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状神经节后心下交感神经放电特征及其对心率调控模式的初步探讨

星状神经节后心下交感神经放电特征及其对心率调控模式的初步探讨

论文摘要

在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心血管功能的生理机制研究中,深入探讨神经放电的特征,有利于揭示自主神经系统放电活动模式以及在不同模式下放电活动的特点,从神经电生理学的角度加深对自主神经系统电活动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将神经放电的特征与心血管功能状态结合进行探讨,可以挖掘出自主神经电活动与心率变异的关系,进而理解自主神经调节心血管系统的规律,更有效的利用自主神经电活动提供的信息,特别是可以为新型心脏起搏器及其它心脏复苏设备的研究,提供可靠的生物物理和电生理依据。在自主神经放电的研究中,统计学分析、谱分析等常规方法已经不能够充分挖掘电活动中所包含的信息。随着非线性分析方法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其在电生理信号分析中的优势,能提取出用常规方法所不能提取的信息。正是从以上的意义出发,我们利用了多种分析方法,特别是非线性分析,对心下交感神经电活动(Inferior Cardiac Sympathetic Nerve Activity, ICSNA)的特征及其对心率调控的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以较全面了解心下交感神经的放电规律,尽可能挖掘其与心率变异性的耦合关系,以ICSNA为一个窗口,较深入的探讨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系统的调控规律。 本文以猫为实验动物,进行了七次试验。在实验中构建了戊巴比妥

论文目录

  •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和文献回顾
  • 1.1 前言
  • 1.2 心血管系统的神经调节
  • 1.2.1 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
  • 1.2.2 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
  • 1.3 交感神经放电特征分析的研究进展
  • 1.3.1 引言
  • 1.3.2 交感神经放电的研究进展
  • 1.3.2.1 利用统计学方法所得的研究进展
  • 1.3.2.2 利用谱分析方法所得的研究进展
  • 1.3.2.3 利用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所得的研究进展
  • 1.3.2.4 利用多变量耦合分析所得的研究进展
  • 1.3.3 结束语
  • 1.4 交感神经电活动的检测和预处理
  • 1.4.1 Gebber小组
  • 1.4.2 NINOMIYA小组
  • 1.5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 正文
  • 1 动物实验和信号采集
  • 1.1 动物实验
  • 1.1.1 实验材料
  • 1.1.1.1 记录设备
  • 1.1.1.2 实验动物及药品
  • 1.1.1.3 记录电极
  • 1.1.2 实验方法
  • 1.1.2.1 一般过程
  • 1.1.2.2 星状神经节后心下交感神经的确定
  • 1.2 信号采集
  • 1.2.1 心电、血压信号的采集
  • 1.2.2 ICSNA的采集
  • 2 信号的预处理
  • 2.1 HRV信号的获取及预处理
  • 2.1.1 R波检测算法
  • 2.1.2 HRV信号的获取及预处理
  • 2.1.3 心电的采样频率对HRV信号的影响
  • 2.2 ICSNA的预处理
  • 2.2.1 ICSNA中噪声和干扰的去除
  • 2.2.2 功率谱分析以及数字带通滤波方法
  • 2.2.3 ICSNA的整形积分过程
  • 2.2.4 特征点检测算法
  • 2.2.5 特征点检测算法中参数的确定
  • 2.2.6 心相关放电成分的确定
  • 2.2.7 CSNA特征参数及特征信号的获取
  • 3 非线性分析方法
  • 3.1 前言
  • 3.2 相空间延迟重构方法
  • 3.2.1 延迟时间的选择方法
  • 3.2.2 最小嵌入维的选择方法
  • 3.3 混沌分析
  • 3.3.1 关联维数
  • 3.3.2 最大李雅谱诺夫指数
  • 3.4 分形分析
  • 3.4.1 概述
  • 3.4.2 分形的分析方法
  • 3.5 复杂度分析
  • 3.5.1 近似熵
  • 3.5.2 纠正的条件熵
  • 3.5.2.1 条件熵(CE)的定义
  • 3.5.2.2 校正的条件熵
  • 3.6 RQA方法
  • 3.6.1 重现图
  • 3.6.2 重现图的量化
  • 3.7 替代数据法
  • 3.7.1 概述
  • 3.7.2 零假设及相应替代数据的构造算法
  • 3.7.3 替代数据的非线性检验
  • 4 信号的检测和预处理结果
  • 4.1 R波的检测结果
  • 4.2 ICSNA预处理结果
  • 4.2.1 神经放电原始信号记录
  • 4.2.2 原始信号的功率谱
  • 4.2.3 数字滤波器的滤波结果
  • 4.2.4 ICSNA的整形分
  • 4.2.5 整形积分后的信号中特征点的检测
  • 5 星状神经节后心下交感神经放电特征的非线性分析结果
  • 5.1 统计学分析结果
  • 5.1.1 直方图分析结果
  • 5.2 混沌分析结果
  • 5.2.1 最小嵌入维及延迟时间的确定
  • 5.2.2 关联维数分析结果
  • 5.2.3 最大李雅谱诺夫指数分析结果
  • 5.3 DFA分析结果
  • 5.4 复杂度分析结果
  • 5.4.1 校正的条件熵分析结果
  • 5.4.2 近似熵分析结果
  • 5.5 RRD的非线性特征的分析
  • 6 星状神经节后心下交感神经放电特征和HRV非线性耦合分析结果
  • 6.1 RR间期相关放电(RRD)与HRV耦合分析结果
  • 6.2 放电峰-R点相位(PRP)与RRI耦合分析结果
  • 6.3 心相关放电峰点间隔(PPI)与RRI耦合分析结果
  • 7 星状神经节后心下交感神经放电特和HR的时域及频域耦合分析结果
  • 8 星状神经节后心下交感神经电活动的尺度分级
  • 9 结果讨论及展望
  • 9.1 讨论
  • 9.1.1 ICSNA非线性分析的结果论
  • 9.1.1.1 统计学分析结果讨论
  • 9.1.1.2 混沌分析结果讨论
  • 9.1.1.3 分形分析结果讨论
  • 9.1.1.4 复杂度分析结果讨论
  • 9.1.1.5 RRD结果讨论
  • 9.1.2 ICSNA与HRV非线性耦合分析的结果讨论
  • 9.1.2.1 RRD与HR耦合分析结果
  • 9.1.2.2 PRP与RRI耦合分析结果
  • 9.1.2.3 心相关放电峰点间隔(PPI)与HRV耦合分析结果
  • 9.1.3 ICSNA与HRV时域及频域耦合分析结果讨论
  • 9.2 关于课题的改进和展望
  • 9.2.1 改进
  • 9.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家兔“减压神经放电与动脉血压调节”综合性实验的分析与评价[J]. 继续医学教育 2016(08)
    • [2].缩泉丸对膀胱过度活动症大鼠膀胱充盈期盆神经放电的影响[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6(01)
    • [3].电针内关对室性期前收缩大鼠心植物神经放电活动的影响[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01)
    • [4].一类新的混沌神经放电的动力学特征的实验和数学模型研究[J]. 物理学报 2011(10)
    • [5].自发和诱发神经放电序列的内在时序特性[J]. 生物物理学报 2008(04)
    • [6].电针“肺俞”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迷走神经放电的影响[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4)
    • [7].MedLab系统在血压、呼吸、心电图描记、减压神经放电综合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生命科学仪器 2012(03)
    • [8].亚临界Hopf分岔附近的神经放电的随机节律[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11)
    • [9].乙醇引起大鼠低温反应与支配棕色脂肪组织交感神经放电变化的关系[J].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8(03)
    • [10].神经放电节律的不同复杂分岔序列的实验研究[J].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3(04)
    • [11].神经元周期放电模式的分岔[J].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09(04)
    • [12].COPD对大鼠膈神经放电和呼吸运动的影响探讨[J]. 临床肺科杂志 2014(05)
    • [13].室旁核中硫化氢对大鼠血压和交感神经放电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3(12)
    • [14].前包钦格复合体注射生脉注射液对COPD大鼠膈神经放电的影响[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2)
    • [15].小耳鸣,大麻烦[J].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4(05)
    • [16].耳鸣的“习服治疗”[J]. 人人健康 2013(08)
    • [17].Glevic抑制ICCs功能对ATP诱导大鼠盆神经放电的影响[J].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2(05)
    • [18].电针不同经穴对小肠运动障碍大鼠植物神经放电的影响[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1)
    • [19].电针足三里穴对小肠运动功能障碍大鼠植物神经放电活动的影响[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03)
    • [20].兔颈部迷走及交感和减压神经刺激放电记录方法学建立[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6(11)
    • [21].基于广义线性模型的针刺足三里脊髓背根神经活动解码[J]. 物理学报 2013(09)
    • [22].一个生理学综合实验的设计及改进[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10)
    • [23].具有时滞的抑制性自突触诱发的神经放电的加周期分岔[J]. 物理学报 2016(21)
    • [24].手针和电针大鼠“足三里”穴位诱发的外周传入神经信号特征研究[J]. 针刺研究 2008(01)
    • [25].神经放电节律加周期分岔序列中的簇放电到峰放电的转迁[J]. 生物物理学报 2010(01)
    • [26].周期激励下FitzHugh-Nagumo模型的两种多峰分布放电节律[J]. 生物物理学报 2008(01)
    • [27].BL420F系统下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J]. 现代医药卫生 2011(12)
    • [28].任维教授[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29].脉冲激励下轴突产生兴奋后抑制现象的去极化阻滞机制的理论仿真研究[J]. 生物物理学报 2010(06)
    • [30].DAMGO对诱发性关节炎的作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14)

    标签:;  ;  ;  ;  ;  ;  

    星状神经节后心下交感神经放电特征及其对心率调控模式的初步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