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向来是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因而,对于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重点之一是对外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国民经济层面,也有部分以国内区域层面作为研究对象,而较少从更小的区域切入研究。一般而言,一国内部各区域的开放贸易有别于以国家为整体的贸易,因为前者的内容更丰富,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贸易,即区际贸易;二是对外贸易,即国际贸易。不同区域在贸易路径的选择上会因各自的特征而有所不同,或先区际化后国际化,或先国际化后区际化。因而,在研究对外贸易对于区域经济的作用时,不能忽视区际贸易带来的影响。本文选取浙江温州作为研究对象,在于其工业化进程中独特的贸易开放模式:先区际化后国际化,重外贸而轻外资。本文旨在探讨这种路径下快速发展的外贸对区域经济增长是否有可持续的促进作用,即贸易是否会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这有利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意识的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促进区域经济持久发展。这对我国各区域探索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着参考意义。本文研究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利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温州对外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之间的关系。全文研究正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交待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第二部分,对现有研究文献进行评述;第三部分分析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实现机理;第四部分以温州为例定性分析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并对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影响关系做出初步判断;第五部分为实证检验:首先利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探讨了进、出口与温州生产技术水平、企业平均规模以及制度等变量相关性和引致关系;其次,利用DEA法测算1992-2006年间温州的全要素生产率,同样利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得出温州进、出口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进口是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原因,而出口与其关系并不明显。针对计量结果,本文结合实现机理和现实描述做了原因推测。据此,第六部分提出旨在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引言1.1 选题目的与意义1.2 研究框架1.3 研究方法1.4 可能的创新点2 文献综述2.1 全要素生产率:概念与计算方法2.2 对外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综述2.2.1 国际贸易理论领域的相关理论2.2.2 新增长理论领域的相关理论2.3 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2.4 关于温州外贸与经济的研究3 对外贸易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机理分析3.1 出口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机理分析3.1.1 出口的生产技术效应3.1.2 出口的规模经济效应3.1.3 出口的制度效应3.2 进口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机理分析3.3 对外贸易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综合机理及实现条件3.3.1 综合机理3.3.2 实现条件4 贸易与温州全要素生产率:定性分析及初步判断4.1 温州区域开放模式及其现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4.1.1 温州区域开放模式4.1.2 温州贸易发展情况4.1.3 温州市的外贸结构4.1.4 温州市区域开放模式及其现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4.2 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直观联系4.3 对外贸易与规模经济:直观联系4.4 对外贸易与制度变迁:直观联系4.5 对外贸易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定性分析的结论及基本判断5 对外贸易与温州全要素生产率:实证检验5.1 计量方法及数据的选取5.1.1 计量方法5.1.2 数据的选取5.2 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5.2.1 出口与技术进步5.2.2 进口与技术进步5.3 对外贸易与规模经济5.3.1 出口与规模经济5.3.2 进口与规模经济5.4 对外贸易与制度变迁5.4.1 出口与制度变迁5.4.2 进口与制度变迁5.5 对外贸易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5.5.1 温州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估计5.5.2 出口与全要素生产率5.5.3 进口与全要素生产率5.6 计量结果分析5.6.1 计量结果归纳5.6.2 可能的原因分析6 结论与政策建议6.1 主要结论6.2 政策建议6.2.1 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6.2.2 完善人力资本的形成机制6.2.3 适当引进外资6.2.4 优化出口结构,扩大进口份额6.3 缺点和不足参考文献后记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贸易论文; 全要素生产率论文; 温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