各有好处,这与他生活的时代与地域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经历了北宋末年俗词创作的时代潮流,在南宋词坛的复雅呼声中,又选择了向晏欧小令派靠拢。本文意在对石孝友的生平、作品等作一个较为全面的考查,以求对词史的完整作一点贡献。另外,也希望能对北宋末年俗词创作及江西词人的研究者提供一点可资参考的材料。(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07-04-01)

张艳辉[6](2005)在《论石孝友的俗词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石孝友以词着名,其《金谷遗音》基本上可以分为雅词和俗词两类。俗词创作数量虽少,却使石孝友词别具面貌。其独特之处在于祛除俳体戏谑成分,抒写爱情主题;他的“以曲为词”的做法,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宋代俗词和元代散曲这两种文学样式之间相互影响的痕迹。(本文来源于《四川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9期)

张艳辉[7](2003)在《论石孝友的爱情词》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石孝友以词着名 ,他的爱情词基本上可以分为雅词和俗词两类 ,但是雅词并不足以体现石孝友爱情词的独特风格。石孝友的爱情词的独特性在于 :以俗词写情事 ,直率自然。又有多种表现方法 :语言通俗而形式精巧 ;摹拟说话人的口吻以及采用男女对话的形式。这种做法我们可以称为以曲为词。(本文来源于《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4期)

张再林[8](2001)在《石孝友生卒年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词人石孝友的生平时代向无确考 ,词学界一般皆据石孝友曾登南宋孝宗乾道二年 (1166年 )进士第而定其为南宋人。然据石孝友《水调歌头》 (“清霜洗空阔”)及《宝鼎现》 (“雪梅清瘦”)二词提供的有关线索 ,可知石孝友在北宋时即已开始作词。另据其《满庭芳·上张紫微》词 ,可知他晚年才登进士第。据此 ,石孝友应出生于北宋晚期 ,卒于南宋中期 ,他是跨北、南两宋的词人(本文来源于《广西师院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石孝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石孝友善用白描手法,高妙处足可当得起"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他还有意借鉴诗的写作手法,对句在他的词中随处可见,且形式多样间有妙语。他还尝试过集句、独木桥体等写作手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词的创作体例的丰富作出了一定贡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石孝友论文参考文献

[1].木子.石孝友的俚语词[J].文史杂志.2019

[2].陈书芳.石孝友词的艺术手法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3].何春环.论石孝友俗词的散曲化特征[J].文艺评论.2012

[4].冀敏.论石孝友羁旅行役词[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2

[5].陈书芳.石孝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

[6].张艳辉.论石孝友的俗词创作[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

[7].张艳辉.论石孝友的爱情词[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

[8].张再林.石孝友生卒年考[J].广西师院学报.2001

标签:;  ;  

石孝友论文-木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