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初具规模,出口能力稳步提升,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开始逐步具备比较优势。制造业比较优势是建立在丰富的劳动力和初级要素资源基础上的,出口增长、经济发展难以摆脱粗放式发展模式,长此以往势必无以为继。因此,实现工业产业比较优势动态转换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以我国制造业1992-2005年数据为样本,探讨了比较优势动态转换的原因、机制和路径选择。目前,资本要素仍然是产业比较优势动态转换的主要因素,但自主创新要素已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今后将发挥主导作用,自主创新是我国比较优势实现动态转换的根本路径。要提升工业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三条路径入手:首先,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创新能力的提高,形成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之间的协同效应,优化产业资本结构、重点培育高技术行业,确立产业研发主体、培育出口自主品牌;其次,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在产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作用,生产性人力资本累积已成为获得动态比较优势的直接途径,而培育匹配的研发性人力资本则是我国获得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路径选择;最后,积极发挥政府对产业自主创新的扶持作用,政府通过优化研发投入、增加基础性人力资本培育可以有效地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中国的经验表明,一国出口产业比较优势动态转换对一国经济增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经济在转型过程中,比较优势发生动态变化,并且随着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我国也必将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而比较优势动态转换现在是将来更是我国经济高速健康稳定增长的重要条件。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产业比较优势动态转换,也是保障我国国民福祉长期稳定增长的必然选择。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翻译“动态转换”属性:一个德勒兹哲学的理论阐释[J]. 中国翻译 2017(05)
- [2].精准扶贫贵在精准识别:收入和多维视角的对比分析[J]. 财经智库 2018(05)
- [3].从矛盾统一与动态转换视角探究现代主义[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02)
- [4].会话角色的发展及其动态转换观[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9)
- [5].高校社科学报功能的静态结构与动态转换[J]. 学报编辑论丛 2008(00)
- [6].JSON与XML动态转换研究及应用[J]. 软件导刊 2018(11)
- [7].情绪与学习:学业情绪的动态转换[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4(10)
- [8].一种Protobuf到JSON动态转换方法[J]. 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 2020(04)
- [9].带TTP权重的多所有者RFID标签所有权动态转换协议[J]. 轻工学报 2018(01)
- [10].看名企如何警惕人才“沉淀”[J]. 现代企业教育 2011(01)
- [11].利用WIFI RSSI估计感知技术和丢包率分析策略实现智能网关动态转换码率的方法[J]. 通讯世界 2018(04)
- [12].带权重的多所有者标签所有权动态转换协议[J]. 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 2017(04)
- [13].试论影视资源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J]. 广西教育 2019(38)
- [14].巷道差异化支护法在煤矿工作面支护中的应用[J]. 山东工业技术 2016(02)
- [15].数据权之争[J]. 中国企业家 2013(07)
- [16].一种支持差异度量的角色动态转换方法[J]. 计算机科学 2012(S3)
- [17].看名企如何警惕人才“沉淀”[J]. 财务与会计(理财版) 2011(04)
- [18].英文翻译中的动态引伸[J]. 科技信息 2009(33)
- [19].基于讨价还价模型的水权动态转换价格[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2(01)
- [20].中国农村的贫困特征与动态转换: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的对比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 2019(12)
- [21].本期聚焦[J]. 中国翻译 2017(05)
- [22].信息传播视域下角色扮演的动态转换——以新媒体网络信息评论、转载、分享为例[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03)
- [23].领导和管理的时空理论——动态分析模型[J]. 技术经济 2018(10)
- [24].从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角度浅析介词的静态与动态转换[J]. 新课程(中旬) 2013(12)
- [25].处理特殊数据包[J].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18(01)
- [26].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格局的动态转换[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1(04)
- [27].浅谈C#的泛型[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23)
- [28].语篇中传统名号的转换策略[J]. 肇庆学院学报 2016(03)
- [29].温情气韵[J]. 现代装饰(家居) 2013(06)
- [30].长期多维贫困、不平等与致贫因素[J]. 经济研究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