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有关DNA遗传信息功能的呈现或者在实验利用方面基本上是在其双链与单链之间作出某种程度的操纵。近年来,有关双链DNA的基本力学特性已经有所揭示,本论文试图利用微流动技术来初步探讨单链DNA片段的流动行为与特性。首先从软刻技术手段出发,以十分简单并能得到有效运用的PDMS微模塑技术构建出直径30μm、有效长度5cm的微通道阵列,通过不同途径对通道作了亲疏性修饰。接下来,利用PDMS微通道、Leica DMI4000B荧光显微镜、Lightning RDT?高速摄像仪、Longer TS2-60注射泵构建可以调控微流动压力、运行微PIV的微通道实验装置,对所研究的单链DNA(寡核苷酸)片段溶液在所制作的微通道中的流动行为进行实验观测与理论分析。然后,利用亲水性修饰的PDMS微通道对几种典型的不同寡核苷酸片段溶液的流动行为进行实验观测。初步的研究集中于测量与分析单链DNA溶液的两个流动参数——粘度和速度分布上。比较了所选取的不同长度的短寡核苷酸片段溶液的粘度以及其粘度与温度、浓度的关系。数据提示,在直径30μm圆形微通道中的流动应是层流性质的;利用经典的泊肃叶定律估算微通道内低分子量寡核苷酸溶液粘度的方法是可行的;温度和浓度都对寡核苷酸溶液的粘度有较大的影响;寡核苷酸溶液的速度大几乎不存在着序列长度依赖性;在一定条件下,寡核苷酸溶液的粘度可能存在着序列长度依赖性。本文所建立的实验途径以及由此所获得的初步结果对深入分析在微流动条件下DNA杂交反应动力学过程具有基础性提示意义。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微流动技术1.2.2 软刻工艺构建微通道1.2.3 DNA 力学特性1.2.4 Micro-PIV 技术及其应用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1.3.1 研究目的1.3.2 研究内容1.4 技术路线2 利用软刻工艺制作微通道2.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设备2.1.1 实验仪器与设备2.1.2 实验材料与试剂2.2 实验过程2.2.1 通道成形辅助装置设计加工2.2.2 PDMS 的浇铸固化及脱模2.2.3 PDMS 微通道打孔2.2.4 PDMS 微通道表面亲水性处理2.3 实验结果2.4 讨论3 Micro-PIV 技术的建立3.1 荧光显微镜3.2 激发光光源3.3 高速摄像仪3.4 示踪粒子3.5 图像处理4 微流动实验测定不同长度单链DNA 片段溶液的速度分布4.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设备4.1.1 实验仪器与设备4.1.2 实验材料与试剂4.2 实验过程4.2.1 测量微通道中微流动寡核苷酸溶液速度分布的原理4.2.2 实验装置的搭建4.2.3 配置寡核苷酸溶液4.2.4 测量微通道中微流动寡核苷酸溶液的速度分布4.3 实验结果4.3.1 驱动压为50PA 时的速度矢量图4.3.2 驱动压为25PA 时的速度矢量图4.3.3 不同长度寡核苷酸片段溶液的平均速度4.4 讨论5 微流动实验测定不同长度单链DNA 片段溶液的粘度5.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设备5.1.1 实验仪器与设备5.1.2 实验材料与试剂5.2 实验过程5.2.1 测量微通道中微流动寡核苷酸溶液粘度的原理5.2.2 实验装置的搭建5.2.3 配置寡核苷酸溶液5.2.4 测量微通道中微流动寡核苷酸溶液粘度的方法5.2.5 测量微通道中微流动寡核苷酸溶液的粘度5.3 实验结果5.3.1 寡核苷酸溶液粘度与温度的关系5.3.2 寡核苷酸溶液粘度与浓度的关系5.3.3 寡核苷酸溶液的粘度在温度、浓度共同影响下的变化5.4 讨论6 结论与后续工作建议6.1 结论6.2 后续工作建议致谢参考文献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寡核苷酸论文; 微通道论文; 粘度论文; 速度分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