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财政政策研究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财政政策研究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然而,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等多种历史及现行体制的因素,在我国城乡之间仍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城乡义务教育之间的非均等化发展便是其中之一。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等将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一方面,农村义务教育的长期落后制约了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它会引起我国社会阶层的急剧分化,从而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另一方面,它将使我国的城乡关系向着更加不平衡的方向发展。可见,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均等化在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差距的进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义务教育发展的均等化责任,主要在政府,因此,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财政政策研究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如何运用财政政策促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问题展开研究,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内容、思路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相关理论以及基本概念的内涵;第三部分,对城乡义务教育非均等化现状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无论从财政投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还是从资源配置(生均义务教育经费支出、办学条件以及师资结构)的角度来看,城乡义务教育之间的分配仍存在着差距;第四部分,探析了导致城乡义务教育非均等化发展的原因,主要归纳为“四化”:即城乡二元结构固化、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过渡分权化、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尚欠合理化以及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缺少规范化,原因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剖析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等,从而更准确地提出相应的财政政策;第五部分,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促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财政政策及其他相关的配套政策。在针对义务教育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总体思路上应特别的注重“倾向性”原则,即要保证贫困地区、弱势群体公平地接受义务教育,缩小城乡义务教育间的差距;在把握了总体原则的基础上,应采取具体的财政政策,即加大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力度,健全义务教育财政分权体制、规范义务教育财政转移制度及其他资金、制度等相关保障政策。本文的观点是导致城乡义务教育非均等化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固化、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过渡分权化、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尚欠合理化及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缺少规范化,本文认为应通过加大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力度,健全义务教育财政分权体制、规范义务教育财政转移制度及其他资金、制度等相关保障政策来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发展。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2 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理论分析
  • 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3.1 义务教育均等化的界定
  • 2.3.2 城乡的界定
  • 3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非均等化的现状分析
  • 3.1 城乡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差异的比较
  • 3.1.1 普通初中城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差异的比较
  • 3.1.2 普通小学城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差异的比较
  • 3.2 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差异的比较
  • 3.2.1 城乡生均义务教育经费支出差异的比较
  • 3.2.2 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差异的比较
  • 3.2.3 城乡义务教育师资结构差异的比较
  • 4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非均等化的原因分析
  • 4.1 城乡二元结构固化与城乡义务教育非均等化
  • 4.1.1 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的历史
  • 4.1.2 城乡二元结构对于城乡义务教育的影响
  • 4.2 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过渡分权化
  • 4.3 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尚欠合理化
  • 4.3.1 教育的财政投入总量不足
  • 4.3.2 教育的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
  • 4.4 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缺少规范化
  • 4.4.1 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 4.4.2 义务教育资金使用监督不到位
  • 5 促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财政政策建议
  • 5.1.加大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力度
  • 5.2 健全义务教育财政分权体制
  • 5.2.1 合理划分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中各级政府责任
  • 5.2.2 明确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分担机制
  • 5.3 规范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
  • 5.3.1 完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
  • 5.3.2 建立转移支付资金监督检查机制
  • 5.4 促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其他相关政策
  • 5.4.1 资金保障政策
  • 5.4.2 制度保障政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推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 商业故事 2017(11)
    • [2].赤峰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教师流动及一体化发展机制研究[J]. 松州学刊 2015(04)
    • [3].“教育共同体”视阈下湖北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师资均衡发展问题及路径选择[J]. 福建茶叶 2019(09)
    • [4].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论略[J]. 中州学刊 2019(12)
    • [5].湘西南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探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52)
    • [6].财政支持下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问题与策略[J]. 教学与管理 2020(04)
    • [7].广西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与减贫效应——基于空间溢出视角[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20(03)
    • [8].美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历史变迁及发展规律[J]. 教育史研究 2020(01)
    • [9].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目标下应用不均衡的原因探究——基于云贵川三省比较分析[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0(04)
    • [10].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统筹发展[J]. 当代教育科学 2020(04)
    • [11].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0(01)
    • [12].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J]. 教育研究 2020(05)
    • [13].关于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几点思考[J]. 西部素质教育 2020(09)
    • [14].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困境与出路[J]. 教学与管理 2020(15)
    • [15].陕西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现状及均衡化发展路径[J]. 西部素质教育 2020(11)
    • [16].新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关系的演进路线与政策谱系[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17].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0(S1)
    • [18].以集团化办学破解西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困局[J]. 中小学管理 2020(07)
    • [19].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视角下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对策研究[J]. 农家参谋 2020(21)
    • [20].以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模式探究[J]. 教育文化论坛 2020(05)
    • [21].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教师治理的困境与突破[J]. 当代教育科学 2020(08)
    • [22].城乡义务教育治理40年[J]. 教育研究 2018(12)
    • [23].黑龙江省城乡义务教育政策均衡发展分析[J]. 商业经济 2019(01)
    • [24].城乡义务教育差距问题探析——以呼伦贝尔市为例[J]. 辽宁经济 2019(02)
    • [25].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差距及对策[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02)
    • [26].城乡义务教育投入一体化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 [27].工作匹配质量对城乡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19(03)
    • [28].河南省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均衡发展探析[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12)
    • [29].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与分析[J]. 西部素质教育 2018(03)
    • [30].论大数据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助推作用——基于空间的视角[J]. 现代教育技术 2018(04)

    标签:;  ;  ;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财政政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