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迎接专利时代 印度药业大变革(论文文献综述)
王燕妮[1](2021)在《W药企靶向药适应医保目录调整的应对策略研究》文中指出
谢玮[2](2019)在《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围绕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即社会时局、舆情民俗、制作特征等近现代中国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现象研究,还原民生设计销售方式、产业形态和设计创意,揭示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探究该地区民生状态、产业条件对近现代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影响和孵化、促进、提升的具体作用,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这一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中对消费主体选择的变迁,并切实关注消费主体的成本考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可见,西北早期工业化的萌芽与发展、功能与作用,既反映了外来文化的碰撞与博弈,交流与融会,也折射出近代西北民生设计的演进与变化。现代化(工业化+文明化)社会是以工业化(以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为主要内容)为生产方式,以文明化(以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为主要内容)为生活方式。围绕着这种新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成型的民生产品消费群体,是民生设计发展的关键所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销业态的社会价值是逐渐接受文明生活方式与先进生产方式,正是与传统设计产销业态在本质上的差异,才造成新旧两种产业在西北早期工业化进程中围绕着设计意识、生产方式、销售途径,形成冲突、突破、拓展,继而逐步实现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生活与生产业态营造的社会氛围和文化语境,其有别于传统手工业发展的环境,本文正是在此条件下考量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的产业链。从设计行为的文化成因着眼,按时间节点全文分五部分,即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阐释与这些设计行为有关事物的血脉基因,得出西北地区民生生活与设计成长过程,是随着西式现代化工商业的不断引入、扩展,西北社会长期封建制度下的传统生产劳作方式和与之相匹配的生活消费方式均随之发生渐变的必然结果。
尤志华[3](2019)在《高管自恋倾向对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 ——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经济面临重大结构转型的历史节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高管自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并揭示了这一作用的实现条件及调节机制。首先回顾了企业创新绩效、高管自恋的相关理论与前沿研究,然后参考现有文献,提出了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以2011-2016年A股135家上市公司的纵向数据为样本,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模型,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基于企业异质性假设,从企业规模、企业负债、企业所有权性质三个视角进一步探究了高管自恋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调节机制,揭示了这一作用的实现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自恋与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并且这一正向作用企业异质性的调节作用:相比小企业,此正向作用在大企业中更显着;相比低杠杆企业,此正向作用在高杠杆企业中更显着;相比非国有企业,此正向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显着。本文将高管自恋这一性格特质纳入了企业创新的研究框架,为企业创新动因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通过引入企业异质性分析框架,拓展了CEO自恋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的思维框架,补充和丰富了自恋型CEO决策行为的情境约束这一研究视角。在我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背景下,可以为企业遴选CEO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为我国尽快转型为创新型国家探索了有效路径。
段卫斌[4](2018)在《解构与重塑 ——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价值认知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研究选题立足工匠精神本体,在当下设计教育中解构和重塑。从史鉴的角度梳理其演进过程,运用教育学、伦理学、历史学等跨学科理论,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个案调研、纵横比较、定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尝试从逻辑上构建基于历史与现代、理论解构与实践应用的四维研究体系,考述中国古代“师徒授受”式教育、近代工艺美术教育、改革开放后设计教育的传承、发展,以及工匠精神在当代设计教育中遭致“悬置”的原因,分析中世纪欧洲教会学校美术教育和“作坊制”学徒工教育、文艺复兴后“工场式”美术教育、工艺美术运动、包豪斯设计教育和二战后西方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中的历史嬗变,解构工匠精神的现代性特质,总结工匠精神在国内外设计教育中的发展脉络。梳理了工匠精神振兴设计教育的成功案例,结合案例探究工匠精神融入当代设计教育的核心原则和方法。通过研究,提出了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核心价值,这种价值是对尊重劳动、崇尚自然、注重传承、追求创新等职业操守的认同,其内涵集中于“精”“守”“信”三种价值观。“精”为设计之标准与目标,致力于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敬业精神;“守”为臻艺求精之过程中秉持专心、专业、专职的守业精神;“信”为怀抱设计之信仰,坚信价值,遵从道德,德以立名的职业信念。这三种价值观成为重塑当下设计教育的优良基因。若立“大国工匠”,必育工匠精神。通过对设计教育中工匠精神价值认知和培育策略的研究,提出了路径之“技”——技术先导与实践锤洗,路径之“艺”——审美熏染与创新思维,路径之“道”——价值引领与道德准则,路径之“器”——机制建设与人才培养等路径的建构;并在其基础上,以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设计教育改革中所取得的阶段性验证,来科学检验工匠精神融入中国当代设计教育的方法与问题,以论证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现实应用价值与可行性,进而提出了在中国当代设计教育中建构基于“技、艺、道”一体相生的工匠精神培育的实施方案。并以此作为在厘清框架、审视困境的基础上施行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课程化”,多视域凸显其要旨,遂而形成利其“生长”的因素,实现对设计人才“核心素养”的培育和符合国际设计新发展的领军人才培养的目标。
冯昊[5](2017)在《产业创新体系及其政策工具有效供给关系的研究 ——以北京生物医药产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中国将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机遇和挑战。若想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国的再一次腾飞,只有依靠基于创新推动的经济发展。高技术产业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首先要实现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是产业创新体系的建设。一个完善的产业创新体系不仅能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创新动力和源泉,更能够为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支撑和保障。与此同时,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工具实现对于产业创新体系的宏观调控将在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政策工具作为政府意志的客观体现,其实施的合理性及对产业需求供给的有效性对于产业创新体系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政策工具的制定和实施应符合产业创新体系的内在需求和客观发展规律,并应该随着产业创新体系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变化。根据产业创新体系的发展及时调整不利于创新的政策,构建促进产业创新的政策。然而,现实中的政策创新往往滞后于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产业创新体系的构成和内涵,建立一套基于产业创新体系的政策工具分析方法,并以北京生物医药产业为例,深入分析政策工具对该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而揭示出政策工具与产业创新体系之间供给关系的普遍性规律,为政府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工具提供理论依据。首先,本文系统研究了产业创新体系的构成及内涵,提出产业创新体系由创新要素、创新环境、创新过程和创新效益四部分构成。其中,创新要素包括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是产业创新体系的内在基础,而企业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包括区域环境和产业环境,是产业创新体系的外在保障;创新过程是产业创新体系的动态行为,包括创新链条、创新动力和创新路径,产业创新体系通过各种创新路径,不断提升创新动力,实现创新价值在创新链条中的流动,同时进一步巩固各种创新路径;创新效益是产业创新体系的价值体现,也是产业创新体系的经济属性及其现实体现。其次,本文基于产业创新体系的构成理论,构建了产业创新体系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以北京生物医药产业为例,对其2009年到2015年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年度比较。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整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基本确立,创新要素和创新动力不断提升,但产业的国际化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仍有待加强。再次,本文基于产业创新体系的构成理论,构建了一套研究政策工具与产业创新体系的供给关系的研究方法,即分别从创新要素、创新环境、创新过程维度来研究政策工具的供给情况。同时,以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为例,深入研究了产业内部政策工具的供给情况,并结合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诠释了政策工具的效能和机制。最后,本文在总结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案例启示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创新体系和政策工具之间有效供给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系统研究和论证,本文认为当前我国产业创新体系的政策工具存在一定无效供给现象。我国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政策工具已经不适合当前产业创新发展的市场经济需求,应根据当前及未来产业创新体系发展的内在需求,及时调整政策工具,为产业创新体系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本文从我国产业创新体系及其政策工具供给关系存在的不足和优化建议两方面进行论述,发现了二者供给关系的不足,包括人才创新活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链条的配置、创新内生动力、市场的引导和补充、体制机制改革、政策效能的发挥等。同时,建议从政策工具的针对性、使用性、市场性以及前瞻性和合理性等四个方面着手,优化产业创新体系及其政策工具的供给关系。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一是构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产业创新体系研究理论基础,深入分析了产业创新体系内部的逻辑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套普适性较强的产业创新体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二是首次提出从产业创新体系的视角研究政策工具对产业创新体系的影响,并构建了一套基于产业创新体系的政策工具分析方法;三是首次从有效供给的角度分析产业创新体系与政策工具之间的关系,并从理论角度提出了优化二者之间供给关系的若干建议,对于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工具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理论研究、数据研究、比较研究、实地调研、专家访谈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多次采用德尔菲法咨询专家的意见,确定产业创新体系的构成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权重的确定。
赵国权[6](2017)在《社会大变局中的两宋女子教育生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两宋处于轴心后时代的一个社会大变革、大转型期,不仅深刻影响到当时的政治经济生态,也辐射到宋人生活的各个领域,更是对处于弱势群体的女子的教育生活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依据社会角色理论,运用大史料观及多学科视角,从自然、家庭、社会三个维度,对两宋女子各类角色的教育生活进行微观分析和深度描述,从中可以看到:在一个趋向理性、开放、包容的社会生活业态下,女子的教育生活亦呈现出多元、向上、自觉、自主之态势,在中国社会生活及教育生活史上可谓独领风骚。如此,其研究既可提升及丰富两宋女子教育理论,又能还原逼近真实的两宋女子教育场景,从中发现教育生活传承的历史轨迹,打通教育史与生活史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拓展女子教育史研究新领域。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及选题缘由,即女子在教育史学中的边缘化、从生活史角度对两宋女子教育再解读、史学研究的生活转向等。对两宋女子教育史料分为文本、非文本两类进行系统梳理,对前辈研究成果进行学术回顾分析,大致划为三个发展阶段:即从酝酿走向局部或断续关注、从局部或断续关注通向整体研究、从整体研究迈向纵深研究。第二部分“社会大变局:女子教育生活的催化剂”,以社会大变局必然导致社会生活的吐故纳新为前提,从文化变迁与下移、制度建构与人文关怀、社会生活开放与交融、民族间的交融与冲突等几个方面,来阐释生成两宋女子教育生活的多元背景及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第三部分“作为自然人的女子教育生活”,女子作为自然独立的个体,在其生存过程中必然要学会借助各种资源来满足衣食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与此同时,社会也会对其生存空间及行为予以规范,即通过性别规训、身体塑造以及成年礼等,使之合乎社会公众的角色期待。她们也会通过自身及生活体验,来感悟生死及生命之重。第四部分“作为家庭人的女子教育生活”,女子一生要经过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媳等多次重要的家庭角色建构。为人女,要接受入则孝父母、出则友爱兄弟姐妹之教,使为“孝女”;为人妻,要接受柔顺、不妒、相夫、守节之教,使为“贤妻”;为人母,要接受如何胎教及教子女识字、读书、交友、择业、为官等,使为“良母”;为人媳,要接受孝公婆、和娣姒、睦邻里及经营家庭产业之教,使为“顺妇”。她们忍辱负重,以其大爱及智慧,极力维系着家庭的稳定与和谐。第五部分“作为社会人的女子教育生活”,女子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既复杂又不固定,从社会对各种角色期待的共性上,分为五个方面加以解读,即在濡化中施与道德规训、在阅读中涵养知识、在做学中养成生存技艺、在与各层人士交往中丰富社会阅历、在信奉佛道中找寻寄托并超越自我。尤其她们在受教的同时,也在扮演着施教者的角色,以己所学及所能来回报家人和社会。第六部分“回馈大变局:女子教育生活样态与检视”,大变局中的文明理性开国与治国气象,使得女子教育生活也呈现出多元、开放之态势,主要表现为: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教育在生活中漫步,以角色引领生活,旨在学会如何生活;伴随教育生活的时空增温,女子身体从禁锢趋向重塑,读书从内闱步入学堂,交往从家内移到家外,治家从“主内”到“主外”;“母教”在生活中被拓展、被深化,她们敢于担当、以教为乐、捐资助教、爱及家国之壮举,使教育生活得以精彩而完美建构;教育生活的终极呈现便是才女辈出,在诗词、书画、制造、军事、商贸、竞技、说唱乃至科举等领域均有不让须眉者。“结语”部分是对两宋女子教育生活的历史地位及影响予以定位,主要论点为:一是以两宋史视野来审视女子教育生活,可以看出:两宋理性文明的开国气象所带来的社会生活新业态,直接催生出两宋女子教育生活的多元、开放、自主之态势,成为两宋社会生活中最具活力的一大场域,也构成两宋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推动力。相比较而言,两宋女子教育生活的同一性远大于差异性;二是以中国史视野来审视女子教育生活,可以看出:两宋女子教育生活上承汉唐多有超越,下启近世,又多为元明清三代所不及,实乃中国古代女子教育生活的黄金时代;三是以世界史视野来审视女子教育生活,同样会发现:轴心前时代的文明古国,唯独中国的教育文化没有出现中断而源远流长、绵延至今,也唯独中国两宋时期的女子教育生活在同时代的世界舞台上成为领跑者,因此它不独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陈丽娟[7](2016)在《三星电子开放式创新研究》文中认为高科技公司在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时,需要持续技术创新才能巩固现有市场地位或开拓新兴市场。因此,高科技行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技术创新模式。其中,开放式创新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发展新趋势,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践行。尤其是在技术更新迭代速度日益加快、研发成本高、不确定风险大的高科技行业,进行开放式创新更是大势所趋。国际知名企业,如三星电子、思科、IBM、P&G等都是开放式创新的积极推动者和实践者。笔者多年来任职于三星电子在华研发分支机构,观察到,一方面,三星电子在开放式创新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在诸多领域卓有成效,积累了独特的竞争力;但另一方面,三星也在整合用户创新、开放式平台的构建等方面,未能紧扣时代发展趋势,是其近期一些关键领域的市场优势渐失的主要成因之一。因此,本文选取三星电子开放式创新为研究主题,旨在提出并尝试探讨解决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在梳理三星电子开放式创新的发展历程、主要动因、模式、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总结其开放式创新的局限性和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和方案。另一方面,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国内企业,其开放式创新实践,运作的成熟度和世界一流水平还很有差距。分析三星电子为代表的领先企业的开放式创新,包括如何进行模式选择和机制构建、如何管理和运行等,对国内企业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目的,研究方法和主要思路等。第二章,进行了理论回顾,从传统的封闭式创新入手,对开放式创新的历史渊源进行探讨回顾,分析和梳理其内涵、特征、原则和利益相关者等相关理论。第三章,探讨三星电子成立至今各个阶段的发展情境和研发战略、相应的开放式创新的动因、运行模式、取得成效等,对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其开放式创新的动因主要包括支持主营业务发展、开拓新业务、增强技术能力、提高行业地位、降低成本、进入目标市场等。第四章,梳理了三星电子构建的完整的开放式创新组织架构和成熟的开放式创新运行机制。主要模式包括技术购买、投资、联合研发等,分别辅以案例进行阐述。第五章,结合当前三星电子主营业务业绩下滑的现象,梳理了三星电子在开放式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分析。通过分析科技界其它领先企业的成功实践经验和案例,对三星电子未来的开放式创新工作提出了改进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包括将用户创新引入需求管理、构建开放式创新平台、促进研发组织整合等。第六章,探讨三星电子开放式创新对国内企业的启示。指出开放式创新的核心成功要素:根据公司所处地位、环境、技术及产业成熟度,动态选择合适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持续吸收内化以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等。分别从本质目的、运行机制、模式选择等角度,探讨对国内企业开放式创新实践的启示意义。第七章,小结概括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结论和不足之处。
潘锋[8](2016)在《传统中医养生文化与现代疗养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疗养景观是城市人居环境的有机组成,也是一个新兴的现代环境设计领域。在城市人居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下,将现代疗养景观设计置入人居环境的历史大背景中加以探讨,无疑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回溯传统人居环境中有关“天人合一”的养生景观营造意匠。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历来重视人与环境的协调共生,认为人是自然的有机组成,一切人类活动,包括个人健康、家族延续、社会发展等,都应“道法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本部分内容拟从这样几个方面展开:一是传统人居环境中“天人相应”的养生意匠,主要包括其产生的地理基础、哲学基础、社会基础和艺术呈现等内容;二是分析传统人居环境中“山水含灵”的养生因子,主要包括原始聚落、古代城市、建筑环境、古典园林营造过程中所蕴含的自然生态和人类健康关怀及相关造景手法;三是选取传统中医养生(医疗)场所这一朴素的类型空间,进行特例分析,旨在通过梳理和归纳传统中医养生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特点,空间景观特征与装饰造景手法,把握传统中医养生文化空间场所的“养生合道”的场所精神。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厘清本文下一步研究的内在逻辑。其次,对现代疗养景观展开系统分析。主要包括现代疗养景观的概念分析、类型划分、空间形态、构成要素,以及用户环境心理需求与行为范式分析等内容,旨在通过相关探讨,获得一个有关现代疗养景观的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认识,并尝试提出现代疗养景观的相关设计原则。最后,选取现代疗养景观中的代表类型和典型空间对现代疗养景观设计展开综合探讨。在阐明以综合医院类疗养景观为例探讨现代疗养景观设计的主要意图和理由的基础上,本文研究拟从这样几个方面展开:一是探讨现代疗养景观中的景观建筑和设施设计;二是以步道空间为设计对象,探讨现代疗养景观的人性化设计策略、设计要素和设计尺度等问题;三是选取建筑外部绿化景观为对象,探讨现代疗养景观中的竖向绿化设计、屋顶绿化设计和重要节点空间的绿化景观设计;四是以绿地空间为设计对象,探讨现代疗养景观的本草景观设计、感官疗养设计、水景景观设计、景观铺装设计等;五是结合现代疗养景观的其他若干常见类型,进行专类设计探讨并提出相关造景建议。任何环境设计,都关乎人的身心塑造,所以,除了空间对象、使用对象等设计客体方面的考虑外,景观设计的主体——设计师,又该具备怎样的职业精神,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因此,本文最后将简要探讨现代疗养景观设计师的“上工之道”。
曹汝平[9](2016)在《上海美术设计机构研究(1909-1978)》文中指出文章以引自西方现代国家公司经营与管理方式的美术设计机构为研究对象,利用在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市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处检索到的原始档案资料和报刊资料,从美术设计的角度,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商法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综合研究。文章在“机构”和“公司”概念梳理的基础上,从城市现代化、公司法与企业制度、美术设计机构的管理与运营、美术设计师与作品四个层面重点理清了上海美术设计机构的关键性问题,包括:(1)美术设计机构与城市现代化的关系。(2)公司法、政府管理与20世纪上半叶美术设计机构的关系。(3)1949年前后美术设计机构业务管理、运营与历史环境的关系。(4)作为美与利益“共同体”的历史意义。在这一论述过程中,本文力图分析这样一个问题,即:许多掌握了国画、西方油画、水彩、水粉技巧的美术设计师虽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最终却只将其视为可传授的技巧或可谋生的手段,而不是将其转化为一种认知并改变生活的观念与思维方式,更没能造就出有影响力的大型美术设计公司,反倒是国营性质的美术设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一定影响。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上述四个层面的内容也许包含着答案的四个要素——(1)现代化观念在城市生活中的融入程度。(2)理性、公平、民主与国家管理的契合程度。(3)集体、国家利益与个人价值实现条件及制约因素之间的冲突程度。(4)美术设计师在物质与精神利益上表现出的时代差异。除绪论和余论外,本文共分为有逻辑关联的四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以概念厘定为思路,考察与美术设计机构相关的公司、机构、广告、设计等现代观念,以此为理论依据引出机构成立所需的客观条件,并为以下四个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的部分定下基调;同时考查上海这座现代化的商业大都市给商业美术设计机构带来的影响与机遇,以机构为中心,着重阐述1949年前后城市现代化观念与转型的历史要素,由此勾勒出上海现代美术设计机构所具有的现代化特征。第二部分是以20世纪上半叶历届政府颁行的公司法为线索,探讨各个时期上海美术设计机构与公司或企业机制之间的法理逻辑,力图理清在公司法的规约下美术设计机构的设立流程、组织结构、增资程序、经营方式、资本核算、内外关系等问题,并对其中的原因与效果进行考察,以便回答自由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体制分别为美术设计机构的建立、发展建构出怎样的关系图景,其利弊得失如何。第三部分是以时间为序,以经营体制转变为背景,集中探讨不同时期上海主要美术设计机构内部的业务经营与管理情况,并阐述随社会、经济等环境变迁而表现出的时代特征。最后一个部分则是以美术设计师利益为中心的考察,尝试从不同时期设计师的作品风格与审美观念角度,论述个体与群体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也就是将机构-人-作品视为一个整体,思考“共同体”内外物质与精神利益的关系。本文最后以“余论”的方式对全文进行总结式的思考,从对全文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探讨上海美术设计机构可行的改革之路。总而言之,本文以美术设计师的共同体——上海美术设计机构为中心,从马克斯·韦伯的“共同体”视角梳理了上海美术设计机构的历史面貌,同时探究了1978年以前“被动现代化”条件下美术设计师及其机构尚未形成合力而成其大的内在原因。
张玮[10](2016)在《精益六西格玛在X制药企业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前,随着我国制药领域飞速发展,行业竞争愈演愈烈。为了在这样的竞争中能够生存下来,国内很多企业开始学习并推行精益六西格玛管理,以达到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精益六西格玛融合了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管理的精髓,它关注整体流程效率的提高,通过相关工具与方法,消除生产中的浪费、降低生产过程的波动、提升生产效率。本文从精益六西格玛的相关理论入手,通过分析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的异同,对两者结合运用的关键点进行阐述,并详细讨论了准备工作和实施步骤。以上述理论为指导,笔者实际参与了X制药企业的精益六西格玛实施和推广项目。首先,笔者在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A药品生产流程作为此次改善项目,并制定了项目目标,经企业负责人批准,正式立项。然后笔者所在的项目组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识别并绘制成表,随后使用精益六西格玛工具,如生产线均衡、控制图、单件流、头脑风暴法、Minitab统计软件,对返工率高、生产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到导致问题的最根本原因并进行改进。笔者通过对业务关键绩效、财务、顾客满意度、组织文化的实施效果分析,验证了在我国制药企业中推行精益六西格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笔者对精益六西格玛项目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对精益六西格玛在我国制药企业中的前景进行展望,为其他企业推行精益六西格玛项目提供借鉴。
二、迎接专利时代 印度药业大变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迎接专利时代 印度药业大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2)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一、课题的来源 |
二、选题的依据和研究背景 |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以及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 |
第二节 该选题方向现状及发展动态的理论梳理 |
一、涉及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
二、涉及近代全国范围或西北地区工业布局的研究成果 |
三、涉及交通条件变迁与西北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研究成果 |
四、涉及西北地区具体地域民生设计及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
五、其他相关方志及调研考察 |
六、小结 |
第三节 工业化概念的运用限度与立论前提的确认 |
第四节 几点必要的说明 |
一、时间界定、地域范围界定 |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条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六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 |
第一节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雏形 |
一、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历史前提 |
二、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本质及初期形态 |
三、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呈现 |
第二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萌芽走向——设计形式的不断碰撞 |
一、设计中传统手工业与局部工业化继替发展的轨迹 |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对工业化体制的构建 |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发展嬗变 |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中工业化萌芽的特征 |
一、西北地区设计的多元萌生 |
二、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设计文化的继替发展与不断碰撞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1861-1894年) |
第一节 晚清洋务运动与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多元汇集 |
一、晚期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时代的新需求与旧有设计形式的交流转换与局限 |
三、洋务运动对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影响 |
第二节 晚清洋务运动促西北民生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嬗变 |
二、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三、工业化观念的发展 |
四、洋务运动跛足发展留下的遗憾(洋务官商体制与中国早期工业化) |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变革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的(碰撞、选择)交融发展 |
二、西北地区民生产业的主体形式特点 |
三、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四、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瓶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1901-1911年)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综合与突破 |
一、“清末新政”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凸显 |
三、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对传统手工产业的继替与工业化的突破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适应性 |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演进 |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共融 |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必然原因——对地域特征的适应性 |
四、各方力量在西北地区工业化中的作用方式 |
第三节 “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融合以及设计体制的定型 |
二、“清末新政”中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面临的挑战 |
四、文化自觉的形成:被唤醒的民生设计文化认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12-1937年)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延续 |
一、抗战之前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形式 |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延续 |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融通 |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的延续 |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地域特征的显现 |
第三节 抗战之前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社会共识下民生的文明教化 |
二、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化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37-1949年)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繁荣与引领 |
一、抗战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抗战时期乡村社会传统手工业的重要作用 |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程度的大发展 |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推进 |
二、产业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的工业化演进 |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扩散效应 |
第三节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各种机制工业演进趋势 |
二、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工业化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结论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是中国现代设计的起源之一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三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变革发展的关系与民生设计性质、功能的认识 |
第四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深层原因 |
第五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高管自恋倾向对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 ——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创新绩效相关研究综述 |
2.1.1 CEO人口特征与企业创新绩效 |
2.1.2 CEO治理特征与企业创新绩效 |
2.1.3 CEO心理特征与企业创新绩效 |
2.1.4 创新绩效衡量相关研究 |
2.2 自恋相关研究 |
2.2.1 自恋型人格 |
2.2.2 自恋型领导的相关研究 |
2.3 其他相关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3.1 研究假设 |
3.1.1 CEO自恋与企业创新 |
3.1.2 企业异质性的调节作用 |
3.2 概念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样本与数据选择 |
4.2 变量设定与测量 |
4.2.1 自变量—自恋指数 |
4.2.2 因变量 |
4.2.3 控制变量 |
4.3 模型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相关性统计分析 |
5.3 回归分析 |
5.3.1 CEO自恋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回归分析 |
5.3.2 企业规模调节作用分析 |
5.3.3 企业财务调节作用分析 |
5.3.4 企业所有权性质调节作用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讨论 |
6.2 局限与展望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4)解构与重塑 ——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价值认知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1.2.1 设计教育中的相关概念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重点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致知: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认知 |
2.1 工匠之意涵 |
2.1.1 工匠的界定 |
2.1.2 传统工匠及其职业界别 |
2.2 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演进 |
2.2.1 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 |
2.2.2 工匠精神的历史演进 |
2.3 工匠精神的价值认知 |
2.3.1 手工劳作中“技”之淬炼 |
2.3.2 生活美学中“艺”之修持 |
2.3.3 造物理念中“道”之推崇 |
第3章 史鉴: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传承 |
3.1 工匠精神在中国造物传承中的历史嬗变 |
3.1.1 古代师徒制教育中的传承 |
3.1.2 近代工艺美术教育中的延续 |
3.1.3 现代设计教育中的曲折发展 |
3.2 工匠精神在西方造物传承中的历史嬗变 |
3.2.1 中世纪欧洲:“作坊”式的学徒工教育 |
3.2.2 文艺复兴后:“工场式”工匠教育和学院派美术教育 |
3.2.3 工业革命后:从工艺美术运动到包豪斯时期的设计教育 |
3.2.4 二战结束后:发达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 |
3.3 工匠精神在当代中国设计教育中的缺失 |
3.3.1 设计教育的“躁状” |
3.3.2 设计教育“同质化”现象普遍 |
3.3.3 设计教育“东方性”特质缺失 |
第4章 再兴: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培育路径 |
4.1 工匠精神融入当代设计教育的原则 |
4.1.1 格物致知,美用和谐 |
4.1.2 博学广识,跨界创新 |
4.1.3 求真务实,艺理共通 |
4.1.4 科技驱动,精工善育 |
4.2 工匠精神在当代设计教育中的培育路径 |
4.2.1 路径之“技”:技术先导与实践锤洗 |
4.2.2 路径之“艺”:审美熏染与创新思维 |
4.2.3 路径之“道”:价值引领与道德准则 |
4.2.4 路径之“器”:机制建设与人才培养 |
第5章 实践:设计教育中践行工匠精神的探索 |
5.1 工匠精神振兴设计教育的国际案例 |
5.1.1 德国当代设计教育中的工匠精神 |
5.1.2 日本当代设计教育中的工匠精神 |
5.1.3 美国当代设计教育中的工匠精神 |
5.1.4 北欧及瑞士当代设计教育中的工匠精神 |
5.2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
5.2.1 精于“技”的实践先导 |
5.2.2 守于“艺”的审美铸造 |
5.2.3 信于“道”的价值修持 |
5.2.4 益于“器”的机制保障 |
5.3 启示:工匠精神在设计教学实践中培育的思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产业创新体系及其政策工具有效供给关系的研究 ——以北京生物医药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立题依据 |
1.1.1 创新体系建设是世界各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 |
1.1.2 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面临重大历史机遇和挑战 |
1.1.3 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离不开政策工具的有效供给 |
1.1.4 以北京生物医药产业为案例研究有效供给关系 |
1.2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
1.2.1 产业创新体系及其实证评价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2.2 产业政策工具及其实证评价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2.3 产业创新体系与政策工具相互关系的研究现状 |
1.2.4 以上研究领域在我国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阐述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2 产业创新体系的构成维度及其功能与特征分析 |
2.1 本理论框架的科学性辨析 |
2.1.1 系统性和逻辑性 |
2.1.2 动态性和过程性 |
2.1.3 市场性和计划性 |
2.2 产业创新体系的基本构成 |
2.2.1 创新要素是产业创新体系的内在基础 |
2.2.2 创新环境是产业创新体系的外在保障 |
2.2.3 创新过程是产业创新体系的动态行为 |
2.2.4 创新效益是产业创新体系的价值体现 |
2.3 产业创新体系的基本特征 |
2.3.1 普遍性与特殊性 |
2.3.2 系统性与流动性 |
2.3.3 市场端与政策端 |
2.3.4 内生性与开放性 |
2.3.5 集聚性与生长性 |
2.4 产业创新体系的核心要点 |
2.4.1 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潜能 |
2.4.2 全面提升企业的主体地位 |
2.4.3 着力推动产业的协同创新 |
2.4.4 坚持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 |
2.4.5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产业创新体系的创新能力评价及案例研究 |
3.1 产业创新体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3.1.1 与产业创新体系相对应 |
3.1.2 普适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
3.1.3 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
3.1.4 可操性和一致性相结合 |
3.1.5 全面性和代表性相结合 |
3.1.6 相对性和导向性相结合 |
3.2 产业创新体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
3.2.1 产业创新要素 |
3.2.2 产业创新环境 |
3.2.3 产业创新过程 |
3.2.4 产业创新效益 |
3.3 产业创新体系创新能力评价的科学性分析 |
3.3.1 系统分析 |
3.3.2 过程覆盖 |
3.3.3 动静结合 |
3.3.4 经济属性 |
3.3.5 企业主体 |
3.3.6 创新层次 |
3.4 案例: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创新能力评价 |
3.4.1 评价指标说明 |
3.4.2 指标测算结果 |
3.4.3 评价结论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产业创新体系相关政策工具形成的基础与效能探究 |
4.1 产业创新体系相关政策工具的基本属性与特点 |
4.1.1 普适性与特殊性 |
4.1.2 基础性与前瞻性 |
4.1.3 实践性与实效性 |
4.1.4 动态性与持续性 |
4.1.5 协同性和系统性 |
4.2 产业创新体系相关政策工具形成的基础与原则 |
4.2.1 政策工具是政府主观意志与宏观调控的体现 |
4.2.2 政策工具对产业创新体系有着直接影响作用 |
4.2.3 国家与地方相结合,普适性与产业性相结合 |
4.2.4 政策工具必须与产业创新体系的构成相对应 |
4.2.5 应充分考虑政策工具之间的联动和互补效应 |
4.2.6 政策工具应充分遵循市场经济客观发展规律 |
4.3 产业创新体系相关政策工具的分析方法与路径 |
4.3.1 基于政策自身特点分析 |
4.3.2 基于产业创新体系分析 |
4.3.3 基于内在使用效能分析 |
4.4 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体系政策工具案例分析 |
4.4.1 基于政策自身特点分析 |
4.4.2 基于产业创新体系分析 |
4.4.3 基于内在使用效能分析 |
4.5 北京生物医药产业政策工具实施的启示与建议 |
4.5.1 有效供给的启示 |
4.5.2 供给不足的启示 |
4.5.3 有效供给的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5 我国产业创新体系及其政策工具供给关系优化策略试论 |
5.1 我国产业创新体系及其政策工具供给关系存在的不足 |
5.1.1 人才创新活力的激发不足 |
5.1.2 企业主体地位的支撑不足 |
5.1.3 完整创新链条的配置不足 |
5.1.4 创新内生动力的提升不足 |
5.1.5 市场机制的补充引导不足 |
5.1.6 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不足 |
5.1.7 政策内在效能的发挥不足 |
5.2 我国产业创新体系及其政策工具供给关系优化的建议 |
5.2.1 瞄准产业创新体系的内在需求 |
5.2.2 充分激发政策工具的内在效能 |
5.2.3 全面构建功能型政策工具体系 |
5.2.4 提升政策工具前瞻性和适用性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社会大变局中的两宋女子教育生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理论、思路与方法 |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社会大变局:女子教育生活的催化剂 |
一、文化变迁与下移:从重文到重女教 |
(一) “重文”之策促成劝学兴教态势 |
(二) 书籍印刷促使文化普及与下移 |
(三) 学术论争促动社会对女教的特别关注 |
二、制度建构与人文关怀:从意识觉醒到独自维权 |
(一) 对婚姻的自主与自决 |
(二) 对财产的拥有和支配 |
(三) 可独为一户之主 |
(四) 用法律申诉维权 |
(五) 社会对女子的救助 |
三、社会生活的变迁:从角色固化到重塑 |
(一) 生活空间的开放与自我 |
(二) 女子生活中的角色趋向多元 |
四、民族间的交融与冲突:从忠君到生成爱国情怀 |
(一) 交融中的文化包容与生活 |
(二) 冲突中的女子爱国情怀 |
第二章 作为自然人的女子教育生活 |
一、性别之教:予以性别规训与认同 |
二、饮食之教:形成习惯及自觉 |
三、佩饰之教:传统与时尚交汇 |
四、强身之教:从戏玩到竞技 |
五、“成人”之教:“笄礼”与“乞巧” |
六、生死之悟:求生与释然 |
第三章 作为家庭人的女子教育生活 |
一、为人女之教:立身处世做“孝女” |
(一) 入则孝父母 |
(二) 出则友兄弟姊妹 |
(三) 及笄婚姻第一课 |
二、为人妻之教:柔顺事夫做“贤妻” |
(一) 妻以“柔顺”为美 |
(二) 妻以“不妒”为德 |
(三) 妻以“相夫”为功 |
(四) 夫亡守节或可再嫁 |
三、为人母之教:养育子女做“良母” |
(一) 孕育中的祈愿 |
(二) 对新生命的呵护 |
(三) 生活中的倾心教导 |
四、为人媳之教:孝公婆勤理家使为“顺媳” |
(一) 事公婆如事父母 |
(二) 谦顺于叔妹及娣姒 |
(三) 以和、义睦族邻 |
(四) 以法度、智慧经家理业 |
第四章 作为社会人的女子教育生活 |
一、道德规训:在濡化中成人 |
(一) 社会意志的表达 |
(二) 家庭中的熏陶 |
(三) 生活中的自觉践行 |
二、知识涵养:在阅读中沉淀 |
(一) 走进阅读 |
(二) 时时乃至终身阅读 |
(三) 经史百科无不涉足 |
(四) 让阅读改变自我 |
三、生存技艺:在做学中养成 |
(一) 桑蚕织紝之教 |
(二) 诗词书画歌舞之教 |
(三) 雇工及经营技能之教 |
四、社会阅历:在交游中丰富 |
(一) 士庶女子之交游 |
(二) 风尘女子之交游 |
五、宗教信仰:在修行中超越自我 |
(一) 奉佛事佛之教 |
(二) 崇道修道之教 |
第五章 回应大变局:女子教育生活样态与检视 |
一、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书写女子教育的“本真” |
(一) 教育在生活中漫步 |
(二) 以角色引领教育生活 |
(三) 旨在学会生活 |
二、教育生活的时空增温:传承中的开放与时尚 |
(一) 身体从禁锢趋向重塑 |
(二) 读书从内闱步入学堂 |
(三) 交往从家内移到家外 |
(四) 治家从“主内”到“主外” |
三、“母教”在生活中拓展与深化:教育生活的完美建构 |
(一) 敢于担当 |
(二) 以教为乐 |
(三) 捐资助教 |
(四) 爱及家国 |
四、巾帼不让须眉:女子教育生活的终极呈现 |
(一) 善诗词多成一家 |
(二) 工书画有章有法 |
(三) 懂技术造福闾里 |
(四) 知军事保家卫国 |
(五) 应科举惊动朝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三星电子开放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回顾 |
第一节 封闭式创新 |
第二节 开放式创新 |
第三章 三星电子开放式创新的历程 |
第一节 三星电子市场发展与研发演进概况 |
第二节 三星电子早期研发模式(1969-1980) |
第三节 三星电子开放式创新的起步阶段(1980-1990) |
第四节 三星电子开放式创新的国际化(1990-2010) |
第五节 三星电子开放式创新的全面展开(2010-) |
第四章 三星电子开放式创新的运行机制和模式 |
第一节 开放式创新运行机制 |
第二节 开放式创新购买模式 |
第三节 开放式创新投资模式 |
第四节 开放式创新共同研发模式 |
第五章 三星电子开放式创新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三星电子开放式创新面临的问题 |
第二节 建议将用户创新引入需求管理 |
第三节 建议构建开放式创新平台 |
第四节 建议促进研发组织的整合 |
第六章 三星电子开放式创新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
第一节 国内企业研发创新现状分析 |
第二节 关于本质目的的启示 |
第三节 关于应用模式的启示 |
第四节 关于模式落地的启示 |
第七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传统中医养生文化与现代疗养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基本概念阐释 |
1.3.1 传统中医养生文化 |
1.3.2 现代疗养景观设计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
1.5.1 重点和难点 |
1.5.2 主要创新点 |
1.5.3 研究框架图 |
第2章 传统人居养生环境的构建背景 |
2.1 地理背景 |
2.1.1 地形基础 |
2.1.2 水体资源 |
2.1.3 气候条件 |
2.2 哲学基础 |
2.2.1 《周易》的气的宇宙观 |
2.2.2 《尚书》的五行观 |
2.2.3 先秦儒道的养生观念 |
2.2.4 《黄帝内经》的生命与环境科学 |
2.3 人居模式 |
2.3.1 原始聚落中的安居意识 |
2.3.2“盘庚迁殷”的营国思想 |
2.3.3“公刘创基”的风水观念 |
2.3.4 宗族纽带与祠堂中心观 |
2.4 艺术表现 |
2.4.1 古代诗词中的人居养生意象 |
2.4.2 山水绘画中的人居养生境界 |
第3章 传统人居环境营造中的养生元素 |
3.1 城市营造中的养生理念 |
3.1.1 城市空间形态与人居养生 |
3.1.2 城市内外环境与人居养生 |
3.2 建筑营造中的养生意匠 |
3.2.1 建筑选址与人居养生 |
3.2.2 建筑营造与人居养生 |
3.3 园林营造中的养生意境 |
3.3.1 神仙思想与一池三山 |
3.3.2 精神超脱与丘园养素 |
3.3.3 居住之气与药园养生 |
第4章 传统中医疗养空间的环境分析 |
4.1 文化渊源 |
4.1.1 传统中医养生文化的发展概况 |
4.1.2 传统中医养生文化的基本特点 |
4.2 景观特征 |
4.2.1 先秦时期 |
4.2.2 秦汉六朝时期 |
4.2.3 隋唐宋元时期 |
4.2.4 明清时期 |
4.3 环境营造 |
4.3.1 布景装饰 |
4.3.2 环境氛围 |
4.4 场所精神 |
4.4.1 人与环境的相生互动 |
4.4.2 养生环境的综合营造 |
第5章 现代疗养景观设计的系统分析 |
5.1 疗养景观的类型和特点 |
5.1.1 疗养景观的类型 |
5.1.2 疗养景观的功能 |
5.1.3 疗养景观的特点 |
5.2 疗养景观的构成及设计要素 |
5.2.1 景观构成要素 |
5.2.2 空间设计要素 |
5.2.3 用户心理要素 |
5.3 疗养景观的设计原则 |
5.3.1 合于自然 |
5.3.2 仁境爱人 |
5.3.3 绿色动力 |
5.3.4 节以承道 |
5.3.5 激活生命 |
第6章 现代疗养景观的综合营造 |
6.1 景观建筑与设施设计 |
6.1.1 大门建筑空间设计 |
6.1.2 园亭与廊架设计 |
6.1.3 景观雕塑小品设计 |
6.1.4 休息、照明及服务设施设计 |
6.2 道路疗养景观设计——以步道空间为例 |
6.2.1 步道疗养景观的作用 |
6.2.2 疗养步道的设计策略 |
6.2.3 疗养步道设计要素及尺度 |
6.2.4 停车场设计 |
6.2.5 实例分析——纽约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 |
6.3 建筑外部绿化景观设计 |
6.3.1 竖向绿化设计 |
6.3.2 屋顶绿化设计 |
6.3.3 重要节点设计 |
6.3.4 设计实验——某医院屋顶景观设计方案 |
6.4 绿地景观设计 |
6.4.1“床位数”与“绿地数” |
6.4.2 本草景观设计 |
6.4.3 感官疗养设计 |
6.4.4 水景景观设计 |
6.4.5 景观铺装设计 |
6.4.6 实验设计展示 |
6.5 其他分类设计建议 |
6.5.1 儿童疗养景观 |
6.5.2 老年疗养景观 |
6.5.3 眼科疗养景观 |
6.5.4 精神病、传染病疗养景观 |
6.6 疗养景观营造的“上工之道” |
6.6.1 设计之“道” |
6.6.2 设计之“艺” |
6.6.3 为生活而设计 |
第7章 结论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9)上海美术设计机构研究(1909-197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逻辑的形成 |
第二节 文献概述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美术设计机构 |
第一节 两组关键的概念 |
一、机构与公司 |
二、广告设计与美术设计 |
第二节 设计机构产生的前提条件 |
一、优越的地理条件 |
二、人才汇聚形成的都市商业空间 |
三、基于“理性”之上的资本主义精神 |
四、具备先进的印刷技术 |
五、具有相对规范的企业制度 |
第三节 城市消费观念现代化与美术设计机构 |
一、迎合与引导:以永安公司美术部和“荣昌祥”为例 |
二、整合与分工:公私合营中的国营美术设计机构 |
第四节 城市现代化转型与美术设计机构 |
一、第一次现代化转型时期 |
二、第二次现代化转型时期 |
第三章 公司法与政府管理中的美术设计机构 |
第一节 《公司律》与早期美术设计机构 |
一、《公司律》与美术设计机构的组织形态 |
二、《公司律》之于早期美术设计机构的作用 |
第二节 《公司条例》与北洋政府时期的美术设计机构 |
一、《公司条例》与机构“法人”身份的模糊 |
二、美术设计机构的外部合同关系 |
三、《公司条例》颁行后设计机构存在的法律地位 |
第三节 《公司法》规约下的美术设计机构 |
一、公司组织名称的规范化 |
二、美术设计机构设立的流程 |
三、美术设计机构的公司章程 |
四、市公用局对机构广告活动的管理 |
第四节 新《公司法》与战后十年的美术设计机构 |
一、“有限公司”性质的美术设计机构 |
二、1950年公司法讨论及广告行业的改组 |
第四章 经营体制与业务转变中的美术设计机构 |
第一节 维罗广告公司成立前后的商业美术 |
一、维罗广告公司及早期媒介环境 |
二、两家附属型美术设计机构 |
第二节 从生生美术公司到华商广告公司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美术设计机构 |
一、联合广告股份有限公司 |
二、荣昌祥广告股份有限公司 |
三、市公用局对美灵登广告公司等机构的管理 |
四、战争影响下的商业美术设计机构 |
第四节 建国初期美术设计机构的业务处境 |
一、广告机构的萎缩 |
二、上海人民美术工场及其分化 |
三、上海市广告商业同业公会的作用 |
第五节 国营性质的美术设计机构 |
一、所有制变革与美术设计机构职能的转变 |
二、国营美术设计机构的职能分工与业务构成 |
三、厂属美术设计机构的整体状况 |
第五章 作为美与利益“共同体”中的人与作品 |
第一节 商业美术家与商业美术设计风格 |
一、民国初期上海商业美术家的培养 |
二、商业美术家群体与他们的设计风格 |
第二节 商业美术家分流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美术设计 |
一、商业美术家的分流 |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审美对上海美术设计的影响 |
第三节 美术设计机构作品存在的合理性缘由 |
一、生活与生产同构论:一个理论预设 |
二、美术设计作品的两个层次结构 |
第六章 余论:走向改革之路 |
参考文献 |
附录:上海部分美术设计机构一览表(1902-1962)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着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做的科研项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设计展览 |
致谢 |
(10)精益六西格玛在X制药企业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X制药企业概述 |
1.3 X制药企业所处行业所面临的困难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精益六西格玛研究综述 |
2.1 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概述 |
2.2 企业文化对精益六西格玛的影响 |
2.3 精益六西格玛技术路线 |
2.4 影响精益六西格玛成功的关键点分析 |
第三章 X制药企业推行精益六西格玛项目分析 |
3.1 精益六西格玛推行策略 |
3.2 精益六西格玛项目组织与管理 |
3.3 精益六西格玛典型实施项目 |
3.3.1 项目定义 |
3.3.2 项目测量 |
3.3.3 项目分析 |
3.3.4 项目改进 |
3.3.5 项目控制 |
第四章 精益六西格玛实施绩效结果分析 |
4.1 精益六西格玛实施绩效结果 |
4.1.1 财务效果分析 |
4.1.2 业务关键绩效改进效果分析 |
4.1.3 顾客满意效果分析 |
4.1.4 组织文化变革成果分析 |
4.2 精益六西格玛对我国制药企业的启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精益六西格玛项目实施中的不足 |
5.2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迎接专利时代 印度药业大变革(论文参考文献)
- [1]W药企靶向药适应医保目录调整的应对策略研究[D]. 王燕妮. 南昌大学, 2021
- [2]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D]. 谢玮. 南京艺术学院, 2019(11)
- [3]高管自恋倾向对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 ——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D]. 尤志华.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解构与重塑 ——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价值认知与实践研究[D]. 段卫斌. 中国美术学院, 2018(01)
- [5]产业创新体系及其政策工具有效供给关系的研究 ——以北京生物医药产业为例[D]. 冯昊.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7(11)
- [6]社会大变局中的两宋女子教育生活研究[D]. 赵国权.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7]三星电子开放式创新研究[D]. 陈丽娟. 南京大学, 2016(05)
- [8]传统中医养生文化与现代疗养景观设计研究[D]. 潘锋.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 [9]上海美术设计机构研究(1909-1978)[D]. 曹汝平. 上海大学, 2016(02)
- [10]精益六西格玛在X制药企业的应用研究[D]. 张玮. 天津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