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经济类语篇中的隐喻分析

俄语经济类语篇中的隐喻分析

论文摘要

隐喻作为科学的研究对象,从古希腊发展至今已呈现出跨学科、多维度的研究态势。隐喻的多学科研究表明,隐喻不只是语言的表面现象,也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是人类的认知方式,是人类演绎推理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隐喻不仅广泛运用于文学作品,而且在科学语言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俄罗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不断深入,俄语经济语篇中用隐喻表示经济概念和术语、映射经济现象等愈加普遍。本文以莱考夫和约翰逊的认知隐喻理论为基础,通过探讨俄语经济语篇中隐喻的各种表现,展示目前俄语经济语篇中大量使用隐喻这一现象,说明俄语经济语篇中应用隐喻的作用及其原因。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为俄语经济语篇中隐喻的研究提供一篇基础性的作品,同时为认知隐喻的跨学科研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率先研究了俄语经济语篇中的隐喻,并列举实例说明隐喻在经济语篇中的表现,阐述了俄语经济语篇中隐喻的文化基础,总结了俄语经济语篇中隐喻的特点。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为分类讨论、例证分析法。文章首先从整体上阐述了隐喻学的各种理论,尤其是对认知隐喻学做了详细的论述。根据认知隐喻学的类别,分别举例分析了各类认知隐喻在俄语经济语篇中的表现。最后通过对文中例子的总结概括,归纳出本文的结论。本文的主要内容可分作四章和结语部分。第一章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隐喻学的各种理论(修辞隐喻学理论、语法隐喻学理论和认知隐喻学理论)。分析了隐喻研究的三个阶段的具体内容。修辞隐喻学是隐喻研究的第一个阶段,其理论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实际上是一种“演说术”,是语言的一种修饰手段,是用一个词语代替另一个词语,这一论断也被称为“替代论”。隐喻学研究的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以理查兹的“互动论”为前锋,布莱克的语法隐喻理论为主帅占领了整个隐喻学研究领域。该理论认为隐喻无所不在,隐喻由主旨与喻源两方面构成并相互作用,从而影响隐喻的意义和效果。而这两方面能够互动的原因是两个成分的概念之间存在“共同点”。隐喻的理解在于两种意义冲突的消除。布莱克在此基础上提出隐喻中的两个概念的相似点不一定是预先存在的,而是可以通过互动创建的。隐喻学发展到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以布莱克、莱考夫和约翰逊为代表的认知隐喻学。这种观点认为用作修辞的隐喻仅仅是其表面特征,而我们人类的概念系统是隐喻起作用的最主要原因。隐喻同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等各个学科息息相关。认知隐喻学将隐喻分为三类:方向性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本文以下三章正是基于这种分类而展开的研究。本章第二部分分析了经济类文章的特点和俄语经济语篇中使用隐喻的作用和原因。第二章分析了方向性隐喻及其在俄语经济语篇中的表现。方向性隐喻即运用表示方向的词语来比喻与之体系相同的概念或事物。在生活中表示方向的词语随处可见,我们在运用这类词语时,通常是不自觉和无意识的。方向性隐喻并非机械地运用方向性词汇,而是以人类物质文化实践为基础。我们之所以可以无意识地运用方向性词汇是因为表示方向的词语已经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了条件反射。在经济语篇中,表示某个经济指标上升或是下降的词语,其暗含的意义在于表示具体的经济指标从低升高或是从高到低。这类词汇通常由抽象名词来充当,而当方向性词汇变为复数后,则可以表示一类人。方向性隐喻在俄语经济语篇中常用于表示经济指标的变化。第三章阐述了实体性隐喻及其在俄语经济语篇的表现。实体性隐喻是指将某个抽象概念或现象用实际存在的事物来表示说明。本体和喻体之间是通过双方系统的相似性或者人类对本体和喻体理解具有相同的渠道来建立联系。实体性隐喻也分直接实体性隐喻、感觉型隐喻和结构实体隐喻三类。直接实体性隐喻是指在实体性隐喻中出现了实体性的喻体的隐喻,其中用作喻体的物品或其它实物直接出现在隐喻的表达之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出喻体与本体的关系。感觉型隐喻是指在隐喻中没有出现任何的实物,但是通过用以表达隐喻内容的词汇我们可以感觉到是哪种实物充当喻体的隐喻。这种隐喻通过表达人类感觉的词汇说明本体的特征,从而引导人们将本体与这类感觉词汇所暗示的喻体相关联,通过人类思维的联想来构建隐喻。结构实体隐喻是利用事物、人或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结构的相似性来构建隐喻,用我们熟知的实物模型来说明抽象概念。在这种隐喻中喻体隐藏较深,而结构和特征却可以很明显地在本体中找到相应的联系。在俄语经济语篇中,实体性隐喻应用比较广泛,常用于描述经济概念、命名经济术语等。第四章阐述了结构性隐喻及其在俄语经济语篇中的表现。按照约翰逊和莱考夫的定义,结构性隐喻以两种概念在结构上的相似为基础,经过人思维的加工,用作为喻体的概念来理解作为本体的概念。相对于方向性隐喻和实体性隐喻,结构性隐喻在经济语篇中应用范围最广,出现的频率也最高。这种类型的隐喻可分为五小类:拟人隐喻、机械隐喻、自然隐喻、位置隐喻和象征型隐喻。拟人隐喻指的是把隐喻需要表达的概念拟人化,用人的一些特征或行为来描述一些概念或术语的隐喻;机械隐喻是指把隐喻的本体描述成机械设备或某种工具,进而表达该术语特征的隐喻;自然隐喻是指运用自然现象描术隐喻本体特点的隐喻;位置隐喻是指用表示事物分布的词汇说明本体的地位、排名等特征的隐喻;象征型隐喻是指利用我们熟知的某些历史或文化现象来说明本体特征的隐喻。从结构性隐喻的这五个分类的概念上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五种分类的基础是我们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环境。任何概念,包括隐喻在内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基础。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反映,因此,隐喻也不能摆脱文化的影响。隐喻不仅由创造该隐喻地区的文化决定,也是这一地区文化的反映。同一个隐喻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中,其喻体也是不同的。本章以“欧元”的各种隐喻为例,详细阐述了文化对隐喻的深刻影响。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并作出如下结论:第一,在经济语篇中,隐喻主要具有命名功能、解释功能、评价功能、感染功能和启发功能。第二,经济语篇中隐喻有如下特点:从使用频率看,在方向性隐喻、实体性隐喻和结构性隐喻这三类隐喻中,应用最广、最常见的隐喻是结构性隐喻;从喻体来源看,不同的历史时期,隐喻的喻体有不同的变化;从使用隐喻的材料来看,经济类报刊新闻中使用的隐喻多用来说明经济现象、阐述经济观点,而专门研究某一经济现象的作品中隐喻的使用多是用来提出一个经济概念或经济术语。第三,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概念层出不穷,经济语篇中的隐喻也正迅速发展,因而可以预测,未来也将出现更多用隐喻表达的经济概念。

论文目录

  • 摘要
  • 外文摘要
  • 正文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当代隐喻学的理论范式构念[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再议当代隐喻学在中国(2014-2018)——基于CSSCI期刊的文献计量研究[J]. 外语学刊 2020(03)
    • [3].论广义隐喻学的教育价值[J]. 教育探索 2015(04)
    • [4].从批评隐喻学分析英语政治演讲语篇中隐喻的劝导功能[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1)
    • [5].隐喻学中的意象图式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2(06)
    • [6].隐喻学的拓展性新视野——《隐喻学导论》述评[J]. 唐都学刊 2010(05)
    • [7].隐喻学的发展以及相关认知[J]. 科技信息 2010(35)
    • [8].从隐喻学角度探究“白马”的文化内涵[J]. 汉字文化 2020(11)
    • [9].揭示音乐隐喻的斑斓世界——王炳社教授新著《音乐隐喻学》评介[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 [10].一部音乐隐喻学研究的奠基之作——论王炳社教授新著《音乐隐喻学》[J]. 商洛学院学报 2017(04)
    • [11].我校王炳社教授新著《音乐隐喻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13)
    • [12].从隐喻学角度分析汉语中的味觉词“苦”和“甜”[J]. 文学教育(上) 2017(09)
    • [13].当代隐喻学在中国(1994—2013)——一项基于CSSCI外国语言学来源期刊的文献计量研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03)
    • [14].隐喻学视野下体育教学的重新审视[J]. 运动 2015(15)
    • [15].王炳社教授新著《艺术隐喻学》出版[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03)
    • [16].美国政治语篇的隐喻学分析[J]. 校园英语 2015(26)
    • [17].美国政治语篇的隐喻学分析——以税收类语篇为例[J]. 海外英语 2014(21)
    • [18].当代隐喻学研究[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02)
    • [19].“刀把子”的隐喻学阐释——分析人民法院性质与职能的新进路[J]. 清华法学 2008(01)
    • [20].《隐喻学研究》和《认知隐喻学》对比研究[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0(05)
    • [21].当代隐喻学研究与时代文化精神[J]. 求索 2009(10)
    • [22].影片《手机》的隐喻意义探析[J]. 电影文学 2009(14)
    • [23].钱钟书隐喻学说与概念隐喻理论对比[J]. 中国比较文学 2020(01)
    • [24].隐喻学观照下西方文学中“船”的形象解读[J]. 钦州学院学报 2011(05)
    • [25].《疯狂动物城》中人物形象的文化隐喻解读[J]. 海外英语 2017(05)
    • [26].我刊常务副主编王炳社教授专著获2015年度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11)
    • [27].编辑身份的隐喻表征[J]. 江苏教育宣传 2019(03)
    • [28].概念隐喻——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3)
    • [29].当代美国政治语篇的隐喻学分析——以教育类语篇为例[J]. 外语研究 2013(04)
    • [30].通过“爱”看认知隐喻[J]. 考试周刊 2016(52)

    标签:;  ;  ;  

    俄语经济类语篇中的隐喻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