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燃料电池具有储运及补充方便等特点被认为是适应未来能源和环境要求的理想动力源之一。它被认为最适宜作可移动动力电源和便携式电源,如电动车电源和手机电池。目前燃料电池研究面临两大主要难题,一是甲醇从阳极向阴极的透过率高,即膜的阻醇性能较差。二是阳极催化剂对甲醇氧化反应的活性低。甲醇氧化速度在碱性介质中比在酸性介质中要快,而且甲醇氧化催化剂的结构敏感性较小,也不存在反应中间产物使电极催化剂中毒现象。在碱性介质中,氢氧根基团与质子传递方向相反,可消除电渗析产生的甲醇渗透,从而可降低甲醇渗透速度等。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有望从改变电池酸碱环境的角度来克服存在的两大难题。阴离子交换膜作为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起到传导氢氧根离子、分隔燃料和氧化剂的双重功能。本论文工作集中在膜的制备与表征,并取得如下进展:聚苯乙烯基苄基氯(PVBCl)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良好的溶解性、成膜性、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是一类用于制备分离膜的新型材料。使用合适的溶剂溶解聚合物PVBCl制成高分子溶液,选取合适的交联剂添加在高分子溶液中使其交联。将溶液浇铸在一块平整的载玻片上,然后让溶剂在室温下挥发足够长的时间(4小时)以确保溶剂能挥发完全。通过溶液浇铸法便可成功制备尺寸稳定性好、光滑平整、颜色透明的完整的PVBCl离子交换膜,并对PVBCl膜的力学性能和交换性能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溶剂的种类、成膜载体、聚合物的浓度、交联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对成膜性能的影响,并对膜的含水率、交换容量等性能进行了表征。其次,用基团贡献法计算出了PVBCl膜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与浊度滴定法测得的数值相近,说明基团贡献法和浊度滴定法均可有效得到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从溶解度参数差可以得到乙酸乙酯(EA)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是PVBCl膜材料的良溶剂。将LCP关系分别用于研究PVBCl/NMP/Nonsolvent和PVBCl/EA/Nonsolvent铸膜液体系,通过实验研究了非溶剂添加剂(H2O、正丁酮、乙二醇、冰醋酸、正丁醇和PEG400)对铸膜液体系相分离行为的影响:发现LCP关系可以用于描述该体系相分离时的浊点组成,并依据LCP半经验关系式外推计算出各体系的双节线。根据LCP线性相关曲线以及计算得到的铸膜液体系的双节点线结果,可以得出截距数值a与非溶剂的沉淀能力相对应,当a值越小时,非溶剂对聚合物溶液的沉淀能力越强。结果表明对于PVBCl/EA/Nonsolvent和PVBCl/NMP/Nonsolvent铸膜液体系,实验中所用非溶剂添加剂对聚合物溶液的沉淀能力相同,按H2O、正丁酮、乙二醇、冰醋酸、正丁醇和PEG400依次减弱。通过LCP关系计算聚合物制膜体系的双节线与实验测得的浊点线一致。由此可以得到铸膜液体系中使用H2O作为凝胶介质。第三,从在线红外光谱跟踪测定,可以得到交联度是随着交联反应进行在变大,变化速度由快到慢,会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交联反应一直在进行。从机理分析交联反应有可能是Sn1,也有可能是Sn2,由于能垒的作用,发生Sn2的可用性比较大。通过实验测定,在反应中段,得到了一个表观反应级数n=1.93,证明了交联反应是一个Sn1和Sn2的混合机理的反应,比较多的是进行了Sn2的反应。但是对反应速率与时间作图,发现反应在后期速度明显变慢,反应是中存在溶剂阱,也就是扩散作用在反应的后期控制了反应的进程。交联后玻璃化转变温度(Tg)升高。交联后聚合物膜的局部有序性提高。用等物质量的交联剂TMMDA、TMPDA、TMBDA、TMHDA和TMEDA与PVBCl交联后形成的膜平均孔径依次变大。TMEDA、TMPDA、TMBDA和TMMDA交联形成的PVBCl膜非结晶的XRD衍射峰都几乎重叠,TMHDA的峰比其它物质最尖锐,峰值较高,微区有序性最强。这几种交联剂对PVBCl膜Tg的影响几乎没有什么差别。用不同量的TMMDA交联形成的膜,其表面形貌变化较小。交联密度与△Tg成线性关系。膜的交联浓度对膜的厚度、含水量、重均交联度影响较小。膜在KOH溶液中交换的OH-离子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加直到膜与溶液体系达到离子交换平衡。本课题采用了FTIR法表征交联度,并利用pH计准确测量膜的离子交换率。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含柔性侧链季鏻阳离子结构的聚芳醚腈阴离子交换膜(英文)[J].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2020(04)
- [2].基于环烯烃共聚物的阴离子交换膜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20(06)
- [3].聚丙烯酸钠污染阴离子交换膜的清洗方法[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9(06)
- [4].山西煤化所阴离子交换膜研究取得进展[J]. 河南化工 2018(02)
- [5].合肥研究院发展出阴离子交换膜制备新方法[J]. 传感器世界 2014(09)
- [6].采用阴离子交换膜从镍钼矿冶炼烟尘提硒废液中分离酸的实验研究[J]. 矿冶工程 2016(06)
- [7].耐碱的胍盐阴离子交换膜研究进展[J]. 科学通报 2019(02)
- [8].基于双核咪唑盐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表征[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9(01)
- [9].我国高性能阴离子交换膜取得突破[J]. 浙江化工 2014(09)
- [10].我国高性能阴离子交换膜取得重要突破[J]. 化工新型材料 2014(09)
- [11].燃料电池用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 2014(07)
- [12].阴离子交换膜基膜选择浅析[J]. 化工新型材料 2012(09)
- [13].同轴电纺碳纳米管掺杂咪唑聚砜阴离子交换膜的研究[J]. 现代化工 2020(02)
- [14].咪唑季铵化聚合物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的研制及表征[J]. 膜科学与技术 2018(02)
- [15].阻酸型阴离子交换膜制备研究进展[J]. 净水技术 2018(09)
- [16].离子交换膜在电解池中的应用[J]. 理科考试研究 2020(15)
- [17].新型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研究[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2(12)
- [18].单价选择性阴离子交换膜改性研究进展[J]. 工业水处理 2018(07)
- [19].辛酸对电渗析异相阴离子交换膜污染特性的研究[J]. 膜科学与技术 2016(01)
- [20].离子交换容量可控自交联型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J]. 化工学报 2015(S1)
- [21].金属锰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新技术研究[J]. 中国锰业 2011(04)
- [22].一种纸基功能化的新型聚苯胺阴离子交换膜[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23].基于自交联杂萘联苯聚芳醚阴离子交换膜制备及其物理化学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12)
- [24].两性离子表面改性阴离子交换膜及其抗污染性能[J]. 浙江化工 2018(07)
- [25].聚乙烯醇改性聚苯醚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J]. 工程塑料应用 2018(07)
- [26].基于螺环季铵盐的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J]. 科学通报 2019(02)
- [27].侧链有序交联型咪唑功能化阴离子交换膜[J]. 科学通报 2019(02)
- [28].基于亲核取代反应制备双离子侧链阴离子交换膜(英文)[J].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2019(07)
- [29].新型双功能交联型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8(09)
- [30].碱性燃料电池用聚烯烃类阴离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J]. 科学通报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