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教育与《诗》教

先秦时期的教育与《诗》教

论文摘要

先秦时期的《诗经》教育对中国古代《诗经》阐释模式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思维方式的形成皆有重要影响,故理清先秦《诗》教的发生发展情况意义十分重大。而《诗》教的发生发展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相关,尤其是与当时的整体教育背景关系密切,因此,在考察先秦整体教育背景的基础上对《诗》的教习情况进行系统探讨,将有助于把握先秦《诗》教的发生、发展情况及其各阶段的不同特点。而且,在整体把握先秦《诗》教情况的基础上,还可以顺利解决《诗序》研究中出现的部分问题。本着这一思路,本文从先秦的整体教育背景切入,从中清理出《诗》教发展的各阶段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就其与《诗序》的关系做进一步探讨。在论文的结构安排上,本文按时代先后顺序,将先秦时期的教育分为西周官学教育、春秋战国官学教育与春秋战国私学教育三个部分进行探讨。在具体操作上,分三个层次进行研究:第一个层次,对先秦时期的整体教育背景进行文献学考证;第二个层次,以先秦时期的整体教育背景为基础考察《诗》教的存在状况及其特点;第三个层次,探讨先秦《诗》教与《诗序》的关系问题,就某些具体问题做出解释。绪论,介绍选题缘起,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意义,回顾本论题研究的历史。第一章,西周时期的教育与《诗》教。本章对典籍中记载的西周时期教育资料做了文献考证,探讨了此期的《诗》教特点及其与《诗序》的关系,指出官方《诗》教在说诗内容与方法上对其后的《诗》学具有决定性影响。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学教育与《诗》教。本章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学教育及其影响下的《诗》教的存在状态与特点做了分析。认为春秋以后的官学教育虽然式微,但终先秦之世一直存在。春秋时期的官学《诗》教增加了如何在聘问场合以《诗》合意一项内容,且某些诗用乐场合的变化带动了新的用乐之义产生。因此,赋《诗》言志的技能以及这些用乐场合与乐章义发生变化的诗必然会成为《诗》教的重要内容由乐官进行传授。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教育与《诗》教。本章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教育及其影响下的《诗》教的存在状态与特点做了分析。指出这一时期因礼崩乐坏导致了《诗》、《书》等“四教”变得“故而不切”,因此不被儒、墨二家之外的其他诸子列入教学范围内。就儒学《诗》教而言,又因时代发展以及教《诗》者等方面的原因而体现出阶段性特点。至于墨家《诗》教则表现出以《诗》为史的特征。除此之外,本文在讨论此期《诗》教与《诗序》关系的基础上还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总论,按不同的专题以时代发展的顺序对全文做了总结,并指出本专题研究中有待进一步深入的问题。本文的创新点:一、在先秦教育史研究方面的创新。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学教育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教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二、在先秦《诗》教研究方面的创新。其一,本文从《诗》教的角度对先秦时期的说《诗》、解《诗》资料加以重新梳理,将先秦《诗》教的发生、发展情况作为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对其进行了细致分析和整体描述。其二,本文认为“六诗”中的“兴”,与“乐语”中的“兴”不同。原因在于前者是音乐形式,可歌;而后者则是一种话语方式。其三,对逸诗出现的原因做了分析。三、在《诗序》研究方面的创新。通过对比先秦《诗》说与《诗序》的关系,发现个别诗的《诗序》体现出由诗文内容推导诗义的特点。由此可以推知这类诗的《诗序》虽然也从政教的角度说诗,但并不符合周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论文研究方法
  • 三 论文创新意义
  • 四 本论题的研究史概况
  • (一) 二十世纪以前的研究状况
  • (二) 二十世纪以来的研究状况
  • 第一章 西周时期的教育与《诗》教
  • 第一节 西周教育与《诗》教关系的文献考察
  • 一 乡学教育系统考察
  • 二 国学教育系统考察
  • 三 对相关问题的附论
  • 四 小结
  •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诗》教情况
  • 一 “乐语”之“语”
  • 二 关于“六诗”
  • 三 以三《礼》中记载的仪式四言韵语看《诗经》
  • 四 小结
  • 第三节 西周《诗》教与《诗序》
  •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学教育与《诗》教
  • 第一节 春秋战国官学教育与《诗》教关系的文献考察
  • 一 官学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二 官学教育中不同门类的发展状况
  • (一) 宫廷教育情况考论
  • (二) 国学教育情况考论
  • (三) 乡学教育情况考论
  • (四) 博士与稷下学宫教育情况考论
  • 三 小结
  • 第二节 春秋战国官学《诗》教的发展情况
  • 一 春秋战国官学《诗》教的大致传习情况
  • 二 引赋《诗》资料分析
  • 三 小结
  •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诗》教与《诗序》
  •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教育与《诗》教
  • 第一节 春秋战国私学教育与《诗》教关系的文献考察
  • 一 总论
  • 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教育情况
  • (一) 儒家的教育情况
  • (二) 墨家的教育情况
  • (三) 杂家的教育情况
  • (四) 其他诸子的教育情况
  • 三 小结
  • 第二节 春秋战国私学教育中的《诗》教情况
  • 一 儒家《诗》教
  • (一) 孔子《诗》教
  • (二) 孟子《诗》教
  • (三) 荀子《诗》教
  • (四) 出土简帛儒家文献中的《诗》教情况
  • 二 墨家《诗》教
  • 三 杂家《诗》教
  • 四 道、法家与《诗》教
  • 五 小结
  •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诗》教与《诗序》
  • 附录:从《缁衣》看《都人士·诗序》的编辑时代
  • 总论
  • 一 先秦时期的教育情况
  • 二 《诗》教发展情况
  • 三 先秦《诗》教与《诗序》的关系
  • 附录:从先秦典籍中的逸诗看今传《毛诗》的相关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思想与工艺美术[J].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02)
    • [2].春秋战国时期北方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基础述论[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6)
    • [3].春秋战国时期丝织品中几何纹样的构成[J]. 西部皮革 2020(13)
    • [4].漫谈春秋战国时期的“和而不同”[J].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4)
    • [5].浅析六安春秋战国时期出土漆器的风格特征[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15)
    • [6].中国猪文化与国人健康(乙篇)[J]. 中国民族博览 2017(05)
    • [7].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法律思想与“法治”特色研究[J]. 兰台世界 2017(04)
    • [8].春秋战国时期质子的人际关系[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8)
    • [9].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官制研究[J]. 鄂州大学学报 2014(11)
    • [10].从出土乐器视域解读春秋战国时期晋音乐文化[J]. 兰台世界 2015(06)
    • [1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思想对武术的影响[J]. 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 2015(05)
    • [12].由《离骚》中的天与神意象看春秋战国时期“天”的概念[J]. 鸭绿江(下半月) 2020(12)
    • [13].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粮食作物[J]. 文史知识 2020(06)
    • [14].先秦士人:思想和行动的引领者[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6(24)
    • [15].二十四节气:中国“第五大发明”[J]. 地理教育 2017(06)
    • [16].初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同中国文学发展的关系[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28)
    • [17].与书画相关的纸制品[J].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2016(12)
    • [18].忙趁东风放纸鸢[J]. 职业教育(上旬刊) 2017(01)
    • [19].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J]. 祖国 2016(23)
    • [20].文人论[J]. 高中生 2017(07)
    • [21].过年话年糕[J]. 养生月刊 2017(01)
    • [22].古诗词里品端午[J]. 中国食品 2017(11)
    • [23].春秋战国时期的甲胄研究[J]. 城市地理 2017(02)
    • [24].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兴起之原因探究[J]. 北方文学 2017(06)
    • [25].闲话军衔[J]. 黄埔 2017(03)
    • [26].在微信后台,每一条留言都值得珍视[J]. 课堂内外(作文独唱团) 2017(05)
    • [27].“中华情怀”不朽永存[J]. 作文与考试 2017(25)
    • [28].非“常”滋味(四题)[J]. 雪莲 2017(15)
    • [29].春秋战国时期的民间体育养生文化[J]. 中外企业家 2013(23)
    • [30].浅谈春秋战国时期的文书工作[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2(07)

    标签:;  ;  ;  

    先秦时期的教育与《诗》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