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天然防腐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鱼肉肠,防腐剂,贮藏,货架期
天然防腐剂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李飞,陈龙,杨丛,杨莎莎[1](2019)在《天然防腐剂对鱼肉肠贮藏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延长鱼肉肠货架期,减少化学合成防腐剂的使用,本研究以南湾鲢鱼为研究对象,在前期预实验的基础上选取植酸、植酸钠、茶多酚叁种天然防腐剂,探讨叁种防腐剂在4℃、25℃和37℃下对鱼肉肠贮藏特性的影响.分别测定了鱼肉肠在不同贮藏时间水分含量、pH值、挥发性盐基氮及感官特性等指标的变化,并采用ASLT方法估算鱼肉肠的货架期.实验结果表明:3种防腐剂对鱼肉肠保鲜效果的主次顺序为:茶多酚>植酸>植酸钠,茶多酚添加量为0.45 g/kg时,对鱼肉肠的保鲜效果最好,但由于茶多酚自身颜色会影响鱼肉肠特有的色泽,因此选用添加0.3 g/kg植酸来研究其对鱼肉肠货架期的影响.采用ASLT方法估算出鱼肉肠中添加0.3 g/kg植酸时,鱼肉肠的货架期为4℃,82天;25℃,8天;37℃,6天.(本文来源于《南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常云鹤,冯红霞,马立志,刘晓燕,田界先[2](2019)在《天然防腐剂对红酸汤货架期菌落总数及pH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完成发酵的红酸汤为原料,考察天然防腐剂对红酸汤货架期菌落总数及pH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乳酸链球菌素、茶多酚抑制红酸汤中细菌增殖的最佳浓度分别为0.1,0.2,0.15g/500g,而控制pH所需浓度依次为0.2,0.1,0.15g/500g。由此可知,壳聚糖在红酸汤中控制微生物的能力强于控制产酸的乳酸菌,茶多酚抑制产酸微生物的能力强于抑制其他杂菌,乳酸链球菌素在红酸汤中控制产酸微生物及其他杂菌的能力比较平均,且添加后检测出的菌落总数最少,控制pH降低的幅度也最低,表明在红酸汤中添加3种天然防腐剂,乳酸链球菌素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9年11期)
吕玉涛[3](2019)在《几种天然生物防腐剂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乳酸链球菌素、ε-多聚赖氨酸、曲酸、溶菌酶、纳他霉素等天然生物防腐剂的功能和特点以及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情况和前景。(本文来源于《现代盐化工》期刊2019年04期)
罗丹,黄静,邓楷,卢付青,游敬刚[4](2019)在《天然防腐剂在方便型川菜产品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天然防腐剂(植物提取物、壳聚糖和乳酸链球素)结合方式作用于大肠杆菌以期得到最佳抑菌浓度,然后将最优结果运用于方便川菜回锅肉产品中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选取0.1g/kg的乳酸链球菌素,4.8g/kg的壳聚糖,质量分数为0.8g/kg的植物提取物进行复配后抑菌效果与质量分数为2.0g/kg山梨酸钾相当,能有效的抑制方便型川菜回锅肉产品中微生物的生长。(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吴丹枫,周晓燕,李旭,章海风[5](2019)在《响应面法优化冷鲜驴肉复合天然防腐剂配方》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响应面优化法探讨一种有利于冷鲜驴肉保鲜的天然复合防腐剂配方。以生姜醇提物、丁香醇提物和Nisin Z作为抑菌剂,进行单因素实验,通过响应面法,以TVB-N和感官评分2个指标为响应值,考察叁种天然抑菌剂对TVB-N和感官评分的影响,优化复合防腐剂配方。结果表明:生姜醇提物、丁香醇提物和Nisin Z对TVB-N和感官评分的影响显着(p<0.05),生姜醇提物、丁香醇提物和Nisin Z两两之间均存在协同增效效应。复合防腐剂配方为:生姜醇提物41.07 mg/mL、丁香醇提物5.39 mg/mL和Nisin Z 56.28 mg/mL,4℃真空保藏15 d,TVB-N的值为9.48 mg/100 g,感官评价为87.44。说明复合天然防腐剂对冷鲜驴肉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且对冷鲜驴肉的感官品质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张琦[6](2019)在《天然防腐剂在肉制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现阶段我国肉类工业的发展速度呈现逐年加快的趋势。肉制品具有较为丰富的营养,能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蛋白质需求,但肉类由于水分活度较大,极易出现微生物繁殖现象,影响肉类的新鲜度,甚至出现变质现象。为了延长肉类食品的保质期,减少变味、变色及变质现象的出现,应给予相应的保鲜处理,将肉类中微生物及酶的活力抑制,预防脂肪出现氧化反应,保证肉类的新鲜。因此,有效的保鲜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天然防腐剂在肉制品保鲜中的应用,笔者针对天然防腐剂在肉制品保鲜中的应用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期刊2019年02期)
冯林慧,李迎秋,张鑫[7](2019)在《叁种天然防腐剂对五种常见微生物抑菌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研究大豆球蛋白碱性多肽、壳聚糖、乳酸链球菌素对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色假丝酵母、黑曲霉的抑菌活性,以便初步探究天然防腐剂对食品腐败微生物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3种天然防腐剂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大豆球蛋白碱性多肽抑制李斯特菌和黑曲霉的效果最佳,壳聚糖对绿脓杆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乳酸链球菌素与其他2种防腐剂相比,对黑曲霉没有抑菌效果,对绿脓杆菌的抑制效果最不理想,而对于白色假丝酵母的抑菌性最好。(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9年01期)
李智高,毛永杨,苏涛,田金兰[8](2018)在《新型微生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的抑菌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新型微生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的抑菌效果,取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接种在含不同质量浓度的乳酸链球菌肽、溶菌酶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8 h;然后对其OD值进行测量,分析叁种新型微生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的抑菌效果。根据实验结果,防腐剂乳酸链球菌肽、溶菌酶对两种菌均有较高的抑制效果。(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导刊》期刊2018年36期)
陈帅,高彦祥[9](2018)在《天然防腐剂肉桂醛传递载体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肉桂醛是一种天然防腐剂,具有很强的抗菌效果,而且对人体安全无害,在食品防腐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肉桂醛水溶性较差,在光、热和氧的条件下容易降解,这些因素限制了肉桂醛在食品中的应用。利用蛋白质、多糖和脂类构建肉桂醛的传递载体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文献,综述了肉桂醛的各种传递载体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讨论了肉桂醛传递载体在食品抑菌防腐方面的应用,以及在开发新型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应用。最后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将来肉桂醛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添加剂》期刊2018年10期)
李鹏[10](2018)在《天然防腐剂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食品加工工业发展的过程中,防腐保鲜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食物的防腐离不开防腐剂,但是化学防腐剂不利于人体的健康,所以在食品加工中应采用天然无害的防腐剂。本文主要分析了天然防腐剂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导刊》期刊2018年29期)
天然防腐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完成发酵的红酸汤为原料,考察天然防腐剂对红酸汤货架期菌落总数及pH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乳酸链球菌素、茶多酚抑制红酸汤中细菌增殖的最佳浓度分别为0.1,0.2,0.15g/500g,而控制pH所需浓度依次为0.2,0.1,0.15g/500g。由此可知,壳聚糖在红酸汤中控制微生物的能力强于控制产酸的乳酸菌,茶多酚抑制产酸微生物的能力强于抑制其他杂菌,乳酸链球菌素在红酸汤中控制产酸微生物及其他杂菌的能力比较平均,且添加后检测出的菌落总数最少,控制pH降低的幅度也最低,表明在红酸汤中添加3种天然防腐剂,乳酸链球菌素效果最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天然防腐剂论文参考文献
[1].刘洋,李飞,陈龙,杨丛,杨莎莎.天然防腐剂对鱼肉肠贮藏特性的影响[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
[2].常云鹤,冯红霞,马立志,刘晓燕,田界先.天然防腐剂对红酸汤货架期菌落总数及pH的影响[J].中国调味品.2019
[3].吕玉涛.几种天然生物防腐剂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现状[J].现代盐化工.2019
[4].罗丹,黄静,邓楷,卢付青,游敬刚.天然防腐剂在方便型川菜产品中的应用[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9
[5].吴丹枫,周晓燕,李旭,章海风.响应面法优化冷鲜驴肉复合天然防腐剂配方[J].现代食品科技.2019
[6].张琦.天然防腐剂在肉制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食品.2019
[7].冯林慧,李迎秋,张鑫.叁种天然防腐剂对五种常见微生物抑菌作用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9
[8].李智高,毛永杨,苏涛,田金兰.新型微生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的抑菌效果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18
[9].陈帅,高彦祥.天然防腐剂肉桂醛传递载体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8
[10].李鹏.天然防腐剂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