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中国粮食问题以及未来粮食供给趋势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我国是一个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人口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口的继续增加以及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的耕地资源将会进一步缩减,粮食供给问题也将日益严峻。这一背景下,要保证我国粮食供给水平将主要依靠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小麦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的口粮消费总量中小麦占了43%左右,因此,小麦的稳产增产对于确保我国粮食总体供给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种植区,同时也是我国重要小麦输出地区,具有稳定的小麦供给能力,较完备的小麦种植体系和成熟的小麦种植技术。1990—2009年间,山东省小麦平均单产水平达到336.2公斤/亩,高于同期全国小麦单产82.4公斤。因此,以山东省为例研究小麦的增产潜力及影响因素,对于掌握我国小麦单产增长特征和内在规律,为今后我国各地区小麦种植提出指导性意见具有重要意义。粮食产量的提高无非依靠两个因素,一是播种面积的增加,二是粮食单产的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人均耕地资源将会继续减少,依靠播种面积的增加来提高粮食产量,满足国内粮食供给难度相对较大,要增加粮食产量必须更多的依靠单产的提高。因此,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对山东省小麦平均产量增产潜力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首先,建立了以自然因素、品种因素、生产条件和技术措施为一级指标的小麦增产潜力影响因素评价模型,通过专家评分法,计算出影响小麦增产潜力的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其次,本文选取了自然因素、品种因素、生产条件和技术措施中的具有代表性并且可量化的因素:成灾面积比例、以时间变量变化代表的科技进步率、小麦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药施用量、农业机械动力、劳动力投入以及有效灌溉面积比例作为变量,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计算出各个因素对小麦增产潜力影响的弹性系数。再次,根据建立的生产函数模型对未来山东省小麦单产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除自然灾害和客观自然条件外,品种改良和良种推广仍然是促进小麦增产的最重要的人为因素。在生产条件和技术措施中,有效灌溉面积比例居于各影响因素之首,其次是亩均农药施用量;而亩均化肥施用量和劳动力投入量对小麦单产的影响为负,说明目前存在化肥施用超标以及劳动力过剩的情况,小麦单产的提高对化肥和劳动力的依赖程度降低。从预测结果来看,2025年山东省小麦单产可达到552.35公斤/亩,比2009年增长28.24%,为了进一步验证预测结论,本文对2001年到2011年我国农业部主推小麦品种试验田平均产量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仅品种改良这一项使2011年我国小麦主推品种试验区平均产量比2001年增长了约14.63%,而在分区比较中,黄淮海地区增长了近18.2%,增长幅度最高的西南地区增幅达到了28.34%,所以在未来若以良种配以良法,这以预测结果仍有可能实现。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对如何提高小麦单产潜力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主要是强调进一步重视品种改良和推广工作,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劳动力素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现规模化生产。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甘肃省小麦单产水平提高的潜力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 2020(10)
- [2].陕西小麦单产偏低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J]. 陕西农业科学 2017(01)
- [3].2014年英国小麦单产创下历史最高纪录[J]. 农村实用技术 2014(12)
- [4].今年夏粮又获丰收[J]. 农家致富 2017(13)
- [5].涟水县小麦单产进一步增长的限制因素及应变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19(12)
- [6].南阳市小麦单产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和对策[J]. 种业导刊 2015(05)
- [7].基于产量潜力预测的我国小麦单产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6)
- [8].小麦单产600kg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09(16)
- [9].山东烟台打破两项全国小麦单产纪录[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9(06)
- [10].“烟农999”刷新安徽小麦单产纪录[J]. 科学种养 2019(08)
- [11].山东烟台打破两项全国小麦单产纪录[J]. 农村百事通 2019(16)
- [12].科技让山西小麦单产再创新高[J]. 农村实用技术 2015(09)
- [13].提高小麦单产的措施及意义[J]. 农民致富之友 2013(24)
- [14].冬小麦单产800kg以上超高产栽培技术探析[J]. 基层农技推广 2015(09)
- [15].全国特殊用途小麦单产最高纪录诞生[J]. 粮油食品科技 2020(04)
- [16].邯郸市小麦生产中存在问题与对策[J]. 现代农村科技 2011(17)
- [17].河南省小麦单产发展阶段变化及提高单产的途径[J]. 河南农业 2010(19)
- [18].河南省小麦产量的影响因素研究[J]. 营销界 2019(52)
- [19].提升焉耆县小麦单产水平应改进的技术指标[J]. 农村科技 2012(12)
- [20].空间插值技术在冬小麦单产预测中的应用[J]. 河北农业科学 2008(10)
- [21].夏粮丰收 品种按下“升级键”[J]. 种子科技 2020(16)
- [22].我市夏粮连续第十四年丰收[J]. 南阳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6(06)
- [23].小麦倒伏及应对措施[J]. 河南农业 2012(05)
- [24].我国小麦单产潜力的农作制区划分析[J]. 种子 2008(01)
- [25].山东烟台打破两项全国小麦单产纪录[J]. 种业导刊 2019(07)
- [26].河南永城市小麦生产发展阶段与高产措施[J]. 农业工程技术 2017(08)
- [27].淮北砂姜黑土区小麦单产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06)
- [28].全市“三夏”生产工作综述[J]. 南阳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7(05)
- [29].我国实现夏粮连续六年增产[J]. 农家女 2009(07)
- [30].冬小麦单产与气象因素关系研究——以山东省微山县为例[J]. 农学学报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