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去一个女孩,得到新的人生(论文文献综述)
高原[1](2021)在《罗伯特·瓦尔泽“密码卷帙”中的羞感书写 ——《强盗》小说残篇和《1926年〈日记〉逸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罗伯特·瓦尔泽(Robert Walser,1878-1956)是一位曾被长期忽略和低估的瑞士现代主义作家。在瓦尔泽的作家生涯中,尤其是在伯尔尼时期(1921-1933),他遭遇了出版危机、生存危机、言说/叙述危机和手写危机等一系列的危机。这一时期他的创作题材、语言风格、叙述方式、手写习惯等较此前均有明显转变。在他留存的“密码卷帙”中,他的文学书写越来越指向自我,文本中的主人公常常以失败作家的形象出现,试图以隐晦的自我辩解重构作家身份。诸如此类的应对策略和他迂回的叙述方式均与以掩饰为主要特征的“羞”的诗学手段相关。本研究从“羞”这一文化人类学现象出发阐释瓦尔泽“密码卷帙”中的书写方式,并选取《强盗》小说残篇和《1926年〈日记〉逸稿》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瓦尔泽文学书写中的“羞”及作品主人公遮掩“羞”的诗学策略问题,讨论瓦尔泽如何以“羞”的叙述方式作为化解叙述困境的诗学手段,以及瓦尔泽为何采用“密码卷帙”这种以隐匿文字符号为目的的手写形式。本研究第一章介绍了论题缘起、瓦尔泽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对“羞”这一概念做出差异性理论梳理,分析“羞”在不同语境下生成的前提、诱因、反应机制和典型的处理方式。第三章讨论文化人类学及社会伦理语境下“羞”的作用机制,重点剖析了《强盗》小说主人公面对各种危机和羞辱时通过藏匿自我身份以消解“羞”的策略。此外,由失败作家而引发的“羞”还体现在“强盗”与叙述主体之间疏离/紧密的共生关系上。第四章诠释了掩饰“羞”的情感面具和诗学面具。《强盗》主人公通过夸张的情感和行为方式来转移“羞”,以故作顺从对权力关系进行颠覆和反讽,还以故作无耻的态度忽略并否认“羞”的在场。瓦尔泽用自己的一幅肖像画编织“强盗”的外形着装,将本人掩盖在这个失败作家的形象之中。而瓦尔泽的手稿本身也是一种遮掩,本研究结合瓦尔泽的书信和文本解读了“密码卷帙”的独特手写形式,这种掩饰性极强的手写方式也是瓦尔泽化解手写危机的诗学策略。第五章从《〈日记〉逸稿》出发阐明了小说中叙述主体“我”通过日记体文学书写,对既定的文学规约表示反讽和质疑的意图,小说呈现的元叙述、自我反思、悖论对话性等特征均为掩饰叙述危机的文学手段,而小说中主题的偏离与推延、意义的消解以及内容指涉义的变换也都是瓦尔泽用来掩饰并克服言说失败的诗学手段。第六章对掩饰“羞”的诗学策略和瓦尔泽的“羞感”诗学实践进行了总结。总而言之,瓦尔泽的“密码卷帙”从文本层面展示了“羞”的情感诱发机制和文学个体对“羞”的处理方式。瓦尔泽用独特的叙述方式建构文本是为了掩饰作为失败作家的“羞”,他的微型铅笔手稿可以被视为一种对抗手写危机的文化技术,也是一种遮掩和消解“羞”的诗学策略。从文本层面的回避到叙事层面的遮掩、再到书写行为中的隐藏,瓦尔泽在内容、叙述和语言符号的三重掩饰中,将“羞”作为一种创作理念融入他的文学书写。本研究发现,瓦尔泽作品中“羞”的美学价值就蕴含在掩饰性的本质之中,他对“羞”的表现和处理方式可以视为一种掩饰性的诗学手法。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是从“羞”现象出发对瓦尔泽“密码卷帙”中两部小说及其文学叙述和文学书写进行了多维度的阐释,发现瓦尔泽无论在叙述层面上的遮掩,还是独特的手写形态,其中所藏匿的都是“羞”的应对策略以及“羞感”诗学实践。对“羞”的文学应对策略既是瓦尔泽对作家身份认同的核心,也是他书写方式的诗学本质。本研究将“羞”这一文化人类学现象拓展为瓦尔泽的特殊诗学手段,他的这种极具掩饰倾向、又在掩饰中展露深层意图的独特书写可以被视为是一次对“羞感”诗学的书写实践。
高璐[2](2021)在《拉康主体理论视域下的“那不勒斯四部曲”解读》文中认为埃莱娜?费兰特是当今意大利最受欢迎的女作家之一,也是最神秘的作家,至今未公开露面,其真实身份成谜。费兰特创作的小说大多将那不勒斯的女性作为故事主人公,围绕女性友谊、母女关系等主题展开,揭示女性的生存困境。“那不勒斯四部曲”是费兰特于2011年至2015年发表的四部小说,分别为《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以及《失踪的孩子》。“那不勒斯四部曲”由主人公莱农的回忆展开,讲述了莱农在父权暴力和阶级暴力的背景下不断寻找自我、建构主体的故事。主体理论是法国着名精神分析家拉康的重要理论,拉康将主体置于想象界、象征界、实在界三个维度之中,展现了主体建构的过程。本文将运用拉康的主体理论对“那不勒斯四部曲”进行解读,呈现主人公莱农建构主体的过程,探寻费兰特对女性主体性的思考,拓展“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研究空间。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费兰特及其创作的基本情况,梳理费兰特及其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并对拉康主体理论进行概述。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从具有误认性和自欺性的想象界出发,呈现主人公莱农在母亲、莉拉及那不勒斯等诸多镜像的作用下追寻自我的历程。第二章主要分析处于象征界中的莱农建构主体的过程。第一阶段的莱农认同阶级这个“大他者”的权威,通过教育和他者的帮助获得了主体性;第二阶段的莱农在踏入婚姻后发现“大他者”对自己的阉割,开始反抗“大他者”的权威,通过从写作和从婚姻里出走的方式争夺主体性;第三阶段的莱农在成为母亲后通过象征性“弃子”的行为保持了作为女性的主体性。第三章主要从具有创伤性内核的实在界出发,探究莱农的主体性真相和写作的意义。莉拉的消失让莱农看到自己主体的异化和分裂,于是她通过写作的方式为自己制造“幻象”,在替代性满足中实现创伤治疗和自我重建。最后通过分析莱农和费兰特之间的联系,探究费兰特关于女性主体性的思考。结语部分对前面的分析进行简要概述并得出结论:底层女性在建构主体的过程不可避免地要遭受父权暴力和阶级暴力,写作作为一种方式可以实现创伤治疗,在替代性满足中达成与自我的和解。
顾盼[3](2021)在《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布克奖作为英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自1969年创立至今,截止到2019年,已走过了51年的历程,并评选出了54部优秀小说。来自于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和欧洲的获奖小说,跨越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文学审美历程,不论是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来看,都反映了英国动态的、民族性的、世界性的、非单一性的文学形象和文化时刻,而布克奖对大英帝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批判,对全球化资本流通和市场经济的适应和争议,都为其带来了广阔的世界舞台上的迥异却多元的文化形态。从早期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到殖民紧缩、去殖民化和后殖民主义,英国的民族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对应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的,布克奖获奖小说的选择,不仅是英国的审美趣味的选择,也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历史抉择。本文由七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对布克奖进行了基本介绍,并分析了英国中心论的衰微与文学浪潮的交织,以及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其次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以布克奖及其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资料综述;最后提出了本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布克奖在宏大叙事的历史背景中所采取的运营策略和发展模式。布克奖在英国社会引发的“布克效应”以及一步步成为当代英国文学的重要媒介之一,而大英帝国的历史背景,则奠定了布克奖的帝国主题。第二章至第六章通过分析布克奖获奖小说的类型和主题,来探索布克奖对时代众多焦点的选择和兼顾,其获奖小说表现的英国式的审美意趣、美学价值和艺术精神。其中第二章主要聚焦于后殖民历史重写以及小说中展现的异域文化。布克奖的后殖民小说以1981年萨曼·鲁西迪《午夜之子》的夺冠为元年,吹响了对大英帝国中心式的话语霸权的终结的号角。后殖民文学以完全不同的视角审视了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问题,曾经被殖民的人民重新获得权力以及民族身份,他们通过取代以往的帝国主义立场而将自己的话语赋予价值,进而恢复自己的声音。后殖民的主题由布克奖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当代英国文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第三章则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人性的摧残,以及个体如何在创伤记忆里对自我与他者、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和重塑。在战争这种极端语境下,人类更加渴望文明的修葺和重建。第四章论述了新历史视域下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从“元叙事”到“小叙事”的过渡让公众话语转向个人话语,对帝国历史的戏仿和重构深刻反映了文化和个体身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第五章探讨了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女性生存和意识图景,女性作为性别概念中的“他者”,在对抗父性制的中心话语的同时,对本体性和自我意识一再重申,从而逐渐获得了对个体存在的证明和回归。第六章分析了在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中自我与他者的身份认同困惑,其中的性别、种族、阶级、宗教、家庭社会、伦理道德等身份认同问题都呈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冲突、分裂和无序状态,自我的意志和人性的价值都需要被放置在“他者”的理论体系中被重新思考和感知。第七章论述了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问题。布克奖商业和美学理想的结合,声望经济和艺术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以及布克奖在文学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多方因素。布克奖对人性的洞察、对新历史观和多元叙述的探索,对未来的英语小说具有指导性的价值和文学发展的启发性意义。结语部分则回溯了本文的主要论点,指出了文学文本和国家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同步关系。布克奖在推动英国的非殖民化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文化领域地位,其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和经济局势中,包容且赞赏的接纳和承认非英国中心地区与国家的文化符号,打开了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和多元文化的世界性的注视目光。
张敏[4](2021)在《张天翼儿童文学的成长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张天翼的儿童文学无论是从宏观的创作研究,还是微观层面的语言、艺术技巧等方面的研究来看,都已取得了瞩目成就。但对于作品中关于儿童成长话题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缺失。儿童既是时代的衍生物,又是独立而具有现实意义的个体,值得探索和研究。严格意义上来说,张天翼作品中的儿童是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形象,提及少年必然会涉及成长,因而张天翼的儿童文学从成长叙事的角度研究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通过文本分析以及文论结合的方法来解读张天翼儿童文学中的成长叙事。细读张天翼的儿童文学作品可知,作品中人物在成长过程中,或者经历挫折不能分辨自我,忽视社会法则与规范而造成成长夭折;或者幸运地遇到助其成长的引路人,为其解答疑惑、互帮互助或给予警醒等;或者经历对其成长产生震撼作用的“精神危机”或“切肤之痛”的事件而顿悟成长。以上都是张天翼儿童文学作品中有关成长的表现。少年成长中不仅沉浸在成人和少年交融的两种声音、身处幻想与现实相生的社会还有充满讽刺的社会大环境,而雅俗兼备的叙事语言将儿童的尴尬处境幽默化表达,具备成长的乐趣。由于少年年龄的相似性与受挫的必然性,张天翼儿童文学的成长叙事呈现成功与失败两种模式。叙事技法、叙事语言以及叙事模式呈现了张天翼儿童文学的成长叙事策略。张天翼儿童文学中对于成长的叙事在文学上和现实生活中都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意义。它不仅颠覆“爱”与“美”的自然教育童话,还对新时期郑渊洁等作家的作品产生影响;不仅关注两个时代的少年成长,还对流浪儿和妇女解放问题保持了关注和暴露。张天翼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少数关注到少年成长的作家,虽然成长不是作品中突出呈现的主题,但却对少年成长起到了指引作用,随后也带动了五十年代少年的成长。张天翼儿童文学的成长叙事具有连接“五四”和新时期作家的作用,给予少年成长以关照,充分揭示社会存在现实问题。但他的成长叙事在当代也具有接受困境,大多当代少年与作品之间存在接受隔阂,不能感悟其中意蕴与追求。
刘汀[5](2020)在《少女苏慧兰》文中研究指明1少女苏慧兰学过钢琴,能弹比《茉莉花》更难的曲子;还识得五线谱,哆瑞咪发骚拉缇哆,大附点小附点都能看懂。她也会点儿速写,坐地铁或坐公交空闲无聊时,常常随手画下陌生人的剪影,不过对方或许并不认可那是自己,她们这代人受漫画影响大,画出来的东西都是漫画感。跳舞也懂些,因为有段时间她去健身俱乐部的舞蹈社学了几个月,压腿抻筋拿大顶,原地转三圈之后还不打晃。教练说她有天赋,可惜现在才开始有点儿晚了,不过还是有很大进步空间,
张新昕[6](2020)在《“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新时代人们生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长开始逐步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子女教育中,这在艺术特长学习中表现尤为突出,大量儿童或主动或被动地开始学习除了学校以外的艺术特长课。钢琴作为音乐器乐中的基础,在走入中国的一百年时间里也逐渐成为了家庭教育选择的热点项目。很多母亲疯狂地对子女展开钢琴艺术教育,使这项原本应该是陶冶性情的、带给儿童轻松愉悦之感的艺术,非但未给儿童带来快乐,却由于选择权的缺失以及枯燥的训练方式反而使大部分的儿童丧失了学习艺术的兴趣,甚至从最初的喜爱发展到到厌恶,排斥弹钢琴,最终和艺术学习渐行渐远。本研究以“质”的研究方法,选取八组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其进行深入探究展现关于家长特别是母亲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的行为决策过程。母亲的思想来自于成长背景、受教育程度、家庭自然状况、夫妻关系以及社会对于儿童各项特长的考量等等。母亲对于儿童学习过程的态度、参与儿童学习过程的行动对于儿童学习效果的关联与影响,母亲的教育行动对儿童成长所产生的反应、效果等,这些都是本研究要着重关注的问题。虽为众多个体的决策行为却往往能显现出共同趋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凸显不仅受到母亲行动复杂心理的影响,也受到社会人才需求、母亲文化、家庭经济、等众多的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影响着母亲的教育决策、教育行动以及儿童学习效果,深入探究之正是本研究的着力之处,而这些也恰恰是通过量化研究方式不易获取的信息。由于质化研究方法所限,本研究不奢求推广性,仅尽量还原几位母亲和儿童在钢琴艺术教育过程中的真实状态与矛盾冲突。本研究结果倘若使琴童的家长们能稍稍停下脚步,整理对照反思一下镜像内的自己,能够认识自己教育决策行为对于儿童钢琴学习效果的种种影响;能够引起对母亲文化之于儿童学习过程的影响的关注,本研究就求之不得矣。本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一章——五章、反思和结语组成。引言包括选题缘由、本研究关注研究的问题、对相应文献的梳理、本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第一章包括本研究的研究设计、研究过程以及对研究者的反思。第二章主要是对八名儿童以及他们的家庭、家庭成员进行背景性介绍以及该研究问题的背景介绍。第三章主要是对儿童钢琴艺术教育过程中母亲的行动生成“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的两种样态形式进行探究,其中包括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定义的探究以及形成决策形成中两种样态放任背景因素梳理;从母亲教育行动的背景以及决策的意识根源入手,对其社会身份和自我身份进行定位分析解读。第四章侧重通过对于行动者们进行观察,描述关于生成“坚持到底”样态的家庭教育中母亲的行动以及其心理导向,挖掘出行动者的真实想法;以儿童的角度,呈现其被动行动之后的行动语言反应,折射儿童对于钢琴学习过程的心理活动及其成长。第五章侧重通过描述关于生成“半途而废”样态的家庭教育中母亲的行动以及其心理导向,透视其最本原的观念和心理样态;通过对短期型家庭教育的阻力进行分析,呈现此样态下儿童的心路历程。反思部分则是通过反思八组家庭的母亲在儿童钢琴艺术教育过程如何决策和心理变化,分析并挖掘两种样态下教育行动结果的深层根因。无论是对于想要子女学习学习钢琴的家长还是家中子女正在学习的家长起到照镜子的作用,警醒教育者深入思考家庭教育中成年思想和行动导向下产生的教育决策及其影响。结语部分通过正文的深描和分析,归纳出本研究的几点发现,一是母亲在家庭教育决策中的主导地位及其影响;二是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潜在影响不容小觑;三是母亲文化作用被质疑。同时再次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对照系统相对缺失、研究对象的异源忽视、收集和分析资料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等方面的不足进行反思,以便在后续的研究中得到改善。
杜妍[7](2020)在《殷健灵少女文学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儿童文学自新文化运动诞生以来,在不断学习西方先进的儿童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新文学中最为生机蓬勃的一条支线。特别是进入新时期后,儿童文学呈现出繁荣的发展态势。童年文学、少年文学、青春文学等多类文学品种在这一时期逐渐兴起,其中少女文学的独立创作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艺术现象。如果说程玮、秦文君、陈丹燕等80年代出场的女性作家群是少女文学题材的拓荒者,那彭学军、殷健灵、张洁、萧萍等90年代出场的青年作家则是这场接力的传承者。其中,殷健灵的少女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研究价值,她始终以饱含诗性与哲思的语言,书写着当代少女的日常生活及情感变化。在深入了解青春期少女心理机制的基础上,将少女成长中可能遇到的烦恼和问题清晰地展现出来,并给予人文的关怀与引导,对中国青少年教育和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以殷健灵的少女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心理学研究及比较研究等方法,从殷健灵少女文学的创作观念、主题内容及艺术特质三方面入手,系统全面地分析其创作特点,为中国少女文学乃至女性文学的发展增添助力。在绪论部分,笔者对中国少女文学的写作发展及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对本文所探讨的少女文学概念进行明确界定,指明研究殷健灵少女文学创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正文第一部分,就殷健灵少女本位的写作观和解放儿童的儿童文学观做细致分析,探究殷健灵少女文学创作观念的形成与体现。正文第二部分,分析殷健灵少女文学创作的主题内容。殷健灵对少女“性”的直接书写突破了儿童文学的写作禁区,并以认同接受的态度对少女的成长心理作出细致描绘。作者凭借自身的生命体验,在社会背景下探讨少女严峻的生存现实,拓宽了当代少女文学的题材领域。正文第三部分,通过分析殷健灵对少女及引路人形象的塑造、幻想手法的匠心独运以及灵性语言的建构,展现其少女文学创作中独特的艺术特质和审美风貌。她笔下的少女形象具有典型性,而引渡人对当今少年的成长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这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教育乃至中国未来教育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王凤洲[8](2020)在《少儿真人秀节目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众媒介与儿童发展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并且长期以来在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引起广泛讨论的议题,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社会变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国内相关学者开始着手于电视对儿童的影响相关研究,其中就包括电视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研究。近年来,具有新型节目形态的少儿真人秀节目在荧幕中异军突起,并凭借其独特的表达策略和审美模式吸引了大量儿童观众,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和媒介产品的新形态,它的出现不可避免地对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产生了新的作用和新的影响。作为消费时代中的电视文化产品,当代少儿真人秀节目一方面继承了传统儿童节目和成人真人秀节目的种种特征,另一方面也呈现出高度的商品化、消费化和娱乐化特质,作为当前的一道媒介奇观掀起了一场场“全民狂欢”,也引起了儿童受众普遍的持续关注和热情讨论。电视节目类型与形态的快速发展,促使我们不得不以一种发展的眼光持续性的审视电视媒介对儿童的社会化影响,同时鉴于少儿真人秀作为电视节目领域出现的新形态并对社会文化和儿童受众造成的新作用与新影响,使得我们有必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一次系统性的论述与分析,并将其视为“拼图中的一块碎片”纳入到整个“大众媒介与儿童发展”领域中去审视。本文对“少儿真人秀节目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这一议题的论述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少儿真人秀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四个方面。第二章是“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电视媒介参与”,其目的是明确这样一个观点,即:现代儿童可以接触到电视媒介,并通过电视媒介接触到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这些社会文化可以对儿童发挥作用,造成各种有意或无意的影响,包括对儿童的社会化进程造成某种影响。第三章是“少儿真人秀节目对儿童的呈现及社会化介入”,其目的是划定研究文本,阐明少儿真人秀与儿童社会化的联系,并描述相关节目对儿童的呈现和使用现象及特征。第四章是“少儿真人秀节目对儿童的社会化干预效果”,其主要内容是阐述并论证少儿真人秀在儿童心理特征的成人化、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思想行为的现代化和职业价值观的多样化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及原因。第五章是“少儿真人秀节目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特殊性及未来发展方向”,主要通过其与传统儿童节目和成人真人秀节目的比较发现少儿真人秀对儿童社会化影响产生的特殊作用,并就相关节目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个人建议。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少儿真人秀节目在丰富了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作为一种新型的节目形态,也由此对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产生了一些新的、独特的影响,在对儿童产生正面引导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我们在审视少儿真人秀节目时应对其抱有一种客观理性的中立态度,并给予这类尚处于发展阶段的新型节目一定的宽容和耐心,期望它能成为既令儿童喜爱、又对儿童有益的媒介产品典范。
胡倩[9](2020)在《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活着的100个理由》、《魅力董卿》;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为保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而奋斗》、《信念》、《白夜》、《每天进步一点点》》文中研究表明
丁燕燕[10](2020)在《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包括五四乡土文学在内的中国现代文学之诞生绝不仅是单纯的文学事件,它还涉及种种制度性创建。现代教育制度就是其一。通过它,五四乡土文学拥有了“民族国家文学”品格。二者的互动关系表现为:现代教育培养了五四乡土文学的作者与读者,影响了人们的文学观念、左右着作家对乡土中国的书写;而五四乡土文学又通过进入现代教育成为法定知识获得制度支持,从而实现知识生产与再生产。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考察现代教育制度对五四乡土文学的建构功能,分析五四乡土文学对现代教育的文学想象和它作为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机制。论文除绪论和余论共分五部分。绪论介绍研究缘起、思路方法,对“现代教育”和“五四乡土文学”进行概念界定,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而辩明本论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现代教育”是与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系列教育观念、形态和特征的总称,包括宏观层面的教育制度、管理体系、教育宗旨、思想以及微观层面的课程、教科书、教育方式方法等教学运行活动。广义的“五四乡土文学”是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蓄势产生并发展的、以乡土生活为表现题材的小说创作。除了鲁迅在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定义并指出的作家作品外,还包括新文学第一个十年进行乡土文学题材创作的其他相关作家作品。第一章现代教育与乡土中国。五四乡土作者多出生或成长于乡村小镇,他们求学的年份正是中国现代教育体制由传统走向现代并逐渐完备的时期。博采众长的教育经历使他们既接受了传统文化熏陶也有机会浸润现代文明。从乡村到都市、从中国到异域的空间转移,从传统知识体系到现代文明的思想过渡,既引发了作家浓郁的思乡病、激烈的文化冲突,也为其观照“自我”、回望“故土”提供了“他者”的参照。一方面,知识新变引发了他们的乡土关注,文化冲突带来的身份危机催生了其乡土认同观念。另一方面,“他者”的参照又使他们重新发现了“乡土中国”的内涵。乡土中国既代表占国土大部分、广袤的乡村大地,也是一种将乡土看作民族国家象征的文学观念和写作范式。其中,作为小学乡土教科书的“乡土志”对一代国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初步形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二章教育变革与文学启蒙。语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向学生传授文学创作的方法技巧外,还给予学生文化滋养和心灵启迪。随着语文学科的独立,教科书编写和教学方法变革等活动更新了现代学生的文学观念。它包括白话文学语言、小说文学体裁和文学审美意识等多层面内容。外语教学携带的异域文学资源则为学生的文学阅读、仿制和创作提供了条件。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以鲁彦为代表的世界语学习者,他们深受人道主义思想影响,翻译弱小民族文学并从中汲取营养。现代教育重构了学生的知识和思想体系形成了五四乡土文学作者独树一帜的现代思想内涵。科学教育思潮向学生普及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了他们求真务实的现实主义品格;新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民主自由思想;作为公共交往空间的现代校园则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公共事务的平台,创立校园社团、期刊有利于他们民主自由思想的形成。第三章现代教育影响下的五四乡土文学。“儿童本位”教育观将儿童从封建伦理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儿童特别是儿童身体的发现使五四乡土作者将笔触对准儿童,他们开始以儿童为主角,借用儿童的想象和视角、模拟儿童的语气和口吻创作小说,在身体解放中重新发掘恐惧、欲望、喜悦等“人”的情感。知识分子的归乡之旅因现代教育的介入发生变化。衣锦还乡的欣喜一变而为守旧愚昧的民众对知识者的误解、冷落甚至排挤,与无知无识乡村女性的狭路相逢引发了他们对自身启蒙身份的反思和失望。“归乡再离乡”成为必然。现代教育加深了知识者对文明新变的体验。现代性的时空并置引发了他们对故乡的全新感受。故乡不仅是可供停泊的地理空间,还是一处凝结着丰富内涵、值得时时返顾的文化空间。五四乡土文学中的乡愁意象开始由传统的意象抒发走向细节化记叙和整体化象征。五四乡土作者以接受现代教育后的启蒙视野观察乡村,乡间的风景和民俗便因知识者主体意识的确立而被重新发现。科学方法训练和人类学、社会学知识的学习则有利于作家科学区分民俗与封建迷信。作为民俗知识的方言土语在五四乡土作品中频繁出现。它符合汉语由文言向白话的转变规律,也顺应了教育领域重视口语教学的发展趋势。第四章互为镜像的教育与文学。五四乡土文学的生成离不开现代教育的建构。反过来,文学也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想象和书写现代教育,二者互为镜像。五四乡土作者“学生-教师-作家”三位一体的身份决定了其在进行小说创作时会以甘苦自知的心态将现代教育素材纳入笔端。无论是现代学校、教师、学生还是与乡村教育息息相关的乡绅形象都留有教育变革带来的社会文化印记。它既包含丰富真切的生活经验也寄寓着作家对乡土中国前途的深沉思索。现代学校在知识分子和普通乡民眼中呈现出“乐园”与“窘境”两种截然不同的面影。围绕启蒙职责,五四乡土作者塑造了许多形象各异的乡村教师形象。与教师形象的多样化不同,五四乡土文学中的学生形象呈现出统一的负面化倾向。这既有现代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源于他们面临的社会、政治、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矛盾。“女学生”则成为承载制度变革压力和接受性别审视的双重压抑的形象。乡绅作为乡土世界的知识者,他们的命运沉浮反映出现代教育变革下的乡村权势变迁。第五章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的经典化。五四乡土文学自鲁迅开创先河便开启了进入现代教育领域的过程,通过入选教科书、教师的课堂讲授,它渐渐成为一种法定知识被人们所接受。这既是五四乡土文学作为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也是它通过现代教育的制度性力量实现经典化的过程。以鲁迅作品为代表的五四乡土文学通过教科书和学院机构对其概念、理论的总结梳理与相关篇目、文本、作家的选编评介成功地进入文学史叙事,青年学生对乡土文学的阅读传播,作为教师的鲁迅在课堂内外的知识传授和思想感召都保证了五四乡土文学的代际传承与发展。余论民族再造:教育与文学的殊途同归。自晚清以降,中国社会就在追求国家民族现代化的进程中艰难摸索,无论是现代教育还是五四乡土文学其实都只不过是从不同维度出发对同一目标的追求。教育通过知识权力,文学借助艺术想象最终达到民族再造的结果。
二、失去一个女孩,得到新的人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失去一个女孩,得到新的人生(论文提纲范文)
(1)罗伯特·瓦尔泽“密码卷帙”中的羞感书写 ——《强盗》小说残篇和《1926年〈日记〉逸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论题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2 文化人类学视域中“羞”的探究 |
2.1 羞的前提:自我意识 |
2.2 羞的诱因:他者目光 |
2.3 羞的反应机制:隐藏回避 |
2.4 羞的处理方式:面具 |
2.5 小结 |
3 “羞”与身份的遮掩——《强盗》小说中的生存危机 |
3.1 “强盗”的身份藏匿 |
3.1.1 作家?强盗?——社会身份与美学身份的反叛 |
3.1.2 孤立与孤例——社会隔离与主体救赎 |
3.1.3 无名与命名——隐而不表的模糊化身份 |
3.2 “强盗”的身份伪装 |
3.2.1 教化与规训——对规约的应对 |
3.2.2 性别演绎——女性化倾向的掩饰与文学 |
3.2.3 孩童的天性和任性——身份逃避与文学活力 |
3.3 “我”和“强盗”——理想身份与现实身份的分裂与弥合 |
3.4 小结 |
4 “羞”的隐匿面具——“强盗”的藏与“密码卷帙”的隐 |
4.1 以情感掩饰“羞”感 |
4.1.1 目光的审视——闪躲或对峙 |
4.1.2 伪装的顺从——权力关系的颠覆 |
4.1.3 对嘲讽者的嘲讽——对“羞”的忽略与否认 |
4.2 文学形态面具 |
4.2.1 衣饰与掩饰——现实与虚构身份的文学编织 |
4.2.2 在手稿中逃遁——“密码卷帙”中的手写危机 |
4.3 小结 |
5 “羞”与叙述的掩饰——《1926 年〈日记〉逸稿》中的言说危机 |
5.1 叙述主体的自我审视 |
5.1.1 日记的写作练习——对“展示的危机”的展示 |
5.1.2 元叙述与自白——对书写过程的观照和自省 |
5.1.3 想象的对话者——面对审视和评判的自辩 |
5.2 叙述内容的消解 |
5.2.1 主题的推延——欲盖弥彰的遮掩 |
5.2.2 “谈”情“说”爱——语义的偏移 |
5.3 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拉康主体理论视域下的“那不勒斯四部曲”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埃莱娜·费兰特及其作品简介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
四、拉康及其主体理论概述 |
第一章 想象界里的莱农 |
第一节 逃离破碎的自我 |
第二节 追寻理想自我 |
第三节 摆脱想象界的误认 |
第二章 象征界里的莱农 |
第一节 “攀爬”的莱农:获得主体性 |
第二节 “出走”的莱农:争夺主体性 |
第三节 “弃子”的莱农:保持主体性 |
第三章 实在界对女性主体性的意义 |
第一节 窥见主体的真相 |
第二节 创伤治疗与重建自我 |
第三节 费兰特对女性主体性的思考与阐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一)何谓布克奖 |
(二)英国中心论的衰微和文学浪潮的交织 |
(三)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 |
(四)选题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一)以布克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
(二)以布克奖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
三、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布克奖的设立及其经营模式 |
一、二战后的英国文坛与布克奖 |
二、布克奖的设立与运营策略 |
(一)布克奖的设立 |
(二)“布克效应”与运营策略 |
三、布克奖的发展模式 |
(一)英国出版业的转变 |
(二)当代英国文学的媒介 |
(三)评选模式的“钟摆运动” |
(四)布克的帝国主题 |
第二章 异域文化与后殖民历史重写 |
一、帝国审视和后殖民意象的重写 |
二、英国式的思乡病 |
三、轮回与重构 |
四、后殖民的话语革命 |
(一)异国情调和不可靠的历史叙述 |
(二)被打破的二元范式关系 |
(三)叙述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对立 |
(四)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
第三章 在人性深处透视战争罪恶 |
一、战争扩张与非人世界 |
二、苦难的英国记忆 |
(一)献祭文化的永续 |
(二)与创伤记忆的对话:一个愿景 |
三、西方文明的塌陷 |
(一)中心与边缘的失衡 |
(二)“距离背后的哀伤” |
(三)权力转换的隐喻 |
(四)对帝国中心的批判与篡权 |
四、帝国建构的精神失落 |
第四章 新历史视域下的洞察与反思 |
一、元叙事的终结 |
二、历史的戏仿与浸入 |
(一)反讽时代与自觉的文化反思 |
(二)“罗曼蒂克”与后现代叙事的平衡 |
三、时间和空间的消解与重构 |
(一)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 |
(二)不被定义的小说家 |
(三)作者之死 |
(四)历史和现实的调解与谈判 |
(五)“小叙事”对元叙事的拆除 |
第五章 女性的生存与意识图景 |
一、“他者”的再商榷和布克奖女性文学 |
(一)“他者”的性别投射 |
(二)女性作家的文学声音 |
二、疏离的孤独流亡者 |
(一 ) “乌龟”姑娘与流亡者 |
(二)自我边缘化 |
三、女性主体性的僭越与透视 |
(一)“欲望中的暴力” |
(二)“他者”身份的漂移与回归 |
第六章 在自我与他者中身份认同困惑 |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 |
(一)人性的危机 |
(二)文化聚合力的断裂 |
(三)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人性图解 |
(四)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文化话语 |
二、裂隙中的自我身份认同 |
(一)创伤性崇高下的身份认同重塑 |
(二)性别身份中的裂痕与平衡 |
(三)种族身份中的错位与和解 |
(四)介入他者的叙述方式 |
三、美的哀悼 |
(一)阶级身份的桎梏 |
(二)主体身份的追寻 |
四、身份符号的隐匿与错置 |
(一)文化身份的分歧与同化 |
(二)宗教与信仰息争的可能性 |
(三)从“他者”中读取新身份 |
第七章 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 |
一、布克奖的声望经济 |
(一)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是对立且共存的 |
(二)声望经济是象征性的文化资本 |
(三)英国中心的文学场域 |
二、文学领域的资格竞争 |
三、语种守望与世界性文学意图之间 |
四、小说与语言的权力 |
(一)小说的权力和语言的力量 |
(二)小说的文化身份 |
五、窄意图与宽冲击的当代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1969-2019 年布克奖获奖小说名单 |
附录2:1969-2019 年布克奖入围小说短名单 |
附录3:1969-2019 年布克奖评委名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张天翼儿童文学的成长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张天翼儿童文学研究现状 |
二、少年成长叙事溯源 |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张天翼儿童文学的成长类型 |
一、自我迷失:成长夭折 |
(一)标准奉行失衡:尺度与规则的漠视 |
(二)主体建构失败:理想与法规的缺失 |
二、谆谆善诱:成长航标 |
(一)困惑与启蒙:传道解惑的导师 |
(二)懵懂与追逐:携手互助的伙伴 |
(三)诱惑与警醒:操行相悖的反派 |
三、化蛹为蝶:成长顿悟 |
(一)建立自我:“精神危机”与“切肤之痛” |
(二)原型投射:少年社会角色的扮演 |
第二章 张天翼儿童文学的成长叙事策略 |
一、叙事技法 |
(一)两种声音的并存 |
(二)写实与幻想相生 |
(三)塑造群像的讽刺 |
二、叙事语言 |
(一)简单通俗的口语 |
(二)儿童口吻的韵文 |
三、叙事模式 |
(一)受挫—释怀—成长模式 |
(二)诱惑—沦陷—夭折模式 |
第三章 张天翼儿童文学成长叙事的价值 |
一、张天翼儿童文学成长叙事的文学影响 |
(一)颠覆“爱”与“美” |
(二)承启“热闹派” |
二、张天翼儿童文学成长叙事的现实关怀 |
(一)时代少年的成长 |
(二)社会问题的呈现 |
三、张天翼儿童文学成长叙事的接受困境 |
(一)现实书写的接受隔阂 |
(二)当代少年的审美转变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少女苏慧兰(论文提纲范文)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6)“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儿童艺术教育在国家教育导向中地位的提升 |
(二)我国儿童钢琴艺术教育发展的原生困境 |
(三)对家庭教育行动主导者(母亲)的关注与反思 |
(四)个人兴趣和从教经历 |
二、研究问题域 |
(一) 家庭教育中的行动者及其效能 |
(二) 家长教育决策及行动与儿童学习动力关联影响 |
(三)“母亲文化”的失语及其教育意蕴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母亲文化 |
(二)家庭教育 |
(三)家庭教育行动 |
(四)儿童钢琴艺术教育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一、理论基础 |
(一)行为决策理论 |
(二)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 |
(三)人格发展心理学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伦理 |
(五)研究者的反思 |
第二章 叙述的背后 |
一、八名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缩写 |
(一)八组家庭生活的地方:历史文化城 |
(二)八名儿童及其家庭素描 |
二、“他们”所在的境遇 |
(一)琴童的日常上学生活:以时间之维 |
(二)琴童的课余生活:以空间之维 |
(三)琴童的家庭生活:以家庭关系之维度 |
第三章 作为行动者母亲的两难局面 |
一、“坚持到底”与“半途而废”:两种样态的现实存在 |
(一)“坚持到底”与“半途而废”:两种样态的定义 |
(二)“坚持到底”样态的家庭关照 |
(三)“半途而废”样态的家庭关照 |
二、自我关照:母亲的自我定位 |
(一)子女教育规划:母亲的家长权威意识 |
(二)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母亲的忧患意识 |
(三)为母则刚:母亲的母性意识复苏 |
三、左右为难:母亲行动的意识根源 |
(一)“一切为了孩子”:社会赋予母亲角色的定位 |
(二)“我是为了你好”:母亲在家庭中的管理功能的凸显 |
(三)“将来不要埋怨我”:母亲的责任感来源 |
(四)“陪吃陪睡还要陪学习”:母亲的多重身份角色 |
(五)“你这个妈是怎么当的”:母亲的职责远远超过个体情感诉求 |
第四章“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坚守与变革 |
一、希冀:“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母亲教育 |
(一)“他得比我有出息”:母亲教育的心理导向 |
(二)“以后兴许会用得上”:母亲教育的外界引导 |
(三)“有开始也要有结束”:母亲教育的隐性动因 |
(四)“怕吃亏”:多样文化背景下的共同心声 |
二、迷茫:“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儿童之惑 |
(一)“我为什么一定要学钢琴”:儿童心底的大问号 |
(二)“我都没有玩的时间了”:儿童心里的委屈 |
(三)美滋滋的笑容背后:儿童学琴之路暂短的幸福呈现 |
三、省思:“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教育行动 |
(一)钢琴艺术教育中家庭的坚持到底 |
(二)童年影像的人生意义与钢琴艺术教育 |
(三)指向儿童潜能充分挖掘的钢琴艺术教育 |
第五章“半途而废”样态家庭的无奈与失望 |
一、恨铁不成钢:“半途而废”样态下家庭中的母亲教育 |
(一)“我也不能替他弹”:母亲教育的内在心理导向 |
(二)“一切都可能成为绊脚石”:母亲教育的外界引导 |
(三)“咱们也成不了音乐家”:母亲教育的隐性动因 |
(四)“特别有天赋”或“不是这块料”源于行动者个体认知的不同阶段 |
二、喜忧参半:“半途而废”样态家庭中的儿童之感 |
(一)“不用练琴真实太好啦”:儿童眼中的轻松 |
(二)“你为啥不能坚持到最后”:儿童嘴里的抱怨 |
三 “半途而废”样态家庭中行动者的阻力分析 |
(一)成年人的行为阻碍着儿童的自然发展 |
(二)子女成为家长的终极目标 |
(三)家长的非专业性制约钢琴学习效果 |
(四)男权与女权的博弈 |
(五)家庭经济因素 |
反思 |
一、母亲在家庭钢琴艺术教育中的主导效用 |
二 钢琴艺术教育中社会资源专业性稍显乏力 |
三 家庭教育行动与社会专业性衡量结合簇生良性钢琴艺术教育 |
(一)我国钢琴艺术教育如何在异域文化样态下成长 |
(二)儿童钢琴演奏艺术作为非系统性学科教育的困境 |
(三)非系统性儿童学科教育中家庭如何参与有效引导 |
结语 |
一、研究发现 |
(一)母亲在家庭教育行动中的主导地位 |
(二)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潜在影响不容小觑 |
(三)母亲文化效用被质疑 |
二、研究的局限性 |
(一)家庭成员对照的相对缺失 |
(二)研究对象的地域忽视 |
(三)收集和分析资料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
三、后续研究的构想 |
(一)引进有音乐艺术学习背景家长的决策行为对照维度 |
(二)增加其他地域的研究对象 |
(三)研究对象的追踪时间扩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7)殷健灵少女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少女文学的写作发展及概念界定 |
二、研究现状 |
三、论题的研究价值及思路 |
第一章 殷健灵少女文学的创作观念 |
第一节 少女本位的文学写作观 |
一、“少女时代是无法摆脱的迷恋” |
二、少女体验的诉说与升华 |
第二节 解放儿童的儿童文学观 |
一、培养审美的精神品格 |
二、保持儿童的自然天性 |
第二章 殷健灵少女文学的主题内容 |
第一节 揭开少女“性”的神秘面纱 |
一、性意识的萌动觉醒 |
二、性教育的健康引导 |
第二节 细描少女复杂的成长心理 |
一、代际冲突中的逆反与逆向认同 |
二、同龄友伴间的亲密与疏离 |
三、青春萌动下的恋慕与恋爱 |
第三节 关照少女严峻的生存现实 |
一、少女妈妈:拯救青春迷途的羔羊 |
二、留守少女:体味孤独坚韧的成长 |
第三章 殷健灵少女文学的艺术特质 |
第一节 独特鲜明的人物形象 |
一、懂事克制的“修女式”少女 |
二、叛逆冲动的“自我型”少女 |
三、引渡人:帮助少女尽显“橘子本色” |
第二节 幻想关照下的少女世界 |
一、日常生活的幻想模式 |
二、独立虚拟的“第二世界” |
第三节 诗思交融的文学语言 |
一、含蓄隽永的诗意语言 |
二、睿智通透的哲思语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少儿真人秀节目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中西方关于电视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研究 |
1.2.2 近年来少儿真人秀节目与儿童发展的研究 |
1.3 “少儿真人秀节目”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2 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电视媒介参与 |
2.1 儿童的媒介需要与媒介选择 |
2.1.1 儿童是媒介的使用者 |
2.1.2 媒介是儿童满足需要的工具 |
2.1.3 收视行为:电视仍然是儿童的主要接触媒介 |
2.1.4 收视范围:电视让儿童“无所不看” |
2.2 交叉点与信息桥:电视媒介中的儿童与社会文化 |
2.2.1 儿童与电视的单向传播特性 |
2.2.2 交叉点:儿童与电视中的社会文化 |
2.2.3 信息桥:儿童对社会文化的获取 |
2.3 电视参与儿童的社会化进程 |
2.3.1 “儿童社会化”的界定 |
2.3.2 现实环境对儿童社会化及媒介需求的影响 |
2.3.3 电视参与儿童的社会认知过程 |
3 少儿真人秀节目对儿童的呈现及社会化介入 |
3.1 典型文本划定及关联性分析 |
3.1.1 典型文本的划定及原因 |
3.1.2 少儿真人秀与儿童社会化的相关性 |
3.2 少儿真人秀节目对儿童群体的呈现与使用 |
3.2.1 儿童成为被观察对象 |
3.2.2 儿童形象的标签化 |
3.2.3 “表演者”:综艺产业的低龄劳工 |
3.2.4 节目对儿童主体性的消解 |
3.3 少儿真人秀节目对儿童的社会化介入 |
3.3.1 儿童受众的媒介信息接受特点 |
3.3.2 儿童受众对少儿真人秀的模仿内容 |
3.3.3 少儿真人秀模仿行为与儿童社会化 |
4 少儿真人秀节目对儿童的社会化干预效果 |
4.1 少儿真人秀节目与儿童心理特征的成人化 |
4.1.1 儿童在节目中的成人化预演 |
4.1.2 节目对儿童的成人化加工 |
4.1.3 节目对儿童受众日常情感及行为的成人化暗示与培养 |
4.2 少儿真人秀与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
4.2.1 少儿真人秀节目中的性别角色定型内容 |
4.2.2 少儿真人秀节目对儿童性别角色定型的影响 |
4.2.3 少儿真人秀节目应帮助儿童建立现代社会性别观念 |
4.3 少儿真人秀与儿童思想行为的现代化 |
4.3.1 儿童自我意识的张扬 |
4.3.2 儿童开放意识的形成 |
4.3.3 儿童权利意识的增强 |
4.3.4 儿童价值观念的革新 |
4.4 少儿真人秀与儿童职业价值观的多样化 |
5 少儿真人秀节目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特殊性及未来发展方向 |
5.1 少儿真人秀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特殊性分析 |
5.1.1 与传统儿童节目对比 |
5.1.2 与成人真人秀节目对比 |
5.2 面向未来:建立少儿真人秀节目制作新理念 |
5.2.1 重塑媒介伦理 |
5.2.2 恢复儿童的主体性地位 |
5.2.3 寓教于乐:打造教育与娱乐并重的绿色空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活着的100个理由》、《魅力董卿》;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为保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而奋斗》、《信念》、《白夜》、《每天进步一点点》(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语料介绍 |
(一)汉译维 |
1.《活着的100个理由》选段介绍 |
2.《魅力董卿》选段介绍 |
(二)维译汉 |
1.《为保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而奋斗》介绍 |
2.《信念》介绍 |
3.《白夜》介绍 |
4.《每天进步一点点》选段介绍 |
二、译文 |
(一)汉译维 |
1.《活着的100个理由》选段译文 |
2.《魅力董卿》选段译文 |
(二)维译汉 |
1.《为保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而奋斗》译文 |
2.《信念》译文 |
3.《白夜》译文 |
4.《每天进步一点点》选段译文 |
三、原文 |
(一)汉译维 |
1.《活着的100个理由》选段原文 |
2.《魅力董卿》选段原文 |
(二)维译汉 |
1.《为保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而奋斗》原文 |
2.《信念》原文 |
3.《白夜》原文 |
4.《每天进步一点点》选段原文 |
结语 |
致谢辞 |
(10)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和意义 |
四、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一章 现代教育与乡土中国 |
第一节 知识新变引发的乡土关注 |
一、“别求新声”的教育经历 |
二、平民教育、职业教育的兴起 |
第二节 身份危机催生的乡土认同 |
第三节 乡土中国再发现 |
第四节 乡土志(教科书)形塑的“乡土中国” |
一、由爱乡到爱国:乡土中国的同理推衍 |
二、《中国矿产志》与鲁迅的乡土中国观 |
第二章 教育变革与文学启蒙 |
第一节 白话文学观念的形成 |
第二节 外语教学与异域文学启迪 |
第三节 现代思想内涵的确立 |
一、科学教育思潮引领的思想启蒙 |
二、现代校园培养的民主自由思想 |
第三章 现代教育影响下的五四乡土文学 |
第一节 “儿童本位”教育观与儿童的发现 |
第二节 “归乡”模式新变 |
第三节 文化空间下的乡愁书写 |
一、乡愁意象的转换运用 |
二、主体性建构下的两种乡愁与风景 |
第四节 作为知识的民俗书写 |
一、民俗知识与家国想象 |
二、庙产兴学运动影响下的乡村信仰--以庙宇祠堂为例 |
第四章 互为镜像的教育与文学 |
第一节 “学生-教师-作家”三位一体 |
第二节 现代学校:“乐园”与“窘境” |
一、解放天性的乐园 |
二、窘境:封闭乡村中的异质化存在 |
第三节 教师角色与启蒙职责 |
第四节 学生、女学生的乡村境遇 |
第五节 乡绅与教育变革中的乡村权势变迁 |
一、教育变革下的乡绅形象流变 |
二、从《孔乙己》到《离婚》:乡绅权势的常与变 |
第五章 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的经典化 |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遴选评介 |
一、文学史教学研究的基本格局 |
二、乡土文学概念的确定 |
第二节 教科书编写与文学史叙事 |
一、教科书编写的权力 |
二、文学史叙事的力量 |
第三节 教育与知识生产 |
一、知识教授与文学传承 |
二、作为教师的鲁迅与五四乡土文学 |
余论 民族再造:教育与文学的殊途同归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四、失去一个女孩,得到新的人生(论文参考文献)
- [1]罗伯特·瓦尔泽“密码卷帙”中的羞感书写 ——《强盗》小说残篇和《1926年〈日记〉逸稿》研究[D]. 高原. 浙江大学, 2021(08)
- [2]拉康主体理论视域下的“那不勒斯四部曲”解读[D]. 高璐.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3]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D]. 顾盼.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张天翼儿童文学的成长叙事研究[D]. 张敏.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少女苏慧兰[J]. 刘汀. 作家, 2020(09)
- [6]“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D]. 张新昕.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殷健灵少女文学创作研究[D]. 杜妍.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少儿真人秀节目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研究[D]. 王凤洲.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8)
- [9]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活着的100个理由》、《魅力董卿》;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为保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而奋斗》、《信念》、《白夜》、《每天进步一点点》[D]. 胡倩. 新疆大学, 2020(07)
- [10]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D]. 丁燕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