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郭熙是北宋熙宁、元丰年间的画院山水画家,也是继宋初李成、范宽之后北宋最重要的山水画家。郭熙的山水画曾对当时画院内外的山水画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推动北宋山水画的全面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山水画论《林泉高致》亦对北宋之后的中国山水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郭熙的山水画与山水画论奠定了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获得了被后人称作“画中正派”、“画中圣贤”的殊荣,但郭熙也曾遭遇画史中令人难以相信的冷落。郭熙的遭遇和艺术成就使他成了中国美术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相关文献资料的匮乏,当涉及到郭熙这位历史上的重要画家时,大多数研究者还基本上限于对《林泉高致》一书中郭熙山水画思想的阐释,致使至今我们对郭熙其人、其画的认识仍很模糊。本文以对文字资料的分析与绘画作品的考察相结合,侧重从中国山水画的技法演变、创作规律、历史考察的角度,对郭熙进行了不同侧面和角度的分析研究,厘清了历史上这一优秀画家的真实面貌,重点探讨了郭熙在中国山水画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通过研究发现,郭熙在中国山水画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之所以容易引起后人的争议,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郭熙虽然在山水画艺术上取得极大成就,但由于他的画院专职画家身份,使得世人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偏见,也始终在影响着后人对他的客观评价;第二,郭熙虽然是一名画院专职画家,但与历史上众多画院画家和画工相比,郭熙的修养要更高、更全面一些。郭熙具有一定的诗学涵养和绘画理论修养,所著山水画论,便反映了他的“博学”与“深思”;第三,郭熙的山水画虽然主要是沿着五代、北宋时期北方山水画发展的,尤其是继承并发展了北方山水画家李成山水画的遗法,但郭熙的山水画所具有的云烟变灭、秀润浑厚的风格特征,使其同时又兼有南派山水画的柔秀之美和岚烟气象。因此,与历史上众多画院内外的画家相比,郭熙其人、其画显得更为复杂和特殊一些,这正是造成郭熙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大起大落的传奇经历的主要原因,也是后人极容易对郭熙产生争议的原因所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传承与出新并行的艺术史进程——再论由宋入元的绘画史变迁及其相关问题[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9(06)
- [2].《〈溪岸图〉与山水画史》综述简析[J]. 书画世界 2020(04)
- [3].美术史的观念与中国画史的写作[J]. 民族艺术 2019(04)
- [4].中国古代画家形象生成问题研究——兼谈画史撰述的类型化特点[J]. 书画艺术 2019(05)
- [5].《欧洲漫画史》[J]. 新阅读 2018(02)
- [6].从《隐秘的知识》到《图画史》[J]. 艺术当代 2017(06)
- [7].从《隐秘的知识》到《图画史》[J]. 中国美术 2017(02)
- [8].中国古代博物学研究的评述与分析——兼论宋元画史中的博物学文化[J]. 艺术学研究 2019(00)
- [9].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艺术的书 书的艺术[J]. 出版人 2017(01)
- [10].一代名媛汤漱玉和她的《玉台画史》[J]. 书与画 2017(03)
- [11].物我交融 情系山水——巫丽萍山水画之境界[J]. 现代艺术 2016(07)
- [12].“何要浮名”的现实意义[J]. 书与画 2017(04)
- [13].《画史》与《广群芳谱》节句(书法)[J]. 四川文学 2013(02)
- [14].“中国早期油画史”研究系列之六:“第一站”和“第一港”——明清之际“珠三角”地区的西画东渐现象[J]. 油画艺术 2016(01)
- [15].唐代花鸟画研究新视野——墓葬材料引发的思考[J]. 古代墓葬美术研究 2011(00)
- [16].晚明画史图像的出版与传播[J].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0(02)
- [17].洸洸巨制 瑕不掩瑜——《抗战建国大画史》述评[J]. 克拉玛依学刊 2015(02)
- [18].魏葵:画家应该直面的,是永不完结的绘画史[J]. 艺术品鉴 2019(22)
- [19].浅析动画史课堂的教学研究[J]. 智富时代 2015(03)
- [20].重庆图书馆藏稀见抗战画册撷萃[J]. 抗战文化研究 2014(00)
- [21].一本《画史》的命运[J]. 读书 2011(06)
- [22].王世贞与董其昌:两种不同倾向的绘画史观与画史建构方法——兼谈绘画史写作的立场与原则(上)[J]. 西北美术 2014(02)
- [23].王世贞与董其昌:两种不同倾向的绘画史观与画史建构方法——兼谈绘画史写作的立场与原则(下)[J]. 西北美术 2014(03)
- [24].明代题跋体画史研究[J]. 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4(03)
- [25].画史想象与美术史的写作[J]. 齐鲁艺苑 2013(04)
- [26].江南绘画史研究述评[J]. 艺苑 2012(01)
- [27].中国画史的符号化写作考释[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01)
- [28].滕固绘画史分期思想分析[J].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9(04)
- [29].画家与观众的互动 中国山水画史研究的新视野[J]. 新美术 2018(12)
- [30].滕固著述中“风格分析”的出现及其他——读《唐宋绘画史》作者自校本而述及[J]. 美术研究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