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十年的从教历程探其地域性建筑教育思想 ——解读朱良文教授

从五十年的从教历程探其地域性建筑教育思想 ——解读朱良文教授

论文摘要

近年来,快速城镇化与各种建筑新思潮的不断涌现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建筑教育的发展。云南这个位于西南的边疆省份,受地理区位的影响,建筑教育的办学基础相对薄弱、办学条件相对落后,一直处于被全国建筑教育体系不断边缘化的状态。即便如此,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系仍然在逆境中求生存,始终为突破边缘化束缚、探寻地域特色而不断努力着。本论文以昆明理工大学朱良文教授为例,通过追溯其五十年的从教历程,试论述其具有地域性的建筑教育思想。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个方面:通过分析朱良文教授在天津大学建筑系的学习经历与华南工业学院的从教历程,追溯其建筑教育的背景及其地域意识的塑成;第二个方面:通过阐述朱良文教授从云南工学院建筑学专业筹建之始到打造地域化平台的过程,探求其地域性建筑教育思想逐步发展与成熟的轨迹;第三个方面,通过剖析朱良文教授在地域化“产、学、研”互相促进与互相发展的过程,并例举典型案例,总结其地域性建筑教育理念中遵循“地域教学、本土科研与地域实践”三者相结合的思想历程。最终得出结论,朱良文教授的建筑教育思想可概括为:将“开放性、开拓性”的办学精神与地域化“产、学、研”相结合的不断探索和不断实践。在全球化的今天具有重要启示的是:仍被不断边缘化的我们迫切需要正确评估云南的本土建筑教育现状,并进行优化和改进;在办学上应具有国际化的思维,坚持开拓创新、开放办学;在教学上应深化现代建筑教育理念、强化教学基础的同时更应加强同国内外院校间的学术交流与文化联系;在新政策、新形势下,应挖掘自身优势、及时更新传统地域化办学模式。用国际化的视野审视我们目前的地域化建筑教育,才能在多元化、竞争激烈的今天寻求突破、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背景、目地与意义
  • 1.2.1 研究的背景
  • 1.2.2 研究的目地
  • 1.2.3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建筑教育及地域化建筑教育背景综述
  • 1.3.1 国内建筑教育背景综述
  • 1.3.2 国外建筑教育背景综述
  • 1.3.3 国内地域性建筑教育背景
  • 1.3.4 国内相关建筑教育研究之硕博论文的梳理
  • 1.4 研究的对象与时间界定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调研访谈法
  • 1.5.3 实证和现象学的方法
  • 1.5.4 分类学和整体性研究方法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教育塑成与地域意识塑造
  • 2.1 青少年时期的教育影响
  • 2.2 天津大学阶段的建筑教育塑成
  • 2.2.1 中国建筑教育背景
  • 2.2.2 天津大学建筑系的建筑教育
  • 2.2.3 朱良文于天大的建筑教育塑成
  • 2.2.4 总结
  • 2.3 华南教学实践中的地域意识塑造
  • 2.3.1 华南工学院建筑教育背景
  • 2.3.2 朱良文于华工的地域意识塑造
  • 2.3.3 总结
  • 第三章 多重边缘化困境下的地域办学探索
  • 3.1 筹创云南工学院建筑学专业
  • 3.1.1 多重边缘化困境与筹备阶段的准备
  • 3.1.2 解决师资难题,试行开放型特色办学
  • 3.1.3 利用本土优势,开拓云南地域研究领域
  • 3.1.4 开拓性、开放性与地域化特色办学带来的机遇
  • 3.1.5 总结
  • 3.2 地域特色平台稳定后的发展、完善与提高
  • 3.2.1 地域特色平台稳定后的发展与完善
  • 3.2.2 地域特色平台稳定后的提高
  • 3.2.3 反思与总结
  • 第四章 "多重边缘化"转变下的本土科研与地域实践
  • 4.1 "多重边缘化"的转变
  • 4.2 地域化科研教学及实践基地——本土研究所
  • 4.2.1 "本土研究所"的成立
  • 4.2.2 "本土研究所"的地域化方向与追求
  • 4.2.3 总结
  • 4.3 地域建筑领域的理论建树与实践探索
  • 4.3.1 丽江民居保护研究实践及理论成果
  • 4.3.2 傣族竹楼研究及创新性继承
  • 4.3.3 不同规划设计项目中的文化追求
  • 4.3.4 总结
  • 第五章 启示与思考
  • 5.1 朱良文的地域建筑教育思想启示
  • 5.1.1 适于地域化办学的"开拓性、开放性"理念
  • 5.1.2 符合地域化"产、学、研"的实践策略
  • 5.1.3 总结
  • 5.2 对未来地域化建筑教育的思考
  • 5.2.1 全球化态势下对"地域性建筑"及"建筑地域性"的再认识
  • 5.2.2 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对于相关建筑教育研究方法及院校的梳理
  • 附录B:论文中引用的部分文档
  • 附录C:朱良文主持的科学研究课题
  • 附录D:朱良文学术成果目录(学术著作及论文)
  • 附录E:朱良文历年硕士研究生论文课题
  • 附录F: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从事的研究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建筑教育的遗产及21世纪的挑战[J]. 中国建筑教育 2008(01)
    • [2].关于建筑教育的几点思考[J]. 中国建筑教育 2008(01)
    • [3].一位在校学生对于建筑教育的思考[J]. 中国建筑教育 2008(01)
    • [4].中国建筑教育的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J]. 中国建筑教育 2008(01)
    • [5].把什么样的建筑教育带入新时代? 在第十三届全国建筑类高校书记、校(院)长论坛暨第四届中国高等建筑教育高峰论坛上的讲话[J]. 中国建设教育 2018(02)
    • [6].中国建筑教育仍需坚持改革开放[J]. 中国建筑教育 2009(01)
    • [7].《高等建筑教育》2019年总目录[J]. 高等建筑教育 2019(06)
    • [8].建筑教育通专之辩[J]. 时代建筑 2020(02)
    • [9].建筑教育中的伦理与诗意[J]. 建筑师 2020(02)
    • [10].基于专业教育的特色教学探索——以厦门大学建筑教育为例[J]. 当代建筑 2020(05)
    • [11].对当代建筑教育的思考及教学实践[J]. 当代建筑 2020(02)
    • [12].学院派建筑教育体系与思想发展研究[J]. 轻合金加工技术 2020(06)
    • [13].建筑产业化背景下高等建筑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19(02)
    • [14].2017建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深圳)顺利召开[J]. 华中建筑 2017(12)
    • [15].第十三届全国建筑类高校书记、校(院)长论坛暨第四届中国高等建筑教育高峰论坛在我校举行[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7(06)
    • [16].日本建筑教育的社会化——伊东建筑塾的明日建筑机遇计划[J]. 华中建筑 2018(10)
    • [17].“抗战时期的中国建筑教育”初探 一场同名学术研讨会的记录与述评[J]. 时代建筑 2018(05)
    • [18].霍普评委共谈建筑教育与实践[J]. 城市环境设计 2016(06)
    • [19].关于建筑教育特色的一管之见[J]. 时代建筑 2017(03)
    • [20].建筑教育 一种职业演进的知识驱动力[J]. 时代建筑 2017(03)
    • [21].楼纳村建筑教育的五个原则[J]. 城市环境设计 2017(03)
    • [22].共话楼纳建筑教育[J]. 城市环境设计 2017(03)
    • [23].下期预告:我的大学——天津大学建筑教育80年纪念专辑[J]. 城市环境设计 2017(04)
    • [24].建筑教育的三个层次 关于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实验教学的思考[J]. 新美术 2017(08)
    • [25].从现代建筑的际遇看中日两国早期的建筑教育[J]. 世界建筑导报 2016(02)
    • [26].构成教学在中国建筑教育的引入与转化[J]. 世界建筑导报 2016(02)
    • [27].建筑教育面向公众“三思”[J]. 建筑设计管理 2016(08)
    • [28].社会关联:欧洲建筑教育的变化框架[J]. 建筑创作 2016(04)
    • [29].欧洲建筑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趋势[J]. 城市环境设计 2014(12)
    • [30].建筑教育的方向与价值,一种地方的全球观点[J]. 城市环境设计 2014(12)

    标签:;  ;  ;  ;  

    从五十年的从教历程探其地域性建筑教育思想 ——解读朱良文教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