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女剧作家研究

明清女剧作家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明清两代至少有二十九位女作家从事过戏曲创作,创作的戏曲作品在七十种以上(今存全本三十二种,另有残本四种)。明清妇女的戏曲创作是明清才女文化的重要一翼,同时,也是明清繁盛的戏曲文化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本文第一章从明清时期才女文化和戏曲文化的主要特征和发展历程入手,对明清女剧作家生活和创作的文化空间做总体观照。现知的明清女剧作家大都在当时兴盛的才女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亲身参与了才女文化的创造,而个人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家庭氛围的影响以及地域文化的熏陶为她们从事戏曲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第二、三章对现知全部明清妇女剧作进行分主题系统研究。“私情”书写、“情”之重写、性别思索和社会关怀是妇女剧作四项重要的主题。女剧作家“私情剧”具有自传性和情感之私密性两大突出特征,本文将之与清初文人自传式“写心剧”进行比较,以发掘“私情剧”所蕴含的女作家特殊的书写心态。不同时期、不同身份的女剧作家,在涉笔爱情改编剧时透露出作者不同的婚恋观,表达了不同的婚恋理想,本文对造成这种差异的时代和个人原因亦进行了探析。明清妇女剧作的性别议题从两个方面展开:一为表达对女性才华的礼赞,一为表达对性别角色的牢骚,本文通过多角度比较研究,分析了女剧作家性别思索剧所传达的女性意识及所蕴含的戏曲史和妇女心态史意义。女剧作家同时亦拓展了传统妇女文学的内容题材,以戏曲表达她们对社会政治、时事的关怀,本文对清初和清末两个不同时间段女剧作家的社会关怀剧分别进行讨论,并揭示出其关注重心的演进轨迹。第四、五章分别为两位重要的女剧作家吴兰征、刘清韵的个体研究。“红楼戏”女作家吴兰征在《红楼梦》接受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本文结合新发现的吴兰征的生平资料评析她对《红楼梦》的评论和戏曲改编。认为吴兰征的《绛蘅秋》与其他早期“红楼戏”相比,更为接近原著的思想内涵,同时融入了作者自身的情感经历,呈现出注目闺阁的改编特色。刘清韵是中国戏曲史上最多产的女作家,她现存的十二部剧作融入了作者对社会、道德、性别、家庭等许多方面问题的感受和思索,本文从传统观念和时代精神两方面论析刘清韵戏曲的思想内容,并从文本与音乐体制、情节结构和语言风格等方面考察其艺术实践之得失。结语部分总结明清妇女戏曲创作的特点及意义,认为她们的戏曲创作有着迥异于男作家的视角和表现方式,在戏曲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附录部分对明清女剧作家生平及创作情况做了全面、细致的整理和考订工作。对前人研究中的讹误和疏漏之处分别进行了考辨、补充,同时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辑录女剧作家作品的著录情况及其同时代或后人对其作品的评价,以还原其历史真实。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序说
  • 一 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 明清女剧作家研究状况述评
  • 三 本文的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明清妇女戏曲创作的文化背景
  • 第一节 明清才女文化的兴盛历程
  • 一 明中叶至清初:才女文化的初兴
  • 二 清中叶至清末:才女文化的极盛
  • 第二节 明清妇女的戏曲因缘
  • 一 妇女与明末清初的戏曲文化
  • 二 妇女与清中叶至清末的戏曲文化
  • 三 明清女剧作家的戏曲因缘
  • 第二章 明清妇女剧作主题研究(上)
  • 第一节 “私情”书写
  • 一 自传性与情感之私密性:“私情剧”的突出特征
  • 二 “私情剧”与清代文人自传式“写心剧”的比较
  • 第二节 “情”之重写
  • 一 明清妇女剧作中唯一一部妓女戏:《三生传》
  • 二 “演红楼寄情不浅”的《绛蘅秋》、《十二钗》
  • 三 “浮生有尽情无尽”的刘清韵《鸳鸯梦》
  • 四 “愿天下的热中人齐悟省”的《焚琴记》
  • 第三章 明清妇女剧作主题研究(下)
  • 第一节 性别思索
  • 一 “理想的才女”与女剧作家的生命价值理想
  • 二 “失意的才女”与女剧作家的性别身份焦虑
  • 第二节 社会关怀
  • 一 扶忠锄奸的文学想象:《芙蓉峡》和《双叩阍》
  • 二 志士遭际的时代思索:《望洋叹》和《六月霜》
  • 第四章 吴兰征与《红楼梦》
  • 第一节 吴兰征生平新考
  • 第二节 吴兰征对《红楼梦》的评论与戏曲改编
  • 一 新发现的吴兰征十二首咏红诗
  • 二 写情寄恨:《绛蘅秋》创作之旨
  • 三 注目闺阁:《绛蘅秋》的改编特色
  • 四 余论:关于《绛蘅秋》之评价
  • 第五章 传承与新变:刘清韵的戏曲创作
  • 第一节 刘清韵生平、交游及创作述略
  • 第二节 刘清韵戏曲中的传统观念与时代精神
  • 第三节 刘清韵戏曲的艺术特征——兼与其他明清妇女剧作比较
  • 一 文本与音乐体制
  • 二 情节结构
  • 三 语言风格
  • 结语
  • 附录一:明清女剧作家生平及作品辑考
  • 一 明代作家作品
  • 二 清代作家作品
  • 附录二:《望洋叹》人物、本事小考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深入生活 创造角色[J]. 北方音乐 2010(03)
    • [2].剧作家要成为思想家[J]. 当代戏剧 2018(05)
    • [3].俄国先锋剧作家埃琳娜·古鲁[J]. 戏剧文学 2017(01)
    • [4].捷克先锋剧作家 弗拉季斯拉夫·万裘拉[J]. 戏剧文学 2014(12)
    • [5].声嚣读剧节两周年,兼谈“85后”剧作家面貌[J]. 戏剧与影视评论 2020(01)
    • [6].剧作家手迹[J]. 剧本 2020(02)
    • [7].2015年《剧作家》全体人员——新年寄语[J]. 剧作家 2015(01)
    • [8].剧作家马小平[J]. 辽河 2010(06)
    • [9].好戏不是“编”出来的 “有病呻吟”之一[J]. 剧本 2010(07)
    • [10].青年剧作家的现状及其使命[J]. 剧本 2011(03)
    • [11].剖析戏剧的真实性——透视剧作家的主观思想意识[J]. 剧作家 2008(01)
    • [12].扶植精品戏剧 铸造特色期刊——纪念《剧作家》创刊四十周年[J]. 剧作家 2019(04)
    • [13].剧作家[J]. 花城 2013(01)
    • [14].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论话剧《六个寻找剧作家的剧中人》的艺术真实[J]. 戏剧之家 2014(09)
    • [15].湖南省剧作家代表座谈会[J]. 艺海 2014(07)
    • [16].剧作家[J]. 文学教育(上) 2013(03)
    • [17].试论中国话剧史上“第二代剧作家”的特征——以刘川为例[J]. 文化艺术研究 2012(04)
    • [18].成为一个剧作家——戏剧写作魔鬼词条[J]. 写作 2011(17)
    • [19].广东省高级编剧导演培训班 暨剧作家读书班活动掠影[J]. 广东艺术 2010(04)
    • [20].明清女剧作家的戏曲因缘[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9(03)
    • [21].从编剧富豪的品牌建构看影视编剧突围[J]. 艺术评论 2016(12)
    • [22].盘点黑土地的剧作家[J]. 中国戏剧 2015(01)
    • [23].从现实主义到女权主义——美国女剧作家简论[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4(06)
    • [24].沉沦与拷问——论抗战时期中国剧作家的精神批判话语[J]. 南大戏剧论丛 2014(01)
    • [25].女性生存境遇的自我书写——二战后美国女剧作家研究(1945~2010)[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11)
    • [26].论《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所揭露的虚幻与现实的矛盾[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3(06)
    • [27].场记日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六个寻找剧作家的剧中人》[J]. 新世纪剧坛 2018(01)
    • [28].我眼中的前辈军旅剧作家胡可[J]. 剧本 2020(01)
    • [29].振奋·感慨·见证 在全国青年剧作家研修班结业典礼暨剧本签约仪式上的讲话[J]. 剧本 2012(01)
    • [30].成果突出 意义深远 在全国青年剧作家研修班结业典礼暨剧本签约仪式上的讲话[J]. 剧本 2012(01)

    标签:;  ;  ;  ;  ;  ;  

    明清女剧作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