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本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为什么在目前MBA课程里,个人商业道德的教育没有地位。研究的目的是要探讨如何在中国的MBA课程里更好地进行商业道德教育。论文题目《论商业道德教育在MBA课程的灵魂地位—美国与中国30年实践的比较(1974-2006》中的“商业德育”指的是MBA学生的人生观教育,也就是协助成年学生人格继续发展的教育。“灵魂地位”指的是将个人商业道德的教导,提升到商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层次。换句话说,就是要研究MBA学生的人生观教育作为商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不应该?可能不可能?可行不可行?有什么样的障碍?如何克服?有哪些具体的建议? 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学生的需要,是MBA学生在商业工作环境里的人格发展需要,也就是个人商业道德不断成熟的需要。换句话说,本研究集中注意的是25-35岁年龄层MBA学生的人生观需要;一个作为年轻人的企业管理者,有什么样的商业道德方面的需要?在目前MBA课程里,个人商业道德教育没有地位的现象对学生有什么不良影响?要如何排除? 论文主张商业道德教育应该是商业教育的灵魂,也就是说学生个人层次的健康商业人生观应该成为MBA课程的最主要目的,因为成年初期MBA学生需要对立于利己动机的不同价值观,作为约束力和张力,协助他们选择工作生涯的健康方向。以免一面倒地被现行MBA课程里没有约束的自私拜金、唯利是图的隐藏价值观所鼓动,落入不择手段的极端,变成商业道德丑闻的主角。本文主要的观点是年轻经营者的利己动机需要对立面的价值观的约束和张力。本研究的前提认为利己动机有积极的意义,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但是没有约束的利己动机会破坏一个社会生存所需要的秩序。 本文原创的理念包括用教育学视角(而不是管理学视角)分析商业现象以及强调个人层次对立面价值的学习,而且本研究可能是第一个提出“中国商业道德教育学科史”名称的。美国300年的商业道德教育有一个脱离个人层次的趋势,当前的企业伦理学内容也集中在社会的、企业的层次。但是教育的焦点在人的发展,而不是在做事情的技能上,重视人性的本质和人的成长与发展,特别强调“人”作为教育目的的前提性、决定性和关键性。因此,本论文提出回归个人商业道德的教育,建议三个“增加”:加入个人的商业道德发展作为商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加深商业德育内容对学生个人对立面价值的建设,以满足年轻人工作生涯规划的需要;加重教学方法中企业领袖的经历分享。
论文目录
论文摘要ABSTRACT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选题原因:担心进口MBA利己教育的危险一.学科领袖的反思:教学效果不彰的现象(一) 汉森(Kirk Hanson)(二) 费拉司克兹(Manuel Velasquez)(三) 弗瑞曼(R.Edward Freeman)(四) 珍特丽(MaryCentile)(五) 弗瑞德曼(David Friedman)二.综合观察:教学效果不彰的深层原因(一) 历史趋势的影响(二) 学科发展新方向三.美国企业伦理学教学效果不彰参考文献第二节 关键词定义:商业道德教育与企业伦理学的不同一.背景:德育课程化、知识化的趋势二.现况:商业德育专门课—“企业伦理学”三.理想:生命化的商业道德教育(一) 道德、伦理、善恶与人生观的定义(二) 生命化商业道德教育的定义四.案例:中欧工商学院的美国亨兹曼公司演讲会五.关键词定义参考文献第三节 研究方法:学科史的观察和中美国情的比较一.研究的对象:“商业道德教育”学科史二.研究的方法:从历史中学习的人文研究方法三.研究的视角:历史关键时刻的个人选择四.研究的目的:在中国的MBA课程里如何进行商业道德教育五.研究的问题:个人商业道德的教育没有地位六.预设的前提:不受约束的利己动机是恶的七.论文的主张:商业道德教育应该是商业教育的灵魂八.原创的理念:教育视角看商业现象和个人层次对立面价值的学习九.研究的局限:对中国MBA学生的需要认识不够深入十.研究方法参考文献第二章 美国MBA商业道德教育学科史评析第一节 美国商业道德教育的300年简史(1700-2006)一.1700-1776,从英国带来的宗教与观念二.1777-1890,建国初期发展中的美国企业伦理三.1891-1963,成熟的企业伦理观念四.1962-1970,开始关怀社会问题五.1975-2000,学科的形成与全球化六.综合观察:利己动机对立面的转换-进行中的人类实验(一) 宗教对立面的式微:“人定胜天”的科学实验(二) 不需要对立面的理性:“无形的手”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实验(三) 失去对立面的生存危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实验七.美国商业道德教育300年简史的参考文献第二节 美国MBA教育的100年简史(1900-2006)一.1950年代以前的MBA教育的地位爬升(一) 1910年代的中层经理需要与MBA教育的高教化(二) 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与MBA教育的管理化(三) 19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与MBA教育的使命化二.1950年代的两份报告与MBA教育的学术化三.1960年代的反对越战与MBA教育的社会化四.1970年代的职位爆炸与MBA教育的物质化五.1980年代的道德丑闻与MBA教育的困境化六.综合观察:失去德育目的的商业教育(一) 教育的知识技能目的:不涉及价值的学术研究和技能训练(二) 教育的个人道德目的:学生道德发展在MBA课程没有地位七.美国MBA100年简史的参考文献第三节 美国企业伦理学开课的30年简史(1974-2006)一.开课前的历史背景(1959-1977)(一) 商业道德的病态(二) 道德主题法人化二.开课的初期十年(1977-1987)(一) 正式开课(二) 初期教学调查三.开课十年后(1987/1988)四.美国企业伦理学学科的反思五.综合观察:企业伦理替代个人道德(一) 不涉及个人的教育目的(二) 不涉及个人的教育内容(三) 不涉及个人的教育方法六.美国企业伦理学“课”开设30年简史的参考文献第三章 商业德育的障碍与超越第一节 商业德育的必要性:应不应该进行商业德育?一.美国商业教育的社会责任(一) 价值教育的合法性(二) 商业道德的必要性(三) 学生人格的核心性二.美国商业教育的隐藏人生观(一) 教育目的—传递商业技能,还是塑造领袖品格(二) 教育目标—培训专业人才,还是培养道德领袖(三) 教育哲学—最大自我利润,还是最大他人价值三.人生观教育是商业教育的灵魂四.商业德育必要性的参考文献第二节 商业德育的可能性:可不可能进行商业德育?一.成人德育的问题:对成人学习的正确认识(一) 学习没有希望的观点(二) 教学效果不彰的方法(三) 不能教只能协助学习二.成人的学习与发展:人生发展阶段性(一) 普遍性(二) 个别性(三) 生命性三.与成人人生阶段接轨:人的发展是教育的目的(一) 对教学目标的启发:态度发展为目标,人文知识为手段(二) 对教学方法的启发:情感启动为起点,理性思考为手段(三) 对教学师资的启发:推动自学为任务,心理辅导为手段四.商业德育可能性的参考文献第三节 商业德育的可行性:如何进行商业德育?一.人文教育失落的后果:领袖的冷漠(一) MBA缺乏商业领袖热情的问题(二) 哀莫大于心死的严重性二.人文教育失落的过程:MBA的变质(一) 作为硕士学位的M(二) 作为专业技师的M(三) 作为社会领袖的M三.商业教育的人文希望(一) 社会要求更大的视野(二) MBA以更宽广的教育回应(三) 中国人文复兴的急迫性四.商业德育可行性的参考文献第四章 中国商业道德教育学科史评析第一节 中国商业道德教育的2650年简史(645B.C.-2006) #110页一.商人需要健康的人生观:被压抑的人性利己动机(一) 建构中国商业道德教育史的必要(二) 中国商业道德教育学科史的起点:明代徽州的儒商二.商业人生观分期:人性利己动机的合法化过程(一) 第一个时期约2100年,(645B.C.-1465),从管仲主张四民分业到明代商帮兴起,是一个压抑人性利己动机的时期(二) 第二个时期约500年,(1465-1949),从明代商帮兴起到共和国成立,是一个接受人性利己动机的时期(三) 第三个时期约30年,(1949-1980),从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是一个压抑人性利己动机的时期(四) 第四个时期约30年,(1979-2006),从改革开放到今天,是一个接受人性利己动机的时期三.综合观察:正确对待利己动机(一) 利己的合法性(二) 利他的功利性(三) 利他的必要性四.中国商业道德教育的2650年简史的参考文献第二节 现代中国人生观教育的反思一.现代的知识化、群体性(一) 人生观论战(二) 科学化人生观(三) 群体性的人生观二.后现代的个人化、主观性(一) 尊重学生个人发展(二) 避免群体化知识化(三) 避免个人性绝对化三.后现代商业德育范式:个人性的生命化德育(一) 德育范式转换的必要(二) 人生观的现阶段发展四.中国企业伦理学学科的反思的参考文献第五章 商业德育在中国MBA课程的灵魂地位第一节 进口利己动机的无根性一.中国MBA的15年简史(1991-2006)二.中国企业伦理学“课”开设的10年简史(1996-2006)三.综合观察:缺乏信仰作为对立面的价值观四.中国MBA教育15年简史的参考文献第二节 关于商业教育需要对立面的价值观的实地考察一.青年管理者观点:尊严、健康与家庭的重要二.伦理学教授的观点:用商业道德规划工作生涯第三节 建设商业德育成为MBA课程灵魂的具体建议一.德育目的方面:建立对立面价值(一) 学校办学目的:学生人生观的成长(二) 师资教学目标:学生人生观的反思(三) 学生学习动机:个人工作生涯的规划二.德育内容方面:提供对立面选项(一) 学生提出工作上的道德难题(二) 企业资深管理者的人生交流(三) 全球最优秀企业的案例三.德育教学方面:选择对立面价值(一) 学生讨论中认识自己的人生观现况(二) 学生通过讨论从彼此经验学习(三) 学习人生观反思的方法为评估标准第四节 重塑商业教育灵魂的机会附录一,学生的实地考察(复旦MBA)(一) 课前书面问卷(二) 课间即席调查(三) 人生观授课实例附录二,企业的实地考察(国际济丰集团)(一) 对员工而言,什么是最好的公司?(二) 对客户而言,什么是最好的供应商?(三) 对公司而言,什么是最好的员工?(四) 什么是你最大的忧虑?十年后最希望和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附录三,企业伦理学教授的实地考察(一) 恩德勒教授访谈记录(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二) 迈肯教授访谈记录(香港中文大学管理学院)参考文献
相关论文文献
- [1].资讯[J].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8(03)
- [2].艺康集团连续十年蝉联“全球最具商业道德企业”[J].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6(03)
- [3].福特获2016年“全球最具商业道德企业”殊荣[J]. 驾驶园 2016(04)
- [4].互联网领域“公认的商业道德”的司法适用[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 [5].电商时代的商业道德建设[J]. 商业文化 2015(25)
- [6].浅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J]. 智富时代 2016(S2)
- [7].慈善事业是民营企业不可缺失的社会责任[J]. 宝鸡社会科学 2011(04)
- [8].先秦的商业道德及其现代价值[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03)
- [9].商业道德的博弈分析[J]. 现代商业 2018(08)
- [10].和谐社会 企业有责[J]. 现代企业文化(上旬) 2016(Z1)
- [11].商业道德的法律化与商人思维评判[J]. 中国商法年刊 2013(00)
- [12].马克思主义、商业道德和企业的社会责任[J]. 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2008(00)
- [13].漫谈商业道德[J]. 经济导刊 2014(05)
- [14].振兴我们的商业道德[J]. 现代商业 2013(27)
- [15].关于媒体商业道德的探讨[J]. 青年记者 2012(24)
- [16].“全球100家最具商业道德企业榜”出炉 四家纸企以及一家纸业相关企业入选[J]. 中华纸业 2010(07)
- [17].企业家需要担当社会责任 恪守商业道德[J]. 中国林业产业 2010(04)
- [18].浅析宋代“行滥”盛行的原因[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0(10)
- [19].构建商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及路径[J].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0(04)
- [20].提升商业道德素质 做好做强蔬菜种业[J]. 长江蔬菜 2009(17)
- [21].基于市场经济的商业道德体系的思考[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18)
- [22].自觉践行良好商业道德[J]. 中外企业文化 2008(02)
- [23].论现代商业道德建设[J]. 中国市场 2008(22)
- [24].郑重声明[J]. 饲料博览(技术版) 2008(06)
- [25].反不正当竞争领域公认商业道德的认定与验证[J]. 法律适用 2019(10)
- [26].反不正当竞争法视野下商业道德认定的新思路——基于法律论证分析框架[J]. 商业研究 2017(12)
- [27].商业道德视角下的乐视[J]. 经贸实践 2018(15)
- [28].易居其屋[J]. 检察风云 2017(01)
- [29].媒体要有自己的商业道德[J]. 青年记者 2012(24)
- [30].论“公认的商业道德”:基于判例的整理与研究[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2(11)
标签:商业道德教育论文; 企业伦理学论文; 对立面的价值观论文; 利己动机论文; 人生观论文;
论商业道德教育在MBA课程的灵魂地位 ——美国与中国30年实践的比较(1974-2006)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