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猕猴桃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浆果,不耐贮运。为提高猕猴桃果实耐贮性与探讨影响猕猴桃果实耐贮藏性的主要因子,本研究分别以不耐贮藏的中华猕猴桃品种‘丰悦’和较耐贮藏的美味猕猴桃品种‘沁香’果实为试材,进行了果实采前喷钙与采后1-MCP等处理,研究各处理果实内含物、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影响猕猴桃果实耐贮藏性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如下:1.两供试品种猕猴桃果实经采前喷钙处理能显著提高果实钙含量,喷钙同时喷施GA与MnSO4,可促使果实钙的吸收与含钙量的显著提高;猕猴桃果实采后使用1-MCP处理能显著降低果实内源乙烯释放量,延缓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到来,并降低乙烯释放高峰峰值。喷钙与1-MCP处理均能延缓果实硬度及Vc与可滴定酸含量下降速度,降低软果率,维持果实品质;同时能延缓淀粉酶、PG、CAT、SOD等酶活性的增加,其中,喷钙结合1-MCP处理能降低淀粉酶与PG活性峰值。2.喷钙与1-MCP处理均能提高猕猴桃果实贮藏性,其中以采前喷钙和MnSO4结合采后1-MCP处理对提高猕猴桃果实耐贮藏性效果最好,‘丰悦’果实贮藏100d时软果率为67%,‘沁香’果实贮藏130d时软果率为63%,而对照处理软果率分别为100%和97%;采前喷钙结合采后1-MCP处理对提高猕猴桃果实耐贮藏性效果次之。3.通过主成分分析‘丰悦’猕猴桃果实采前喷钙、MnSO4结合采后1-MCP处理和对照处理的生理指标变化,发现果实后熟前期的果实硬度,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为衡量贮藏效果的第一主要因子。乙烯释放量、呼吸强度、SOD活性、CAT活性、PG活性变化是衡量果实耐贮藏性的第二主要因子。通过评价模型构建(F=a1Z1+a2Z2),发现其综合评价指标F值变化能准确反映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衰老的基本动态。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前言1.1 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生理变化1.1.1 猕猴桃果实后熟期间内含物变化1.1.2 猕猴桃果肉硬度的变化1.1.3 呼吸强度变化1.1.4 乙烯含量变化1.1.5 酶活性变化1.1.6 植物激素水平变化1.2 提高猕猴桃果实耐贮性研究1.2.1 钙处理1.1.2 亚精胺处理1.1.3 1-甲基环丙烯处理1.3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2 试验材料与方法2.1 试验材料2.2 试验设计与处理2.2.1 试验设计2.2.2 试验处理2.2.3 数据处理2.3 试验药品与仪器2.3.1 试验药品2.3.2 试验仪器2.3.3 试验地点2.4 测定指标与方法2.4.1 果实内含物含量2.4.2 果肉硬度2.4.3 矿物质含量2.4.4 呼吸强度2.4.5 乙烯释放量2.4.6 淀粉酶活性2.4.7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2.4.8 过氧化氢酶活性2.4.9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3 结果与分析3.1 不同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内含物含量的影响3.1.1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1.2 糖含量3.1.3 可滴定酸含量3.1.4 维生素C含量3.2 不同处理果实呼吸强度的影响3.3 不同处理对果实乙烯释放量的影响3.4 不同处理对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3.4.1 果肉硬度3.4.2 软果率3.5 不同处理果实内酶活性影响3.5.1 淀粉酶活性3.5.2 PG活性3.5.3 过氧化氢酶活性3.5.4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3.6 矿物质含量3.7 猕猴桃果实贮藏期间各生理指标主成分分析3.7.1 各指标的标准化处理3.7.2 主成分分析3.7.3 主成分选取及综合评价模型建构4 讨论4.1 喷钙与1-MCP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品质及其贮藏效果的影响4.2 喷钙与1-MCP处理对果实采后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4.3 影响猕猴桃果实耐贮性的主要生理指标5 结论与展望5.1 结论5.2 主要创新5.3 展望参考文献致谢作者简历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猕猴桃论文; 贮藏论文; 主成分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