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转移的比较研究

劳动力转移的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关键的问题。大量的发展经济学家也是从劳动力转移这一角度出发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从而,产生出了形形色色的劳动力转移理论,这也是目前指导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般理论。总体而言,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剩余劳动力不仅没有得到有效转移,同时又给社会带来公平与政治稳定的困扰。究其原因,可以认为现有的西方劳动力转移的一般理论,以劳动力天然资源性为前提,建立在劳动力资源性充足的假说上,认为劳动力转移状况是由资本积累决定的,将发展中国家实际中出现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归结于资本不足,严重误导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问题。信息社会经济学的新理论摒弃了劳动力天然资源性的假说,从信息社会特点重新认识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性不足的本质,得出劳动力转移状况主要受劳动力自身素质决定的论点,相对于西方劳动力转移一般理论的唯资本决定论的思想有了新的突破。但是,信息社会经济学建立的劳动力转移模型仅是在理论上否定了西方劳动力转移的一般理论,因此,从实证方面用信息社会经济学的理论来比较研究国际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事实,并用这些经验事实来论证模型的合理性,是本文的主要工作,即对该模型的拓展和完善。最后,找到解决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转移难的方法,是本文研究了理论后最终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来做到这一点呢?信息社会经济学认为,决定劳动力是否能成为资源性充足的经济资源,从而能否有效转移的关键在于劳动力素质是否能够胜任新知识体系下的生产活动。按此逻辑,要解决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困难,就要从增进劳动力的素质着手。当然,这一点在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中已有认识。但是由于人力资本理论建立在物质社会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上,本身是存在根本缺陷的。人力资本理论在对增进劳动力素质的认识上,依据资源配置原则和成本收益比较原则,把投资于人的合理边界确定在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投入这一点上,这种以投入产出状况为衡量标准的度量方法,无疑在现实操作中是困难的,也丧失了其理论的实用性。这就又需要我们回复到从信息社会经济学的新思维的角度,来提出解决劳动力转移困难的措施。因此,为了解决问题,本文首先对西方劳动力转移一般理论和信息社会经济学的劳动力转移理论进行综述并比较分析;其次通过实证的比较研究来拓展信息社会经济学的劳动力转移模型;最后利用模型的指导意义来提出解决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转移困难的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概念界定
  • 1.4 创新性与不足
  • 第2章 劳动力转移理论概述
  • 2.1 西方劳动力转移一般理论及简单述评
  • 2.2 信息社会经济学劳动力转移理论——资源性不足的劳动力转移模式
  • 2.3 两种理论模型的比较分析
  • 2.3.1 西方劳动力转移模型的特点
  • 2.3.2 信息社会经济学劳动力转移模型的特点
  • 第3章 劳动力转移的比较研究
  • 3.1 中国劳动力转移研究
  • 3.1.1 转移的宏观背景分析
  • 3.1.2 转移过程的发展
  • 3.1.3 显著特征:虽规模大,速度快,但具有不稳定性
  • 3.1.4 转移者的个体特征——文化素质研究
  • 3.1.5 问题的症结——文化素质低影响了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深层次发展
  • 3.2 日本劳动力转移研究
  • 3.2.1 转移过程
  • 3.2.2 转移特点
  • 3.2.3 日本劳动力素质研究
  • 3.3 亚洲“四小龙”的劳动者素质比较研究
  • 3.4 比较研究的启示
  • 第4章 增进劳动力素质的若干问题
  • 4.1 人力资本理论对提高劳动力素质之观点述评
  • 4.1.1 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内容
  • 4.1.2 人力资本理论存在的问题
  • 4.1.3 人力资本理论对现实经济指导的不足
  • 4.2 信息社会经济学对提高劳动力素质之观点
  • 4.3 增进劳动力素质的措施——以教育为例
  • 4.3.1 发展教育对提高劳动力素质的作用
  • 4.3.2 教育发展的途径
  • 4.4 加速分工和专业化进程,促进干中学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劳动力转移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