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丽加娜提·阿特拜新疆沙湾县金沟河镇中心校红星分校832100
语文教育是中华民族共同语的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然而,由于教育体制和传统文化观念的双重束缚,部分老师教学僵化呆板,搞“满堂灌”,缺少趣味,缺少启发等,本该很受欢迎的语文课,变成了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在素质教育观念和减负已成为全社会共识的今天,那些“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已经非改不可了。语文课该怎样进行教改,我们做老师的该怎样为学生减负呢?教学内容是大纲规定死的,不能减。我们只有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来为学生减负。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启发学生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启发学生兴趣的。
一、仪表风度、精神面貌是培养兴趣的基础
青少年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可塑性,老师美的形态给予学生的是一种综合美感,能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教育。
学生精神状态好时,会充满自信,也容易接受新知识,而教师的言谈举止、精神面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学生面前,应时刻保持举止大方,言语得体,精神饱满,决不能把任何消极情绪流露在学生面前。
我每次上课前,都要认真检查自己的仪表,然后精神抖擞地走上讲台。开讲前,首先要和同学们一起用最大声音呼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此使同学们振作精神,增强自信,为培养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打下基础。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开讲起着重要作用。倘若新课一开始,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就会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接受新知识,从而获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当然,教学目的是上课的出发点和所要达到的归宿,开讲时,必须根据教学对象、任务、内容来设计导入方式,也不一定任何一篇课文教学前都设计个“课引子”。
三、运用课堂技艺保持兴趣
丰富多彩的课堂技艺是保持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果的关键手段。广大教育工作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积累形成了许多成功经验,阅读法、问答法、讨论法、演示法、情感教育法、比较教学法及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育法、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法。然而,每种教学法都不是灵丹妙药,包治百病,它们好像长矛与短刀各有优势,关键在于使用得当,各尽其妙。只有恰到好处地使用教学方法,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在不断学习吸收优秀教师教学经验的同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灵活运用,不断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如我在教学中很注重运用别人的成功经验,甚至还引用其他行业的管理方法,如全面质量管理等。我努力使学生语文课作业和练习都能在学校完成,一般不布置课外作业。但我从上第一节课开始就要求同学们坚持写日记,阅读课外读物,用心观察生活等。现在,语文这门被大部分老师认为是最难激起兴趣的课程,在我所教的班级里却成了同学们最喜爱的科目之一。
四、运用情感教育培养兴趣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在教学中保持融洽的感情、协调的关系。情感的力量在教学中往往能起积极的作用。运用情感教育,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教师应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课堂上要突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课下关心理解他们,真正给他们以满腔热情,满腔爱,成为他们信赖的协商者和指导者,而不是命令者。
五、用参与法组织复习,注重突出学生的参与意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
比如我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自拟试题,互相考测,效果就很好。学生从来都是被考对象,现在把考试大权交给了他们,他们既是考测者又是被考测者,兴趣极高。为了出好题,同学们都自觉地、主动地复习所学过的知识。此外,知识抢答、答题竞赛都是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复习方法。
六、用成就体验启发兴趣
教育实践证明:那些缺乏成功体验,经常受到师长呵斥、责骂的学生往往会丧失自信,对学习失去兴趣。教师应有意识地给同学们创造成就体验的机会,根据每人所长,让他们多参与校内外活动,并对其成就表示赞赏。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贬抑,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予以称赞,尤其是要努力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其取得的点滴进步,以点燃心中的奋斗之火,使这些“后进生”感到“我还行”、“我能行”、“我不能辜负老师的期望”。比如每次考试结束,我都是对成绩好的有进步的同学及时进行表扬,分析他好在什么地方,哪方面有进步。而对较差和退步的同学则私下谈心,强调“以你的能力不应考这么差的”,并帮助他分析失误原因,同时征求他对老师教法上的意见。当然,少批评并不意味着一味迁就,而对那些故意扰乱课堂纪律的同学进行严厉批评还是必要的。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兴趣有了,自然就不觉得是负担了。古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是兴趣与学习的关系并非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是说不一定先有兴趣才好进行学习,在学生对某种学习毫无兴趣时,也可先组织他们学习,然后运用灵活的教学技艺通过学习逐步培养其对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