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维风格、自我价值感与求职行为的关系

大学生思维风格、自我价值感与求职行为的关系

论文摘要

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大学生生活压力中求职压力是其主要因素,大学生的求职就业问题需要多学科参与研究。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大学生求职行为的影响因素,对丰富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具有现实意义。国外求职问题的心理学研究已行成较完善的理论体系,由于文化、国情的差异,在吸收和借鉴国外求职行为研究成果的同时,针对中国大学生群体开展大学生求职行为本士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Kanfer等将求职行为定义为动态的、循环的自我调适过程,是一种有目的并受主观意愿驱动的行为模式,它开始于就业目标的识别,进而为实现就业目标付出努力。Sternberg提出思维风格管理模型,将思维风格定义为人们所偏好的思考方式,一个人的思维风格兼具认知和人格结构特点。黄希庭认为自我价值感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认知和评价作为客体的自我(me)对社会主体即对作为主体的自我(I)的正向自我情感体验。本研究将重点研究大学生思维风格、自我价值感与求职行为的关系,以丰富大学生求职行为系统性研究,完善大学生职业指导理论,以求为科学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从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山东理工大学两种类型的高校随机整群抽样开展问卷调查,调查人群涵盖了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调查量表使用Sternberg“思维风格问卷”,我国黄希庭等(1994)编制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王同军、司继伟(2007)编制并修订的“求职行为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705份。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均值计算、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学生求职行为各维度和总分的均值整体较高,说明目前大学参与求职的意识和参加相关活动的行为都较强。大学生求职行为得分在性别、校际、是否有打工经历、是否独生子女、不同生源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各维度均值整体较高,在性别、校际、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有打工经历、不同生源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大学生思维风格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4、大学生思维风格、自我价值感与求职行为及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思维风格、自我价值感对求职行为有预测作用,其中自我价值感对求职行为的预测作用最为显著。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研究综述和问题提出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求职行为研究
  • 2.2 思维风格的研究
  • 2.3 自我价值感研究
  • 2.4 大学生思维风格、自我价值感与求职行为的关系研究
  • 3 问题的提出
  • 4 研究基本问题和假设
  • 第二部分 研究的总体设计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设计
  • 2.1 被试
  • 2.2研究工具
  • 2.3 数据处理
  • 第三部分 大学生思维风格、自我价值感和求职行为的实证研究
  • 1 预测问卷信度
  • 2 编制大学生求职行为现状调查问卷
  • 3 正式施测量表数据分析
  • 3.1 大学生求职行为
  • 3.2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
  • 3.3 大学生思维风格
  • 4 大学生思维风格、自我价值感、求职行为之间的相关分析
  • 5 大学生思维风格、自我价值感各维度对求职行为及其各维度的多元回归分 析
  •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当前我国大学生思维风格、自我价值感和求职行为现状分析
  • 1.1 求职行为
  • 1.2 自我价值感
  • 1.3 思维风格
  • 2 思维风格、自我价值感与大学生求职行为的关系
  • 3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思维风格对求职行为其各维度逐步回归分析
  •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1.1 大学生思维风格、自我价值感和求职行为现状方面
  • 1.2 大学生思维风格、自我价值感与求职行为的关系方面
  • 2 研究展望
  • 2.1 增加对独生子女、不同生源地大学生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 拓展思维风格的研究领域
  • 2.3 扩大大学生求职调查研究的范围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大学生求职行为调查问卷
  • 附录二:自我价值感(SE)量表
  • 附录三:思维风格问卷
  • 附录四:删减后的自我价值感量表
  • 在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心理权利对新时代大学生求职行为的影响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0(04)
    • [2].2020大学生求职方略(上)[J]. 中国就业 2020(07)
    • [3].求职准备早起步,精准就业把握足[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0(11)
    • [4].职业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求职心理影响研究[J]. 就业与保障 2020(10)
    • [5].2020大学生求职方略(下)[J]. 中国就业 2020(08)
    • [6].当前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01)
    • [7].大学生求职行为过程中“踢猫效应”研究及对策[J]. 现代商贸工业 2019(36)
    • [8].影响大学生求职满意度的因素间关系研究[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7(04)
    • [9].自我调节干预对大学生求职行为的影响[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10].大学生求职前职业定位分析[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7(01)
    • [11].大学生求职要注意的八件事[J]. 劳动保障世界 2017(16)
    • [12].大学生求职面试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 知识经济 2017(18)
    • [13].大学生求职应注意四类“危险”信号[J]. 劳动保障世界 2017(25)
    • [14].大学生求职需要考虑的几层关系[J]. 亚太教育 2016(05)
    • [15].雇主品牌对大学生求职倾向的影响研究——以泰州市大学生为例[J]. 价值工程 2016(17)
    • [16].职业使命感对大学生求职行为的影响:求职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及情绪调节的调节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5)
    • [17].大学生求职诚信机制构建探析[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 [18].大学生求职招聘系统开发的意义与应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5(04)
    • [19].基于社交媒体的大学生求职模式探微[J]. 高教探索 2015(03)
    • [20].大学生个人因素与求职结果的相关性分析——以《非你莫属》50位大学生求职者为例[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5)
    • [21].大学生求职心理问题类型分析及其对策[J]. 商 2015(37)
    • [22].大学生求职中的权益保障分析与研究[J]. 山西青年 2020(04)
    • [23].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 成才之路 2012(06)
    • [24].浅析大学生求职准备技巧[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12)
    • [25].大学生求职流行语探析[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0(03)
    • [26].新形势下增强大学生求职安全教育的思考[J]. 同行 2016(08)
    • [27].基于O2O模式的独立学院大学生求职路径分析[J]. 文理导航(中旬) 2017(05)
    • [28].女大学生求职整容为哪般?[J]. 心理与健康 2017(06)
    • [29].大学生求职能力提升研究[J]. 长江丛刊 2017(18)
    • [30].外国大学生求职独具匠心[J]. 科海故事博览(智慧) 2009(12)

    标签:;  ;  ;  

    大学生思维风格、自我价值感与求职行为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